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美术鉴赏
美术鉴赏是运用自己的视觉感知、过去已经有的生活经验和文化知识对美术作品进行感受、体验、联想、分析和判断,获得审美享受,并理解美术作品与美术现象的活动。
欣赏一般局限于感知、想象、情感体验等感性认识方面。
而鉴赏是运用视觉感知以及其他器官的综合作用、生活经验和文化知识对美术作品进行感受、体验、联想、分析和判断,获得审美享受,并理解美术作品与美术现象。即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的一种比较深刻的认识。
在美术鉴赏的基础上就能够产生一定的“美术批评”,自己根据一定的标准,对美术作品或美术现象所作出的理论分析和价值判断。
要在文化情境中来认识和理解美术,“情境”,即指影响各个时期美术的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等背景。美术作品中所反映的各种思想、观念,都与艺术家所受到特定的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等背景的影响有关。
扩展资料:
为让视觉障碍者也能参与美术鉴赏活动,日本开始尝试组织视觉障碍者与视力正常者的对话,通过讨论作品的形态、颜色和感受的形式来助力其欣赏美术展览。
最初发起这项活动倡议的是日本的一个民间组织,他们组织志愿者与视觉障碍者组成美术鉴赏实验小组,受到视觉障碍者的广泛好评。该组织从日本关东地区的两个美术馆开始尝试,经过两年努力,获得越来越多画廊和美术馆的认可。
该组织已在全国大约30家美术馆实施类似体验活动100次以上。对此,东京工业大学美学教授认为,美术鉴赏一般被认为是一种被动性的感知行为,但通过互相交流感受和共同探寻缘由,就变成了一种能动性的行为。对视力正常的观众而言,也有助于加深他们对艺术作品的理解。
这一体验活动通过超越视觉带来的感受走近艺术作品,是一件非常值得探索且有意义的事情。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美术鉴赏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日本:让视觉障碍者也参与美术鉴赏
意义:让公众了解到美术大家作品的学术和市场价值何在,还宣扬了一种精神、一种态度、一种文化,以使公众确立正确的审美观,启迪其生活智慧,强化其文化自信。
公众美术鉴赏水平的提升,既有利于中国艺术市场的健康发展,也有利于国民素质的提升和文化自信的加强,甚至有利于中国艺术创作向“高峰”攀登——传世的美术经典告诉世人,饱含民族精神的中国画需要不断深耕传统,才能不断寻求突破。
扩展资料
美术鉴赏代表人物吕立新
人生历程与艺术历程,是吕立新为公众解读美术大家的两条主线。
对人生历程的解读,吕立新注重以故事诠释精神。他认为,回望美术大家的意义,并不仅仅在于对其艺术的单纯解读,还在于以其中的人生哲理,接通历史与当下的联系。
依凭曾经在电视台工作六年的电视编导经验,以及长期躬耕在艺术市场所累积的经验与学识,吕立新从大众感兴趣的话题切入,以非课堂说教的方式、非专业化的方式,来讲述美术大家的艺术人生。
齐白石是“史上最牛北漂”“一个齐白石比一千个杜拉拉励志”……吕立新的这些时尚语句,旋即与当下人产生思想交流和情感互动。
故事环环相扣地展开,深入浅出地诠释了美术大家从平凡走向成功的奋进精神。在他的解读中,这些围绕主题而展开的人生成长故事就像“寓言”一样,化为一种精神,激励今人要矢志不渝、奋勇向前。
对艺术历程的解读,吕立新注重以“广角”来呈现。一方面,他注重完整性,通过具体的艺术作品解析,既简明扼要地总结出美术大家的艺术特点,又引带出他的师承,挖掘出其艺术精神以及对后世的影响。
例如,他将齐白石的“似与不似”与传统的“形神兼备”相结合,以齐白石与当时“京派”的关系等,呈现了美术史视野,为公众诠释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变。另一方面,他注重关联性,将美术大家的艺术成长与时代相关联。
例如,他对徐悲鸿走向成功的原因,以及其创作如何彰显中国精神的分析,渗透了时代因素对艺术家创作选择的影响,呈现出个体与大时代的关系。这种注重完整性和关联性的解读,让公众得以从更宽广的视野去整体看待美术大家及他们的艺术人生。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吕立新:中国绘画是中国民族精神的最大表白
2019-11-21 · 专注大学生职业技能培训在线教育品牌
欣赏一般局限于感知、想象、情感体验等感性认识方面。
而鉴赏是运用视觉感知以及其他器官的综合作用、生活经验和文化知识对美术作品进行感受、体验、联想、分析和判断,获得审美享受,并理解美术作品与美术现象。即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的一种比较深刻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