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化蚀变特征
2020-01-19 · 技术研发知识服务融合发展。
(一)斑岩型钼矿床
矿化蚀变以钾化、硅化、云英岩化为主,泥化、青磐岩化弱;矿石为细脉状、浸染状。单一斑岩型钼矿大部分产在复合侵入体的顶部及其围岩中,往往成群成带出现。矿体呈筒状、椭圆状、透镜状或复杂形态。矿化呈浸染状、细脉状和网脉状产于岩体中和岩体的角砾岩带的节理中。该类矿床较典型的特征是常伴生有萤石或黄玉等矿物,如撒岱沟门等。斑岩型铜钼矿中辉钼矿呈伴生矿物产于黄铜矿和其他硫化物网脉或浸染状矿石中,一般粒度较细。
(二)矽卡岩型钼矿床
图4-2 杨家杖子钼矿体剖面示意图
(据黄典豪等,1989)
1—上寒武统页岩;2—中寒武统灰岩;3—矽卡岩;4—细粒斑状花岗岩;5—钼矿体;6—断层
大部分矿化产于岩体与碳酸盐岩围岩的接触带和侵入体的顶部岩层中(图4-2)。矿体呈似层状、透镜状和复杂形态。蚀变主要是与岩浆热液有关的矽卡岩化、硅化、碳酸盐化等。杨家杖子矿区出露有蓟县系雾迷山组燧石条带状白云质大理岩和青白口系井儿峪组的一套灰岩。随着围岩性质、种类的不同,分别形成了镁矽卡岩和钙矽卡岩交代建造(赵一鸣等,1990)。镁矽卡岩分布于细粒花岗岩与雾迷山组白云质大理岩的接触带中,伴随镁矽卡岩建造有磁铁矿化,但矿体规模小,不具工业意义。钙矽卡岩分布于矿区中部,钼矿体主要赋存于钙矽卡岩中,矽卡岩体多数沿地层层理分布,平均长400 m,宽10~15 m(图4-2)。矿体主要赋存于矽卡岩体中,少部分钼矿体产于矽卡岩顶底板岩性不同的灰岩、页岩中。矿体形态呈似层状,产状与矽卡岩和地层一致。围岩蚀变作用与围岩性质有关,矽卡岩化(石榴子石、透辉石、透闪石、阳起石、硅镁石、金云母、绿帘石)、黄铁矿化、绿泥石化、绢云母化、碳酸盐化和硅化,其中硅化作用与钼矿化关系较为密切。辉钼矿在矿体中呈以下方式产出:1)浸染状散布于矽卡岩矿物粒间,或石榴子石裂纹中,辉钼矿粒径一般为0.5~1.0 mm;2)纯辉钼矿细脉,细脉宽0.1~0.5 mm;3)结晶粗大的菊花状集合体产出,粒径大小5~7 mm,见于矿体边缘,但数量较少。矿石多呈半自形—他形叶片结构,残余结构,具浸染状、细脉状或网脉状构造。
(三)热液脉型钼矿床
矿脉可以是较宽的含矿脉体,也可以由细脉状、浸染状矿石组成。最常见的是石英脉型,如四拨子。这类矿床常可过渡为斑岩型矿床,如辽宁兰家沟。蚀变也是以钾化、云英岩化、硅化、碳酸盐化、绿帘石化等为特征的岩浆热液蚀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