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中觉慧的人物形象是怎样的?(1000字左右)

 我来答
梓喵丶284
2013-12-19 · 超过80用户采纳过TA的回答
知道答主
回答量:147
采纳率:71%
帮助的人:71.6万
展开全部
希望采纳 谢谢《家》是著名作家巴金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写于20世纪30年代初。这部小说以它激越流畅的语言,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反映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彻底的反封建社会的一个缩影,“一个正在崩溃中的封建大家庭的全部悲欢离合”的故事。通过以觉慧为代表的青年一代与以高老天爷为代表的封建腐朽势力的激烈斗争,广阔地反映了“五四”后的社会面貌,热情地歌颂了“五四”时代进步青年的觉醒,深刻地暴露了封建社会和家族制度的腐败与黑暗;控诉和揭示了大家族和旧礼教道德的滔天罪恶和吃人本质,及其必然崩溃的历史命运。 在觉醒的一代青年中,高家第一个叛徒觉慧最有光彩。他是个锋芒毕露的闯将,是新一代青年的代表,具有五四时期先进青年的许多特点。而且还在于合情合理地深刻生动地揭示了他性格演变的具体过程和内在规律。觉慧是在“五四”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浪潮中逐渐觉醒起来的一个青年。《新青年》、《每周评论》等刊物里的新思想象火一样点燃了他的热情,照亮了他眼前的世界。他强烈地痛恨“社会的黑暗和政治的黑暗”,积极参加社会活动,热心为《黎明周报》写文章,和青年们一起热烈讨论各种社会政治问题。为了这一切,他甚至分不出时间同他心爱的姑娘鸣凤呆在一起,甚至不能不忘掉她。这种对民主运动和社会改革的高度热情和忘我精神,是这个人物全部性格和行为的思想基础。 “大胆”和“幼稚”是觉慧叛逆性格的主要特点: 一、 大胆: 作为封建家庭的一个“叛徒”, 觉慧的叛逆性格主要是在家庭内部同封建势力的斗争中表现出来的。在认识上,他是高家所有人当中最清醒的一个。他第一个看出封建家庭必然崩溃趋势,并渴望它尽早瓦解。他最先感到:“这个空虚的大家庭是一天一天地往衰弱的路上走了。没有什么力量可以拉住它。祖父的努力没有用,任何人的努力也没有用。连祖父自己也已经走上了这条灭亡的路。”他还明确地认识到“爷爷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这个家庭是一点希望也没有了。”因此,他恨这个家,把它看作是“旧势力的根据地,他的敌人的大本营”,一进家就是进了一座囚牢,就被一股冷气包围着,被一种莫名的忧郁压迫着,恨不能“生了翅膀飞出去”。 基于这种清醒的认识和强烈的感情,他在行动上,在家庭的反封建的斗争中,总是站在最前列,他是大胆的。他反对大哥觉新的“作揖哲学”和“不抵抗主义”,觉慧信奉的是另一种人生哲学:“不顾忌、不害怕、不妥协”,并以此作为行动指南鼓舞自己和同伴们“向恶劣的环境作斗争,给自己把幸福争过来。”尤其可贵的是他敢于蔑视以高老太爷为首的专制家长权威,并敢于针锋相对地同他们进行斗争。他敢于违抗高老太爷囚禁他的命令,走出家门积极参加学生运动。也使他认识到与祖父“像两个敌人”,祖父是“整个一代人的代表”。他敢于平等地爱着婢女鸣凤,尽管对这爱的结局十分迷茫;敢于公开支持觉民抗婚出逃。他顶撞三叔克明和陈姨太、鄙视卑下五行的四叔克安、五叔克定;在高老太爷病危之际,他坚决反对请神驱鬼的迷信活动,在高家一派阴森的气氛里,独自一人同全体封建家长和封建习俗开战;在高老太爷死后,他又反对把将要分娩的瑞钰搬出去,并极力说服觉新改变一味屈从的习性,劝他为嫂嫂的生命安全起来斗争。 他把大家庭视作“沙漠”、“狭的笼”,勇敢地迈出家门,参与社会和学生运动;他痛恨整个社会、整个制度、整个礼教,“相信将来总有一天一切会翻转过来,那时他所憎恨的一切会完全消失”所有这些都表明了他是一个“大胆”的反封建猛士,他给人带来了希望,带来了新鲜空气。 二、幼稚觉慧的性格还存在幼稚的一面: (一)、他在思想上的简单和不够成熟。 最初,他也是一个受着父母和长辈溺爱的无忧无虑的少爷。由于能和轿夫、仆人混在一起,听到他们悲痛的呼声和人生的议论,渐渐同情“下人”凄惨的命运。他在中学时,爆发了“五四”运动,反对封建主义的“科学”、“民主”的新思潮猛烈地冲击和催醒了他,使他逐渐认清了封建家庭的黑暗、腐败和罪恶。在欢度春节的笑声中,他感到“好像活在另一个世界”。他看到琴要上男女同校而不得,梅表姐与觉新相爱而不能,就更“憎恨这种生活”认为这个“家”是禁锢青年思想窒息年轻生命的“狭的笼”。这时期他恨家,但并没有真正觉醒,因为这只是一种朦胧的不满情绪,还未能形成对旧制度的清醒认识和反抗行动。 后来当他在严酷现实面前遭到打击时,他才自觉走上反抗的道路。在经过“捉鬼”“血光之灾”的较量,进一步看清了克安、克定的真面目,自以为在道德上精神上比他们高出一筹。 (二)、觉慧在行动上有时显得犹豫和不够果断。主要表现他和鸣凤的关系上。 觉慧对鸣凤的爱情是真诚的、纯洁的、大胆的,他蔑视封建的等级观念,以一个“少爷”身份去爱一个丫头,并发誓要把她从悲惨的命运中拯救出来,这种爱情是有进步意义的,是对封建礼教的大胆反叛。但是,对这样的爱情,他仍有顾虑。当他无意间想到鸣凤的命运时,他对命运的安排感到不平。他想反抗它,改变它时脑子里又浮现了奇怪的想法。自语道:“不会有的,这样的事情做不到。”“假使真有了这样的事情呢?”他又这样地问自己。于是她想象着会有的那种种后果,他的勇气马上消失了。他又笑着说:“真是梦想,真是梦想!”① 即便在他爱的最热烈的时候,仍时时感到这只是一种空想。他在外面活动的时候的确忘记了鸣凤,但是回到家里回到跟沙漠一样的寂寞的家里,他又不能不想她,不能不因为思念她而苦恼。两种思想在他脑子里战斗。“鸣凤是孤立的,而且她还有整个礼教和高家的全体家族做敌人。所以在他脑子里的战斗,鸣凤完全失败了。”②觉慧感到横在他们之间的鸿沟太深阻力太大,凭他的力量是跨不过去的。 从思想深处看,他自己的头脑里就没有彻底消除等级观念,对来自专制制度的阻力,从一开始就感到犹豫和胆怯。所以,当他最初听说鸣凤要被送去给冯乐山做姨太太时,经过一番激动之后,很快便平静下来。第二天照常去上课,这时他甚至决定要把鸣凤“放弃”了,理由就是所谓“有进步思想的年轻人的献身热诚和小资产阶级自尊心”。③似乎为了这两样东西,就可以把爱情牺牲,把诺言抛掉,把一个心里只有他的可爱少女推到绝路上去!当一天的功课结束了,回到自己家时,正遇到冯家接人的轿子,轿子里凄惨的哭声进到他心里时,他相信鸣凤去了。却没有任何行动。他明明知道是封建老朽的冯乐山夺走了他心爱的人,却泰然处之,不予闻问,还奢谈什么“献身热诚”和“自尊心”!这是自欺欺人。实际上他是畏惧了,因为他意识到自己的追求实在是一件做不到的事,而眼前的对手又太强了,所以不得不退却,而同时又找了上面的借口来掩饰。当他知道鸣凤自杀后最悲伤的时候对觉民说:“我的确爱她。可是在我们这样的环境里我同她怎么能够结婚呢?“鸣凤死后觉慧做了一个梦就是潜意识的展露:衣着华丽的鸣凤,已成为富家小姐,仍爱自己。但他父亲要把她嫁给一个中年官吏。他俩划着小船逃走,但风急浪高,难以前行,鸣凤的父亲开着汽艇追来。鸣凤被抢走,小船破碎,自己溺入水中。这个梦境意味深长地显现了隐蔽在觉慧心灵深处的思维。这种内在的软弱,正是他不成熟和幼稚的表现。 觉慧后来也认识到这一点。当他得知鸣凤已经投水而死,在极度的悲痛中良心发现了,丢掉了一切掩饰,痛恨自己“把他抛弃了“,对觉民说:“我害了她。我的确没有胆量我从前责备大哥同你没有胆量,现在我才晓得我跟你们一样。我们都没有胆量。我也恨我自己!”④同时,鸣凤之死,也驱除了他的软弱和动摇。 (三)、觉慧在感情上同封建家庭有时还有所牵连,这表现同高老太爷的关系上。 当高老太爷垂危之际,他所表现的那种深沉的悲哀和焦虑。只见他不顾一切地跑到祖父面前,摇着祖父的手,大声叫着:“爷爷!爷爷!”他深深地惋惜他和爷爷“将永远怀着隔膜,怀着祖孙两代的隔膜而分开了。”这表明觉慧对这个封建顽固派,这个平日被他视为“敌人”的人物在感情上还难以割舍,甚至还抱有幻想。这也是他思想幼稚的一种表现。 觉慧的幼稚还表现在思想上的矛盾。他同情鸣凤和下人,不坐轿子,但并不完全清醒,经常有矛盾。在给了讨饭孩子两个银元后,他“好像做了不可告人的事一样”忐忑不安。他还感到“这旧家庭里的一切简直是一个复杂的结,他这直率的热烈的心是无法把它解开的”。他还不能对周围的一切作出科学的分析,他只知道这般人是“无可挽救的了”,他只能离开他们的行列,“夸大地把改良社会,解放人群的责任放在自己的肩上了。”他反抗封建家庭的思想武器即是单纯的又是混杂的。这样的描写很切合觉慧不成熟的性格特点。又显示着他在成长中的变化。在这个家庭里,他确实是一个肯思考,敢于自我否定,大胆追求真理和进行反抗的人。即使是这样一个不成熟的叛逆者,他也因为反抗而获得了属于自己的天空。这是二十年代中国觉醒青年非常可贵的品质。 应当特别指出,作者这样描写觉慧是具有典型意义的。 作者坚持了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表现了深刻的批判精神。作者不神话所热爱、所歌颂的人物。即使对他倾心歌颂的觉慧,在突出他们反抗精神的斗争决心的同时,也没有回避他们思想的幼稚,心情的矛盾等特点。觉慧并不是十全十美的英雄,而是一个初上阵的战士,他的软弱和幼稚是不可避免的。作者热情肯定了他的叛逆精神和他同封建势力的斗争。但也不掩饰他灵魂深处的软弱和不足,而是把他们挖掘出来。通过批判和自省,使他经受锻炼,逐步由软弱变的刚强,从“幼稚”走向成熟。正式经过鸣凤之死这样惨痛的教训,增强了同封建家庭决裂的决心。也增强了同封建者进行斗争的勇气。他在后来是那样有力地支持觉民的抗婚斗争,觉新初步觉醒,觉慧最后为了寻求新的力量和新的生活冲出家门,生动的表明这个封建家庭已处于分崩离析之中,他的败落和溃灭是无疑的了。也表现了五四青年义无反顾的奋斗精神。正因为作者既写出了觉慧的大胆、勇气,又写出了他在成长过程中的幼稚和内心软弱,才使得这个人物更有血有肉,真实可信,因而也就具有更高的典型性和艺术价值。 觉慧代表着“五四”时期青年一代敢于冲破封建牢笼,自己掌握自己的命运,追求个性解放的反抗精神。在三、四十年代曾发挥了巨大的启蒙作用。许多青年在他的感召和鼓舞下,摆脱封建家庭的束缚,冲破礼教传统的羁绊,投入了人民革命斗争的洪流中。他的思想和行动对沉闷窒息的黑暗社会,对被压抑被损害的广大青年,起到了振聋发聩的作用。这一代年轻人,受了时代潮流的洗礼,真像是着了魔似的,他们再也不安于旧日的生活了。他们要起来造反了!他们象一股奔腾的激流,冲垮了旧世界的长堤,带动了许许多多的充满活力的新生命,去争取美好的未来。 青年,都会站到生活的十字路口,都会面临人生的选择,都不能不思考和回答有关青春、人生的许多问题。今天的青年同样能从中得到教益。它告诉你封建制度、封建礼教怎样摧残了无数青年男女的爱情、自由、幸福和青春。告诉你20世纪初期的青年们为争得自己的青春走过了多么艰难的历程,告诉你我们的祖辈为了推动社会的改革和进步,度过充实有意义的青春和人生,曾怎样勇敢地进行斗争。青春是美丽的,让我们百倍珍惜宝贵的青春,让我们去创造自己美丽的青春。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