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现代化的仪器,古代天文学家是如何观察日月星辰的?
古代的天文学家观察日月星辰,除了依靠肉眼,也有一种专门的仪器——浑仪。
最早出现在史书记载中的浑仪,是西汉时期的天文学家落下闳制造的。他从家乡蜀郡来到国都长安,为汉武帝制订《太初历》。为了取得准确的天文资料,落下闳制造了一架浑仪来观测日月星辰。不过,落下闳坦承,他只是按照前人留下的尺寸和规格制造了这架仪器,自己并不是它的发明者。可见,浑仪发明的时间,要远远早于汉武帝的时代。
浑仪得名于古人的一种宇宙观——浑天说。浑天说认为,天包裹在地的周围,日月星辰围绕着大地,像车轮一样旋转运行。根据这种理论,要确定日月星辰的坐标,就要以人站立的大地为中心。所以浑仪从外形上看是一个由许多个同心圆环组成的球形,一个同心圆环对应一种天体运行轨道。用于支撑这些同心圆环的叫做极轴。
早期的浑仪比较简单,只有两个同心圆和一根金属轴。一个同心圆垂直于地面,叫做赤经环;一个同心圆平行于地面,叫做赤道环。圆环上面都标有刻度。金属轴与赤经环相交于两点,形成北天极与南天极。金属轴是一根可以绕着中心旋转的窥管。当古人要确定这两个圆环上任意一星星的位置时,只要用窥管对准这颗星星,根据赤道环和赤经环上的刻度,就可以确定这颗星星在天空中的坐标位置了。
随着古人对天体认识的逐渐深入,浑仪的环数也在不断增加。唐代李淳风发明的浑天黄道仪,在原来赤经环、赤道环的基础上增加了黄道环,整个仪器也由原来的两层变为三层。外层叫六合仪,包括地平圈、子午圈和赤道圈。
中层叫三辰仪,由白道环、黄道环和赤道环构成。里层叫四游仪,包括一个四游环和窥管。此外,唐代天文学家一行发明的黄道游仪也比较有代表性。它们的工作原理与最原始的浑仪大致相同,但因为增加了“环”,也就增加了另外的参照坐标,可以更为精确地测量天体位置。
总结:这些精密的浑仪体型庞大,结构复杂。人们在观测时,重重叠叠的圆环经常会阻挡视线,操作起来很不方便。从北宋开始,古人开始简化浑仪,这就出现了简仪。简仪,顾名思义就是简化了的浑仪。
元代科学家郭守敬发明的简仪,一是将原来的多环观测装置变为两个独立的观测装置,白道环、黄道环都被取消,只保留赤道装置和地平装置;二是创增百刻环,原来的窥管被新发明的百刻环取代,百刻环被等分成100刻,分为12个时辰,每刻又分作36分,通过观测百刻环上的刻度可测量天体的地平方位和地平高度,观察、定位、测量更为简便了。
和结构复杂的浑仪相比,简仪只由两个互相垂直的大圆环组成,看上去也简约了很多。简仪的出现,正是古人对天文观测的理解和掌握更进一步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