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地下热水分布的基本特点
2020-01-16 · 技术研发知识服务融合发展。
1)在板块边界附近水热活动强烈,其强度随着远离板块边界而减弱。一个地区的水热活动强度,可以根据温泉的数量、密度、温度、流量或放热量及有无高温地热显示等来判别。板块边界或碰撞带具有产生强烈水热活动和孕育高温热水系统必要的地质构造条件和热背景。远离板块边界的板内广大地区,构造活动减弱或为稳定块体,热背景正常或偏低,水热活动减弱,一般在局部地区形成中低温热水系统,在大多数地区甚至缺乏地下热水。
2)高温热水区与晚新生代火山分布并不完全吻合。我国高温热水区的分布与新生代火山、甚至晚新生代火山的分布不吻合(图4.5)。例如黑龙江五大连池火山群非常年轻,有些在16世纪还喷发,但附近没有地下热水,深孔的地温梯度也正常,地表出露有冷矿泉(3℃)。雷州半岛和琼北火山区地下局部分布有低温热水,与火山的分布没有直接的关系。
图4.5 中国晚新生代火山群和现代高温地热系统(斜线区)(据佟伟等,1990,转引自陈墨香等,1994)图中圆点表示火山群位置
火山与地热异常的关系,一方面取决于火山活动的时代和规模,一般来说火山的时代越新规模越大,在火山附近形成高温地热异常的可能性越大;另一方面取决于火山的类型,是消减型或扩张型酸性火山,还是板内型基性火山,前者与地热异常有关系,后者没有直接关系。我国缺少年轻的酸性火山,晚新生代以来虽然有基性火山,但基性火山喷发形成的岩被散热条件好,岩体余热已全部散失(陈墨香等,1994)。
3)大型盆地有利于中低温热水的赋存。我国板块内部的构造沉降区,分布有中、新生代以来演化形成的沉积盆地。在大型沉积盆地(例如华北盆地)内深处分布的地下热水是我国地下热水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型沉积盆地内深处热储层通常厚度大、分布面积广,热水储存资源比较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