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龙怎么灭亡的?

 我来答
含情脉脉QCt7
2014-04-28 · TA获得超过155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172
采纳率:50%
帮助的人:107万
展开全部
探索恐龙灭绝之谜 地球历史上的中生代曾经虫息过种类繁多的爬行动物一一恐龙。世界上已经发现的恐龙化石多达几百种,这样一个主宰地球l.6亿年之久的庞大动物类群在白垩纪末期却突然覆灭。写下了生物史上令人费解的一章。 迄今为止,各种有关恐龙灭绝原因的解释均不能自圆其说。近年来美国物理学家路易·阿尔瓦雷兹提出的小行星撞击地球的假说备受各方关注。他在研究意大利古比奥地区白垩纪末期地层中的黏上层时发现微量元素枣铱的含量比其他时期地层陡然增加了30-160多倍,之后人们从全球多处地点取样检测都得出同样结论,白垩纪末期地层中铱元素合量异常增高的确是普遍性的。于是阿尔瓦雷兹认为在白垩纪末期有一颗直径约10公里的小行星撞击了地球,产生的尘埃遮天蔽日。造成地表气候环境巨变,导致了恐龙的消亡。但是,用小行星撞击地球来解释岩层中铱含量增加和恐龙灭绝存在许多疑点。 1.小行星一般都是由硅、铁类元素构成,这样巨大的小行星落在地球表面即使经历漫长岁月也不可能踪迹全无,而在地球上从未发现有这样大型的陨石; 2.白垩纪末期的岩层大部分是熔岩冷却形成的火成岩,由尘埃堆积而成的沉积岩只占地表很小一部分。仅一颗小行星撞击扬起的尘埃能够把当时地球上绝大多数动植物埋入深达几千米的岩层中吗? 3.一颗小行星所含的铱元素就能均匀的散布以至覆盖整个地球表面吗?铱元素在地球深处也同样存在,为什么只推测铱元素来自地球以外而不是来国地球内部呢? 我们知道,地球内部的热核反应会不断积聚起巨大能量,一旦地壳承受不住时,内部压力便冲破地壳突然释放形成大爆发。铱枣这种主要存在于地核内的元素在大爆发时通过熔岩喷发从地球深处被带到地壳表层,而公认的标志白垩纪结束的黏土层正是由大量火山灰尘堆积形成。所以,白垩纪末期地层中铱含量普遍增多证明当时地壳曾发生了普遍性剧烈喷发。 化石档案告诉我们,绝大多数恐龙的死亡时间和绝大部分恐龙蛋化石的产出年代是在白垩纪末期,已发现的恐龙和恐龙蛋化石全部保存在富含铱的薄黏土层下的地层中,这与地质学界认定的白垩纪末期大规模造山运动等一系列全球性地壳构造剧烈变动的时间相吻合。 近年来在内蒙古巴音满都呼白垩纪末期的地层里出土的数百个原角龙和甲龙化石中,大量完整的恐龙骨架成群堆积在一起,从遗骸的埋葬姿势看,它们是在极度痛苦中死去,其中还有整群的恐龙幼仔骨架。这一情景显示它们是灾难性的集体死亡,而且死后尸体迅速在原地被埋葬(在世界其它地方的恐龙化石许多都有相似的死亡特征)。同时发现当地含化石的岩层是一种砖红色的粉沙岩层,这种由大量火山灰堆积而成的层积岩正是形成化石的最佳环境。可以推测那次环境剧变的过程相当突然和短暂。因为,如果地球的环境是在较长时间逐渐变化,恐龙种群是缓慢消亡的话,它们是不会留下这么大量埋没时间相对集中的恐龙蛋化石和整群恐农幼仔化石的。所以,大多数恐龙应是在生存环境一直基本正常的情况下因突然降临的毁灭性灾难而大批死亡。 大量体现当时地球环境特征的动植物化右均显示,白垩纪末期以前,地球大气层的密度和厚度远远超过现在,地表较为平坦,全球都是非常温暖潮湿的气候环境。那时极地和赤道温差很小,20世纪80年代,加拿大地质学家曾在北极圈内的埃尔斯米尔岛发现了一片以水衫为主的化石树林,林中还有鳄等动物化石,说明极地曾具有热带的气候环境。自然环境是决定生命存在形态的主要因素,地球大爆发后,当那些身躯硕大的恐龙赖以生存的湿热环境不复存在时,即使有一些幸存下来,也无法适应相对寒冷干燥、有冷暖季节区分的气候环境而继续生在。所以,大多数恐龙的绝迹便自然而然了。 还有一部分幸免于难的恐龙(大多体形较小)以及一些早在保罗纪就已经进化为原始鸟类、哺乳类的动物、遵循自然界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法则,在相对恶劣的环境中,经过7000万年不断演变,大多数物种改变了原来的形态,由冷血动物进化为耐寒的能调节体温的热血动物(鸟类、哺乳类及人类)。当然,每次大规模物种进化后,总会有一些物种保留原状,像鱼类进化为两栖类后,鱼类还延续生存,爬行类中也有极少数(鳄、蜴蝎等)至今仍然保持了7000万年前恐龙的原始形态。 地球岩层中的生物遗迹揭示,在生物进化史上,每隔一定时期就会发生一次物种大灭绝,白垩纪末期的恐龙灭绝不是生物进化史上惟一的灾难,在更早的年代曾发生过绝大部分无脊椎动物在很短时间突然出现的“寒武纪生命大爆炸”现象。就像生物从单细胞向多细胞进化与爬行动物向哺乳动物进化一样,它们需要一个进化的过程(有1984年发现的我国云南澄江化石群为证)。 迄今没有明显的证据可以证明恐龙灭绝这种大规模生物灭绝是由小行星撞击引起的。但是,地球内部至今仍在继续的地质构造频繁变动的事实表明,周期性地壳构造变动引起的环境“灾变”在生物进化过程中始终起主导作用,当然,小规模的物种逐渐进化也是贯穿于整个生命演变过程。周期性天体爆发(如新星爆发)是包括地球在内的所有行星在演变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那些山脉中的海洋生物化石和海底矿藏就是解释恐龙时代因地壳剧烈变动而终结的最好说明。
游子逸
高粉答主

推荐于2016-11-17 · 繁杂信息太多,你要学会辨别
知道顶级答主
回答量:6.7万
采纳率:74%
帮助的人:4亿
展开全部
  关于恐龙的灭亡,有很多说法。
  来自中国的古生物学和物理家黎阳2009年在耶鲁大学发表的论文引起国际古生物学界的轰动,他和他的中国团队在6534.83万年前的希克苏鲁伯陨石坑K-T线地层中发现了高浓度的铱,其含量超过正常含量232倍。如此高浓度的铱只有在太空中的陨石中才可以找到,地球本身是不可能存在的。根据墨西哥湾周围铱元素含量的精确测定,当时是一颗相当于珠穆朗玛峰的小行星的物质不仅撞击了地球中美洲地区,还撞破了地壳,然后是地球上从来没有发生过的大地震。撞击使熔浆被抛到数千米的高空,继而是长达几十天的流火现象,高温也许不是最致命的。数以千万吨的灰尘、有毒物质在随后的一个月内遍及全球。
  在以后的四个多月里,太阳只是一个模糊的影子,植物停止了生长,食草动物大量减少,污浊的空气、短缺的食物、肆意的疾病等无不摧残着幸存下来的恐龙。由于尘土的遮盖,地球上面临着寒冷的侵袭。但寒冷似乎不是最严重的问题,但是,请记住一些动物的性别是由温度决定的,恐龙正是其中之一。造成此次生物的大灭绝。
  以前学术界都是把外来天体撞击说和火山喷发说分开讨论的,但这两个学术都有相当大的缺陷,外来天体说光是撞击不足以影响那么严重,时间那么久,范围那么远(全球性的),而火山说,地球上的火山活动本身就很多很剧烈,但都不足引起如此大的生物灭绝,包括黄石超级火山在内,而中国学者黎阳提供的论证方向和证据完美地解答了国际古生物界的长期疑问,两者的结合才可能造成如此重大的地球生物大灭绝。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不吃亏吃大肚皮5415
2014-04-28 · 超过60用户采纳过TA的回答
知道答主
回答量:112
采纳率:0%
帮助的人:146万
展开全部
在恐龙繁盛的侏罗纪晚期,大型个体的素食恐龙对森林绿地是具有破坏性的,当森林被恐龙破坏到一定的程度时,整个地球就进入到大自然总败退时期,大自然开始全面萎缩,各种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大量恐龙因此死亡,恐龙的生存环境受到严重威胁。但是,剩余的恐龙依然在破坏自然,最后,恐龙数量减少到一定程度时,因近亲繁殖而灭绝。大型肉食恐龙因素食恐龙的减少而饿死。 大自然总败退并不会将所有的动物全部杀死,而是将对自然植被有破坏性的动物先慢慢杀死,直至将其斩草除根,大量的动植物因为环境的恶劣变化而死亡,绿地沙漠化,破坏自然植被的大型素食动物将被消灭,大型肉食动物饿死。一些生存能力比较脆弱的动植物也在恶劣环境变化之中灭绝。 当大自然总败退杀光了所有严重破坏自然的大型素食恐龙后,自然界开始总扩张,经过漫长的扩张演化,地球又开始生机勃勃,一片繁荣景象。直至再次出现一群严重破坏大自然的生物为止,如人类。因此,大自然总败退又在地球上重新上演了。但是,大自然没有想到的是,人类比恐龙聪明,人类有能力改造自然,有能力征服自然。 在漫长的远古年代,除了恐龙大量灭绝外,还有更早期的水陆两栖动物也灭绝了。因此,在远古时代至今,很有可能出现过多次严重的大自然总败退现象。 《陆地面积的大小影响了野生动物个体的大小》 如果素食动物的个体越大,食量越大,那么这一群体的素食动物要求的生存环境的面积也越大,同时,此群体的素食动物要随着植物提供的食量的限制而不断寻找新的宿营环境,就要不断迁徒。所以,大型个体的素食动物的要求的生存环境的总面积是非常大的,它们不可能在一个小岛上生存,因为没有足够的食物和空间。象恐龙这样大型的动物所要求的生存环境就更大了,它们所要求的环境是不是所有的陆地联在一起的整块大陆呢?《板块学说》为我们提供了大陆漂移的思路,会不会是地球陆地的分离使恐龙所要求的最基本的生存环境面积不足而导致恐龙大量灭绝呢?因为,生存环境被分割而减小,再加上自然界自身产生的大自然总败退减少了恐龙的栖食的绿色空间,恐龙之间的近亲繁殖就会更加严重,而近亲繁殖会使动物后代的生存能力减弱,恐龙会不会是因为这个原因而灭绝的呢? 不管怎么样,动物个体越大所要求的生存环境的空间也越大,这也是一条自然法则。地壳的运动和流星撞击地球,极有可能会加速地球大自然总败退进程,恐龙灭绝阴云重重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水果494
2014-04-28 · TA获得超过101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122
采纳率:0%
帮助的人:147万
展开全部
距今约2亿年前,为海陆交替的地质时期,全球气候温暖湿润,裸子植物羽杉、苏铁、银杏等生长十分繁茂,成为森林中的主要成员。同时,爬行动物也发展起来。到侏罗纪时期,爬行动物恐龙种类繁多,发展到顶峰,成为动物界的霸主,占据了海、陆、空三大生态领域。空中有飞龙,海洋中蛇颈龙,陆地上有梁龙、富龙等,如体长22米的合川马门溪龙。因此,称侏罗纪是恐龙的世纪。经过1亿年的盛世,到徐罗纪末期,恐龙类终于灭绝了。 恐龙灭绝之谜,一直是人类关心的话题。据说在恐龙生活的年代,天外有颗小行星碰撞了地球。一时间空中布满灰尘,阳光惨淡.大气污染,植物大量死亡,食物的金字塔倒塌了。恐龙巨大的身躯,因找不到大量的食物,只有活活饿死。 另一方面,由于地壳运动及火山爆发强烈,气候的变化很大,强烈的季节性气侯占据优势。持续变冷或持续极热,对恐龙造成极大的威胁。因为恐龙是温血动物。不能像恒温动物那样来调节体温,维持生命。在恐龙体内温度调节失灵后,大批恐龙被冻回或者热死。 又因恐龙躯体庞大,与小巧的蛇、龟和晰蜴等不同,无法钻孔或爬进洞穴,躲避恶劣的气候突击,而遭灭顶之灾。由于恐龙躯体大头小脑,指挥不灵,笨重落后,适应能力不强,也是造成自身灭亡的原因。到后来,由于食物之争,恐龙互相残杀,也加剧了它们的灭亡。,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低调0369
2014-04-28 · TA获得超过119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137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74.2万
展开全部
恩。。说法有很多种。。比较正统的说法是小行星撞地球,引发一系列灾难,最后恐龙就逐渐消亡了。还有一种说法是恐龙没有消亡,而是逐渐演化成了鸟类。。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8)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