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时辰是几个小时?
一个时辰,相当与西方的2时,在传统中国现时每昼夜为24小时,而在古时则为12个时辰。当钟表刚刚传入中国时,就有人把一个时辰叫做“大时”,新时间的一个钟点叫做“小时”。以后,随着钟表的普及,“大时”一词也就消失了,而“小时”却沿用至今。
中华民国成立以前,采用十二地支计时,地支既表示年、月、日,也表示时,将一天分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个时辰。
中华民国成立以后,采用公元记年、月、日、时,同时又保留中国的阴历,公元记时,把一天分成24个时辰,比传统的十二个时辰小一倍,故称之为小时。
扩展资料:
在中国古代,人们用“铜壶滴漏”的方法计时,把一昼夜分为十二时辰,即子、丑、寅、卯、辰、已、午、末、申酉、戌、亥,对应于今天的二十四小时。半夜十一点到一点的时间为子时,一点到三点为丑时,三点到五点为寅时,其余的以此类推。
子时:夜半,又名子夜、中夜,是十二时辰的第一个时辰,即北京时间23时至01时。“夜半”一词常被古代文人用于诗词之中,如张继《枫桥夜泊》就有引用。
丑时:鸡鸣,又名荒鸡,是十二时辰的第二个时辰,即北京时间01时至03时。“鸡鸣”一词,源于《春秋左传正义》中“鸡鸣而食,唯命是听”之句。早于此例的句子里,即或有“鸡鸣”,也均非特指时间,而仅仅是表示“鸡叫了”这种情况。
寅时:平旦,又称黎明,早晨,时是夜与日交接之际,即北京时间03时至05时。在《史记·李将军传》中,用了“平旦”这个词,如:“平旦,李广乃归其大军。”至于后来的诗词中就用得更多了。
卯时:日出,又名日始,指太阳刚刚露脸,即北京时间05时至07时。在古代诗文中,人们使用“日出”这个时间名词的例子不少,例如《史记·封禅书》载:“以递日出。”
辰时:食时,又名早食,也就是吃饭时间,即北京时间07时至09时。“食时”一词,早在《礼记》中就出现了。
巳时:隅中,又名日禺,临近中午时,即北京时间09时至11时。《淮南子·天文训》最早出现“隅中”一词。
午时:日中,又名日正,即北京时间11时至13时。这个时间名词在古籍中使用相当频繁。
未时:日昳,又名日跌、日央,太阳偏西为日跌,北京时间13时至15时。这个时间名词最初见于《史记·天官书》,“日昳”的意义是,太阳过了中天偏斜向西边。以中天为界,这时的太阳与隅中之日相对。
申时:哺时,又名日埔,夕食等,即北京时间15时至17时。古代汉族人民常常以“晡”这个字来代替“晡时”而写入作品中。
酉时:日入,又名日落,傍晚,即北京时间17时至19时。古时人们将“日出”和“日入”分别作为白天和黑夜到来的标志。古代人们生产劳动、休养生息就是以“日出”、“日入”为基本的简易时间表的。
戌时:黄昏,又名日夕,日暮,傍晚,即北京时间19时至21时。最早使用“黄昏”一词的是大诗人屈原。
亥时:人定,又名定昏,即北京时间21时至23时。“人定”最早见于《后汉书·来歙传》,而在中国古代第一首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中,有“寂寂人定初”的诗句。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时辰
时辰 相等于现在的时间 配上的动物及原因
子 下午 11 时正至上午 1 时正
鼠 鼠在这时间最跃。
丑 上午 1 时正至上午 3 时正
牛 牛在这时候吃完草,准备耕田。
寅 上午 3 时正至上午 5 时正
虎 老虎在此时最猛。
卯 上午 5 时正至上午 7 时正
兔 月亮又称玉兔,在这段时间还在天上。
辰 上午 7 时正至上午 9 时正
龙 相传这是「群龙行雨」的时候
巳 上午 9 时正至上午11时正
蛇 在这时候隐蔽在草丛中
午 上午11时正至下午 1 时正
马 这时候太阳最猛烈,相传这时阳气达到极限,阴气将会产生,而马是阴类动物。
未 下午 1 时正至下午 3 时正
羊 羊在这段时间吃草
申 下午 3 时正至下午 5 时正
猴 猴子喜欢在这时候啼叫
酉 下午 5 时正至下午 7 时正
鸡 鸡於傍晚开始归巢
戌 下午 7 时正至下午 9 时正
狗 狗开始守门口
亥 下午 9 时正至下午 11 时正
猪 夜深时分猪正在熟睡
(中国篇)古时没有时钟,先民们过着“晨光理荒秽,带月荷锄归”的农耕生活。在年复一
年辛勤劳作中,先民们从自然现象的变化中窥测到时辰的规律。据《史记》记载,黄帝
使羲和占日(测日影),臾区占星气(观星宿)。从而开始有了时间的观念。
中国的十二时,自上古以来,就有着它悠久的历史,《周易》系辞中有:“古者
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神话故事《山海经?海外东经》
中也有“九日居下枝,一日居上枝”。《羿射九日》邮票内容,讲的就是帝后妻子羲和
生了十个太阳,每天一个太阳在天上轮流值日,十日为一旬,后运行紊乱成灾,被后羿
射掉九个。这是十干的来历。关于月的来历也出自此书《大荒西经》:“有女子方浴月
,帝俊妻常羲生月十有二,此始浴之。”成为十二地支的来历。神话故事是无所考的,
但每天十二等分的时辰,在殷朝以前就已使用。殷朝后期还把十二等分化为十六个时段
,白天十段:日出、食时、莫食……晚上六段:日人、黄昏、人定……到秦朝后期,星
官们根据北斗星的斗柄所指定的方向,又把天划成十二等分,每月斗柄指一辰,每年一
个周天的特点所指的辰位为月健,规定冬至月为子月(阴历的十一月),就把十六时段
定为十二时段,即至今所用的十二个月。
古时敲梆巡夜,以防范盗贼,故有梆敲漏点勤报更之说。漏,是漏壶,也叫漏刻
,把一昼夜分成100刻度。更,乃是一夜分五更(约一个时辰),一更分五点,每进入
更初时报更,每隔约24分钟报一次点。记更的始末是以“西见长庚始记更,东见启明为
更尽”,就是日落后,从西方天空能见到长庚星开始记更,第二天天亮在东方能见到启
明星为五更。到了宋代又出香篆、更香、辊弹等,记时方法就更多了。《中国古钟》邮
票“唐代景云钟”也是专供击钟报时用的。但不管哪一种,都是非常辛苦,非常认真地
敬授人时,无论晴天雨夜,一年四季昼夜不停,从不漏报。王安石有诗曰:“占星昏晓
中,寒暑已不疑。田家更置漏,寸晷亦欲知。汗与水俱滴,身随阴屡移。谁当哀此劳,
往往夺其时”。特别是白天因地域和四季造成昼夜长短不一,就得以两分制定出日落日
出和昼夜长短的准确时刻,同时还得参照星宿。如《礼记?月令》“孟春之月,日在营
室,昏参中,旦尾中,其日甲乙……”古人以此来定出天亮后,马上再观日出,就这样
连续不断,时刻推算,直到清代出现机械钟才逐一简化下来。
(外) 几十个世纪以来,宗教的教条和僧侣都参与时间
计算,在历法史上有关科学和宗教的头绪,都起自於
人类预期未来和为之准备的需要。有些观察家相信,
月亮是人类第一个用以记载时节的工具。然而,大多
数天文历史学家不同意这个看法。研究残存的原始社
会证明,以星辰估计时序比以月球估计者为普遍。与太阳同时起落的星球
出现於地平线附近--是个很好的指标。原始的农业民族尤其依赖星辰。例
如,巴西西北部的突堪诺印地安人 ,观察昂星团(Pleiades)而估计季节
时序。
许多原始部落,由天体移转可指示季节轮换的观念,转而
到天体的移转控制了季节变迁。同时,他们更认为,若是部落
想要兴旺,非先得宠於天体不可。今日仍有极多人相信占星术
。即使在最原始的社会,时序估计仍是一项繁复的工作。婆罗
洲的肯亚族以观察太阳的高度来计时,他们的方法非常复杂,
需要一群专家才能完成。一旦计时的方法与需要祭天的古老信
仰攀上关系,有个人物就出现:一位祭司天文家,他观察天体
,并向次重要的人们解释,他可循由念咒和祭祀而使得天体对
部落会有善意的影响。 最早这样的社会,太约出现於在五千年前的底格里斯河和
幼发拉底河流域,属於撒马利亚人 ,他们有制定历法的专家:
祭司书记,他们无疑是职业化的计时者。
在撒马利亚的每个小城邦中,祭司就代表了诸神和神的地面代理的职权,负起统
治领土的责任。由推算时序的观点来看,最重要的是,灌溉的小麦和大麦田、洋葱和
黄瓜圃,必需在每年的固定时间耕种、照料和收割。撒马利亚祭司的历制是以月亮为
依据,将一年分十二个阴历月份,每月各有30天。这种方法,必需面对几千年来一直
困扰制历者之天文问题。主要的问题是由於:年、月、日衍生的天文周期,不互相吻
合。年来自地球绕日旋转,约为365 1/4 天。月当然是以月亮的盈亏为准,其一周期
比29 1/2天多一点。结果,一年并不由12个相等的月组成,而是由大约 12 1/3 月组
成。除非作适当的修正,否则一个月30天的巴比伦历法就不能和月亮及太阳一直同步
。撒马利亚的祭司必定修正过这种历法,但他们真正所用的方法已失传了。只是我们
可以知道,巴比伦人能使各月份和月亮的行动保持同步,他们所采取的办法是拿30天
一月和29天一月交替轮换,另再加入30天的一个月以弥补剩余的日数。同样地,他们
大约每隔三年就加进额外的一个月,使得年和太阳保持同步。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甚至早在史前时期,人类循著往日的足迹,已经可以知道
何时可以猎获迁移的野兽,何时可为即将来到的冬季寻找疪护
所。但就在底格里斯- 幼发拉底河谷的高度文明尚未显现之前
,由於决定该种植何种作物或预备洪水期的需要所激,真正的
历制即首次应运而生。
在大约纪元前两千年,巴比伦人设计了一个以两朔月29 1/2天平均周期为基本的历
制。在这个历制中,一年分为十二个阴历月,总计354 日。由於这套算法比太阳日少了
11天,不久后收获祭典举行的季节不对了。为了保证祭典和季节之间的正确关系,祭司
忽然想出一套仍在使用的办法--闰法,将额外的日或月加入,以修正不吻合的天文周期
,而使得历制和自然节期调和。起初,月的添加是凭祭司的高兴,但不久则在一定程式
出现:将七个额外的月散布地置入19年的周期,使得月和年同步。巴比伦历制是希伯来
历和回历的模型,但这两种历制都已有了一个重大的改变:犹太人采用七日周--一个相
当於四分之一阴历月的时间单位;但使用回历的回教徒则摒弃修正历,纯粹使用阴历,
至今仍是。
参考资料: http://dolble.bokee.com/
2018-08-04 · 知道合伙人教育行家
时辰,古代人把一天划分为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相等于现在的两小时。相传是根据十二生肖中的动物的出没时间来命名各个时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