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爱社会

要开一个这样的班会,主题就是关爱社会,帮助他人!希望大家帮忙找一点这些方面的素材~~越多越好!谢谢!!... 要开一个这样的班会,主题就是关爱社会,帮助他人!
希望大家帮忙找一点这些方面的素材~~越多越好!谢谢!!
展开
 我来答
该问答中所提及的号码未经验证,请注意甄别。
董巨侠百宝箱
2006-02-27 · 超过20用户采纳过TA的回答
知道答主
回答量:81
采纳率:0%
帮助的人:71.6万
展开全部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困难职工生活,中央政治局常委会日前专门研究困难职工生活安置问题。按照党中央部署,年末岁初,河南省各地采取多种措施,确保社会困难群体生产生活安置。

报道:记者:谢登科
编辑:穆晓莉 杨静
制作:王海霞
稿源: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8万名党员干部与困难职工"手拉手"

今年以来,河南省各级党委政府广泛开展帮扶活动,全省近8万名党员干部与困难职工"手拉手",共捐助资金1630万元,安排41769名困难职工及其子女9146人,为其减免各种医疗费207.3万元,在全省初步形成了齐心协力帮扶困难职工的新局面。

年初,河南省出台了《关于在全省开展帮扶困难职工活动的实施方案》,要求全省各地建立、完善政府有关职能部门帮扶困难职工的长效机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每年为下岗困难职工提供数次技能培训和一定数量的就业岗位;卫生部门建立困难职工定点济困医院,实现困难职工基本医疗有保障;教育部门保证困难职工子女完成义务教育不辍学,并对统招考入国家高等院校的困难职工子女给予适当资助等。全省各级党委对此高度重视,部门各司其职,工会积极组织,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开封市是河南省最早开展帮扶活动的市,他们在全市范围内实施多层次、全方位的"帮挂解困"工程,市直和区直242个机关事业单位的万名党员干部与242个居委会结成对子,以居委会为联系点,同辖区内的23627名下岗职工建立帮挂关系,帮助他们摆脱困境。

河南:30万下岗工将在社区服务业上岗

焦作农机局工人前往农村进行技术指导

记者从河南省计委获悉,河南省社区服务业今后3年内将以高于GDP的增速增长,预计由此增加就业岗位70多万个,其中公益性岗位15万个,可安排下岗职工再就业30多万人,安置农转非人员30万人。

据介绍,社区服务业有着就业门槛低、服务领域广和多层次、多样化、大容量就业等突出特点。截止到2001年底,河南省的城镇社区服务已安排下岗职工8008人,社区从业人员中的近一半为下岗失业人员。加速发展社区服务业,不仅为全省城镇居民提供了多种形式的便民服务,提高了居民的生活质量,还可不断吸纳大量的劳动力就业。

今后3年,河南省将本着"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企业化经营,产业化发展"的指导思想,重点发展以下社区就业领域:社区就业服务业,包括社区就业培训、职业介绍、就业援助、就业岗位开发以及运用信息技术的劳动力市场建设;社区便民、利民服务业,包括家政、物业管理、养老、托幼、配送、家庭护理、维修等行业;社区文化产业,包括图书馆、文化馆、社区文化、精神文明建设范畴的公益性文化和大众参与、健康向上的经营性文化项目;社区医疗保健业,鼓励发展方便患者的多种医疗服务和按摩、健身保健服务,鼓励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和体育竞技活动。

驻马店实施小额贴息贷款扶助困难职工再就业

河南省驻马店市综合运用信息引导、技术培训和资金扶持等措施,建立总工会宏观管理、金融部门协调配合、县区工会组织实施的下岗职工再就业帮扶机制,有计划、有组织地挖掘适合下岗职工再就业的岗位,通过分级投放小额贴息资金引出信贷资金,帮助下岗职工实现再就业。该办法实施三个月来,全市已经为困难职工贴付贷款利息53.6万元,帮助2000多下岗工人顺利实现再就业。

中州铝厂工人正在进行生产

今年9月16日,驻马店市出台《困难职工再就业小额贴息贷款实施办法》,采取小额贴息贷款的方式,帮扶以女年满40周岁、男年满50周岁为主要对象的下岗困难职工实现创业自救。贴息资金采取市、县(区)总工会从经费中投放一点、地方财政匹配一点、企事业单位资助一点、社会各界认捐一点的"四个一点"进行筹集汇拢。对从事个体经营饮食摊点的,贴息贷款1000-2000元;从事个体修理、小型加工的,贴息贷款2000-3000元;从事个体工商业性门店经济实体的,贴息贷款5000-30000元。工会部门严把帮扶人选关、项目关,选择有一定技术能力、有创业愿望的困难职工投放贴息资金,并加强指导,跟踪服务,确保帮一户,富一户,努力做到贴息不救济。

实施小额贴息贷款帮扶措施以来,驻马店市在成功解决下岗困难职工创业启动资金难题的同时,利用各级工会职工学校,无偿举办家电维修、烹饪、养殖、美容美发等实用技能培训班176期(次),对8578名困难职工进行了培训,解决困难职工在贴息贷款帮扶形式下"二次创业"的技术难题,引导下岗困难职工从事第三产业和发展私营经济。目前,全市金融部门向下岗困难职工发放贴息贷款705.3万元,下岗职工新上小加工、小养殖、小门店、小修理、小经营等"五小"项目1907个。

郑州实行资产抵押保全职工"养命钱"

郑州电铝厂建设工地

今年以来,郑州市采用资产抵押的方式对欠缴养老保险费的企业进行欠费清理,市劳动保险基金统筹办的养老保险费每月都有数百万元进账。目前,郑州市已有14家欠费企业办理了资产抵押手续,清理收回欠费5000多万元。

� 保险费拖欠问题曾严重困扰郑州市的社保工作,全市拖欠社保费最高时超过3亿元,其中欠费时间最长的达80个月。为保护社会保险基金安全,保障职工的"活命钱",郑州市政府提出,对长期欠费企业实行资产抵押,政府设立社会保险资产管理中心专门负责管理资产抵押。对于抵押期满仍不能还清欠费的,由社会保险资产管理中心将企业抵押的土地、房产等进行拍卖,所得款项用来为职工补缴养老保险费。今年6月,郑州市政府正式下发《关于社会保险资产抵押管理等有关问题的通知》,明确了社会保险资产抵押的使用范围和对象。

��实行资产抵押保全职工"养老钱",受到企业和职工的普遍欢迎。办理了资产抵押的郑州毛纺织厂一位负责人说,实行资产抵押既可以稳定职工情绪,解决职工的后顾之忧,又可以逼着企业搞资产开发,寻求资源的最佳配置。郑州毛纺织厂到去年底欠缴职工养老保险费548万元,企业相继拿出两块土地作资产抵押,目前已经还款155万元,并收回了第一块抵押的土地。

郑州市经贸委有关人员称,以资产抵押的方法清偿养老保险费,保证了社会保险欠费的清缴,直接维护了职工的利益,与此同时,给企业的生产经营带来了新的压力,失去了土地、房产这些"最后防线"的企业,必将尽力转变经营理念,通过资本运作等多种方式激活企业。

郑州对困难群体构筑"关爱机制"

郑州市近年来逐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大力倡导社会帮扶风气,构筑起了对困难职工群体全方位、长效的"关爱机制"。

焦作市人才招聘大会

��郑州市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着力构建"政府关爱机制"。近年来,郑州市根据政府财力的增长状况,多次调高困难职工最低生活保障线标准,如今已达到每人每月180元,比制定初期提高了50%。郑州还在全省率先推出廉租住房制度,逐步解决住房不足4平方米群众的住房困难问题。今年开始,郑州市实施了一年5万人就业计划,下岗职工、失业人员等困难群体只要不挑不拣,一周以内即可实现就业。郑州市日前还对"低保"人员就医和子女上学出台了专门政策,"低保"人员到定点医院就诊,可减少10%到50%的就诊费用;"低保"对象子女在义务教育阶段免除学杂费和书本费,考上大学由则政府一次性补助5000元。

�� 郑州市注重发动社会力量,倡导和形成"社会关爱机制"。郑州送温暖工程基金近年来已组织慰问困难职工12万人次,发放资金2000多万元。市总工会成立的职业开发中心累计为2万多人次下岗职工找到了工作,为近4万人提供了免费职业培训。今年10月,郑州市领导带头,各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私营业主争相解囊,为贫困职工建立了困难职工帮扶基金,目前已接收来自83家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的捐款125.7万余元。按照《帮扶基金管理办法》的规定,对全市下岗职工、失业人员中虽享受最低生活保障,但家庭生活仍有特殊困难的,由"帮扶基金"提供生活救助和技能培训。对因大病或其它原因导致贫困的,提供500元以内或每户每年累计不超过2000元的救助;因再就业需要借款的,一次提供2000元以内为期一年的无息借款;因再就业需要贷款的,市商业银行可提供每户1万元以内贷款的1年贴息;困难职工因劳动争议造成合法权益受到侵害,需要律师进行代理诉讼时,"帮扶基金"可提供50%的律师费用。 近日,该市又专门发出了"一帮一、结对子"帮扶困难职工的号召。

��政府关爱和社会关爱机制紧密结合,使郑州市的困难职工群体得到了及时、有效的帮助。河南省委常委、郑州市委书记李克表示,关心困难群体是政府工程,更是全社会的系统工程,必须多管齐下、多策并举,建立长效机制,最终从根本上帮助困难群众脱困。

郑州市为企业裁员定“规矩”

� 为规范企业经济性裁员行为,保障职工合法权益,河南省郑州市今年出台了《企业经济性裁减人员实施意见》。《意见》实施半年多来,这个市因企业经济性裁员引发的劳动纠纷明显减少,没有发生一起群体性上访事件。

中州铝厂工人乘座铁路专用线上班

郑州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制定的《企业经济性裁减人员实施意见》明确界定,只有符合下列五种情况之一的企业方可进行裁员:濒临破产,被人民法院宣告进入法定整顿期间的;严重亏损,资不抵债,经政府批准实行关停整顿的;生产经营连续3年发生亏损、全部生产线停工12个月以上,无力支付职工最低工资的;连续2年开工率不足60%,6个月以上无力支付职工最低生活费的;因改革和生产需要,经国务院或者省级人民政府特批的。《意见》规定,可以实行经济性裁减人员的企业,应按下列程序进行:提前30天向企业工会或者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制定裁减人员方案;由企业职代会或职工大会对裁减人员方案进行表决,并形成决议;向有关部门申报;企业正式向全体职工公布裁减人员方案与被裁减人员办理解除劳动合同手续,支付经济补偿金并办理社会保险的有关手续。

��郑州市政府还首次对企业不得裁减的人员做出专门规定:患职业病或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的;现役军人配偶、烈士遗属(配偶)、按比例安置的残疾人、市级以上劳动模范;距离退休年龄不足10年的老职工和安置到企业两年以内的复员退伍军人、转业军官及配偶;夫妻双方在同一企业的,只允许裁减一人。

据介绍,近年来,随着国有企业改革力度的加大,经济性裁减人员成为企业谋求改革与发展的重要举措之一,从而导致因裁员引发的职工和企业间纠纷呈不断上升趋势,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一大隐患。郑州市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在对这一状况进行认真调研的基础上,在全省首次为企业裁员立"规矩",受到企业和职工的普遍欢迎。民营企业河南省花园集团公司近年来先后兼并或收购9家国有企业,增加需安置员工上万人,以前关于用工方面的纠纷不断。公司董事长谢国胜说:"从前政府对企业用工行为和如何裁减人员的规定不明确,企业和职工只好商量着办,商量不成就成了矛盾,《意见》的出台使企业有章可循,省去了不少时间和精力。"据了解,包括一次性买断工龄在内,今年花园集团裁减各类人员3000多人,没有发生一起上访事件。该企业所属的河南信心药业公司一位工人称,有政府的明文规定在,职工合法权益自然有保证。

驻马店市:万名党员干部帮扶万名困难职工

河南省驻马店市在全市范围内深入开展"万名党员干部帮扶万名困难职工"活动,转变了干部作风,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目前,全市党员干部积极参与对困难职工的帮扶救助,社会困难群体特别是企业困难职工的生产生活情绪高涨。

许继生产一角

驻马店市总工会主席郭绍伟向记者介绍,今年以来,全市已有11000余名党员干部累计对15000多名困难职工实施了结对子帮扶,党员干部入户走访慰问困难职工27000多人次,捐助救济款200多万元,送解困项目2298项,帮助困难职工解决就业岗位6566个,对近万名困难职工进行了技术、技能培训。

驻马店市有特困职工51000多人,大多集中在停产、半停产或破产企业。驻马店市委、市政府在对困难职工底数进行详细排查后决定,在全体党员干部中开展 "万名党员干部帮扶万名困难职工"活动。市里统一制定了"一对一、结对子"的帮扶方法和帮扶步骤,确定参与帮扶活动的党员干部名额。在帮扶对象的分配上,市里提出,骨干企业党员干部在帮扶好本企业困难职工的同时,还要帮助其他困难企业的最困难职工。党政部门领导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在困难职工中选定特困户进行帮扶,副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必须做到至少帮扶一名特困职工,限期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经过一段时间的帮扶使其走出困境,并为困难职工树立一个典型。确山县委书记项样一与县服务公司下岗职工李建平结对子后,在对其进行生活救助的同时,鼓励他发挥做包子的特长,靠双手脱贫致富,并亲自帮助她考察经营地点,办起了下岗女工包子店。在领导干部的带动下,驻马店市广大党员干部纷纷走出机关单位,到困难职工家中实施帮扶。

驻马店市通过发挥党员干部和所在单位共同参与帮扶的两个积极性,不断拓宽帮扶渠道,扩大帮扶范围。市卫生局协调医疗卫生部门,建立特困职工医疗优诊点医院14个,对特困职工对象发放医疗优惠证,实施挂号免费、治疗减收10%到50%的优诊政策。教育部门建立了困难职工子女助学中心,确保受义务教育的困难职工子女正常上学,考上大学的困难职工子女不因交不起学费而辍学。各级工会部门发挥职工学校的阵地作用,免费举办各种类型的培训班,帮助困难职工转变就业观念,提高就业技能。

郑州:实施“一年5万就业计划”

河南郑州市从2000年起开始实施“一年5万就业计划”,取得明显成效。2000年、2001年全市城镇就业人数分别达到5.86万人和5.92万人。今年上半年,郑州市共有33740名城镇求职人员实现就业,占年计划的67.5%。

驻马店电表厂生产车间

郑州市政府在实践中认识到,解决城镇就业和再就业问题的关键在投入,完善劳动就业服务机构的建设。近年来,该市在财政困难的情况下,相继投入5000余万元,兴建、改建了市人力资源中心市场和分市场、再就业培训大楼、失业保险服务大厅、职业介绍中心和劳动就业训练中心等,劳动就业服务机构办公条件和服务功能得到明显改善,全市的劳动就业培训能力较以前提高了三倍,年培训能力达3万人次。近三年多来,全市财政投入专项培训费1000余万元,累计培训下岗失业人员10万人次。2001年,全市职业介绍机构推荐就业2.5万人。

郑州市作为全国100个社区就业服务、10个家政服务试点城市,积极开发社区服务岗位,更多地吸纳下岗职工。2001年,全市新建各类劳服企业、社区就业组织、生产自救基地50多家,安置下岗失业人员7900余人,通过落实优惠政府,帮助3100余名下岗、失业人员自谋职业或组织起来就业。今年,全市又提供200个社区治安岗位,优先安排下岗职工,郑州市中原纱嫂家政服务公司与中原区林山寨街道办事处协作,将辖区20多条道路保洁权买断,安排下岗职工200多人。

今年4月,金水区在郑州市率先建立了社区劳动保障服务组织,配备工作人员160人,将微机配到全区105个社区居委会,开展了辖区下岗、失业、离退体人员和城市低保人员调查登记和即时服务工作。区人力资源市场每周五、周六定期举办现场招聘会,对下岗和失业人员实现免费服务,今年上半年先后召开招聘会112场,接待求职人员7762人,用人单位782家。今年1-6月,全区有6890名城镇求职人员实现就业和再就业,占市政府下达计划的65.6%。

信阳市:四分之一下岗职工靠劳务输出异地再就业

河南信阳市大力发展劳务输出,鼓励下岗职工向市外、省外、 国外要岗位、挣票子,目前全市通过劳务输出实现再就业的下岗职工有2.9万人,占下岗职工人数的27.6%,劳务输出已成为促进下岗职工再就业的重要途径。

郑州下岗女工参加志愿者活动

信阳市是一个农业大市,人多地少,工业基础薄弱,全市770万人口中,农村人口占80%,农村剩余劳动力近200万人,国有企业下岗职工有8万多人,再加上每年新增的劳动力,全市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

外出务工在信阳市有传统,市委市政府因势利导,健全组织,搞好服务。市里成立专门的劳务输出管理局,与市劳动与社会保障局合署办公,下设劳务输出管理办公室,具体负责全市的劳务输出工作。各县也成立了相应机构,新县在机构改革中,成立了县对外劳务合作管理局,突出和加强对外劳务输出工作。

不少地方,外出务工自发的比较多,地方政府似乎作为不大。信阳市则主动出击,利用劳动市场信息网络,收集各种可靠的用工信息,免费为下岗职工提供咨询服务。近年来,该市与新疆建工集团、深圳富士康电子公司等大型企业和中建总公司、中土总公司、天津立达公司等国家大型跨国公司建立了稳定的国际国内劳务合作关系。去年以来,全市各级劳动保障部门共发布国内国际劳动信息1025条,提供用人岗位76000多个,共安置下岗职工4801人。信阳市浉河区建筑公司的李发忠,早期被输出到新疆建工集团时是一名普通的水电工,经过十多年的奋斗,现已成为领导1200多人的建筑公司经理,先后吸收家乡100多名下岗职工前去发展,他本人于2001年被团中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建设部等国家八部委联合授予"第三届全国优秀务工青年"荣誉。

新县具有国际劳务输出的传统,在输出过程中,县劳务公司把解决下岗职工再就来作为涉外劳务输出的重点,每批涉外劳务份额中都拿出一定比例优先提供给下岗职工,近年来全县共输出国外劳务4600多人,其中下岗职工680人,占下岗职工困难户总数的45%。该县人事劳动局还筹资300多万元,建立劳务输出技术培训中心,近年来仅培训下岗职工就达510多人,今年2月,又有56名经过培训具备一定专业技能的下岗职工输送到国外。

劳务输出不仅促进了下岗职工再就业,解决其生活问题,而且为他们今后的创业提供了广阔空间。固始县原食品厂下岗女工刘学芳在创业过程中,为掌握黑米酒酿造技术,只身到陕西洋县一家黑米酒厂打工,通过艰苦的学习和磨练,回到家乡后创办了自己的黑米酒厂,目前该厂已发展成豫南小有名气的民营企业,拥有固定资产1200万,年产值3000万元,年创利100余万元,先后吸纳了150名下岗职工和46名农村贫困人员就业,她本人被评为“全省巾帼创业带头人”。

河南四年内有116万人实现再就业

河南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采取多种措施,使全省再就业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据省劳动与社会保障厅统计,1998年以来,全省国有下岗职工累计实现再就业116.7万人,再就业率每年都保持在46%以上;但再就业率呈逐年下降趋势,再就业的形势越来越严峻。

1999年以来,河南省主要领导每年都出席全省社会保障工作会议,对该项工作进行专题部署,并与各市政府签订“社会保障目标管理责任书”,将再就业纳入政府目标考核体系和重要的督察事项。今年4月,省委连续两次召开党员干部会议,安排部署解决困难群众的生产和生活问题。

河南在推进再就业过程中,因地制宜,采取了尽可能的措施,各地在实践中创造的“五管齐下,八法并举”等经验,得到了上级的肯定。“五管”齐下,就是政府、企业、社团、街道和个人共同努力,形成方方面面关心、支持和参与下岗职工再就业的良好氛围。“八法”并举就是各地各有关部门不拘一格,大胆探索,根据当地实际,采取不同措施,促进再就业工作开展。其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加强劳动力市场建设和管理,完善再就业服务体系。一是发展和规范劳动力市场,郑州、三门峡、商丘等地劳动力新市场投入运行,场地面积、市场功能、服务水平、人员素质较过去有了明显提高,为下岗职工再就业提供了良好的服务。为规范劳动力市场秩序,全省开展了劳动力市场清理整顿工作,目前共查处非法职业中介机构279家,吊销《职业介绍许可证》50个,停业或限期整改213家。二是加强职业介绍服务,仅去年全省就举办各类大型再就业洽谈会850次,接待求职登记80万人次,介绍成功26万人次。三是积极开展再就业培训,通过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实用性和有效性,提高下岗职工、失业人员的职业技能和创业能力。河南在认真总结上期“三年八十万”的培训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制定实施了全省第二期“三年百万”再就业培训计划,即从2001年开始底,利用三年时间培训下岗职工100万人。

拖拉机厂工人正在进行科技发明

第二,制定完善和落实再就业优惠政策。2000年省政府为进一步促进再就业,专门制定了20条优惠政策措施,对税费减免、资金信贷、场地安排、简化办事程序等政策做出了明确规定,去年,劳动、计划、监察、城建、人行、工商、税部门还在全省开展优惠政策落实大检查。近三年来,郑州市各级工商管理部门共为下岗职工安排摊位1052个,专门为下岗职工开辟市场7个,安排下岗职工就业8277人,每年为下岗职工减免工商管理费250万元以上。全市税务部门共免征涉及下岗职工再就业的企业所得税1800万元。市卫生部门对安置下岗职工的企业和自谋职工的个人免收卫生管理费。3年来,郑州市有10万余名下岗失业人员实现了再就业,其中有一半是下岗职工。

第三,继续开展再就业援助行动,促使下岗职工顺利出中心再就业。去年以来,大量下岗职工三年协议期满集中出中心,为了确保平衡出中心,避免出现不稳定因素,全省开展了再就业援助行动,围绕“促就业、保生活、接保险”三大主题,采取政策咨询、提供就业信息和职业指导、劳动保障事物代理等八大措施,对协议期满或将满的下岗职工、失业人员进行再就业援助。郑州市各级劳动保障部门共发放政策宣传手册6千余份,为下岗失业接续社会保险关系5200余份,免费提供就业信息56000余条,援助实现再就业11400余人。去年全省出中心人数众多,矛盾突出,但通过开展再就业援助行动,高峰期没有因此发生大的社会波动。

第四,实施帮挂工程,动员全社会力量促进再就业。开封市于1999年开始开展帮挂工程,帮助下岗职工尽快实现再就业。市直241个机关事业单位分别于241个居委会结成对子,以居委会为联系点,同辖区内的下岗职工建立帮挂关系。目前各帮挂单位已建立帮挂基金367.8万元,帮助居委会创办社区服务网点821个,使22159名下岗职工实现了再就业。信阳、新乡等地也开展了不同形式的结对子帮挂活动。

其他的措施还包括建立街道劳动管理服务机构,促进社区再就业;大力开展劳务输出工作,推进下岗职工异地再就业,移植“孟加拉扶贫模式”,为失业下岗人员提供小额低息贷款,支持他们二次就业等。

据省劳动与社会保障厅介绍,河南的再就业工作虽然取得一定成效,就业形势基本稳定,但工作中还存在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

修县城工人报名去农村打工

再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就业压力巨大。河南作为全国人口第一大省,经济欠发达,劳动力供求矛盾十分突出。下岗职工、失业人员群体庞大。2001年底,河南省实有下岗职工50万人,其中国有企业26万人,出中心未解除劳动关系未实现再就业且生活困难的下岗职工7.75万人,另有失业人员23万人。预计今年将新增下岗职工30万人,加上城镇每年新增劳动力50万人,今年城镇需要就业的总人数为150万人左右,全年约能提供的岗位只有一半,供求矛盾十分突出。

财政普遍困难,就业服务中心力不从心。河南省各地财政普遍困难,多是吃饭财政。各地劳动力市场建设费和促进再就业经费投入严重不足,开展下岗职工再就业招聘会没有场地,有了职业信息也难以简便快捷地送到下岗职工手中,开展再就业培训普遍缺乏经费。多数市县就业服务机构办公经费没有落实,一些地方就业服务机构连生存都成了问题。开封市在中心下岗职工4万余人,目前连筹集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资金都极其困难。

下岗职工出中心解除劳动关系困难。困难企业无力支付经济补偿金和历史欠账。据调查,2000年企业历史欠账(包括工资、社会保险、集资款、抵押金、医疗费、住房公积金等)涉及下岗职工45.33万人,金额59.23亿元,应该支付经济补偿金人均6316元,历史欠账人均13100元。据统计,2001年全省合同(协议)到期下岗职工22.37万人,今年劳动合同到期近12万人。这些人合同到期,绝大多数没有就业出路,按国家政策进入失业保险,每人约需1万多元的经济补偿金,而多数企业当前难以兑现。在“中心”呆了三年的下岗职工,正为他们的出路发愁,而企业面对他们的回潮,再次被推到了浪尖上。从全省看,约69%下岗职工由于企业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无法解决这一问题。
_兜里有糖糖_
推荐于2018-04-06 · TA获得超过250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116
采纳率:0%
帮助的人:0
展开全部
首先,我不是社会学家,关于家庭、社会与个人之间的相互关系,我说不出更多的道理,我只想以一个普通的人的眼界,谈谈个人一点浅显看法。

我认为每个人都有三重身份,除了是一个个人外,还是一个家庭成员,同时也是一个社会人。因此,我们每个人的行为举止,不仅仅要对自己负责,也会对家庭和社会产生影响。尽管每个人于社会很渺小,就象投入大海的一滴水,虽然她几乎不能改变水的质量,但谁也不能说她的影响是不存在的,特别是身处她附近的,可以清楚的感觉她的温度、她的色彩、她的内涵。

因此,人活着不能只为自己,也要为社会尽自己的一点力量。并非一定要成就伟人或什么大事业才可以对社会做贡献,日常生活中,有许多需要我们为社会尽职尽责的地方。

记得那是96年,我被一位安利小姐骗去听传销演讲。我是到了会场后才知道是传销的,可既来之则安之,加上是朋友约我来的,我只好坐下了。几位很有感染力的演讲后,大家进行了分组讨论,几位早加入的人都激情无限,新来的几位有的斗志昂扬,有的还犹豫不决。

轮到我发言时我对大家说:“我丝毫也不怀疑,经过我们的努力,这一切都会实现。但我希望,我们在为自己而奋斗的同时,也为社会做一点贡献。并不是只有做大事,才是为社会做贡献。比如,男士不随地丢烟头,女士不随地丢纸屑,都是为社会做贡献。如果我们自己做到了,还能影响别人,那贡献就更大了。

生活中类似这样的事有很多,我只是举了其中的一个例子。这些看似很小的事,不仅仅表现出自己的文明程度,也表示了对他人劳动的尊重,同时也为环境保护尽了责。”

当时,我的讲话赢得了异常热烈的掌声。我想如果当时10个人中有3个人可以从此改变自己,并去影响下30个人,并如此延续下去,那我们对社会的影响将是不可忽视的。当然,这在十四亿人中,这影响依然是大海里的一滴水,但这滴水是纯净的,是富含对任何人都有益成分的一滴水。虽然它算不上珍贵,但至少它是美丽的。当众多的一滴水凝聚在一起时,谁还能忽视它的美丽呢。

多年来,我一直坚持这个习惯,尽可能去影响周围的人。可能有些人不明白,我怎么会有这样的想法,这是过去的一段生活所给我的启示。

那是我在日本学习的时候。

所有初到日本的人,可能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城市的干净整洁。而且,仔细观察发现,那里白天几乎看不到清洁工人。那么,是什么维持着公众场合的环境呢,大多数人会说,这是日本人的素质高。答案是没有问题的,但这当中有着更深层的含义,是我以后才发现的。

那时我在一家饺子店打工,老板是一个40岁的男人——野坂君,他是从乡下来到东京的,只读过初中,字也写的歪歪扭扭的。还有一个是20岁的小伙子——田部君,因父母离婚,他没有能读大学,高中毕业后就工作了。

我注意到那个老板每天都把剩下的油炸和沉油倒在一个盒子里,盒子里有一个塑料袋,袋子里有一些碎海绵和纸屑,另外还有两条封口胶带和一块擦拭用的纸巾。把油倒进塑料袋后,用胶带封好,连同擦过油的纸巾一起放在盒子里,与可燃垃圾放在一起丢掉。我当时不理解他为什么不倒在下水道里,这样做既麻烦又浪费钱,因为那种弃油盒是要花钱买的。他说,这种油对水质污染很大,在水处理过程中也很难过滤干净。而且,这些油会附在下水道上,会繁衍大量的寄生虫,会造成疾病和细菌的传播。

其实,这个道理只要一说大家都会懂,可是我想,按照我们中国人通常的做法,大部分人就是懂得这个道理,只要没有人看到,没有人监督,是不会认真执行的,更何况还要花自己的钱。可是,一个从乡下来的、几乎不会写字的日本人,他就可以这样做。而且,不是有人告诉他应该这样,是他认为本来就应该如此。我还听说,很多日本人在家里也是这样处理废油的。

有一次午休的时候,我同田部君闲聊时对他说:日本的纸很便宜,所以我上厕所时也用那种盒装的面巾纸,因为取着方便。他听后对我说:你这样做是不对的,因为面巾纸不容易溶解于水中,应该用那种专用的卫生纸。这件令我很感慨,既感慨日本人把用纸都分得这样细,同时感慨他们的环保意思是如此的根深蒂固。

这两件事也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做好环保不仅仅靠口号和宣传就可以解决问题的,还要有相应的措施和产品。而这些都离不开这些普通人的行为准则,他们把自己的行为与社会责任紧紧的联系在一起。当然,社会的文明程度更是同国家的繁荣和人们的富足状况分不开的。六年前我举那样的例子会让人们觉得有新意,而现在的广州,比起六年前已经干净了很多,当时觉得很文明的举止,今天已经成为大部分人的习惯了。社会进步了,而今天我们就应有更高的目标。

我很欣赏象[wave_light]那样的一群人,他们除了努力改变自己的命运,让自己生活的更好以外,他们还关心着其他人,比如有关农村和农民的话题。虽然他们的论点或许还很稚嫩,或许他们所关心的人根本就不曾知道还有人在这里关心着他们。而且,这种关心可能不会对他们产生任何实质性的帮助。但我认为,他们依然是高尚的,他们懂得关心他人,也关注社会。如果我们每个人都可以象他们那样,去关心身边的人,这个世界会变得更加温馨、更加美好的。

我们可以很平凡,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去做一个高尚的人。尽你的力量影响别人,为社会做贡献一些美好,是你的义务。有时我们只需付出属于自己很少的一点点,但可能会影响一个人的一生。也许有人会觉得我很虚伪,我只能说我是一个善良的女人,希望所有的人都幸福快乐,我也愿为此而努力。而且我还信奉一句话:虚伪一生是虔诚.如果每个人都虚伪的做一些好事,这种虚伪有什么不好呢。

而且,我觉得关心别人的人,内心是宽广的、安宁的,这也是自身价值的一种体现。因此,我觉得关心他人的同时,也就是关爱自己。或许,我没有很好的修炼自己的文字和逻辑,不能对一个观点做更完整、更系统的表述,我只就一个普通人的平常看法,向善良的人们说一句:去关心他人、关心我们的社会吧,这是一个高尚的人所必须做的。
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百度网友e464a1250
2006-02-27 · TA获得超过129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77
采纳率:0%
帮助的人:0
展开全部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困难职工生活,中央政治局常委会日前专门研究困难职工生活安置问题。按照党中央部署,年末岁初,河南省各地采取多种措施,确保社会困难群体生产生活安置。

报道:记者:谢登科
编辑:穆晓莉 杨静
制作:王海霞
稿源: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8万名党员干部与困难职工"手拉手"

今年以来,河南省各级党委政府广泛开展帮扶活动,全省近8万名党员干部与困难职工"手拉手",共捐助资金1630万元,安排41769名困难职工及其子女9146人,为其减免各种医疗费207.3万元,在全省初步形成了齐心协力帮扶困难职工的新局面。

年初,河南省出台了《关于在全省开展帮扶困难职工活动的实施方案》,要求全省各地建立、完善政府有关职能部门帮扶困难职工的长效机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每年为下岗困难职工提供数次技能培训和一定数量的就业岗位;卫生部门建立困难职工定点济困医院,实现困难职工基本医疗有保障;教育部门保证困难职工子女完成义务教育不辍学,并对统招考入国家高等院校的困难职工子女给予适当资助等。全省各级党委对此高度重视,部门各司其职,工会积极组织,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开封市是河南省最早开展帮扶活动的市,他们在全市范围内实施多层次、全方位的"帮挂解困"工程,市直和区直242个机关事业单位的万名党员干部与242个居委会结成对子,以居委会为联系点,同辖区内的23627名下岗职工建立帮挂关系,帮助他们摆脱困境。

河南:30万下岗工将在社区服务业上岗

焦作农机局工人前往农村进行技术指导

记者从河南省计委获悉,河南省社区服务业今后3年内将以高于GDP的增速增长,预计由此增加就业岗位70多万个,其中公益性岗位15万个,可安排下岗职工再就业30多万人,安置农转非人员30万人。

据介绍,社区服务业有着就业门槛低、服务领域广和多层次、多样化、大容量就业等突出特点。截止到2001年底,河南省的城镇社区服务已安排下岗职工8008人,社区从业人员中的近一半为下岗失业人员。加速发展社区服务业,不仅为全省城镇居民提供了多种形式的便民服务,提高了居民的生活质量,还可不断吸纳大量的劳动力就业。

今后3年,河南省将本着"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企业化经营,产业化发展"的指导思想,重点发展以下社区就业领域:社区就业服务业,包括社区就业培训、职业介绍、就业援助、就业岗位开发以及运用信息技术的劳动力市场建设;社区便民、利民服务业,包括家政、物业管理、养老、托幼、配送、家庭护理、维修等行业;社区文化产业,包括图书馆、文化馆、社区文化、精神文明建设范畴的公益性文化和大众参与、健康向上的经营性文化项目;社区医疗保健业,鼓励发展方便患者的多种医疗服务和按摩、健身保健服务,鼓励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和体育竞技活动。

驻马店实施小额贴息贷款扶助困难职工再就业

河南省驻马店市综合运用信息引导、技术培训和资金扶持等措施,建立总工会宏观管理、金融部门协调配合、县区工会组织实施的下岗职工再就业帮扶机制,有计划、有组织地挖掘适合下岗职工再就业的岗位,通过分级投放小额贴息资金引出信贷资金,帮助下岗职工实现再就业。该办法实施三个月来,全市已经为困难职工贴付贷款利息53.6万元,帮助2000多下岗工人顺利实现再就业。

中州铝厂工人正在进行生产

今年9月16日,驻马店市出台《困难职工再就业小额贴息贷款实施办法》,采取小额贴息贷款的方式,帮扶以女年满40周岁、男年满50周岁为主要对象的下岗困难职工实现创业自救。贴息资金采取市、县(区)总工会从经费中投放一点、地方财政匹配一点、企事业单位资助一点、社会各界认捐一点的"四个一点"进行筹集汇拢。对从事个体经营饮食摊点的,贴息贷款1000-2000元;从事个体修理、小型加工的,贴息贷款2000-3000元;从事个体工商业性门店经济实体的,贴息贷款5000-30000元。工会部门严把帮扶人选关、项目关,选择有一定技术能力、有创业愿望的困难职工投放贴息资金,并加强指导,跟踪服务,确保帮一户,富一户,努力做到贴息不救济。

实施小额贴息贷款帮扶措施以来,驻马店市在成功解决下岗困难职工创业启动资金难题的同时,利用各级工会职工学校,无偿举办家电维修、烹饪、养殖、美容美发等实用技能培训班176期(次),对8578名困难职工进行了培训,解决困难职工在贴息贷款帮扶形式下"二次创业"的技术难题,引导下岗困难职工从事第三产业和发展私营经济。目前,全市金融部门向下岗困难职工发放贴息贷款705.3万元,下岗职工新上小加工、小养殖、小门店、小修理、小经营等"五小"项目1907个。

郑州实行资产抵押保全职工"养命钱"

郑州电铝厂建设工地

今年以来,郑州市采用资产抵押的方式对欠缴养老保险费的企业进行欠费清理,市劳动保险基金统筹办的养老保险费每月都有数百万元进账。目前,郑州市已有14家欠费企业办理了资产抵押手续,清理收回欠费5000多万元。

� 保险费拖欠问题曾严重困扰郑州市的社保工作,全市拖欠社保费最高时超过3亿元,其中欠费时间最长的达80个月。为保护社会保险基金安全,保障职工的"活命钱",郑州市政府提出,对长期欠费企业实行资产抵押,政府设立社会保险资产管理中心专门负责管理资产抵押。对于抵押期满仍不能还清欠费的,由社会保险资产管理中心将企业抵押的土地、房产等进行拍卖,所得款项用来为职工补缴养老保险费。今年6月,郑州市政府正式下发《关于社会保险资产抵押管理等有关问题的通知》,明确了社会保险资产抵押的使用范围和对象。

��实行资产抵押保全职工"养老钱",受到企业和职工的普遍欢迎。办理了资产抵押的郑州毛纺织厂一位负责人说,实行资产抵押既可以稳定职工情绪,解决职工的后顾之忧,又可以逼着企业搞资产开发,寻求资源的最佳配置。郑州毛纺织厂到去年底欠缴职工养老保险费548万元,企业相继拿出两块土地作资产抵押,目前已经还款155万元,并收回了第一块抵押的土地。

郑州市经贸委有关人员称,以资产抵押的方法清偿养老保险费,保证了社会保险欠费的清缴,直接维护了职工的利益,与此同时,给企业的生产经营带来了新的压力,失去了土地、房产这些"最后防线"的企业,必将尽力转变经营理念,通过资本运作等多种方式激活企业。

郑州对困难群体构筑"关爱机制"

郑州市近年来逐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大力倡导社会帮扶风气,构筑起了对困难职工群体全方位、长效的"关爱机制"。

焦作市人才招聘大会

��郑州市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着力构建"政府关爱机制"。近年来,郑州市根据政府财力的增长状况,多次调高困难职工最低生活保障线标准,如今已达到每人每月180元,比制定初期提高了50%。郑州还在全省率先推出廉租住房制度,逐步解决住房不足4平方米群众的住房困难问题。今年开始,郑州市实施了一年5万人就业计划,下岗职工、失业人员等困难群体只要不挑不拣,一周以内即可实现就业。郑州市日前还对"低保"人员就医和子女上学出台了专门政策,"低保"人员到定点医院就诊,可减少10%到50%的就诊费用;"低保"对象子女在义务教育阶段免除学杂费和书本费,考上大学由则政府一次性补助5000元。

�� 郑州市注重发动社会力量,倡导和形成"社会关爱机制"。郑州送温暖工程基金近年来已组织慰问困难职工12万人次,发放资金2000多万元。市总工会成立的职业开发中心累计为2万多人次下岗职工找到了工作,为近4万人提供了免费职业培训。今年10月,郑州市领导带头,各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私营业主争相解囊,为贫困职工建立了困难职工帮扶基金,目前已接收来自83家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的捐款125.7万余元。按照《帮扶基金管理办法》的规定,对全市下岗职工、失业人员中虽享受最低生活保障,但家庭生活仍有特殊困难的,由"帮扶基金"提供生活救助和技能培训。对因大病或其它原因导致贫困的,提供500元以内或每户每年累计不超过2000元的救助;因再就业需要借款的,一次提供2000元以内为期一年的无息借款;因再就业需要贷款的,市商业银行可提供每户1万元以内贷款的1年贴息;困难职工因劳动争议造成合法权益受到侵害,需要律师进行代理诉讼时,"帮扶基金"可提供50%的律师费用。 近日,该市又专门发出了"一帮一、结对子"帮扶困难职工的号召。

��政府关爱和社会关爱机制紧密结合,使郑州市的困难职工群体得到了及时、有效的帮助。河南省委常委、郑州市委书记李克表示,关心困难群体是政府工程,更是全社会的系统工程,必须多管齐下、多策并举,建立长效机制,最终从根本上帮助困难群众脱困。

郑州市为企业裁员定“规矩”

� 为规范企业经济性裁员行为,保障职工合法权益,河南省郑州市今年出台了《企业经济性裁减人员实施意见》。《意见》实施半年多来,这个市因企业经济性裁员引发的劳动纠纷明显减少,没有发生一起群体性上访事件。

中州铝厂工人乘座铁路专用线上班

郑州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制定的《企业经济性裁减人员实施意见》明确界定,只有符合下列五种情况之一的企业方可进行裁员:濒临破产,被人民法院宣告进入法定整顿期间的;严重亏损,资不抵债,经政府批准实行关停整顿的;生产经营连续3年发生亏损、全部生产线停工12个月以上,无力支付职工最低工资的;连续2年开工率不足60%,6个月以上无力支付职工最低生活费的;因改革和生产需要,经国务院或者省级人民政府特批的。《意见》规定,可以实行经济性裁减人员的企业,应按下列程序进行:提前30天向企业工会或者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制定裁减人员方案;由企业职代会或职工大会对裁减人员方案进行表决,并形成决议;向有关部门申报;企业正式向全体职工公布裁减人员方案与被裁减人员办理解除劳动合同手续,支付经济补偿金并办理社会保险的有关手续。

��郑州市政府还首次对企业不得裁减的人员做出专门规定:患职业病或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的;现役军人配偶、烈士遗属(配偶)、按比例安置的残疾人、市级以上劳动模范;距离退休年龄不足10年的老职工和安置到企业两年以内的复员退伍军人、转业军官及配偶;夫妻双方在同一企业的,只允许裁减一人。

据介绍,近年来,随着国有企业改革力度的加大,经济性裁减人员成为企业谋求改革与发展的重要举措之一,从而导致因裁员引发的职工和企业间纠纷呈不断上升趋势,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一大隐患。郑州市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在对这一状况进行认真调研的基础上,在全省首次为企业裁员立"规矩",受到企业和职工的普遍欢迎。民营企业河南省花园集团公司近年来先后兼并或收购9家国有企业,增加需安置员工上万人,以前关于用工方面的纠纷不断。公司董事长谢国胜说:"从前政府对企业用工行为和如何裁减人员的规定不明确,企业和职工只好商量着办,商量不成就成了矛盾,《意见》的出台使企业有章可循,省去了不少时间和精力。"据了解,包括一次性买断工龄在内,今年花园集团裁减各类人员3000多人,没有发生一起上访事件。该企业所属的河南信心药业公司一位工人称,有政府的明文规定在,职工合法权益自然有保证。

驻马店市:万名党员干部帮扶万名困难职工

河南省驻马店市在全市范围内深入开展"万名党员干部帮扶万名困难职工"活动,转变了干部作风,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目前,全市党员干部积极参与对困难职工的帮扶救助,社会困难群体特别是企业困难职工的生产生活情绪高涨。

许继生产一角

驻马店市总工会主席郭绍伟向记者介绍,今年以来,全市已有11000余名党员干部累计对15000多名困难职工实施了结对子帮扶,党员干部入户走访慰问困难职工27000多人次,捐助救济款200多万元,送解困项目2298项,帮助困难职工解决就业岗位6566个,对近万名困难职工进行了技术、技能培训。

驻马店市有特困职工51000多人,大多集中在停产、半停产或破产企业。驻马店市委、市政府在对困难职工底数进行详细排查后决定,在全体党员干部中开展 "万名党员干部帮扶万名困难职工"活动。市里统一制定了"一对一、结对子"的帮扶方法和帮扶步骤,确定参与帮扶活动的党员干部名额。在帮扶对象的分配上,市里提出,骨干企业党员干部在帮扶好本企业困难职工的同时,还要帮助其他困难企业的最困难职工。党政部门领导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在困难职工中选定特困户进行帮扶,副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必须做到至少帮扶一名特困职工,限期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经过一段时间的帮扶使其走出困境,并为困难职工树立一个典型。确山县委书记项样一与县服务公司下岗职工李建平结对子后,在对其进行生活救助的同时,鼓励他发挥做包子的特长,靠双手脱贫致富,并亲自帮助她考察经营地点,办起了下岗女工包子店。在领导干部的带动下,驻马店市广大党员干部纷纷走出机关单位,到困难职工家中实施帮扶。

驻马店市通过发挥党员干部和所在单位共同参与帮扶的两个积极性,不断拓宽帮扶渠道,扩大帮扶范围。市卫生局协调医疗卫生部门,建立特困职工医疗优诊点医院14个,对特困职工对象发放医疗优惠证,实施挂号免费、治疗减收10%到50%的优诊政策。教育部门建立了困难职工子女助学中心,确保受义务教育的困难职工子女正常上学,考上大学的困难职工子女不因交不起学费而辍学。各级工会部门发挥职工学校的阵地作用,免费举办各种类型的培训班,帮助困难职工转变就业观念,提高就业技能。

郑州:实施“一年5万就业计划”

河南郑州市从2000年起开始实施“一年5万就业计划”,取得明显成效。2000年、2001年全市城镇就业人数分别达到5.86万人和5.92万人。今年上半年,郑州市共有33740名城镇求职人员实现就业,占年计划的67.5%。

驻马店电表厂生产车间

郑州市政府在实践中认识到,解决城镇就业和再就业问题的关键在投入,完善劳动就业服务机构的建设。近年来,该市在财政困难的情况下,相继投入5000余万元,兴建、改建了市人力资源中心市场和分市场、再就业培训大楼、失业保险服务大厅、职业介绍中心和劳动就业训练中心等,劳动就业服务机构办公条件和服务功能得到明显改善,全市的劳动就业培训能力较以前提高了三倍,年培训能力达3万人次。近三年多来,全市财政投入专项培训费1000余万元,累计培训下岗失业人员10万人次。2001年,全市职业介绍机构推荐就业2.5万人。

郑州市作为全国100个社区就业服务、10个家政服务试点城市,积极开发社区服务岗位,更多地吸纳下岗职工。2001年,全市新建各类劳服企业、社区就业组织、生产自救基地50多家,安置下岗失业人员7900余人,通过落实优惠政府,帮助3100余名下岗、失业人员自谋职业或组织起来就业。今年,全市又提供200个社区治安岗位,优先安排下岗职工,郑州市中原纱嫂家政服务公司与中原区林山寨街道办事处协作,将辖区20多条道路保洁权买断,安排下岗职工200多人。

今年4月,金水区在郑州市率先建立了社区劳动保障服务组织,配备工作人员160人,将微机配到全区105个社区居委会,开展了辖区下岗、失业、离退体人员和城市低保人员调查登记和即时服务工作。区人力资源市场每周五、周六定期举办现场招聘会,对下岗和失业人员实现免费服务,今年上半年先后召开招聘会112场,接待求职人员7762人,用人单位782家。今年1-6月,全区有6890名城镇求职人员实现就业和再就业,占市政府下达计划的65.6%。

信阳市:四分之一下岗职工靠劳务输出异地再就业

河南信阳市大力发展劳务输出,鼓励下岗职工向市外、省外、 国外要岗位、挣票子,目前全市通过劳务输出实现再就业的下岗职工有2.9万人,占下岗职工人数的27.6%,劳务输出已成为促进下岗职工再就业的重要途径。

郑州下岗女工参加志愿者活动

信阳市是一个农业大市,人多地少,工业基础薄弱,全市770万人口中,农村人口占80%,农村剩余劳动力近200万人,国有企业下岗职工有8万多人,再加上每年新增的劳动力,全市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

外出务工在信阳市有传统,市委市政府因势利导,健全组织,搞好服务。市里成立专门的劳务输出管理局,与市劳动与社会保障局合署办公,下设劳务输出管理办公室,具体负责全市的劳务输出工作。各县也成立了相应机构,新县在机构改革中,成立了县对外劳务合作管理局,突出和加强对外劳务输出工作。

不少地方,外出务工自发的比较多,地方政府似乎作为不大。信阳市则主动出击,利用劳动市场信息网络,收集各种可靠的用工信息,免费为下岗职工提供咨询服务。近年来,该市与新疆建工集团、深圳富士康电子公司等大型企业和中建总公司、中土总公司、天津立达公司等国家大型跨国公司建立了稳定的国际国内劳务合作关系。去年以来,全市各级劳动保障部门共发布国内国际劳动信息1025条,提供用人岗位76000多个,共安置下岗职工4801人。信阳市浉河区建筑公司的李发忠,早期被输出到新疆建工集团时是一名普通的水电工,经过十多年的奋斗,现已成为领导1200多人的建筑公司经理,先后吸收家乡100多名下岗职工前去发展,他本人于2001年被团中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建设部等国家八部委联合授予"第三届全国优秀务工青年"荣誉。

新县具有国际劳务输出的传统,在输出过程中,县劳务公司把解决下岗职工再就来作为涉外劳务输出的重点,每批涉外劳务份额中都拿出一定比例优先提供给下岗职工,近年来全县共输出国外劳务4600多人,其中下岗职工680人,占下岗职工困难户总数的45%。该县人事劳动局还筹资300多万元,建立劳务输出技术培训中心,近年来仅培训下岗职工就达510多人,今年2月,又有56名经过培训具备一定专业技能的下岗职工输送到国外。

劳务输出不仅促进了下岗职工再就业,解决其生活问题,而且为他们今后的创业提供了广阔空间。固始县原食品厂下岗女工刘学芳在创业过程中,为掌握黑米酒酿造技术,只身到陕西洋县一家黑米酒厂打工,通过艰苦的学习和磨练,回到家乡后创办了自己的黑米酒厂,目前该厂已发展成豫南小有名气的民营企业,拥有固定资产1200万,年产值3000万元,年创利100余万元,先后吸纳了150名下岗职工和46名农村贫困人员就业,她本人被评为“全省巾帼创业带头人”。

河南四年内有116万人实现再就业

河南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采取多种措施,使全省再就业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据省劳动与社会保障厅统计,1998年以来,全省国有下岗职工累计实现再就业116.7万人,再就业率每年都保持在46%以上;但再就业率呈逐年下降趋势,再就业的形势越来越严峻。

1999年以来,河南省主要领导每年都出席全省社会保障工作会议,对该项工作进行专题部署,并与各市政府签订“社会保障目标管理责任书”,将再就业纳入政府目标考核体系和重要的督察事项。今年4月,省委连续两次召开党员干部会议,安排部署解决困难群众的生产和生活问题。

河南在推进再就业过程中,因地制宜,采取了尽可能的措施,各地在实践中创造的“五管齐下,八法并举”等经验,得到了上级的肯定。“五管”齐下,就是政府、企业、社团、街道和个人共同努力,形成方方面面关心、支持和参与下岗职工再就业的良好氛围。“八法”并举就是各地各有关部门不拘一格,大胆探索,根据当地实际,采取不同措施,促进再就业工作开展。其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加强劳动力市场建设和管理,完善再就业服务体系。一是发展和规范劳动力市场,郑州、三门峡、商丘等地劳动力新市场投入运行,场地面积、市场功能、服务水平、人员素质较过去有了明显提高,为下岗职工再就业提供了良好的服务。为规范劳动力市场秩序,全省开展了劳动力市场清理整顿工作,目前共查处非法职业中介机构279家,吊销《职业介绍许可证》50个,停业或限期整改213家。二是加强职业介绍服务,仅去年全省就举办各类大型再就业洽谈会850次,接待求职登记80万人次,介绍成功26万人次。三是积极开展再就业培训,通过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实用性和有效性,提高下岗职工、失业人员的职业技能和创业能力。河南在认真总结上期“三年八十万”的培训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制定实施了全省第二期“三年百万”再就业培训计划,即从2001年开始底,利用三年时间培训下岗职工100万人。

拖拉机厂工人正在进行科技发明

第二,制定完善和落实再就业优惠政策。2000年省政府为进一步促进再就业,专门制定了20条优惠政策措施,对税费减免、资金信贷、场地安排、简化办事程序等政策做出了明确规定,去年,劳动、计划、监察、城建、人行、工商、税部门还在全省开展优惠政策落实大检查。近三年来,郑州市各级工商管理部门共为下岗职工安排摊位1052个,专门为下岗职工开辟市场7个,安排下岗职工就业8277人,每年为下岗职工减免工商管理费250万元以上。全市税务部门共免征涉及下岗职工再就业的企业所得税1800万元。市卫生部门对安置下岗职工的企业和自谋职工的个人免收卫生管理费。3年来,郑州市有10万余名下岗失业人员实现了再就业,其中有一半是下岗职工。

第三,继续开展再就业援助行动,促使下岗职工顺利出中心再就业。去年以来,大量下岗职工三年协议期满集中出中心,为了确保平衡出中心,避免出现不稳定因素,全省开展了再就业援助行动,围绕“促就业、保生活、接保险”三大主题,采取政策咨询、提供就业信息和职业指导、劳动保障事物代理等八大措施,对协议期满或将满的下岗职工、失业人员进行再就业援助。郑州市各级劳动保障部门共发放政策宣传手册6千余份,为下岗失业接续社会保险关系5200余份,免费提供就业信息56000余条,援助实现再就业11400余人。去年全省出中心人数众多,矛盾突出,但通过开展再就业援助行动,高峰期没有因此发生大的社会波动。

第四,实施帮挂工程,动员全社会力量促进再就业。开封市于1999年开始开展帮挂工程,帮助下岗职工尽快实现再就业。市直241个机关事业单位分别于241个居委会结成对子,以居委会为联系点,同辖区内的下岗职工建立帮挂关系。目前各帮挂单位已建立帮挂基金367.8万元,帮助居委会创办社区服务网点821个,使22159名下岗职工实现了再就业。信阳、新乡等地也开展了不同形式的结对子帮挂活动。

其他的措施还包括建立街道劳动管理服务机构,促进社区再就业;大力开展劳务输出工作,推进下岗职工异地再就业,移植“孟加拉扶贫模式”,为失业下岗人员提供小额低息贷款,支持他们二次就业等。

据省劳动与社会保障厅介绍,河南的再就业工作虽然取得一定成效,就业形势基本稳定,但工作中还存在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

修县城工人报名去农村打工

再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就业压力巨大。河南作为全国人口第一大省,经济欠发达,劳动力供求矛盾十分突出。下岗职工、失业人员群体庞大。2001年底,河南省实有下岗职工50万人,其中国有企业26万人,出中心未解除劳动关系未实现再就业且生活困难的下岗职工7.75万人,另有失业人员23万人。预计今年将新增下岗职工30万人,加上城镇每年新增劳动力50万人,今年城镇需要就业的总人数为150万人左右,全年约能提供的岗位只有一半,供求矛盾十分突出。

财政普遍困难,就业服务中心力不从心。河南省各地财政普遍困难,多是吃饭财政。各地劳动力市场建设费和促进再就业经费投入严重不足,开展下岗职工再就业招聘会没有场地,有了职业信息也难以简便快捷地送到下岗职工手中,开展再就业培训普遍缺乏经费。多数市县就业服务机构办公经费没有落实,一些地方就业服务机构连生存都成了问题。开封市在中心下岗职工4万余人,目前连筹集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资金都极其困难。

下岗职工出中心解除劳动关系困难。困难企业无力支付经济补偿金和历史欠账。据调查,2000年企业历史欠账(包括工资、社会保险、集资款、抵押金、医疗费、住房公积金等)涉及下岗职工45.33万人,金额59.23亿元,应该支付经济补偿金人均6316元,历史欠账人均13100元。据统计,2001年全省合同(协议)到期下岗职工22.37万人,今年劳动合同到期近12万人。这些人合同到期,绝大多数没有就业出路,按国家政策进入失业保险,每人约需1万多元的经济补偿金,而多数企业当前难以兑现。在“中心”呆了三年的下岗职工,正为他们的出路发愁,而企业面对他们的回潮,再次被推到了浪尖上。从全省看,约69%下岗职工由于企业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无法解决这一问题。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匿名用户
2006-02-27
展开全部
为给农村困难学生更多的关爱和温暖,使他们能安心学习,圆满完成学习任务。关爱贫困学生,温暖贫困家庭,社会各界也有责任。构建和谐社会,就是让社会的各个阶层、社会和每一个人都能享受社会经济发展的成果。因此,我们呼吁社会好心人、富人多伸伸友爱、温暖慈善之手,为社会各类困难群体奉献一份真诚的爱心。
在农村,贫困带来最直接的的后果就是孩子的辍学。

河北省涞源县刘家庄乡郑草沟村的张冬梅就面临着这样的困境。冬梅刚出生时,母亲就离开了人世;在她四岁的那年,父亲又撒手人寰,只剩下她与爷爷奶奶相依为命。爷爷奶奶也都是七、八十岁的老人了,几乎没有什么劳动能力,平时只能靠上山采一些山货换几个钱勉强维持生活。

冬梅今年上小学四年级,家中因贫困,曾一度不想让它继续读下去了,但上学读书的渴望是那么的强烈,在奶奶身边,冬梅常常表达着自己的愿望,不是她不懂事,而是看着小伙伴们都背着书包去上学,她是多么的羡慕啊!而奶奶这位已年近八十的朴实的老太太,也不止一次的为上学的事掉过泪,“孩子,不是奶奶不让你上学,是咱家太穷了,奶奶供不起你。”

这一幕幕令我们这些生活在都市里的人们感到震撼,难道就是因为出生地域和家庭不同,一个人的命运就被锁定了么?不!这不公平。一种责任感从我们的心里油然而生。我们毫不犹豫的承担了冬梅义务教育阶段的所有费用。并承诺,如果学习努力,今后上高中、大学的费用我们也为她解决。尽管我们知道,这对于我们几个靠工薪生活的人来说,将会是一个负担,但我们面对的是三双充满渴望与希望的眼睛。良心不容我们打半点折扣。

自从资助冬梅上学,我们似乎也多了一分牵挂,没时间的时候,抽空写封信问问;有时间的时候就干脆登上火车下次乡。一来二去,也就像一家人了,冬梅的爷爷奶奶也象对自己的亲人一样对我们,家里为过年准备的东西也都拿出来招待我们,我们心里实在过意不去。冬梅时常能考出好成绩来,在班里总在前三名,我们和冬梅的爷爷奶奶一样,看在眼里,乐在心里,心里感到一丝欣慰。自从能无忧无虑的上学,两位老人和冬梅的脸上也经常能浮现出欣慰的笑容了。
稚幼的眸子

如夜幕中微弱的星光

单纯的脸孔在我心头遍布忧伤

生长的背景贫瘠荒凉

一如他们依旧贫瘠的思想

柴禾扁担在肩头沉闷撞击

他们瘦弱的身躯

不知能否支撑下一个黎明

继承了黄土地坚忍的意志

和父辈匆匆的步履

贫穷使他们与知识隔离

小小的足迹沿着车轨远去的方向

一步一回头

破旧的衣衫挡不住寒流的肆虐

如旷野中一片单薄的叶子

少年回家的钥匙已经丢失

一粒思乡的种子

落入少年的眼睛

纯洁的泪水滚动

将无奈植根成葳蕤

渴望的目光翻动五彩的书包

瘦弱的双手却叩不开校园的大门

感到沉重的不止是他们的双亲

少年在梦中奔跑

不知疲倦地飞奔

梦中的少年没有痛苦彷徨

梦中的少年如雏鹰展翅翱翔

梦中的少年将自信装满胸膛

而我们

能否

为醒来的少年装上在现实中飞翔的翅膀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yourancao
2006-02-27 · TA获得超过2199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1767
采纳率:0%
帮助的人:871万
展开全部
和理论政治联系太多有点遥远的感觉,虽然理论高度是有了,可是这样的班会我想不会有太多人有感触的。
建议以身边的例子,特别是每个人都有机会参与其中的,只要真有一颗爱心,就能出一份力的,并且能在实践中体会到帮助他人的快乐的才是最有意义的!
比如社会中的一些公益机构,太阳村、地球村之类的。特别是太阳村,主要照顾的是服刑人员的子女,这个机构基本全依靠爱心人士的捐助才得以运行,你可以去他们的网站看看,有很多长期捐助者的,而且他们也需要义务老师去给那些无辜、渴求知识的孩子们上课。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15)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