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袭苏联的情形是怎样的?
2019-02-02 · 致力于图书出版、影视IP
易书科技
易书科技是一家以内容制作、内容创意、内容运营为核心的多领域融合型发展的企业。本着内容精品化及跨界融合发展的理念,致力于出版(纸质、数字、音频、课程等载体)、影视IP、二维动画、视频等业务。
向TA提问
关注
展开全部
为了称霸世界,希特勒早有消灭苏联的野心。他曾叫嚣要把世界文明从布尔什维克的致命威胁中拯救出来。在他西线胜利后,1940年7月2日下令开始准备进攻苏联的作战计划。8月,德军总参谋部将方案拟就。12月,希特勒发布第21号作战指令,批准了这个方案。这一军事行动的代号是用德国皇帝腓特烈一世的绰号“巴巴罗萨”命名的。“巴巴罗萨”意即“红胡子”,希特勒使用这个代号,完全是出于对腓特烈这个穷兵黩武、侵略成性的暴君的红胡子精神的赞赏和颂扬。
希特勒认为英国之所以坚持不屈,是寄希望于美苏两国,如果苏联被摧毁,英国的最后希望就会破灭。“巴巴罗萨计划”是一个采取突然袭击的手段,用“闪电战”在1个半月到两个月快速消灭苏联的作战方案。为此,希特勒进行了一系列的伪装和欺骗,他要求做到“当‘巴巴罗萨计划’开始实施时,全世界会大吃一惊,并感到难以置信”、“造成历史上的最大骗局”。
当希特勒在欧洲四处侵略的同时,苏联的斯大林也密切地注视着世界形势。苏联东边有希特勒的第三帝国威胁,同时英法长期以来把斯大林视为“眼中钉”,而远东日本政府发动侵华战争,妄图准备进攻苏联,南进南洋,称霸世界。面对这种情况斯大林压力愈来愈大,他密切注意四方动向,希望战争仅局限在资本主义阵营内。
1938年5月,日本关东军在中苏边境的图门江口,向苏方进行军事挑衅,斯大林对日军在远东的挑衅毫不手软地进行打击,目的在于解除后顾之忧,对朱可夫的重新任命,说明他真正担心的还是西线。
当苏联红军在哈勒欣河两侧席卷残敌时,法西斯侵略战争的乌云已笼罩着欧洲,并且由于英、法、美等国家采取纵容姑息的绥靖政策,德国和意大利法西斯军队在奥地利、西班牙、捷克斯洛伐克等国家频频得手,侵占了中欧的重要战略地区。
斯大林不无忧虑地看到,希特勒得陇望蜀,欲壑越来越大,对国际公法已全然不顾,苏联的安全日益受到威胁。他多次建议英、法、美等国家采取联合步骤制止法西斯侵略,但这些国家对此持消极态度,有的甚至一味牺牲小国的利益保全自己,使斯大林的努力大都付之东流。
英法两国政府对苏联采取了极端不信任的态度,同时也怀疑苏联的军事实力,他们非常苛刻地要求苏联单方面承担许多义务,却对苏联的许多要求置之不理。与此同时,英法领导人还背着苏联与德国秘密谈判,鼓励纳粹反苏反共,英国政府还同德商谈了一笔约10亿英磅的军事贷款,力图把战争引向东方。
面对这种局面,斯大林不得不作出自己的决定,一面采取权宜之计与德国周旋,一方面加大做好应付战争的准备。
此时希特勒为了避免苏联干预,向斯大林伸出了橄榄枝,阿道夫·希特勒决定直接同斯大林打交道。他放下架子,亲自请求这位他长期以来一贯痛骂诅咒的苏联独裁者立即同意他的外交部长起程到莫斯科去。
希特勒在得到斯大林亲自保证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将成为一个友好的中立国以后,第二天(1939年8月22日)再一次把他的最高级将领召到了上萨尔斯堡,向他们宣扬了自己的伟大,并且要求他们打起仗来必须残酷无情,不要有任何怜悯,并且告诉他们,他很有可能在4天以后即星斯天就下令进攻波兰。成全了这样一件事情的是斯大林,是希特勒的不共戴天的敌人。
经过数轮谈判,双方签订互不侵犯条约,划分了各自在东欧的势力范围。这一条约有助于苏联暂时避免被卷入战争,粉碎英法“祸水东引”的美梦,同时更有利于德国入侵波兰,为最终进攻苏联创造了条件。
1941年的头几个月里,苏德在形式上还保存着正常关系,但却日益紧张,希特勒的法西斯军队横扫东南欧,侵占了包括挪威、丹麦、希腊、南斯拉夫、阿尔巴尼亚、法国在内的14个国家,控制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其军队总数已达850万人,214个师。
斯大林密切注视德国的动作,但他无从知道对手的确切进攻时间,也无从知道未来战争的规模,而希特勒早在1940年12月即已向高级将领们发布了第22号训令,制订了以12世纪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腓特烈·巴巴罗萨的名字命名的战争计划。
希特勒发布的绝密训令说:“德国武装部队必须准备在对英国的战争结束以前,以一次快速的战役将苏联击溃。准备工作必须在1941年5月15日前完成。”
为了完成这个战略目的,德军最高统帅部集中了180多个师,4000余辆坦克,近5万门火炮,5000架飞机,总兵力为550万人,编成3个集团军群和3个独立行动的集团军,准备在陶格夫匹尔斯、明斯克、基辅等三个战略方向上实施进攻。
为了欺骗和麻痹斯大林,希特勒对各项战争的准备工作,采取了一系列的政治欺骗和战略战役伪装措施。“巴巴罗萨”计划签署后,德国居然还煞有介事地批准出售给苏联新式飞机和一些技术兵器,并制造准备横渡英吉利海峡进攻英国的假象,当大批军队东调之时,又再三向苏联解释这是以新兵接替老兵等等。
斯大林并不怀疑战争的爆发是迟早的事情,但他在时间的判断上犯了错误。他不相信希特勒会在没有收拾英国之前动手,即使在德国军事机器的弹簧缩紧到准备对苏联实施致命打击的时候,他还是希望能防止发生可怕的冲突,从而对英国的紧急警报以及苏联在日本的杰出情报人员佐尔格的报告,持怀疑态度。
战争爆发前的10天,国防人民委员铁木辛哥鉴于战争已迫在眉睫,曾要求下令边境军区部队进入战时准备,展开第一梯队。但斯大林唯恐敌人借此挑衅,没有立即下令。
6月21日夜间,朱可夫从基辅打来的电话里获悉,一名德军司务长越过了防线告诉苏军指挥员,德军将在次日凌晨进攻。朱可夫立即向斯大林作了报告。而斯大林这时还不愿相信这个事实。在总参谋长的坚持下,斯大林召集来了政治局委员,经过讨论和研究,他才同意发布命令,让边境军区所有部队进入紧急战备状态,但是,已经为时太晚了。
几个小时后,他最不愿发生的事情——战争终于爆发了。时间是1941年6月22日凌晨4时,希特勒以190多个师的兵力,用突然袭击的方式,向苏联发动了全线进攻。就在斯大林终于明白他对战争的判断错误之时,希特勒正在柏林的府邸中拍手称庆,这个法西斯执政者洋洋得意地吹牛道:“我们只要在门上踢上一脚,这间破烂房子马上就会垮掉!”
1941年6月22日,德国法西斯撕毁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不宣而战,向苏联发动了空前规模的袭击。德国和它的附庸国匈、罗、意、芬等国出动了190个师,其中包括19个坦克师,3700辆坦克,4900架飞机,193艘舰艇,在北起摩尔曼斯克、波罗的海,南至黑海、克里米亚半岛的2000多公里的战线上,进行全线进攻。希特勒的如意算盘是,用“闪电战”在3个月中征服苏联。
一场规模空前、意义巨大的大决战,在苏联国土上展开了。斯大林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22日凌晨4时许,苏共中央所有的政治局委员都集合在克里姆林宫斯大林的办公室里。斯大林神情严肃,脸色苍白,手里握着没有点燃的烟斗,半天没有说话。他那双深沉难测的眼中,露出震惊和愤怒的目光。这无疑是他一生中受刺激最大、精神最痛苦的时刻之一。
作为苏联红军的最高统帅,他知道自己犯了一个灾难性的大错误,因此他粗声地骂道:“希特勒这个大流氓!”但他没有时间在这个问题上自省。他要正视这场空前浩劫已经来临的现实,以其过人的智力和无上权威,率领苏联军民奋起战斗,回击希特勒这个混世魔王的挑战,捍卫民族的尊严和社会主义苏联取得的建设成果。政治局委员们迅速作了分工,决定在斯大林的领导下开始卫国战争。
6月30日,成立了斯大林为首的国防委员会。
7月3日,斯大林向全国发表了广播讲话。他呼唤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保卫祖国的顽强的决心,给了人民以期待的信念。这番讲话在苏联人中,特别是在海陆空军将士中间,产生了巨大的热情,使他们一下子感到强大了许多。
从斯大林的讲话中,人们听到了“一切为了前线!一切为了胜利!”的号召,全体苏联人民被保卫祖国的目标团结在一起,开始同敌人进行殊死搏斗。
德军团有充分准备,又是突然袭击,因此来势凶猛。法西斯航空兵对苏联西部城市、交通枢纽以及军营狂轰滥炸,使苏军遭受到重大损失,防线迅速被突破。战争第一天,披坚执锐的德军就推进了约60公里。
斯大林镇定地应付这一局面,手里拿着烟斗,整日默默地在办公室踱来踱去,认真地观察地图,不时发出一道道发动反击的命令。
他按照列宁在内战时的做法,不断派自己信赖的得力代表到关键地区去。对最高统帅来说,这不仅是为了同前线保持直接的联系,帮助那些经验不足的指挥员,同时也是为了显示他的存在,说明在危难的时刻,领袖和他们战斗在一起。
在3个星期中,德中央集团军群向前推进了450~600公里,北方集团军群推进了450~500公里,南方集团军群推进300~500公里。7月16日,德军中路的坦克部队已占领了斯摩棱斯克,直接威胁莫斯科;7~8月,北路已占领了列宁格勒州的大部分地区;9月19日,南路已攻陷乌克兰首府基辅。据西方史学家记载,在被希特勒称之当时“世界上史无前例的最大战役”——基辅战役中,苏军4个集团军被围歼,65.5万名指战员被俘虏。
苏军在明斯克地域向德军实施反突击斯大林这次被希特勒的外交手段置于十分危险的境地,这不能不说是希特勒胜了一筹。然而希特勒无论如何狡猾也逃脱不了失败的结局,因为他与历史背道而驰,与人民、和平为敌。
希特勒认为英国之所以坚持不屈,是寄希望于美苏两国,如果苏联被摧毁,英国的最后希望就会破灭。“巴巴罗萨计划”是一个采取突然袭击的手段,用“闪电战”在1个半月到两个月快速消灭苏联的作战方案。为此,希特勒进行了一系列的伪装和欺骗,他要求做到“当‘巴巴罗萨计划’开始实施时,全世界会大吃一惊,并感到难以置信”、“造成历史上的最大骗局”。
当希特勒在欧洲四处侵略的同时,苏联的斯大林也密切地注视着世界形势。苏联东边有希特勒的第三帝国威胁,同时英法长期以来把斯大林视为“眼中钉”,而远东日本政府发动侵华战争,妄图准备进攻苏联,南进南洋,称霸世界。面对这种情况斯大林压力愈来愈大,他密切注意四方动向,希望战争仅局限在资本主义阵营内。
1938年5月,日本关东军在中苏边境的图门江口,向苏方进行军事挑衅,斯大林对日军在远东的挑衅毫不手软地进行打击,目的在于解除后顾之忧,对朱可夫的重新任命,说明他真正担心的还是西线。
当苏联红军在哈勒欣河两侧席卷残敌时,法西斯侵略战争的乌云已笼罩着欧洲,并且由于英、法、美等国家采取纵容姑息的绥靖政策,德国和意大利法西斯军队在奥地利、西班牙、捷克斯洛伐克等国家频频得手,侵占了中欧的重要战略地区。
斯大林不无忧虑地看到,希特勒得陇望蜀,欲壑越来越大,对国际公法已全然不顾,苏联的安全日益受到威胁。他多次建议英、法、美等国家采取联合步骤制止法西斯侵略,但这些国家对此持消极态度,有的甚至一味牺牲小国的利益保全自己,使斯大林的努力大都付之东流。
英法两国政府对苏联采取了极端不信任的态度,同时也怀疑苏联的军事实力,他们非常苛刻地要求苏联单方面承担许多义务,却对苏联的许多要求置之不理。与此同时,英法领导人还背着苏联与德国秘密谈判,鼓励纳粹反苏反共,英国政府还同德商谈了一笔约10亿英磅的军事贷款,力图把战争引向东方。
面对这种局面,斯大林不得不作出自己的决定,一面采取权宜之计与德国周旋,一方面加大做好应付战争的准备。
此时希特勒为了避免苏联干预,向斯大林伸出了橄榄枝,阿道夫·希特勒决定直接同斯大林打交道。他放下架子,亲自请求这位他长期以来一贯痛骂诅咒的苏联独裁者立即同意他的外交部长起程到莫斯科去。
希特勒在得到斯大林亲自保证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将成为一个友好的中立国以后,第二天(1939年8月22日)再一次把他的最高级将领召到了上萨尔斯堡,向他们宣扬了自己的伟大,并且要求他们打起仗来必须残酷无情,不要有任何怜悯,并且告诉他们,他很有可能在4天以后即星斯天就下令进攻波兰。成全了这样一件事情的是斯大林,是希特勒的不共戴天的敌人。
经过数轮谈判,双方签订互不侵犯条约,划分了各自在东欧的势力范围。这一条约有助于苏联暂时避免被卷入战争,粉碎英法“祸水东引”的美梦,同时更有利于德国入侵波兰,为最终进攻苏联创造了条件。
1941年的头几个月里,苏德在形式上还保存着正常关系,但却日益紧张,希特勒的法西斯军队横扫东南欧,侵占了包括挪威、丹麦、希腊、南斯拉夫、阿尔巴尼亚、法国在内的14个国家,控制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其军队总数已达850万人,214个师。
斯大林密切注视德国的动作,但他无从知道对手的确切进攻时间,也无从知道未来战争的规模,而希特勒早在1940年12月即已向高级将领们发布了第22号训令,制订了以12世纪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腓特烈·巴巴罗萨的名字命名的战争计划。
希特勒发布的绝密训令说:“德国武装部队必须准备在对英国的战争结束以前,以一次快速的战役将苏联击溃。准备工作必须在1941年5月15日前完成。”
为了完成这个战略目的,德军最高统帅部集中了180多个师,4000余辆坦克,近5万门火炮,5000架飞机,总兵力为550万人,编成3个集团军群和3个独立行动的集团军,准备在陶格夫匹尔斯、明斯克、基辅等三个战略方向上实施进攻。
为了欺骗和麻痹斯大林,希特勒对各项战争的准备工作,采取了一系列的政治欺骗和战略战役伪装措施。“巴巴罗萨”计划签署后,德国居然还煞有介事地批准出售给苏联新式飞机和一些技术兵器,并制造准备横渡英吉利海峡进攻英国的假象,当大批军队东调之时,又再三向苏联解释这是以新兵接替老兵等等。
斯大林并不怀疑战争的爆发是迟早的事情,但他在时间的判断上犯了错误。他不相信希特勒会在没有收拾英国之前动手,即使在德国军事机器的弹簧缩紧到准备对苏联实施致命打击的时候,他还是希望能防止发生可怕的冲突,从而对英国的紧急警报以及苏联在日本的杰出情报人员佐尔格的报告,持怀疑态度。
战争爆发前的10天,国防人民委员铁木辛哥鉴于战争已迫在眉睫,曾要求下令边境军区部队进入战时准备,展开第一梯队。但斯大林唯恐敌人借此挑衅,没有立即下令。
6月21日夜间,朱可夫从基辅打来的电话里获悉,一名德军司务长越过了防线告诉苏军指挥员,德军将在次日凌晨进攻。朱可夫立即向斯大林作了报告。而斯大林这时还不愿相信这个事实。在总参谋长的坚持下,斯大林召集来了政治局委员,经过讨论和研究,他才同意发布命令,让边境军区所有部队进入紧急战备状态,但是,已经为时太晚了。
几个小时后,他最不愿发生的事情——战争终于爆发了。时间是1941年6月22日凌晨4时,希特勒以190多个师的兵力,用突然袭击的方式,向苏联发动了全线进攻。就在斯大林终于明白他对战争的判断错误之时,希特勒正在柏林的府邸中拍手称庆,这个法西斯执政者洋洋得意地吹牛道:“我们只要在门上踢上一脚,这间破烂房子马上就会垮掉!”
1941年6月22日,德国法西斯撕毁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不宣而战,向苏联发动了空前规模的袭击。德国和它的附庸国匈、罗、意、芬等国出动了190个师,其中包括19个坦克师,3700辆坦克,4900架飞机,193艘舰艇,在北起摩尔曼斯克、波罗的海,南至黑海、克里米亚半岛的2000多公里的战线上,进行全线进攻。希特勒的如意算盘是,用“闪电战”在3个月中征服苏联。
一场规模空前、意义巨大的大决战,在苏联国土上展开了。斯大林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22日凌晨4时许,苏共中央所有的政治局委员都集合在克里姆林宫斯大林的办公室里。斯大林神情严肃,脸色苍白,手里握着没有点燃的烟斗,半天没有说话。他那双深沉难测的眼中,露出震惊和愤怒的目光。这无疑是他一生中受刺激最大、精神最痛苦的时刻之一。
作为苏联红军的最高统帅,他知道自己犯了一个灾难性的大错误,因此他粗声地骂道:“希特勒这个大流氓!”但他没有时间在这个问题上自省。他要正视这场空前浩劫已经来临的现实,以其过人的智力和无上权威,率领苏联军民奋起战斗,回击希特勒这个混世魔王的挑战,捍卫民族的尊严和社会主义苏联取得的建设成果。政治局委员们迅速作了分工,决定在斯大林的领导下开始卫国战争。
6月30日,成立了斯大林为首的国防委员会。
7月3日,斯大林向全国发表了广播讲话。他呼唤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保卫祖国的顽强的决心,给了人民以期待的信念。这番讲话在苏联人中,特别是在海陆空军将士中间,产生了巨大的热情,使他们一下子感到强大了许多。
从斯大林的讲话中,人们听到了“一切为了前线!一切为了胜利!”的号召,全体苏联人民被保卫祖国的目标团结在一起,开始同敌人进行殊死搏斗。
德军团有充分准备,又是突然袭击,因此来势凶猛。法西斯航空兵对苏联西部城市、交通枢纽以及军营狂轰滥炸,使苏军遭受到重大损失,防线迅速被突破。战争第一天,披坚执锐的德军就推进了约60公里。
斯大林镇定地应付这一局面,手里拿着烟斗,整日默默地在办公室踱来踱去,认真地观察地图,不时发出一道道发动反击的命令。
他按照列宁在内战时的做法,不断派自己信赖的得力代表到关键地区去。对最高统帅来说,这不仅是为了同前线保持直接的联系,帮助那些经验不足的指挥员,同时也是为了显示他的存在,说明在危难的时刻,领袖和他们战斗在一起。
在3个星期中,德中央集团军群向前推进了450~600公里,北方集团军群推进了450~500公里,南方集团军群推进300~500公里。7月16日,德军中路的坦克部队已占领了斯摩棱斯克,直接威胁莫斯科;7~8月,北路已占领了列宁格勒州的大部分地区;9月19日,南路已攻陷乌克兰首府基辅。据西方史学家记载,在被希特勒称之当时“世界上史无前例的最大战役”——基辅战役中,苏军4个集团军被围歼,65.5万名指战员被俘虏。
苏军在明斯克地域向德军实施反突击斯大林这次被希特勒的外交手段置于十分危险的境地,这不能不说是希特勒胜了一筹。然而希特勒无论如何狡猾也逃脱不了失败的结局,因为他与历史背道而驰,与人民、和平为敌。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