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真正的历史上,王朗是一个能尊敬老师、孝敬长辈、有情有义、尽职尽责、勤政爱民的人。有着很深的学识和见识,不是诸葛亮口中心量狭小,能被他骂死的人。
尊师重道。王朗因为自身优秀被封为郎中。这当官当得好好的,却突然收到老师去世的消息,按照传统,父母去世,应该是由子女服丧守孝。但是王朗却将官辞了,为老师守孝,他本不是子女,却尽了子女应尽的义务,甚至错过了当官的机会,这体现了王朗尊敬师长的品质。
尽职尽责。在杨赐为他的老师服丧守孝期满后,有人推荐他担任徐州治中从事。这个时期,各地为政,没有人愿意给朝廷上贡,但王朗建议他们应该派人向汉献帝进贡,以表示他们地方对汉王朝的支持和拥护。大家听从了王朗的建议,汉献帝许久没有受到这样的待遇了,十分惊喜,给王朗这些相关人员都升了官。后来王朗成了会稽的太守,深得当地百姓的爱戴,后期孙策进攻会稽,大家都劝王朗先暂时躲避一下,但是他执意不从,非得坚持对抗。虽然最后还是败下阵来,但还是与之抗衡了很久。从这里可以看出王朗是一个有着军事才能,爱岗敬业的人。
有情有义。孙策知道王朗是不服他的,所以就不让他好过。可就算是王朗生活如此穷困,他也没向敌人屈服,更难能可贵的是,自己都这么困难了,还想法设法去周济自己曾经的部下及其家小,很是仗义。
除此之外,他还是一位学识渊博的人,一生中校注了不少儒家经典著作。在此基础上,他的儿子王肃后来校注了《尚书》、《诗》、《论语》、《左传》等,史称“王学”,盛行一时。
但话说回来,演义毕竟是演义,与正史往往有所出入,真实的王朗可没有这么逊。
1,博学有才,温恭孝义
王郎,字景兴,东海郡郯县人,从小聪明好学,师从当时的儒学大家杨赐。
王朗此举让当地太守深为感动,于是向朝廷举荐王朗为孝廉,但是王朗以守孝之期未满为由拒绝了。
陶谦采纳了王朗等人的建议,天子对陶谦此举很是欣慰,于是授予陶谦安东将军,赵显担任广陵太守,王朗担任会稽太守。
2,儒雅正直,不卑不亢
曹操曾问王朗,孙策其人如何。王朗虽然被孙策打得落荒而逃,但他却公允正直,不在背后说人坏话,以豪杰评价孙策,还说孙策日后必成大器。
3,交锋诸葛,文坛盛事
正史中的王朗与诸葛亮确有交锋,但不像演义中的那样于两军阵前,而是通过书信往来。
诸葛亮收到信后,也回了一篇为蜀汉正名的文章。文中以君臣伦理为切入点,严厉批评王朗等人身为汉臣,却助曹魏篡汉的不忠行为。层层分析,并得出只有汉室正统才能一统天下的结论。两方皆是逻辑清晰、文采斐然。
单从这一方面来看,王朗可以说比诸葛亮看得开明,毕竟桓灵二帝确实非有德之君。
这“一功一过”之间,难分胜负,所以接下来就需要拿实力来说话。王朗以“今我大魏带甲百万,良将千员,谅腐草之萤光,怎及天心之皓月?”劝诸葛亮倒戈来降。诸葛亮则以蜀汉正统的出师之名,以“吾今奉嗣君之旨,兴师讨贼”反击王朗的“顺天者昌,逆天者亡”一说。双方各有辩词,难分伯仲。
之后又有过多次这样的书信交锋,每次交锋,都堪称文坛盛况,不过最后都不了了之。公元228年,诸葛亮开始北伐,而王朗于同年去世,两人未曾谋面。
4,曹魏重臣,经学大家
王朗归魏后,深受曹魏集团的器重。曹操称魏王后,王朗执掌魏国律法,务在宽恕,罪疑从轻。
曹丕称帝后, 改御史大夫为司空,进封王朗为乐平乡侯。后王朗多有谏言,且多被采纳。他还曾将自己的职位让出,举贤任用。明帝即位后他升任司徒,位列三公。
王朗自归魏以后,前后事三位君主,皆对其颇为倚重。后与曹真等人因功得以配享曹操庙庭。
不仅如此,作为一生致力经学研究的经学大家,他还校注了很多儒家经典,如《周易》《春秋》《孝经》《周官传》等。魏国朝廷还以王朗所著的《周易传》作为学习《易》的标准。曹丕更是以“此三公者,乃一代之伟人也,后世殆难继矣!”来评价王朗。
历史上的王朗治理有方,为官清正,主张仁义,坚持不恢复肉刑,除此之外,王朗还著有《春秋传》、《孝经传》、《周官传》等作品,就连他的儿子王肃,也在他的影响下成为了一位遍注群经的著名经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