跪求:三国志人物传记(译文)

如题,要求是,三国志里全部做传的那些人物的传记要译文,要全部,不要给我找手机下载的那种,网页链接直接能看到文字的优先我不买书,我只要能在网上看的1楼的答案,太麻烦,人懒不... 如题,
要求是,三国志里全部做传的那些人物的传记
要译文,要全部,不要给我找手机下载的那种,
网页链接直接能看到文字的优先
我不买书,我只要能在网上看的
1楼的答案,太麻烦,人懒不找
2楼的文言文,我语文不是很好,没办法
3楼的,禁止下载!!
4楼的,(按照你的要求我做了)你的答案跟2楼没区别,还多了个下工具的步骤……………… - -!!
望以后的答案给的好一些,再追加30分!!!
展开
 我来答
小叶落风寒
2008-01-04
知道答主
回答量:70
采纳率:0%
帮助的人:0
展开全部
刘备传记

———说破英雄惊煞人

蜀汉建立于221年,开基立国者是刘备。刘备志向高远,才志卓越,百折不挠,艰苦奋战4 0年建立蜀汉政权,可惜在位不足3年便病逝白帝城,只能含泪以托孤,遗憾多多。继任者刘禅,在位40年,平庸腐朽,人称"扶不起的阿斗",是导致蜀汉灭亡的、倍受讥诮的历史人物。
(一) 乱世起兵
刘备(公元161-223年),字玄德,涿郡涿县(今河北涿县)人,汉景帝子中山靖王刘胜之后 ,祖刘雄、父刘弘都曾在州郡做官。因之刘备既是"帝室之胄",又是"官宦之后",还因是汉献帝的叔辈,时人尊称刘皇叔。由于父亲早逝,别无依靠,家庭很快败落,刘备小时候日子过得比较艰难,没有能够享受阔绰、奢侈的贵族生活,只能以织席、卖鞋为生,与母亲 相依为命。直到15岁,刘备才被送进学校读书。虽然学费是他人资助,又遇上了好老师(东 汉名儒、曾当过九江太守的卢植),但刘备却不珍惜学习机会,学习很不认真。刘备最感兴趣的还是交结朋友,攀识豪侠。他不太爱讲话,喜怒不形于色,但待人友善,喜好侠义。一 些英雄豪杰之士与刘备订有兄弟之交。同学中有刘德然、公孙瓒等人,与刘备很要好,刘备还拜公孙瓒为兄长,后来,刘备又结识了关羽和张飞。关羽,字云长,(河东解良,在今山西临猗县西南)人;张飞,字翼德,与刘备同乡。三人意气相投,义结金兰,并且在此后长期征战中,确实做到了同呼吸、共命运,携手并肩、出生入死,以至有了流传后世的"桃园三结义"的美谈。据说刘备少有大志,决心将来做大事、当大官。他家院子的东南角上,有棵 5丈多高的大桑树,枝叶繁茂,树冠如盖。刘备小时候在村下玩耍时曾对小伙伴们说:"我长大后,一定要坐象这树冠一样的大蓬盖车。"当年,这样的车子可是皇帝坐的。
刘备的性情、爱好与志向,与他所处的时代有很大关系。刘备少年时代正值东汉后期。东汉自和帝以后,社会政治、经济情况日益恶化。由于豪强地主势力恶性膨胀,土地兼并日益剧烈,宦官、外戚黑暗统治,以及连年对外作战,人民痛苦不断加深。到桓、灵时,统治集团更加腐朽奢侈,封建国家的税赋和差役愈加沉重,农民不堪忍受,纷纷起而反抗,农民起义此伏彼起,终于引发了著名的黄巾起义。黄巾起义的组织领导者张角等,他们利用宗教形式,广泛发动群众,经过长期宣传、组织准备,终于举行起义,掀起了一场波澜壮阔的农民革命战争。黄巾军起义后,东汉政权惊慌失措,急忙组织大军分头进行疯狂镇压。黄巾军起义波及全国,持续近20年之久,起义虽然最后失败了,但它却给东汉王朝以最猛烈冲击,使东汉王朝分奔离析、名存而实亡。在镇压黄巾起义的过程中,一些地方势力得到发展,他们不接受 中央政权的控制,割据一方,形成许多封建军事集团,并且展开角逐。这就构成了刘备锻炼、提高和表现自己的社会大舞台。
在黄巾起义发生、发展和失败过程中,刘备扮演了一个重要角色,并且获得了初步成功。 刘备和关羽、张飞结拜后,又结识了两位有钱的朋友:中山(今河北定县)富商张世平与苏双 。这两个人是马贩子,有很多钱,他们觉得刘备气质不凡,志向远大,将来必成大气候,便给了刘备很多钱,以帮助刘备成就事业。有了钱,刘备着手招募乡勇、打造军器,建立起一 支队伍,并籍此依附当时的涿州太守刘焉,参与对黄巾起义军的对抗与镇压。仗着有关羽、张飞协助,刘备打了一些胜仗,为封建统治阶级立下不小功劳。但是由于根底尚浅、人缘有限,刘务只捞到县尉的官职,其地位不高,权力有限,所以连郡中的督邮也不把他放在眼里 。当刘备要求见督邮时,督邮竟装病不予接见,刘备一气之下,带着一帮人将督邮狠狠揍了一顿。
在讨伐董卓的过程中,刘备也参与其事,并且还小有作为。董卓乘东汉宫廷斗争之机率兵入京,引起军阀混战。刘备参与讨伐董卓的军事行动,给董卓所部以打击,开始受到豪强势力的重视,又在老同学、老朋友公孙瓒帮助下,当上了平原相。在这个职位上,刘备表现出了一定的政治才能。当时,由于战争频繁,社会生产受到严重破坏,人民缺吃少穿,生活困苦。刘备着力安定环境,恢复生产,促进经济发展,他还愿意接近下层群众,关心部属,甚至与他们同坐同食,因而在郡内有很好声望。有个官员很嫉妒刘备的名声,便收买了一个刺客去暗杀刘备。刘备不知道来者是个刺客,同样给予热情接待,乃至刺客深受感动,不仅没有对刘备下毒手,还将暗杀企图告诉刘备。后来,刘备当上了徐州牧(一州之最高行政、军事长官)。不久,曹操表荐刘备为镇东将军,封宜城亭候。从此,刘备成为拥有军事实力的群雄之一,参与了其中的剧烈角逐。
(二) 隆中拜贤
刘备所据徐州,在今天的山东南部、江苏北部一带,是战略要地,为兵家之所必争。吕布、袁述都向这里用兵,使刘备受到很大威胁。吕布是员猛将,一举将刘备击败。刘备只好逃到曹操那里,曹操让他当了豫州牧,曹、刘二部联手击败吕布。刘备随曹操来到都城许都,受到了曹操热情接待。两人"出则同车,坐则同席",关系显得相当密切。但是,刘备不甘心寄人篱下,又对曹操"挟天子而令诸候"的行为极为不满,因而参与了反曹密谋。于是刘备找借口离开曹操,回到徐州举兵反曹。这时,曹操已经是中原地区两个最大的军事集团首领之一(另一个是袁绍),又掌握着汉献帝,形成了很大的军事、政治优势,这时的刘备远远不能与之匹敌。因而在曹刘交锋中,刘备大败亏输,妻子被俘,连猛将关羽也为曹操所虏。在无可奈何情况下,刘备只好投奔袁绍,但不久袁绍也被曹操打败,刘备只得投奔刘表。刘表对刘备很尊重,出城迎接,待以上宾之礼,使居河南新野。
在新野,刘备的最大收获,是得到了诸葛亮辅佐。新野属于荆州地盘,当年荆州辖今湖北、湖南两省大部以及河南西南部,管理面积较大。天下大乱而荆州相对平静,荆州牧刘表这人虽然平庸,却爱招揽人才,做到礼贤下士。所以在荆州境内一时贤士趋附、人才聚集。刘备客居新野,十分闲暇,利用这个机会刘备认真总结自己过去的经验教训,认识到自己所以屡遭挫折,重要原因是身边缺乏谋划性人才。有鉴于此,刘备登门拜访襄阳名士司马徽,并请他推荐人才。司马徽指点他说,这里有卧龙、凤雏两个杰出人物!卧龙即诸葛亮,凤雏即庞统。徐庶到新野投奔刘备,也向刘备推荐了诸葛亮,并建议刘备亲自去请。诸葛亮,字孔明,琅琊阳都(今山东沂水)人,汉末随叔父避乱到荆州。叔父死后,诸葛亮独自隐居于隆中(今湖 北襄阳县西),躬耕陇亩,潜心谋略,静观世变,名声显著于当时。刘备多有所闻,又求贤若渴,便亲自冒着严寒、"三顾茅庐",终于请到了诸葛亮。诸葛亮敬佩刘备百折不挠的精神,感动于刘备求贤若渴的真诚态度,便向刘备提出了"兴复汉室"、返于旧都的战略方针 ,即"隆中对"。他向刘备建议:利用"帝室之胄"的有利身份,打出"兴复汉室" 的鲜明旗帜,用以号召天下,必然能获得广泛的响应;军事上要占领荆州、益州两地,利用其险要位置,东联孙吴,北拒曹操,安抚西南少数民族;对内则应广招人才,励精图治,不断地积蓄力量,待到时机成熟时,即出兵直取南阳、洛阳、长安等地方,消灭曹操,统一中原。如此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刘备对诸葛亮的高见宏论欣佩至极,恳请诸葛亮出山相助,诸葛亮慨然应诺。从此,诸葛亮便成为刘备的股肱之臣,为蜀汉政权的建立和巩固筹谋奔走、呕心沥血,作出了最突出的贡献,也显示了他杰出的才能。
在诸葛亮的帮助下,刘备重新发展、壮大起来,他新招揽了一大批英雄豪杰,军队也由几千人发展到几万人,还赢得了荆州老百姓的衷心拥戴。前208年,曹操亲率大军南下,直逼 荆州。时刘表病故,其子刘琮继任后举州投降曹操。这时,能与曹操抗衡的力量,只有占据 江东的孙权和栖身于荆州附近的刘备。刘备碍于刘表在世时的情义,没有实行诸葛亮夺取荆 州的建议,失去了巩固阵地的机会。在曹操大军压迫下,刘备及其部众自樊城(今湖北襄樊 市北)而江陵、而夏口(今湖北汉口),不断撤退,最后退守樊口(今湖北鄂州市西)。刘备派 诸葛亮赴柴桑(今江西九江市西南)去见孙权,商讨孙刘联盟,共拒曹操。不久,孙刘联军与 曹 操大军遭遇赤壁(今湖北赤壁市西北),初战即败曹。接着,火烧曹军战船,大败曹操,继而乘胜追击,一举将曹操赶回北方去了。赤壁之战胜利后,刘备推举刘琦(刘表长子,刘表在时被排挤,又不肯降曹,有功于刘备)为荆州刺史,刘备自己则率军南征武陵、长沙、桂阳 、零陵(均在今湖南境内)各郡,取得系列胜利,力量有所增强。第二年刘琦病逝后,刘备自 领荆州牧,实力进一步壮大。从而为此后进军益州、建立蜀汉奠定了良好基础。
(三)成都立国

刘备虽然有了可靠的立足之地,但要实现既定的宏伟目标,要走的路很长,而且很艰难。 荆州八郡,刘备仅有其四,南阳、江陵二要郡尚为曹操所占据,南郡、江夏则掌握在孙权手中。孙权见刘备在荆州确有根基,又是抗曹的骨干力量,既已自领荆州牧,只好暂时承认既成事实,把江陵南岸的地盘一并借给刘备,让刘备住在公安(今属湖北)。孙权审时度势,从长计议,决定结好刘备,于是把自己的新妹妹嫁给刘备,并将荆州所辖其他几处一并借给刘备。这样,刘备就有了幅员相当辽阔、战略上相当巩固、经济文化基础相当雄厚的根据地,从而为西入益州、称帝成都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益州,当时主要管辖今天的四川,还包括云、贵等省的部分地区,地域辽阔,人口众多,土地肥沃,发展农业生产的条件很优越;这里经济基础相当雄厚,自古有天府之称;这里地形复杂地势险峻,具有极重要的战略意义。在诸葛亮的"隆中对"里,益州是刘备的必得之地。东汉末年,刘璋担任益州牧。刘璋这人懦弱昏聩,德薄能浅,内受益州土著集团反对, 外受张鲁农民起义军进攻,真所谓内外交困。这时曹操即将发兵征讨张鲁的消息已传到了成都,张鲁更怕有"虎狼之心"的曹操,心中因之十分焦虑。在这种情况下,刘璋接受别驾从事张松的建议,请刘备入川帮助打张鲁,攻占、据守汉中(今陕西西南部),以增强益州抗拒 曹操的能力。刘璋派法正携带重礼,到荆州邀请刘备。法正虽为刘璋下属,但他看不起刘璋,早有另觅明主之心,便乘机投靠刘备,为之出谋划策。他认为刘备施展宏伟抱负,必须据有益州地盘,并且眼下便是最好时机。这与诸葛亮的观点是完全一致的,刘备也同意这个看法,便欣然接受了刘璋的要求,留诸葛亮、关羽镇守荆州,自己亲率大军西上入蜀。
入蜀并得蜀,是刘备的极重大胜利。刘备应邀沿水路溯江而上进入益州地盘,刘璋命令沿途迎接,并提供足够粮草,刘璋自己也东出成都,在涪县(四川绵阳市东北)与刘备会师并宴 请刘备。庞统建议刘备在宴席上用突然袭击的方法除掉刘璋,这样就可以轻松、便当地夺取成都,获得对益州的统治权。但刘备认为,这样做太失之道义,坚决不赞成,可谓"坐失良机 ",亦如前次刘表新死时之不取荆州。但是刘备如此表现,政治上得分不少。会见刘备之后 ,刘璋任命刘备为大司马,并拨给大量的军用物资等,让刘备北击张鲁。刘备到达葭萌关( 在今四川广元西南)后,部队就停滞不前了。本来,刘备入川目的是夺取益州,并没有打算 真正地为刘璋出大力。所以,获得立足点之后,刘备不是寻找机会与张鲁决战,而是致力于树威立德,以笼络人心。刘备的这个战略的实施的效果相当好,在很短的时间里,益州的才识之士及老百姓纷纷归附,刘备的实力迅速壮大。212年,曹操出兵攻打孙权,孙权请刘备往援。在这时,谋士庞统向刘备献上中下三策:上策是乘刘璋不备,发动突然袭击,夺取成都;中策是以回救孙权为名,向刘璋借兵、借粮草等,如刘璋不予满足,则起兵伐之,进而 夺取益州;下策是退回到白帝城,以荆州为后援,逐步蚕食益州。刘备取中策行之,向刘璋 提出借兵1万及粮草、车马等。刘璋已生顾虑,便仅借给4千兵士及一半粮草,刘备生恼。不久,刘璋获知张松私结刘备后即将张松斩首,同时下令将士堵截刘备,二刘战争于此爆发。刘备是早有准备的,他很快回师攻占涪县,刘璋派出数名大将率部堵截均告失败。接着刘备又攻克绵竹(今四川绵竹之东南),进围维城(在今四川广汉县西北),经过一段时间的围困,终于拿下维城。刘备随即包围成都,刘璋追悔莫及,仓惶应战。这时诸葛亮、张飞及赵云等 也领兵入蜀,很快拿下巴东、江州(今重庆)等地,会师成都城下。214年6月,刘璋等在外无救兵、内无粮草的绝境中出城投降。益州得手,标志着刘备"跨有荆益"战略目标的胜利实现。从此,刘备有了称王呼帝、开基立国的大本营。216年,刘备进兵汉中,经过近两年苦战,终于打败曹操驻军、斩曹操名将夏候渊,占领汉中。这样,刘备在益州的统治也就更加 牢固。
当各方面条件成熟、时机到来时,刘备登基称帝了。赤壁之战奠定了三国分立的基础,又经过多年战争,刘备夺得汉中,在益州站稳了脚跟;孙权攻杀关羽、占领荆州全境,在江东巩固了统治;曹操在北方更是军事、政治、经济多管齐下,苦心经营,俨然一个强大的国家。216年,曹操称"魏王",刘备不久便仿效之,自称"汉中王"。220年,曹操病逝,其子 曹丕代汉称帝,国号曰"魏"。第二年春,包括诸葛亮在内的许多官员上书刘备,说汉献帝已遇害,刘备肩负着兴复汉室的重大使命,请刘备称帝。经过准备,刘备以"天命不可以不答,祖业不可以不继,四海不可以无?(据《三国志》)为由,宣布即皇帝位,国号仍为汉(史 称蜀汉),建年号为章武,以诸葛亮为丞相,大封其余文武百官。至此,虽然孙权臣服于魏,尚未称帝,但三国鼎立局面已完成形成,并且这种格局持续了将近半个世纪。曾几何时,刘备兵不满三千,将不过关张,东奔西投竟无可靠之人,栖栖惶惶全无立足之地。而一旦访贤用才,俊杰归心,便即如鱼得水,驰聘纵横,大展宏图,何其雄壮!只是,历史从来不是直线发展,行进之中,曲折回旋,不随人意而扭转。刘备事业、蜀汉运命,斯时确乎辉煌。 问此后将会如何,斯时则恐怕难予简单回答了。
(四)白帝城托孤
刘备新近称帝,"天下"初定,百业待兴,特别是初据川蜀,豪强未服,土著不安,急乎要做的事确实很多。但历来英明且对诸葛亮言听计从的刘备,不念社稷之重,不听众人之请,硬是要御驾亲征东吴,报仇泄忿,却演出一场悲剧,给蜀汉留下无可疗治的创伤。
在诸葛亮的政治设计中,孙刘联盟是极其重要而且务必坚持的,但在实践中却是很不牢固的。早在刘备得益州不久,孙刘联盟便出现裂痕。当年刘备以地盘狭小为由,亲往江东,请求孙权暂借荆州,并许诺得到益州后即还荆州。孙权当时想借助刘备,巩固孙刘联盟,便答应了刘备。刘备得益州后,孙权即要求刘备归还荆州,刘备却说:"等我取得凉州(今甘肃 境内) 之后,才能还你荆州"。孙权听说后大发雷霆,随即发兵攻占了长沙、零陵、桂阳诸郡。刘备本欲率军回击,因曹操已进兵汉中,益州的处境相当危险,只好同意孙权和解建议 ,双方以湘水为界,中分荆州。后来孙权又利用曹刘交兵之机,武力夺取了荆州全部,特别是杀死了刘备的盟弟关羽,刘备怎肯罢休。称帝不久,刘备置国家诸多大事、要事、急事于不顾,决计向东吴用兵。这时,魏帝曹丕正在积极寻找机会,以图吞并蜀吴。蜀汉兴兵伐吴 ,于曹魏十分有利。蜀汉许多有识之士已经看到这个危险,纷纷极力提醒、劝阻刘备。名将赵云说:蜀汉的主要敌人是曹魏而非孙吴,打败和消灭曹魏,孙吴必然归附,舍曹魏而进击 孙 吴,恐怕不好收场。连在东吴任职的诸葛谨(诸葛亮之兄)也写信给刘备,劝刘备计较利害、三思而行。刘备报仇心切,谁的劝告都听不进去,亲率大军4万,于221年出征东吴。刘备派张飞为先锋,领1万人马从阆中向江州进发,不料途中张飞被部下暗害。听到这个消息,刘备更加愤怒,把这笔帐也算在孙吴头上。如此新仇旧恨,使刘备怒火中烧,恨气冲天。督促大军沿着三峡顺流而下,杀向东吴,攻占巫县、秭归(均在今湖北境内),旋即分兵两路,一路以黄权为镇北将军,进驻江北,以防曹魏;一路由刘备亲自率领东进。第二年2月,刘备大军占领夷陵(今湖北宜昌)后,又进抵亭(今湖北宜都)。刘备以亭为大本营,不断向孙吴挑战。
在严峻形势下,孙权任命陆逊为大都督,主持对蜀战争。陆逊避敌锋芒,按兵不动。刘备欲战不能,便于沿江谷地,每隔一定距离设置一个军营,连续数百里,看起来能相互照应,实际上却造成了兵力严重分散,在敌军的进攻面前,易造成被动挨打局面。这个严重危险,连远在北方且不谙军事的曹丕也认为失当,而刘备却不能摆脱错误。几个月后,蜀汉军队锐气渐失,斗志松懈,又遇着盛夏暑热,更加疲惫不堪。陆逊看到决战时机已到,针对刘备所部分布的严重弱点,火烧连营。刘备措手不及,损失惨重,所有的舟船器械、水陆物资等,一概弃失,将士尸骸飘流、塞江而下。乘夜突出重围之后,刘备先逃到秭归,再退至白帝城(今重庆市奉节县东),便一病不起。223年4月,刘备在托孤于诸葛亮等人后,逝世于白帝城永 安宫,享年63岁。他历经艰难曲折建立蜀汉,蜀汉此后命运如何,他可就管不到了。
刘备起兵下层,白手起家创业,最初并没有什么政治、军事倚靠,而后来能成为三国鼎立的一方雄主,是有其多方面原因的。刘备一贯抱负远大,意志坚强,败而不绥,折而不挠;重用人才,深结情义,是刘备的一大特长,诸葛亮、赵云等一大批人才,都得到刘备及时延请,担当重任,并且对刘备深怀感激之情,各各效忠竭力;刘备政治策略高明,他长期打着"兴复汉室"旗号,用以号召士民、扩充队伍,创造政治优势,使自己不断发展壮大;刘备用 "忠诚仁义"包装自我,广树恩德,收揽人心。他与关羽、张飞义结桃园、情胜兄弟,又与诸葛亮、赵云等感情深厚、诚信加之。他礼送徐庶,三让徐州,不肯乘刘表新死而夺荆州,不肯因利益重大而杀刘璋,这些也确实值得称道。因此,《三国演义》把刘备塑造成一个相当完美的仁义之君,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一个良好的文学形象。临终之时,刘备说:"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这句格言和刘备的事业、声名一样,流传甚为广泛,影响甚为深远。
(五)乐不思蜀
刘备死后所留下的蜀汉,既是一个新国家,也是一个乱摊子。这个新国家或者乱摊子的直接继承人是刘禅。刘禅字公嗣,乳名阿斗,是刘备的长子,为甘夫人所生。在中国古代众多的亡国之君当中,蜀汉后主刘禅,是一个知名度很高、差不多家喻户晓的可悲人物,他以低能而流传后世,"扶不起的阿斗",这句无人不知的谚语便是有力证据。刘备饱受艰辛建立蜀汉,自己在皇位上不过年余,便不幸撒手白帝城。刘禅虽然毫无作为,却过了40多年皇帝瘾。所以,讲蜀汉王朝,是不能够避开刘禅的。
刘禅出世于刘备寄居荆州之始,成长于动荡多事之秋。曹操率大军南下时,刘备因兵微将寡 、城小地窄,在小沛、新野等地一再受挫,仓惶东逃,此后还是南征北战,居无定所,刘禅幼年时因之颠沛流离,多遭厄难,甚至险些丧命。只是大灾大难并没有陶冶大德大志,却造就出了大庸大朽之人。从刘备入据成都、天下三分后,刘禅的命运发生了根本性转折。刘备称汉中王时,刘禅被立为太子;刘备称帝,刘禅又当然地成为皇太子。刘备在白帝城一病不起,自知来日无多,想起当年自己屡遭挫败、百折不挠地创业而至建国称帝,正当恢复刘汉一统大有希望之时,自己却不听劝阻而导致惨败,使蜀汉政权元气大伤,此后蜀汉事业及刘氏子孙命运如何,他都无法掌握更无法预料,只得无可奈何地闭上了眼睛。刘备死后,刘禅 登上了皇帝宝座,改远建兴,时年17岁。
刘禅即位后,任诸葛亮为丞相,诸事尽交诸葛亮处理。有诸葛亮执政,可以说是蜀汉之大幸 。诸葛亮早在提出"隆中对"时,就有了将来治理蜀汉的计划:"西和诸戎,南抗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如今面对复杂局面,诸葛亮从容不迫。他先派人通好东吴,恢复孙刘联盟,免除了后顾之忧,同时集中力量治理内政、军备,为将来北伐曹魏创造条件。诸葛亮很重视发展经济,在农业上他鼓励耕种,帮助农民利用和修建水利设施,用一千多人长期守护和维修都江堰,保证了川西平原的农业丰收。他重视农、战器械的制造与革新,发明木牛流马车辆,节省运输劳力,便利交通。左思在《蜀都赋》中说,成都"家家有盐泉之井" , 还说"火井沉荧于幽泉,高焰飞煽于天垂",可见当时火井煮盐十分发达而且兴旺。另外,丝织业在蜀国经济中也占有重要的地位,这一点《蜀都赋》也说到:"成都"伎巧之家百室离房,机杼相和",可见,当时织户之多,以及织业之兴旺。而蜀锦的工艺水平相当高,是当时丝织物中的上品,因而大量地销售到吴、魏各地,成为国家的重要财源。诸葛亮执法严谨 ,躬亲督办,革除了东汉以来的一些积弊。陈寿在《三国志》中说,诸葛亮"科教严明,赏罚必信,无恶不惩,无善不显。至于吏不容奸,人怀自厉,道不拾遗,强不侵弱,风化肃然" 。可见,诸葛亮治政确实采取了不少有效手段,并且成就显著。但蜀国毕竟地盘狭小,主要统治区域实际上仅巴、蜀、汉中;蜀国人口也有限,直到蜀汉末年,蜀国也不过28万户、94 万口,士卒10万,吏4万。虽然有诸葛亮精心、努力治理,国力仍相对弱小。
诸葛亮治蜀时武功更为突出。为了保证蜀国的稳定与安全,诸葛亮首先坚决地镇压了地主豪强的叛乱,清除了对蜀汉政权的直接威胁。接着,诸葛亮于225年兵分三路出征南中(包括今大渡河以南及云贵两省),以解决"西南夷"问题。蜀军士气高昂、所向披靡,很快深入南中腹地。按照"攻心为上"策略,对南中少数民族首领孟获"七擒七纵",使之最终心悦诚服,叛乱随即被平息。诸葛亮还采用汉、夷合作统治当地,使汉夷关系得到改善,巩固了蜀汉后方,还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开发,为国家开拓了财政源泉,也为北伐中原提供了大量战略物资。217年,诸葛亮决计北伐,为此他特地给刘禅写了一篇《前出师表》,对刘禅进行 谆谆教诲,然后刘禅下达讨魏诏书,授权诸葛亮率兵北伐中原,以图恢复汉室,这一次由于错用马谡,北伐功败垂成。后来诸葛亮又多次北伐,均未获成功。久之,诸葛亮积劳成疾,郁闷成病,带着巨大的遗憾死在北伐进军途中,实践了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诺言。 消息传到成都,刘禅十分悲痛,以至于"肝心若裂"。按诸葛亮之所嘱、继承诸葛亮辅政的,先后有蒋琬、费礻韦、董元等忠臣良相。在这期间,刘禅也 稍有长进,学到一些理政能力,国家政治较清明、社会较安定。至此,属于蜀国比较平稳、 不断发展的良好时期。
可惜在董元死后,蜀汉不断走下坡路,朝中阉竖迷惑,刘禅日益昏暗,朝政腐朽,国是日非,终至于灭绝。首先是黄皓与陈祗勾结起来,狼狈为奸,蛊惑刘禅,导致刘禅贪图奢侈淫乐的劣根性日趋发展,愈演愈烈。他常常在宦官宫人的怂恿下外出游乐,又让人在宫中广置声乐 ,以供自己随时赏玩。有一次,大臣刘琰的妻子胡氏朝见太后,因为长得漂亮,被刘禅挽留宫中一月有余。刘琰怀疑她与刘禅有染,便把她绑起来,用鞋打她的脸,然后休弃。刘禅听说后,竟把刘琰抓起来处以极刑。谯周谏刘禅不可耽于享乐,没有丝毫结果;刘永不满黄皓的胡作非为,想向刘禅进言,虽然是亲兄弟却10年没能够见面;姜维曾密奏刘禅杀掉黄皓,被刘 禅指斥为多管闲事,只得恳求屯田偏远,从此不敢回成都。刘禅昏聩于庭,奸佞横行于朝, 蜀汉政权来日无多。
蜀汉景耀六年(263年),魏国调遣大军兵分三路,大举进攻蜀国。蜀军防守已极松懈,虽然有名将姜维挡住钟会,但邓艾却突出奇兵,越过剑阁天险,直抵战略要地江油,江油太守不战而降。邓艾便乘胜进军绵竹、涪城,这里的守将诸葛瞻父子先后战死疆场,邓艾于是长驱直入,顿兵蜀汉首府成都城下。刘禅束手无策,匆匆率领群臣投降。至此,历时43年的蜀汉政权即告灭亡。刘禅还按照邓艾命令,下诏各路正在作拼死斗争的蜀汉将领就地投降。刘禅被押解洛阳,被司马昭封为"安乐公",食邑万户,赐绢千匹,奴婢百人。一天,司马昭宴待刘禅等人,于席间大奏蜀乐,谷正等蜀汉旧臣皆泣不成声,独刘禅欢娱自乐,没有丝毫感伤。一曲终了,司马昭问"你想念蜀国吗?"刘禅不加思索说:"此间乐,不思蜀!"呜呼如此刘禅,真是万劫不复,自当千古贻笑。
飞行藏马
2008-01-04 · TA获得超过4295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436
采纳率:0%
帮助的人:755万
展开全部
楼上发的是古文的原版三国志。
我发的地址是翻译的白话三国志文本下载。没有在线阅读的,但可以下载来看。只此一家。

注意,要先注册一下。
http://www.htsanguo.com/Soft_Show.asp?SoftID=15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马方讲股权D2
2008-01-04 · TA获得超过4227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957
采纳率:0%
帮助的人:1085万
展开全部
买本书吧,里边的人太多了
http://www.douban.com/subject/1151396/
这里有很多人物传记译文,看看有没有你要的
http://www.yiwen8.com/topic.php?sessid=76dedcfe312909f4846f80d0a3b359df&topicid=9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huafei215
2008-01-04 · TA获得超过1139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690
采纳率:0%
帮助的人:248万
展开全部
你去新华书店买《三国志》的翻译本就是了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布衣夏候
2008-01-04 · TA获得超过769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362
采纳率:0%
帮助的人:0
展开全部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11)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