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阅读 甲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乙 孟子曰:“桀、纣①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
一.[甲]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
一.[甲]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乙] 孟子曰:“桀、纣①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②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③。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兽之走圹④也。”
注释:① 指夏桀、商纣,古代的暴君。② 与:同“为”,替的意思。③ 尔也:而已。④ 圹(kuàng):原野。
1. 解释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具体含义。(4分)
(1)寡助之至( ) (2)亲戚畔之( )
(3)所恶勿施尔也( ) (4)兽之走圹( )
2. 甲文认为“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的结果是怎样的,将这个句子写在下面,并加以翻译。(3分)
句子:
翻译:
3. 甲文说的“多助之至,天下顺之”的情形,在乙文中有形象的描绘。乙文中的这个句子是: 。(2分)
4. 乙文中说到的“桀、纣”,其失天下的原因,用甲文的句子来解释就是: 。(2分)
5. 甲文说“得道者多助”,乙文说“得天下有道”。这两个“道”的意思一样吗?说说你的理解。(4分)
答: 展开
[乙] 孟子曰:“桀、纣①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②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③。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兽之走圹④也。”
注释:① 指夏桀、商纣,古代的暴君。② 与:同“为”,替的意思。③ 尔也:而已。④ 圹(kuàng):原野。
1. 解释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具体含义。(4分)
(1)寡助之至( ) (2)亲戚畔之( )
(3)所恶勿施尔也( ) (4)兽之走圹( )
2. 甲文认为“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的结果是怎样的,将这个句子写在下面,并加以翻译。(3分)
句子:
翻译:
3. 甲文说的“多助之至,天下顺之”的情形,在乙文中有形象的描绘。乙文中的这个句子是: 。(2分)
4. 乙文中说到的“桀、纣”,其失天下的原因,用甲文的句子来解释就是: 。(2分)
5. 甲文说“得道者多助”,乙文说“得天下有道”。这两个“道”的意思一样吗?说说你的理解。(4分)
答: 展开
2个回答
展开全部
1题 翻译 之字。 1 到 2 也3 4 往 跑
2题 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翻译为 所以君主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能获得胜利
3题 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
4 题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5题。一样,自古以来得民心者的天下,然而百姓如水,可载舟可覆舟
2题 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翻译为 所以君主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能获得胜利
3题 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
4 题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5题。一样,自古以来得民心者的天下,然而百姓如水,可载舟可覆舟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