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话少就一定是内向,话多一定就外向? 10
话多,不一定是外向,还可能是孤独
1
公司,有个保洁,工作很认真,但同事都不喜欢她。
一开始,我觉得挺诧异,因为大家都挺善良,不至于因为对方职业因素,莫名其妙就嫌弃对方吧。
直到有一次,轮到我给她安排工作,才明白为什么所有人对她避之不及。
一件很简单的小事,几月几日几点应该在哪里打扫卫生,足足与她沟通了一个小时。自己随便一句话,无关有关的东西她能扯上一大堆。
在自己耐心消磨殆尽后,我敷衍几句,生硬地终止了话题,仓皇逃离。
闲暇时跟同事提到这名大婶,对于我的经历,同事表示深有体会,并道出了事情的原委。这名保洁大婶年龄大概五十多,但一直没有结婚,没有小孩,独居,靠给各个公司做点零零碎碎的清洁生活,估计平时也没人搭理她,所以,工作时好不容易逮着个活人,自然各种制造话题聊个没完没了。
按照常人思维,个性开朗的人比较话多,能轻松找到话题,跟大家分享,这种人从来不缺他人的目光,他们应该是最不寂寞的吧。
事实是,在现在这个急功近利的社会,人们更愿意听有钱,有权的人讲话。无关这个人是否话多,因为,大家期待的,可能是从中获取什么有用信息,或者用认真倾听的方式,拉近关系。
而这位保洁大婶,对大家而言,仅是一位普通同事,只需将工作场所打扫干净,谁又会真正在乎她的想法,顾及她的不顺呢?无尽的喋喋不休,反倒徒增大家的烦恼。
后来连续两个星期,每次见到这名保洁,她总是迫不及待,向我抱怨她的手被门夹伤了,一边生怕我不相信,将缠了绷带的手伸给我看。
可能出于自己上次对她无礼态度的愧疚,我耐心听她叨絮了一个多小时,从受伤的手,到还需要她照顾的年迈病重的母亲,我适时表示了同情和安慰,可除了无用的怜悯,好像也给不了其他什么了。但,这应该就是她所需要的了吧。
或许她并不是个话多的人,只是在即将因孤独感而窒息前一刻,用这种方式在向大家无声求救。
2
有梦想的人,很少感到寂寞,他们专注于自己事情,用不着聒噪地跟大家宣布获取注意。
朋友抱怨,公司前台,不论工作上的小事还是生活中的家长里短,无论关系亲疏远近,都跟所有人聊,还喜欢八卦大家的私事,津津乐道,丝毫不觉得冒犯到别人。自己没事看个综艺,也非要拉着别人陪她看,也不管别人感不感兴趣。
每次大家聚餐或者举办活动,那个前台也总是嘻嘻哈哈,讲些毫无营养的话题,偶尔有人回应。仿佛于她而言,周围一安静,自己就被世界抛弃,所以自告奋勇担当活跃气氛的角色,于是,经常热闹中弥漫着一股迷之尴尬。
气氛再热闹,也拯救不了孤独的灵魂。
缺乏自信和安全感的人,总是过度关注周围人,老想做些什么或说些什么来争取别人的注意力,以此求得形式上的身份认同,假装别人是重视自己的。
然而实质上,跟用哭闹来要挟父母给糖吃的小孩一样幼稚,只不过,对于这种没营养的话题,有些人受制于教养,礼节,善良,总还是要回应那么一两下的。
3
那些自来熟,喜欢交浅言深的人,难道不知道“逢人且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吗”?要么是别有用心,要么就是内心真寂寞了,才搞得遇谁都是他熟人一样。
真正的强者,从来不需要用多话来取悦别人,“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想向他们取经的人早已将门槛踏破。
内心有所担忧的人,才喜欢用话多来掩饰自己心里的不安,或许是担心别人专注努力,而自己无所事事,距离越来越远。或许是感觉到自己不被关注,用这种方式刷一下存在感。
那么,怎样区分话多是性格使然还是孤独所致呢?
真正乐观开朗的人,讲话内容更有趣,会顾及听话人的感受和表达的欲望。反观寂寞的人,谈论更多的是他自己,丝毫不顾及对方是否感兴趣,更强调自我表达。
但是,人首先得学会是跟自己相处,强行聊天,终究是自欺欺人罢了。
广告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