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宋诗,回答诗后问题(8分)海 棠苏轼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
阅读下面的宋诗,回答诗后问题(8分)海棠苏轼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小题1:诗歌的开头两句的景物描写有何作用?请简要作答(4分)小...
阅读下面的宋诗,回答诗后问题(8分)海 棠苏轼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小题1:诗歌的开头两句的景物描写有何作用?请简要作答(4分)小题2:古人对于后两句有“造语之奇,构思之巧”的评价,请结合诗句试作赏析。(4分)
展开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小题1:①烘托渲染了一种空蒙迷离的境界和气氛。②暗示出作者幽寂孤独的心理。 小题2:“造句之奇”“奇”在诗人以花拟人。在诗人的想象里,海棠花也和人一样,会在深夜唾去,因此,特地点燃高烛,使海棠打起精神。“构思之巧”“巧”在化用了李商隐的“客散酒醒深夜后,更持红烛照残酒”却又无斧凿之迹。 |
小题1: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诗歌景物描写的作用。景与情是相关联的写景的目的是抒情,本诗开头两句分别写白天的海棠和夜间的海棠,首句用春意浓浓的景象为海棠的盛开营造氛围。次句“香雾空蒙”描写了海棠阵阵幽香,在氤氲的雾气中弥漫开来的景象。诗人从嗅觉的角度来写,香飘四溢,不但扩大了诗歌的空间,也提高诗歌的审美境界。“月转廊”即月亮已转过回廊那边去了,照不到这海棠花。其中的“转”字,不但表明了月光动态性,给诗歌增添空间感,也暗示夜已深而人难以入眠的寂寞之感。 小题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古人对本诗后两句“造语之奇,构思之巧”的评价,关键是挖出语言表达的“奇”和诗歌构思的“巧”。其“奇”在以花拟人,“只恐夜深花睡去。”这一句紧承第二句而转,在诗人看来,海棠花也和人一样,会在深夜唾去。一个“恐”写出了我不堪孤独寂寞的煎熬而生出的担忧、惊怯之情,也暗藏了我欲与花共度良宵的执著。其“巧”在两句分别运用了唐玄宗以杨贵妃醉貌为“海棠睡未足”的典故和化用了李商隐《花下醉》“客散酒醒深夜后,更持红烛照残酒”的诗句,点化入咏,浑然无迹。此题两个典故均比较生僻,学生理解难度较大。 |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