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应有什么样的梦想
2个回答
展开全部
通过整理,我们最后共得到901个梦想,大体分为17大类:1.亲人/家庭;2.考大学;3.职业;4.想做某些事情;5.人物;6.拥有/得到某些东西;7.朋友;8.爱情/婚姻;9.他人,国家,世界;10.战胜或完善自我;11.人体功能;12.年龄;13.宁静/隐居;14.外部世界探索;15.比喻;16."理想"、"梦想"阐释;17.过自己的生活。
应该说,这些孩子的梦想是一份非常宝贵的第一手材料,它有可能真实地反映了农村高中生对人生、对未来、对自我、对社会的看法,同时也能看出社会环境对他们的影响。
我们把"亲人/家庭"作为第一个探讨的主题,并非因为它占的比重最大(在901个梦想中,有146个提到了"父母"、"亲人"和"家庭",共占总数的16%,名列第二),而是因为这些涉及亲人/家庭的梦想,在反映农村高中生的家庭关系时,也折射出他们家庭的生存境况。一方面,这些农村高中生强烈的亲情和孝顺意识十分感人;另一方面,我们看到,虽然当地经济不算落后,但还有一些家庭仍比较困难,贫困和亲人的病痛,也给这些高中生带来极大的心理压力。
提到亲人/家庭的高中生,他们的梦想集中在这样五个方面:回报亲人;亲人的病痛与丧失;愿亲人安康幸福;为父母争气,不辜负他们的期望;陪伴父母,共享亲情。
其中,"回报亲人"所占比例最高(41%),回报的方式各不相同。
有近一半提到"回报父母"的学生,选择的方式是赚钱,让父母能够享受生活,原因是觉得自己的父母太苦了,为自己付出的太多了。他们这样写道:"我有一个梦想:长大以后要做一只存放永远用不完的钱的箱子,让我的父母我的亲人不再劳累,过幸福的日子。因为我欠父母的太多了。""我有一个梦想:我梦想自己是一个有很多钱的人,这样,父亲和母亲就不用为我的学费苦恼,我不用像犯罪那样向父母要钱。""我有一个梦想,那就是等我长大了,不让爸爸妈妈在炎炎烈日中劳作,不再看到他们粗糙的双手,我要创造许许多多的财富,让我的爸爸妈妈永远幸福!!!"
还有近三分之一的学生回报父母的方式是孝顺,让父母安度余生,比如:"我有一个梦想,我想成为一头老黄牛,在爸妈的田地上耕作。爸妈一天到晚,一年到头都在田地里耕作,用他们的血汗供我读书,我无法报答他们,我愿我是一头不知疲倦的老黄牛,替爸妈耕种。""我有一个梦想:我想跟家人平分寿命,一起走向生命尽头。因为我爱我的父母,他们为我劳苦,哺育我长大,供我读书,把人生最有价值的东西给了我。"
还有14%的人想用"考上大学"来回报亲人。一位同学说:"我想考入清华或北大。我是一个农家子,父母含辛茹苦,受尽了艰难。母亲有病,但她舍不得买一盒哪怕是几十块钱的能减轻病痛的药,(把钱)留给我读书、吃饭。我觉得自己每天都在犯罪,吞噬父母的心血。对此我深深忏悔,我希望上一所好大学,向父母谢罪。"
有20位学生提到亲人的病痛和逝去的亲人,占"亲人/家庭"主题的14%。例如:"我想成为一根拐杖,搀扶着妈妈,在她腰痛时,给她一点依靠。""我想每天呵护在妈妈的身旁,做一个白衣天使,治好妈妈那再也撑不起重担的腰,治好爷爷那双疼得不堪的手。""我想变成一名医生。因为我的母亲在1998年做了一次大手术,术后母亲的整个一只手臂浮肿,在这里根本治不好,到北京上海治疗需要10万元,对于我们家来说简直是登天,长大后我要当一名医生治疗天下贫穷的有病的人。"
有10个学生的梦想与家庭、父母给自己带来的创伤有关,但大都表达得比较含蓄,比如:"我的梦想很简单,就是在一片碧蓝的大海边,有一座小屋,里面住着我的爸爸、妈妈还有我。我只希望我们一家三口快乐地生活在一起,离开喧嚣污染严重的城市,没有痛苦、悲伤,永远在一起。清晨,坐在海边看日出,傍晚,看夕阳。永远也没有社会上的狡诈、欺骗、恶毒、阴险,只有善良与和平。我的梦想是这样,因为我两岁的时候父母就离异了,我很想有一个温暖、幸福、美满的家。""我有一个理想:我想变成姐姐。因为她是父母的宝贝。"
在"亲人/家庭"主题中,还有15%的学生提到了陪伴父母、享受亲情,11%希望亲人安康幸福,表现出这些农村高中生很强烈的家庭责任感。比如:"我想变成爸爸妈妈的美容师,让他们不再衰老永远年轻。""我有一个梦想:我的爸妈成为最幸福的人。我是一个女孩,但我很想保护他们,让他们不受任何伤害,如果可以,我宁可用自己的一切换回爸妈的年轻。""等我复旦大学毕业后,把爸爸、妈妈接到上海,我开着自己的车带他们去看看上海的夜景。因为父母为供我和姐姐上学操碎了心,他们最大的愿望是有一天能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梦想讨论2:我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我到底是谁?""我想成为什么样的人?"随着青春期的到来,年轻人会更关注和探索内心世界,把过去的生活经历和对将来的理想融入正在发展的自我。在这个"自我同一性"的形成过程中,榜样、偶像、"理想我"都在起作用。901个高中生的"梦想/理想"中,自然也会有这样的主题。共有119人涉及到了这个问题,其中34人提到了具体人名,85人以"我想成为……人"一类的句子对"未来我"、"理想我"进行了勾画。
在有名字的34人中,提到演讲人毕淑敏的有8人,有的是因为她"坐在主席台上,最风光",有的希望有一个她那样的"好脑子",还有的是希望将来像她一样"为人类传播智慧",或成为比她"更出色""更幸福"的人。有7人提到比尔·盖茨,希望成为"中国的比尔·盖茨",或超过他,"成惊世之伟业"。提到爱因斯坦的有4人,"献身那崇高的科学事业,致力于民主和人权的解放"。其他被提到的还有学者王国维、余秋雨,球星乔丹、托蒂,画家梵高,影星成龙等等。
对那些用"我想成为……人"句式来描述自己"梦想/理想"的材料,通过内容分析,又可以分成9类。
在这里,最值得关注的不是数据本身,而是这些高中生希望成为某种人的原因。比如,希望成为"伟大、不平凡"的人,是因为"我要被全世界的人所共知,我要名标青史。原因是我觉得这个世界活着的人从生到死瞬息即逝,根本没有价值,最大的价值是你的名字被人所知,让后人所共知。"
"理想我"往往与"现实我"有不小差距,甚至投射出人未能满足的需要。我们在材料中也发现了这种现象,比如"我想成为一个明星,一个万人瞩目的明星,因为我总是默默无闻,很少有人注意我。""我想变成百万富翁,还清负债,继续上学。""我要成为世界首富。家中不富裕,我想买许多书读。""我有一个梦想:做一个无忧无虑的人,世间杂事让我心太乱太烦。""我想做个超级凡人,没有成功也没有失败,让生命无忧无虑,没那么多无奈。"
有趣的是,我们发现,很多女生对自我发展有较高的期望值。有4个女生明确表达自己想成为"女强人"。在其他类别中,至少还有10多名女生表示希望成为"成功女性"、"精明强干的女企业家"、"正直、刚强的女政治家"、"女首席执行官"、"威风的女刑警"等等,她们希望"证明女性并不比男性差"。
梦想讨论3:我最想从事的职业
在901个农村高中生的梦想/理想中,涉及到未来职业的有199个,占总数的22%,是梦想的第一大主题,反映了农村高中生对这一问题有较多的思考。
在进一步的分析中,我们发现,尽管描述非常多样化,涉及到了30余种职业,但"军人"和"医生"是最为他们所向往的职业,提到这两个职业的人,分别占职业主题的20%和16%。
"参军"曾经是上个世纪60年代末城乡青年最向往的,但随着社会变革和职业选择的多样化,城市青年中想成为军人的比例已经大为下降。但为什么仍有那么多农村高中生希望成为"军人"?我们发现,除了保卫国家、保卫和平外,喜欢军人的"气质"也是一个重要原因,比如:"军人给人一种正直的感觉,这种正直让我喜欢。""崇尚军人的那种气质,希望自己也能具有。""我羡慕军人,被军人的顽强意志而感动。""我崇尚兵的勇敢。我想成为勇敢者。""我想当一名军人,理由很简单,就是觉得经过训练的军人有一种特殊的气质,有与众不同的感觉。""我很想当一个特种兵。我很懒散,纪律性很差,我想通过严格的军事化管理约束自己。""军人象征着气魄,威武,是国家的保卫者,我甘愿做一个名副其实的军人,它能把我变成一个刚强的人。"可以看出,在他们眼中,军人这一职业是很理想化的。
除此之外,是否还有材料无法显示的深层原因?对于过去的农村青年来说,参军一直是改变人生轨迹的重要途径。是不是现在农村的高中生,仍然在潜意识里把从军当作一条最容易走通的路?这还有待进行研究。
"医生"是第二大选择。在提及想成为医生的32人中,有10人谈到自己亲朋好友有病痛或因病死亡,"和鲁迅先生学医的原因一样",可见现实生活对青年未来的选择有着直接影响。
排在"军人"和"医生"之后的,分别是企业家、艺术家、政治家、科学家和教师。"艺术家"占较大比例,可能是因为该校有音乐与美术艺术班。
在想成为企业家的人中,有的是为了"让人羡慕","成为有名望的人",有的是受家庭影响,也有的是希望"祖国繁荣","这样才有资本、有能力更好地为那些苦难中人做贡献。""成功之后要回来建设我的家乡,修家乡的路,建设新的学校,因为我的家乡是山路,很不方便,学校也没有,只能到五里外的学校上学,我要让新一代不再走我所走过的路。"
有14个学生的梦想/理想是从政,但对这一梦想的描述大都较为空泛,也有个别的非常具体:"我是农民的儿子,我要为农民的幸福生活作努力。将来做一位清正、廉洁、疾恶如仇的地方官,造福一方农民。""我想做我们国家的教育部部长,因为我不想有考试,考试把我们压得喘不过气来。"
在901个梦想中,提到想当工人、农民的各有两人,他们是这样表达的:"我的梦想是做一个农民,在自己的田里无忧无虑地生活,收获自己的成果。""我爸原是一位村支书,但他没有完成带领乡亲们走向富裕的夙愿,我要完成他的夙愿。""我只想成为一名普通工人,能够养活家,孝敬父母就行了。我实在不喜欢名利相争的世界。"
综观职业主题,可以看出农村高中生的梦想和理想已经远远越出了他们的生活天地,呈现出多样化的选择。这些梦想和理想既有不少憧憬的成分,也反映了他们改变命运的强烈愿望。
梦想讨论4:陶渊明?小王子?
在对901个梦想反复阅读以便编码时,我们意外地发现,相当多的学生提到了希望过一种宁静的、远离尘嚣的隐居生活。于是,我们将"宁静/隐居"作为特别的一类,进行了编码。在901条中,被编入这一类的有35条,约占4%。实际上,在被编入其他类别的材料中,也含有大量"宁静/隐居"因子(为避免交叉,一条材料只有一个编码)。
如果把这一部分都提取出来,在901个农村高中生的梦想/理想中,至少有75人流露出希望过一种桃花源式的生活,占总人数的8.3%。这应该是一个不算太小的比例。他们选择的地方有:海边、深山、城堡、孤岛、牧场、青藏高原、原始森林,甚至是其他星球。总之,都是远离人群之地。
为什么这些学生,却渴望过一种宁静/隐居的生活?我们对35条材料进一步分析,发现大多数是对现实环境感到不满和厌恶,却又十分无奈,于是"世外桃源"就成了避开人世间虚伪、丑恶,以及污染和喧嚣的一种选择。
比数据更让我们关注的是他们的表达:"我想到深山中隐居,那里没有喧嚣,没有人与人之间的勾心斗角,没有烦恼,没有压力。""我有一个梦想:现在就置身于山青水秀,竹篱茅舍的大自然中,置身于陶渊明的世外桃源。现在的社会太喧嚣,太张扬,太沉重……""我有一个梦想:隐居山林,听泉水丁冬,看花草鱼虫,远离学习的烦恼,远离考试的忧愁,让疲惫的心情得以放松。""现实中太多压抑,太多无奈,点点摧残着我的梦,而仅剩的便是累,很累。于是我梦想能活在'小王子'的纯真世界里,没有拘束,没有虚伪,只有浓浓的情谊,心与心的交融。""我希望居住在一个与世无争的世上,我已经对如今世上的狡诈虚伪,甚至行骗,厌恶之极。""我有一个梦想,成年以后,远离这个社会,到一个幽静的地方与自己的爱人和孩子快乐地生活。原因:在我眼里看到的,耳朵听到的,几乎大部分都是腐败和黑暗,这是个金钱第一的社会,我不喜欢它!""我梦想我可以去世外桃源。原因是:这个世界充满了欺骗、虚伪、做作,令我感到疲倦。"
结语
901个农村高中生的梦想/理想,为我们展示了青年丰富的内心世界,我们从中看到了他们的喜怒哀乐,看到了他们对自我的期待、对社会的期待,对未来的期待。同时,它也是一只多棱镜,折射出家庭、学校、大众传媒和社会,给青少年成长带来的影响。正如研究青少年心理的澳大利亚学者艾克斯雷所说,青少年不论对未来持有何种态度,都不应被单纯地视为世代差异现象,而应该被更认真地反省,此种现象或许不只反映了当代青少年的想法和态度,它应是更深远地将当前社会或文化对他们所造成的影响,投射在他们对个人前途或社会发展的可行结构及机制之上。
青年与社会是相互建构的。也许,这901个农村高中生的梦想/理想,会令关心青年、关心未来的人们深思。
应该说,这些孩子的梦想是一份非常宝贵的第一手材料,它有可能真实地反映了农村高中生对人生、对未来、对自我、对社会的看法,同时也能看出社会环境对他们的影响。
我们把"亲人/家庭"作为第一个探讨的主题,并非因为它占的比重最大(在901个梦想中,有146个提到了"父母"、"亲人"和"家庭",共占总数的16%,名列第二),而是因为这些涉及亲人/家庭的梦想,在反映农村高中生的家庭关系时,也折射出他们家庭的生存境况。一方面,这些农村高中生强烈的亲情和孝顺意识十分感人;另一方面,我们看到,虽然当地经济不算落后,但还有一些家庭仍比较困难,贫困和亲人的病痛,也给这些高中生带来极大的心理压力。
提到亲人/家庭的高中生,他们的梦想集中在这样五个方面:回报亲人;亲人的病痛与丧失;愿亲人安康幸福;为父母争气,不辜负他们的期望;陪伴父母,共享亲情。
其中,"回报亲人"所占比例最高(41%),回报的方式各不相同。
有近一半提到"回报父母"的学生,选择的方式是赚钱,让父母能够享受生活,原因是觉得自己的父母太苦了,为自己付出的太多了。他们这样写道:"我有一个梦想:长大以后要做一只存放永远用不完的钱的箱子,让我的父母我的亲人不再劳累,过幸福的日子。因为我欠父母的太多了。""我有一个梦想:我梦想自己是一个有很多钱的人,这样,父亲和母亲就不用为我的学费苦恼,我不用像犯罪那样向父母要钱。""我有一个梦想,那就是等我长大了,不让爸爸妈妈在炎炎烈日中劳作,不再看到他们粗糙的双手,我要创造许许多多的财富,让我的爸爸妈妈永远幸福!!!"
还有近三分之一的学生回报父母的方式是孝顺,让父母安度余生,比如:"我有一个梦想,我想成为一头老黄牛,在爸妈的田地上耕作。爸妈一天到晚,一年到头都在田地里耕作,用他们的血汗供我读书,我无法报答他们,我愿我是一头不知疲倦的老黄牛,替爸妈耕种。""我有一个梦想:我想跟家人平分寿命,一起走向生命尽头。因为我爱我的父母,他们为我劳苦,哺育我长大,供我读书,把人生最有价值的东西给了我。"
还有14%的人想用"考上大学"来回报亲人。一位同学说:"我想考入清华或北大。我是一个农家子,父母含辛茹苦,受尽了艰难。母亲有病,但她舍不得买一盒哪怕是几十块钱的能减轻病痛的药,(把钱)留给我读书、吃饭。我觉得自己每天都在犯罪,吞噬父母的心血。对此我深深忏悔,我希望上一所好大学,向父母谢罪。"
有20位学生提到亲人的病痛和逝去的亲人,占"亲人/家庭"主题的14%。例如:"我想成为一根拐杖,搀扶着妈妈,在她腰痛时,给她一点依靠。""我想每天呵护在妈妈的身旁,做一个白衣天使,治好妈妈那再也撑不起重担的腰,治好爷爷那双疼得不堪的手。""我想变成一名医生。因为我的母亲在1998年做了一次大手术,术后母亲的整个一只手臂浮肿,在这里根本治不好,到北京上海治疗需要10万元,对于我们家来说简直是登天,长大后我要当一名医生治疗天下贫穷的有病的人。"
有10个学生的梦想与家庭、父母给自己带来的创伤有关,但大都表达得比较含蓄,比如:"我的梦想很简单,就是在一片碧蓝的大海边,有一座小屋,里面住着我的爸爸、妈妈还有我。我只希望我们一家三口快乐地生活在一起,离开喧嚣污染严重的城市,没有痛苦、悲伤,永远在一起。清晨,坐在海边看日出,傍晚,看夕阳。永远也没有社会上的狡诈、欺骗、恶毒、阴险,只有善良与和平。我的梦想是这样,因为我两岁的时候父母就离异了,我很想有一个温暖、幸福、美满的家。""我有一个理想:我想变成姐姐。因为她是父母的宝贝。"
在"亲人/家庭"主题中,还有15%的学生提到了陪伴父母、享受亲情,11%希望亲人安康幸福,表现出这些农村高中生很强烈的家庭责任感。比如:"我想变成爸爸妈妈的美容师,让他们不再衰老永远年轻。""我有一个梦想:我的爸妈成为最幸福的人。我是一个女孩,但我很想保护他们,让他们不受任何伤害,如果可以,我宁可用自己的一切换回爸妈的年轻。""等我复旦大学毕业后,把爸爸、妈妈接到上海,我开着自己的车带他们去看看上海的夜景。因为父母为供我和姐姐上学操碎了心,他们最大的愿望是有一天能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梦想讨论2:我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我到底是谁?""我想成为什么样的人?"随着青春期的到来,年轻人会更关注和探索内心世界,把过去的生活经历和对将来的理想融入正在发展的自我。在这个"自我同一性"的形成过程中,榜样、偶像、"理想我"都在起作用。901个高中生的"梦想/理想"中,自然也会有这样的主题。共有119人涉及到了这个问题,其中34人提到了具体人名,85人以"我想成为……人"一类的句子对"未来我"、"理想我"进行了勾画。
在有名字的34人中,提到演讲人毕淑敏的有8人,有的是因为她"坐在主席台上,最风光",有的希望有一个她那样的"好脑子",还有的是希望将来像她一样"为人类传播智慧",或成为比她"更出色""更幸福"的人。有7人提到比尔·盖茨,希望成为"中国的比尔·盖茨",或超过他,"成惊世之伟业"。提到爱因斯坦的有4人,"献身那崇高的科学事业,致力于民主和人权的解放"。其他被提到的还有学者王国维、余秋雨,球星乔丹、托蒂,画家梵高,影星成龙等等。
对那些用"我想成为……人"句式来描述自己"梦想/理想"的材料,通过内容分析,又可以分成9类。
在这里,最值得关注的不是数据本身,而是这些高中生希望成为某种人的原因。比如,希望成为"伟大、不平凡"的人,是因为"我要被全世界的人所共知,我要名标青史。原因是我觉得这个世界活着的人从生到死瞬息即逝,根本没有价值,最大的价值是你的名字被人所知,让后人所共知。"
"理想我"往往与"现实我"有不小差距,甚至投射出人未能满足的需要。我们在材料中也发现了这种现象,比如"我想成为一个明星,一个万人瞩目的明星,因为我总是默默无闻,很少有人注意我。""我想变成百万富翁,还清负债,继续上学。""我要成为世界首富。家中不富裕,我想买许多书读。""我有一个梦想:做一个无忧无虑的人,世间杂事让我心太乱太烦。""我想做个超级凡人,没有成功也没有失败,让生命无忧无虑,没那么多无奈。"
有趣的是,我们发现,很多女生对自我发展有较高的期望值。有4个女生明确表达自己想成为"女强人"。在其他类别中,至少还有10多名女生表示希望成为"成功女性"、"精明强干的女企业家"、"正直、刚强的女政治家"、"女首席执行官"、"威风的女刑警"等等,她们希望"证明女性并不比男性差"。
梦想讨论3:我最想从事的职业
在901个农村高中生的梦想/理想中,涉及到未来职业的有199个,占总数的22%,是梦想的第一大主题,反映了农村高中生对这一问题有较多的思考。
在进一步的分析中,我们发现,尽管描述非常多样化,涉及到了30余种职业,但"军人"和"医生"是最为他们所向往的职业,提到这两个职业的人,分别占职业主题的20%和16%。
"参军"曾经是上个世纪60年代末城乡青年最向往的,但随着社会变革和职业选择的多样化,城市青年中想成为军人的比例已经大为下降。但为什么仍有那么多农村高中生希望成为"军人"?我们发现,除了保卫国家、保卫和平外,喜欢军人的"气质"也是一个重要原因,比如:"军人给人一种正直的感觉,这种正直让我喜欢。""崇尚军人的那种气质,希望自己也能具有。""我羡慕军人,被军人的顽强意志而感动。""我崇尚兵的勇敢。我想成为勇敢者。""我想当一名军人,理由很简单,就是觉得经过训练的军人有一种特殊的气质,有与众不同的感觉。""我很想当一个特种兵。我很懒散,纪律性很差,我想通过严格的军事化管理约束自己。""军人象征着气魄,威武,是国家的保卫者,我甘愿做一个名副其实的军人,它能把我变成一个刚强的人。"可以看出,在他们眼中,军人这一职业是很理想化的。
除此之外,是否还有材料无法显示的深层原因?对于过去的农村青年来说,参军一直是改变人生轨迹的重要途径。是不是现在农村的高中生,仍然在潜意识里把从军当作一条最容易走通的路?这还有待进行研究。
"医生"是第二大选择。在提及想成为医生的32人中,有10人谈到自己亲朋好友有病痛或因病死亡,"和鲁迅先生学医的原因一样",可见现实生活对青年未来的选择有着直接影响。
排在"军人"和"医生"之后的,分别是企业家、艺术家、政治家、科学家和教师。"艺术家"占较大比例,可能是因为该校有音乐与美术艺术班。
在想成为企业家的人中,有的是为了"让人羡慕","成为有名望的人",有的是受家庭影响,也有的是希望"祖国繁荣","这样才有资本、有能力更好地为那些苦难中人做贡献。""成功之后要回来建设我的家乡,修家乡的路,建设新的学校,因为我的家乡是山路,很不方便,学校也没有,只能到五里外的学校上学,我要让新一代不再走我所走过的路。"
有14个学生的梦想/理想是从政,但对这一梦想的描述大都较为空泛,也有个别的非常具体:"我是农民的儿子,我要为农民的幸福生活作努力。将来做一位清正、廉洁、疾恶如仇的地方官,造福一方农民。""我想做我们国家的教育部部长,因为我不想有考试,考试把我们压得喘不过气来。"
在901个梦想中,提到想当工人、农民的各有两人,他们是这样表达的:"我的梦想是做一个农民,在自己的田里无忧无虑地生活,收获自己的成果。""我爸原是一位村支书,但他没有完成带领乡亲们走向富裕的夙愿,我要完成他的夙愿。""我只想成为一名普通工人,能够养活家,孝敬父母就行了。我实在不喜欢名利相争的世界。"
综观职业主题,可以看出农村高中生的梦想和理想已经远远越出了他们的生活天地,呈现出多样化的选择。这些梦想和理想既有不少憧憬的成分,也反映了他们改变命运的强烈愿望。
梦想讨论4:陶渊明?小王子?
在对901个梦想反复阅读以便编码时,我们意外地发现,相当多的学生提到了希望过一种宁静的、远离尘嚣的隐居生活。于是,我们将"宁静/隐居"作为特别的一类,进行了编码。在901条中,被编入这一类的有35条,约占4%。实际上,在被编入其他类别的材料中,也含有大量"宁静/隐居"因子(为避免交叉,一条材料只有一个编码)。
如果把这一部分都提取出来,在901个农村高中生的梦想/理想中,至少有75人流露出希望过一种桃花源式的生活,占总人数的8.3%。这应该是一个不算太小的比例。他们选择的地方有:海边、深山、城堡、孤岛、牧场、青藏高原、原始森林,甚至是其他星球。总之,都是远离人群之地。
为什么这些学生,却渴望过一种宁静/隐居的生活?我们对35条材料进一步分析,发现大多数是对现实环境感到不满和厌恶,却又十分无奈,于是"世外桃源"就成了避开人世间虚伪、丑恶,以及污染和喧嚣的一种选择。
比数据更让我们关注的是他们的表达:"我想到深山中隐居,那里没有喧嚣,没有人与人之间的勾心斗角,没有烦恼,没有压力。""我有一个梦想:现在就置身于山青水秀,竹篱茅舍的大自然中,置身于陶渊明的世外桃源。现在的社会太喧嚣,太张扬,太沉重……""我有一个梦想:隐居山林,听泉水丁冬,看花草鱼虫,远离学习的烦恼,远离考试的忧愁,让疲惫的心情得以放松。""现实中太多压抑,太多无奈,点点摧残着我的梦,而仅剩的便是累,很累。于是我梦想能活在'小王子'的纯真世界里,没有拘束,没有虚伪,只有浓浓的情谊,心与心的交融。""我希望居住在一个与世无争的世上,我已经对如今世上的狡诈虚伪,甚至行骗,厌恶之极。""我有一个梦想,成年以后,远离这个社会,到一个幽静的地方与自己的爱人和孩子快乐地生活。原因:在我眼里看到的,耳朵听到的,几乎大部分都是腐败和黑暗,这是个金钱第一的社会,我不喜欢它!""我梦想我可以去世外桃源。原因是:这个世界充满了欺骗、虚伪、做作,令我感到疲倦。"
结语
901个农村高中生的梦想/理想,为我们展示了青年丰富的内心世界,我们从中看到了他们的喜怒哀乐,看到了他们对自我的期待、对社会的期待,对未来的期待。同时,它也是一只多棱镜,折射出家庭、学校、大众传媒和社会,给青少年成长带来的影响。正如研究青少年心理的澳大利亚学者艾克斯雷所说,青少年不论对未来持有何种态度,都不应被单纯地视为世代差异现象,而应该被更认真地反省,此种现象或许不只反映了当代青少年的想法和态度,它应是更深远地将当前社会或文化对他们所造成的影响,投射在他们对个人前途或社会发展的可行结构及机制之上。
青年与社会是相互建构的。也许,这901个农村高中生的梦想/理想,会令关心青年、关心未来的人们深思。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