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爱是无私的,母爱是伟大的
母爱是无私的,母爱是伟大的,母爱是不能忘怀的。
什么是母爱?
小时候,喂奶、喂饭,教我们学说话、学走路,精心的抚养,那是母爱;
上小学的时候,母亲将学习用品装入书包,并按时地接送我们上学,那是母爱;
每当出门时,我们提包里的衣物、零食,以及一遍一遍的叮嘱,那是母爱;
当我们做出成绩时,母亲好像自己得到了嘉奖,显得比任何人都高兴,那是母爱;
当我们遇到困难、受到委屈时,母亲不舍不弃的安慰和陪伴,那是母爱。
母爱是无私的,母爱是伟大的。有人说,在现今社会,世上唯一没有被污染的爱,那便是母爱。
前天,我同事小玲说:现在有了微信真方便,儿子上小学一年级,班主任老师在家长微信群发布了作业,让孩子背诵25首诗词,老师发的是照片资料,直接打印怕孩子看不清楚,问我能不能帮助她重新排版打印出来。我说可以。从小玲的声音和眼神中,我能看到一位母亲对孩子的慈爱,能感受到母爱的力量。
是啊,从古至今,母爱的故事就像灿烂的星辰,无时无刻的在照耀着每一代人,鼓舞着每一代人。三字经中有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之句。主要说的是孟母教子的故事,非常感人,故事的大概是这样的:
在孟子还小的时候,他的父亲就去世了,母亲仉氏没有改嫁,悉心抚养照顾着孟子。
开始,他们住在一个墓地旁边,孟子就和小伙伴们一起,学着大人的样子跪拜、哀哭,而且还玩起了办理丧事的游戏。孟子的母亲看到后,感觉这样下去对孟子不好,所以就带着孟子,搬到了集市上去住。住到集市上以后,孟子和小伙伴们又学着商铺伙计做生意的样子,迎来送往,招呼客人,讨价还价。孟子的母亲看在眼里,记在心头,感觉对孟子影响不好,这里也不适合居住。因此,他们就又搬家到了郊区去住。距孟子家不远有一个屠户,经常杀猪,孟子听到猪的叫声就去看,感觉很好奇,就比划学着杀猪的样子。孟子的母亲没有办法,只好再次搬家。这次他们搬到了一个学校的附近。住到这里以后,孟子开始变了,变得能遵守规矩,变得能合理安排时间,变得很喜欢读书、写字,变得能静下心来学习。这下好了,孟子的母亲满意了,她感叹的说,这才是我和儿子应该住的地方。
还有一次,孟子的母亲正在织布,见孟子放学回家,便问道:“学习怎么样了?”孟子漫不经心地回答说:“跟过去一样。”孟母再问时,孟子还是无所谓的样子。孟母十分恼火,就把织布的梭子给砸了。孟子看到后很害怕,就问母亲说:“你为什么要发这么大的火?”孟母说:“你不好好学习,荒废学业,就如同我砸坏机杼一样。有德行的人学习是为了增长知识,树立好名声,这样才能平安无事,做起事来就可以避开祸害。”孟子听了之后,恍然大悟。从此,拜子思为老师,勤奋努力,刻苦学习。
这些故事充分体现了,孟母对孟子的爱,以及对孟子的希望。后来,孟子成为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他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儒家宗师,享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孟”。
孟子的成长、成功,离不开孟母的含辛茹苦,坚守志节,良苦用心,谆谆教诲。这既成就了孟子,更为后世的母亲留下一套经典的“教子案例”, 孟母也成为中华民族名垂千古的模范母亲。
我们每一个人都有妈妈,都有一个可敬、慈祥的母亲。母亲一生的付出,不求回报,没有私心,可歌可泣,令人感动。可是,我们作为子女,应该怎样来报答母亲的爱呢?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是唐朝诗人孟郊写的《游子吟》。
孟郊身处异地,经历坎坷,而母亲的笑容,母亲的教诲,母亲的关爱,却时刻温暖着他,魂牵梦绕,不能忘怀。当知道母亲要来看望自己的时候,孟郊掩不住脸上的笑容,按不住心中的喜悦,带领妻子,亲自到城外迎接母亲。
一路上花香阵阵,芳草萋萋,到处洋溢着对母亲不尽的思念。见面之后,母子相拥,孟郊握着母亲干枯的双手,望着母亲苍老的容颜以及满头的白发,不禁怆然泪下,感慨万千,情思涌动。回家之后,提笔赋诗,铸成了这首诚挚感人,饱含母爱的《游子吟》,传诵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