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为什么不肯待在家里?
因为只有我自己知道要什么。
我看到过一个电影,米娅跟塞巴斯蒂安约定好一起看电影,但那天正好是她跟男友约好见朋友的那天,米娅本已经决定对塞巴斯蒂安爽约,但当她坐在餐厅里面,看着坐在旁边的朋友和自己并不爱的男友,说着自己不感兴趣的话题,不知如何附和时,餐厅里突然响起了塞巴斯蒂安弹奏过的那首曲子,提醒着她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终于,被现实压着喘不过气的米娅终究还是跑出了餐厅,冲破了自己那个假的舒适圈,来到了和塞巴斯蒂安约定的影院,开始了他们五彩斑斓的追梦旅程。
当时的我不知道等待我的会是一段奇幻之旅还是一个我无法享受的梦,但是我知道,这会是离梦想最近的时刻,如果我错过了,在我老的时候一定会为我当初没有尝试过就放弃了而感到后悔。
在不同的地方生活,肯定会有不适应的地方,但你不能一味地去怪环境不好,语言不通,能做的是要去适应这个环境,如果你受不了,那就不要再继续在那个地方生活了,回家吧,比总是抱怨的强。
我不想回家,强迫自己融入到这个社会,坦诚地说,我不止一次的想放弃现在这份在很多人眼中并不稳定还很忙碌的工作,觉得有一份人们眼中普通,安稳的工作挺好,为什么要去高风险的创业,让自己的心脏受不了呢?我也不掩盖的说,是因为我没有办法选择放弃,不是因为所谓的什么野心,只是因为责任,因为我想要凭自己的努力让家里人过上更好的生活。
因为家人的爱有时候会非常压抑,他们很少站在我的角度考虑问题,可是他们所做的事情我又无法反驳,所以只能出去躲一躲了。
父母严厉地管束孩子,设立诸多苛刻的限制;当父母争吵或打架时,孩子是无助和害怕的;当夫妻之间关系僵化时,家是冷淡的;当遇到一个性格怪异的父亲或母亲时,孩子是无奈的.....所有这些情况下,家带给孩子的不是温馨而是折磨。在心理咨询实践中听说了太多家庭故事,深知家带给孩子的伤害。
生长在不和谐家庭中的孩子,最大的愿望可能是离开家。一个小女孩,每次都要玩到很晚才回家,因为她不想面对母亲的责骂和家庭的冷淡。一个男孩,跟小伙伴们在一起玩耍很轻松,当他回家前,他会把那些可能暴露尽情玩耍的迹象尽量掩饰起来,生怕爸爸发现后的打骂。
曾经有一个朋友分享说,激励他高中奋发学习考上大学的动力并非为了荣耀或将来的成就,更多的只是为了离开那个冷漠又可怕的家。一个女孩,甚至想远嫁他国,只要有老外愿意娶她,她最大的渴望便是逃离那个情绪化且又掌控的母亲。
很多人因为种种原因无法离开家,或者对家也有一丝牵挂而留在家里。但在家时他们经常会有压抑的感觉,所以会想出去透透气。外出散步,去图书馆看书,徒步旅行,看一场电影,打一场游戏,他们总要寻求独处和喘气的空间。工作后,这些人往往不愿意在一个地方呆得太久,那种窒息的感觉是经常会被他们体验到的。他们会隔几年换个工作,甚至换一份职业,渴求自由对他们来说特别强烈。
一般看来,家应该是安全与舒适的地方,但很多人却没有这样的感觉。有些大学生在寒暑假时会尽量推迟回家,对他们来说回家只是完成一下任务,在情感上他们并不留恋家,甚至排斥回家。在一定的情况下,家就是牢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