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言文中的'道'有几种解释?????????????????????
4个回答
展开全部
释义:1.路:街~|铁~|~听途说|羊肠小~。
2.水流的通路:水~|河~|溢洪~|黄河故~。
3.方向;途径:同~|门~|治国之~|志同~合。
4.方法;技艺:生财有~|医~|棋~。
5.道理;事理:公~|天~|无~|坐而论~。
6.道德;正义:~义|人~|厚~|古~热肠(表示待人诚挚热情)|得~多助,失~寡助。
7.用言语表示:~谢|~歉|~别|说长~短|指名~姓。
8.以为;认为:你~是谁,原来是跑堂的上楼来。
9.线条细长的痕迹:横~儿|铅笔~儿|硬在玻璃上划出~来。
10.学术或宗教的思想体系:传~|修~|孔孟之~|安贫乐~。
11.中国古代的一个思想流派:~家。
12.道教的简称,也指道教徒:~观(guàn)|~袍|~士|~姑|老~。
13.中国历史上的行政区域名。唐代分全国为十道,相当于后来的省;清代和民国初年在省以下府以上设道。
14.某些国家的行政区域的名称。
15.量词。①用于某些长条的东西:万~金光|一~~水,一~~山。②用于门、墙等阻隔物:两~门|一~防线|一~高墙。③用于命令、题目等:两~难题|下一~死命令。④相当于“层”“次”:省一~手续|一共四~菜。
2.水流的通路:水~|河~|溢洪~|黄河故~。
3.方向;途径:同~|门~|治国之~|志同~合。
4.方法;技艺:生财有~|医~|棋~。
5.道理;事理:公~|天~|无~|坐而论~。
6.道德;正义:~义|人~|厚~|古~热肠(表示待人诚挚热情)|得~多助,失~寡助。
7.用言语表示:~谢|~歉|~别|说长~短|指名~姓。
8.以为;认为:你~是谁,原来是跑堂的上楼来。
9.线条细长的痕迹:横~儿|铅笔~儿|硬在玻璃上划出~来。
10.学术或宗教的思想体系:传~|修~|孔孟之~|安贫乐~。
11.中国古代的一个思想流派:~家。
12.道教的简称,也指道教徒:~观(guàn)|~袍|~士|~姑|老~。
13.中国历史上的行政区域名。唐代分全国为十道,相当于后来的省;清代和民国初年在省以下府以上设道。
14.某些国家的行政区域的名称。
15.量词。①用于某些长条的东西:万~金光|一~~水,一~~山。②用于门、墙等阻隔物:两~门|一~防线|一~高墙。③用于命令、题目等:两~难题|下一~死命令。④相当于“层”“次”:省一~手续|一共四~菜。
展开全部
道
①任重而道远 《论语十则》 道路
②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鸿门宴》 取道,道经
③王行,度道里会遇之礼毕,还,不过三十日《廉颇蔺相如列传》行路
④此其为餍足之道也《齐人有一妻一妾》方法
⑤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庖丁解牛》规律
⑥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道理,事理
⑦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过秦论》学说,主张
⑧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治国之道
⑨其次利道之《货殖列传序》通“导”疏通,引导
⑩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齐桓晋文之事》说,谈论
①任重而道远 《论语十则》 道路
②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鸿门宴》 取道,道经
③王行,度道里会遇之礼毕,还,不过三十日《廉颇蔺相如列传》行路
④此其为餍足之道也《齐人有一妻一妾》方法
⑤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庖丁解牛》规律
⑥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道理,事理
⑦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过秦论》学说,主张
⑧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治国之道
⑨其次利道之《货殖列传序》通“导”疏通,引导
⑩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齐桓晋文之事》说,谈论
参考资料: 资料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道:1、本义指供行走的道路。2、引申义。为达到某一目的或完成某一件事而采取的途径,方法。如《夸父逐日》,“道渴而死。”3、规律,道理。如《天伦》“修道而不贰,则天不能祸。”4、思想学说,政治主张。如《许行》“悦周公,仲尼之道”5、理想,志向如《报任安书》“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6、美好的道德,常与德字连用。7、政治局面和措施8、引导疏导9、遵循10、称道,述说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1:道路。《史记-陈涉世家》:“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2:学术或宗教教义。《孟子-滕文公上》:“悦周公、仲尼之道。”
3:取道;经过。文天祥《<指南录>后序》:“道海安、如皋、凡三百里。”
4:道德,道义,正义。《孟子-公孙丑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5:行政区划名。汉制,县有蛮夷的称“道”,后泛指一般行政区域。
6:方式;方法。贾谊《过秦论》:“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曩时之士也。”
7:通“导”。引导;疏导。《左传-隐公五年》:“请君释憾于宋,鄙邑为道。”
8:道教;道士。《三国志-魏书-张鲁传》:“祖父陵,客蜀,学道鹄鸣山中,造作道书,以惑百姓。
9:“指宇宙中的本体及其规律”。韩愈《师说》:“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10:说;讲。陶渊明《桃花源记》:“不足为外人道也。”
11:以为;料想。《水浒传》:“刘太公惊呆了,只道这早晚正说姻缘,劝那大王,却听得里面叫救人。”
12:介词。从;由。《汉书-淮南王刘安传》:“诸使者道长安来。”
13:量词。条;次。如:一道符;十二道金牌;一道题。
2:学术或宗教教义。《孟子-滕文公上》:“悦周公、仲尼之道。”
3:取道;经过。文天祥《<指南录>后序》:“道海安、如皋、凡三百里。”
4:道德,道义,正义。《孟子-公孙丑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5:行政区划名。汉制,县有蛮夷的称“道”,后泛指一般行政区域。
6:方式;方法。贾谊《过秦论》:“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曩时之士也。”
7:通“导”。引导;疏导。《左传-隐公五年》:“请君释憾于宋,鄙邑为道。”
8:道教;道士。《三国志-魏书-张鲁传》:“祖父陵,客蜀,学道鹄鸣山中,造作道书,以惑百姓。
9:“指宇宙中的本体及其规律”。韩愈《师说》:“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10:说;讲。陶渊明《桃花源记》:“不足为外人道也。”
11:以为;料想。《水浒传》:“刘太公惊呆了,只道这早晚正说姻缘,劝那大王,却听得里面叫救人。”
12:介词。从;由。《汉书-淮南王刘安传》:“诸使者道长安来。”
13:量词。条;次。如:一道符;十二道金牌;一道题。
参考资料: 记忆整理,好辛苦,希望对你有益。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