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论赛 稿子 急急急急急!

正方:(就是我)中国动漫要融入民族特色。要关于这个的论点和论据和稿子... 正方:(就是我)中国动漫要融入民族特色。
要关于这个的论点和论据和稿子
展开
 我来答
浅魅莜残
2012-06-05
知道答主
回答量:39
采纳率:0%
帮助的人:14.3万
展开全部
1 中国动画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1 “说教”意图过于明显
我国动画片的制作要求历来都是要有强大的教育功能,而对动画片的娱乐功能重视程度不够。[1]一味追求教育功能,给动画片的创作套上了沉重的思想枷锁,影响了作者的创作灵感,严重制约了中国动画的发展。笔者承认“寓教于乐”是正确的,只是“说教”和“娱乐”要以一个正确的比例以及方式来体现,过分的说教或不注意方式的说教,势必使动画片枯燥乏味,无人观看。
1.2 盲目跟风CG 制作
计算机技术在动画中的应用,扩大了动画内容的表现手法和发展领域,让普通受众轻松的进入立体三维世界,使动画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普及和发展。尤其是美国的好莱坞在电脑技术的应用方面就走在了世界的前列,造就了动画片历史上的奇迹,其中《怪物史莱克》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动画电影大奖;以及一系列名为“总动员”的动画片《玩具总动员》、《海底总动员》、《超人总动员》、《公仔总动员》等在全球掀起了一场CG浪潮。[2]这种现象导致了我国动画片制作盲目跟CG风。
1.3 忽视动画片生产过程中的前期创意
国家广电总局副总编辑金德龙认为:“目前,在从事国产原创动画的创作生产过程中,一些国产动画制作机构往往重视中期的动画制作过程,而忽视前期创意研发和后期经营推广。这就是我国一些动画制作企业至今还没有完全从动画加工企业的旧模式走出来的重要原因。” 这段话指出了我国动画产业发展上的另一个问题,也就是忽视动画片生产过程中的前期创意。

2 融入民族文化资源促进中国动画发展
2.1 我国拥有丰富的民族文化
中国五千年文明史,上至上古传说,再到先秦的精彩历史故事,伴随着唐诗宋词的繁荣发展,以至明清时期的小说以及众多的民间故事等,都是一笔可利用的丰厚的文化遗产。我国动画片在题材挖掘上显然深度不够,而且对上述民族文化的利用也稍显匮乏,这就造成了当前民族文化传播和外来文化吸收极端不平衡的格局。[3]所以,我们在创作动画片时,一定要把丰富的民族文化融入其中。
2.2 选择具有民族文化特点的动画元素
构成动画的要素有很多,其中包括题材内容、人物造型、背景设计、音乐基调以及画法风格等等一系列元素。我们要做的就是在这些元素中尽可能多的融入民族文化风格。我国在动画创作伊始不乏这种类型的成功之作,例如《骄傲的将军》、《大闹天宫》、《三个和尚》、《哪吒闹海》、《小蝌蚪找妈妈》以及《牧笛》等多部优秀动画片因为在题材内容、人物造型、背景设计、音乐基调等方面融入我国传统民族文化的精华,都获得了巨大成功。可见,在动画创作上加入我国独特的民族特色风格,在艺术形式和制作技巧等方面进行新的开拓对我国动画片的发展与传播是一个很好的方法。
2.3 民族文化与时俱进
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化生命力、传承和可持续发展均有赖于其民族自身文化的丰富、发展和创新。[4]所以,中国动画传播的现实要求我们,一定要将我国的民族文化与时俱进的融入到动画中去。我国民族文化的与时俱进主要从外来元素“民族化”和本民族文化“现代化”两方面进行。
第一,外来元素“民族化”。我们要在中华民族文化的基础上,“化”他国的经验、语言乃至文化为己服务、为我所用,使外来的元素很好的融入到我们的民族文化中,将我国动画做得好看、耐看、有艺术性的同时在价值观念、地域色彩、风俗习惯、审美品位等方面凸显出中华民族独特的东方魅力。这才是中国动画“民族化”的意义和目的。
第二,本民族文化自身的“现代化”。将其“现代化”的过程有两种做法。首先,挖掘传统民族文化中与当今时代的价值观直接对接的民族文化。如,中国传统中“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可以成为现代化的内在动力;“诚信为本”的价值观念可以与市场经济的伦理要求相融;“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德规范可以与商品互利交换原则对接等等;[5]其次,对已有文化进行重组、整合,进行转型。如,现在央视以受众喜爱的语言形式、音效形式、镜头运用形式、新技术形式等,创作出“老歌翻唱”的形式,达到“老树开新花”的效果,以及推出以动画的形式演绎经典相声、小品的《快乐驿站》,这些深受现代大众欢迎的“改造”便是这种文化整合的极好例证。[6]
2.4 跨文化传播——民族性与普适性结合
中国与西方的民族文化是有明显差异的。比如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突出整体,强调天地人的统一,坚持以国家、民族的根本利益为重,追求人与人、与社会、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主张坚韧不拔、奋发向上及为民族独立、国家发展不懈努力。这就浓缩成了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精髓——爱国主义精神,就是将中华民族每一分子的前途与祖国的命运紧密相连。[7]
虽然中、西方文化存在着诸多差异,但中国文化传统的诸多内涵具备了深厚的兼容性和适应性,有着无可置疑的普世价值,不仅能够为中国自身的现代化道路提供精神支持,同时也具备了解决世界各国面临的现代性困境的当代意义。[8]
所以在我国动画片的跨文化传播中,植入中华民族文化的动画片更受到普遍的欢迎。最近央视热播的《中华小子》就属于跨文化传播的成功案例。《中华小子》总长676分钟,每集26分钟,共26集。这部作品的故事背景设定在古代中国的中原地区,讲述的少林寺方丈三藏带领三个少林俗家弟子经历诸多磨难降服恶魔黑狐王的故事。这部动画片以国际上早已熟悉并广受欢迎的中国功夫为切入点,以中国武术和传统文化为背景,以国际化的视角讲述一个具有浓郁中国风格的故事,同时兼顾国际市场和国内市场观众的欣赏习惯。[9]
《中华小子》的成功经验,很值得我们认真思考。走国际发行道路是其成功的因素,但却不是成功的决定要素,成功的根源在于具有普适性价值的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入。

3 结语
我国五千年的文明史蕴藏了璀璨的民族文化,只要我们深入挖掘民族文化资源,将其运用到动画片中,并且这种运用不是简单的、机械的植入,而是要紧跟时代的步伐,以传播学的“使用与满足”理论、“培养”理论以及文化心理学的文化自觉心理等一系列理论为依据,巧妙的将民族文化与时俱进的融入到动画片的创作中去,我国动画传播的崛起将会指日可待。总之,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