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失郭嘉吴失周瑜蜀失庞统,谁死后影响最大呢?
三国是英雄们的三国,他们在迷乱的战争复杂的人心中角逐,既有角逐就会有前后,魏蜀吴均是人才辈出,但辈出的人才也掩盖不了某些出挑的英才在人们心中的地位。郭嘉、庞统和周瑜三人均是各自阵营中早逝的军师,那么他们谁的去世对国家来说最为可惜最为致命呢?
魏国——郭嘉
郭嘉是从袁绍帐下转去投奔曹操的谋士,史书上对他的评价很高,说他“才策谋略,世之奇士。”连刚愎自用的曹操都说他才识过人,还说他是自己的“奇佐”,郭嘉虽然只活到了38岁但也有了很多的成绩。
曹操对郭嘉的第一次赏识应该是郭嘉的“十胜十败论”,其实说白了就是一个战争开始前的动员稿子。郭嘉在这篇论述中,将曹操的优点扩大把袁绍的缺点也扩大,在对袁绍的官渡之战中其实郭嘉预测起来具有天然的优势、毕竟这次他的敌人是他的老主子,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袁绍和曹操的实力相差也比较多,郭嘉只要动用动用嘴上的功夫,让曹操对官渡之战更有信心让士兵更有士气就好。
郭嘉也做到了,所以官渡之战后他也成了曹操智囊团里举足轻重的人物。和袁绍的战争中郭嘉可谓出尽了风头,有人和曹操上言说贸然攻打袁绍只会让孙策坐收渔翁之利,这样不可。曹操有动摇的时候又去找了郭嘉,郭嘉来了一个神预测,说:“主公,你放心去干,孙策活不了多久了。”
更神奇的是,孙策真的在曹操和袁绍打一半的时候去世了,这会儿的曹操对郭嘉已经不再只是信任了,还加上了崇拜。打完袁绍的大部队,曹操打算乘胜追击的时候,郭嘉又说话了:“主子啊,别慌,到了你坐收渔翁之利的时候了,他们一定会窝里乱的,但那时候收割更方便。”果然,曹操之后不费力气就顺利把袁绍这儿给收尾了。
有人说如果郭嘉没死的话,就没有卧龙什么事儿了。其实,郭嘉顶多算一个分析型军师而诸葛亮确实谋略型,二人段位差着呢。曹操在赤壁之战后说:“郭奉孝在,不使孤至此。”表达了对郭嘉的无比思念。其实曹操身边的别人也苦口婆心劝过他赤壁之战不能打,但曹操没听,他思念的只是一个可以使他信任愿意听他说话的人,而那个人可以不是郭嘉。
蜀——庞统
刘备曾说:“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庞统便是那个凤雏。庞统是一个急性子的人,也是一个很直接的人,这样一个人再和刘备聊了一会儿天以后,刘备便决定重用他。庞统一度成了和诸葛亮一个等级的军师。他在诸葛亮没入蜀时便跟着刘备,为思前顾后的刘备做了很多。他是一个专注负责的人,为了能干好一件事他甘愿自黑,只要事情能办好他什么都无所谓。
凡事有利有弊,庞统的急性子帮了刘邦很多,也给刘备带来了很多的障碍,和面面俱到的诸葛亮不同,刘备需要对庞统的话细细考量。有时候刘备还得把力气费在劝他的身上,这样的庞统用诸葛亮代替貌似也不算亏。
吴——周瑜
周瑜也算庞统的上司,纵然早亡但依然留下了很多丰功伟绩。他打的最大的胜仗应该就是赤壁之战了,也为吴国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基础。他一生追随孙家,他的忠心天地可鉴日月可表,心胸还十分的宏大,如此的周瑜如何不让人尊敬。
吴国最终走向灭亡并不是因为没有大将没有人才,吴灭亡的根本原因就在它没有更新制度。王位继承一直采取兄终弟及的方式,这种方式从本质上就很难维持,中央一乱自保都困难如何还能去扩张和争霸。对外再好的武将都是浪费,周瑜如果没有生病也许也会跟着庞统去蜀国吧。
综上,每一个国家都不缺人才,有空位就会有别人补上。但是信任不一样,信任的建立需要经过很多的事,曹操对郭嘉的信任来自骄傲的曹操多次的摔跤,千金难买一个教训,之后再碰到一个让曹操信服的人就很难了。郭嘉在曹操的心里具有无可替代性,以曹军的实力,如果郭嘉稍微久命一些也许一切会变得更加不一样。由此不难判断,也许曹操失去郭嘉,才是最大的损失。
魏失郭嘉,蜀失庞统,吴失周瑜,谁的死对国家影响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