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牧的《泊秦淮》写的是什么?传达的是怎样的思想?
《泊秦淮》前半段写了当时看到的秦淮夜景,后半部分抒发了自己的感慨,这首诗表达了作者非常关心祖国的命运,以及表达了自己内心非常忧虑的思想。
所以当时作者在写下这句诗的时候心情肯定是非常复杂的,因为他担心祖国的命运自己却无能为力,所以他才写下这首诗来表达自己的心情。全诗感情丰富,有一种悲哀的意境,使用了精炼的语言,有着超强的作品感染力。
作者是在什么情况下创作这首诗的?
作者非常关注政治,看到当时由盛转衰且已经百孔千疮的唐王朝表达了自己心中的忧虑。唐王朝之所以前景可悲,主要在于统治阶级腐朽昏庸、那些藩镇拥兵自重,以及边患的危机,社会到处都是危机四伏。正是在这种忧时伤民的思想下,作者触景生情写下了很多具有现实意义的诗篇。
诗中提及的“后庭花”是什么意思?
提及的“后庭花”,其实就是一首曲子,全名为《玉树后庭花》,这可是亡国之音。不过这些歌并没有流传下来,但它在历史上确实出现过。有关学者考证过,这是一首乐府吴哥。那个时代在江南地区,吴歌的流传度是非常广的,主要以爱情为主题,曲风既温柔又敦厚,比较含蓄,而且缠绵。
据了解,《玉树后庭花》的作者就是大名鼎鼎的陈叔宝。此人为南朝陈的亡国之君,当年他所在的都城就在建康(今南京)。当时的建康繁华昌盛,可谓是“金粉之地”。生在宫廷,长在宫廷的陈叔宝,根本不知道外面的现实世界,根本不识民间疾苦,他只对香艳词曲有兴趣。尤其登基以后,每天都在享乐之中,从不关心国家大事,只知宴饮聚会,每天醉生梦死
南京是六朝古都,历史上多少兴衰在这里发生,有多少爱恨情仇在这里上演。穿城而过的秦淮河见证了这里太多的故事,也孕育了南京古老的文明。南京人在秦淮河的滋养中,一代一代创造辉煌。
当杜牧晚上泊靠在秦淮河边,看到秦淮河边依旧灯红酒绿,夜夜笙歌时,杜牧感慨万分,便写下了这首《泊秦淮》。
这首诗篇幅不长,但一开头就不同凡响。“烟笼寒水月笼沙”,烟、水、月、沙被两个“笼”字联系在了一起。水汽如同烟雾一样笼罩着河水,月光洒在河边的白沙上。这是一幅极为宁静和谐的画面。七个字就描绘出非常唯美的风景图。因为有月,因为有水,所以非常自然地引入出第二句“夜泊秦淮近酒家”。“夜泊”点出了时间,在晚上停泊在河边。正是停泊在河边,才会看到“烟笼寒水月笼沙”的景象。诗人故意将两句的前后顺序调换,提升了阅读的美感。同时,只有“近酒家”才能听到乐曲,才能看到灯红酒绿,非常自然地过渡到了诗的第三句和第四句。“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是诗人在看到灯火酒绿,看到歌舞升平的秦淮两岸时发出的感慨。“后庭花”是《玉树后庭花》的简称,是南朝时陈后主陈叔宝创作的曲子。陈叔宝不理朝政,荒淫无度,一心只知寻欢作乐,最终成为了亡国之君。“后庭花”也成了亡国之音的代表。
整首诗前半段写景叙事,后半段抒情。借前朝亡国的历史讽刺了那些无所作为的唐朝统治者。这首诗是以杜牧为代表的当时清醒的知识分子对国家命运的关心与担忧。寄情于景,在美景中寄托忧愁,意境悲怆,语言精炼,感情丰富,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