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代建立都城的因素有很多,有着严格的要求,比如地理位置以及交通是否便利,还有经济因素等。
西安古代称为长安,其居关中之地,地形易守难攻,自唐以后没有朝代在此建都,跟关中地区地理条件的变化有很大关系。
其次,我国古代以农为本,粮食生产占举足轻重的地位,长安所处的关中地区自然条件优越,物产丰富,沃野千里,林木茂盛,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但关中地区经商代之后数千年开垦已经失去昔日的肥沃土地,粮食产出逐年减少。
这种情况唐初就已经很严重了,比如唐太宗每年春天要带领宗室百官及几十万军队眷属至洛阳就食,就是等江南等地运过来的粮食,免得关中承受不了这么多人口吃饭。安史之乱使长安的经济和人口受到重创,粮食产量减少,不足以满足发展需求,渐渐丧失了建都的条件。
与此同时,经济重心南移,隋朝时开凿的京杭大运河方便了江南一带的粮食运往洛阳一带,在此方面长安则不具有优势,使得政治中心东移。后来的一些王朝对于西安没有进行很好的修建,导致这座十三朝古都最终丧失了作为首都的资格。
扩展资料:
西安是国务院公布的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历史上先后有十多个王朝在此建都,是世界四大古都之一,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朝代最多、时间最长、影响力最大的都城之一。
10朝说:西周(前363年)、秦(统一后15年)、西汉(前202年)、前赵(11年)、前秦(33年)、后秦(34年)、西魏(22年)、北周(25年)、隋(38年)、唐(273年)。 [27]
11朝说:在10朝的基础上加上王莽建立的新朝(前15年)。
12朝说:在11朝的基础上加上西晋(愍帝4年)。
13朝说:西周(约300年)、西汉(210年)、新朝(15年)、东汉(献帝6年)、西晋(愍帝)、前赵(11年)、前秦(33年)、后秦(34年)、西魏(22年)、北周(25年)、隋(38年)、唐(273年)等13个王朝在西安建都。13朝是公认的建朝数。
14朝说:有两种情形:在13朝的基础上加上大夏王朝;在13朝基础上加上武则天建立的武周(15年)。
16朝说:在13朝的基础上加上西汉末年由刘玄建立的更始政权、由樊崇刘盆子建立的赤眉政权和黄巢建立的大齐。
17朝说:有两种情形:在14朝第1种情形的基础上加上武周,大齐和李自成建立的大顺;②在13朝的基础上加上更始政权、赤眉政权、大齐和的大顺。
长安城被毁,重建难度大,且粮食调运困难。安史之乱后,唐长安城遭受了焚毁,整个城市一片废墟,朱温代唐之后曾对长安城进行性修复,但不久之后后唐被灭,长安城再一次遭到了焚毁,此时的长安城到处都是断壁残垣,人口下降,已经担不起首都这个重任了。
自刘邦定都长安之后,长安城的规模就在不断地扩大,但是西汉末年王莽篡汉,绿林军起义又将汉长安城给毁了,光武帝刘秀都不得不把都城建在洛阳,到了隋朝时,杨坚以宇文恺为总设计师,开始兴建兴庆宫,这就是唐长安城的前身。
到了唐朝时期,国力更强,各方夷狄俯首称臣,长安城变成了拥有百万人口的大都市,此时长安城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城市,随后贞观之治、开元盛世更是唐王朝推向了顶峰,但唐末之乱却将其一一毁灭。
关中盆地开发时间较早,水土流失比较严重,到了隋唐时当地产的粮食已经无法供应都城了,于是要从江南地区调运粮食,隋唐大运河就担运了这个重任,这也是杨广开辟大运河的原因之一。
到了五代十国时,由于年年征战,河道年久失修,运河的船只已经到不了长安了,江南运来的粮食必须要转从陆运,这就增加了路途的消耗,对弈国力来讲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因而送太子宁愿将都城定在无险可守的开封,也不愿意放在长安,就是出于这方面的考虑。
西安古代称为长安,其居关中之地,地形易守难攻,自唐以后没有朝代在此建都,跟关中地区地理条件的变化有很大关系。
其次,我国古代以农为本,粮食生产占举足轻重的地位,长安所处的关中地区自然条件优越,物产丰富,沃野千里,林木茂盛,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但关中地区经商代之后数千年开垦已经失去昔日的肥沃土地,粮食产出逐年减少。这种情况唐初就已经很严重了,比如唐太宗每年春天要带领宗室百官及几十万军队眷属至洛阳就食,就是等江南等地运过来的粮食,免得关中承受不了这么多人口吃饭。安史之乱使长安的经济和人口受到重创,粮食产量减少,不足以满足发展需求,渐渐丧失了建都的条件。与此同时,经济重心南移,隋朝时开凿的京杭大运河方便了江南一带的粮食运往洛阳一带,在此方面长安则不具有优势,使得政治中心东移。后来的一些王朝对于西安没有进行很好的修建,导致这座十三朝古都最终丧失了作为首都的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