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孩子上康复课,多久才会好?

 我来答
养生达人花花
2022-06-10 · TA获得超过2519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954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80.6万
展开全部

一通电话打了过来,咨询着我们提供的干预,家长最着急的就是一句『孩子多久才能好?』『什么方法才能让他快速跟上正常的孩子?』。

开始上课后,前两周很积极配合练习,但感到进步比别人慢时,家长就会很紧张地问着『这种状况上课还要多久能好呢?』『上三个月能好吗?』『他这样能上幼儿园吗?』


我知道家长都很着急,我曾经听过有位康复老师面对家长的焦虑,果断地应着『你不用急啦!』家长当场大发雷霆,破口大骂着『你懂什么呀?孩子一直这样,我能不急吗?』

这时代,人人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大家都带着孩子去上着各式的辅导班。自闭症孩童的家长却只有一个很简单的心思,孩子能顺利地融入团体里,能上学就好了。

我想那位老师想要表达的是自闭症康复『急不来』,必须要接受正确的康复,透过有效的引导,循序渐进地泛化所学技能,孩子才能有更稳定的进步。

有位家长曾经跟我反应过毕竟孩子年龄在那, 孩子小的时候,旁人可以理解孩子的混乱,也能给予比较多的包容。

然而,随着岁数增长,如果孩子八岁了还是有很多不适切的行为,若到了超市仍抓了东西就往嘴里塞来作自我刺激,或在公交车上仍无法控制自己地大叫或躺地等脱序表现,或在图书馆里仍会用力拍手或自言自语,可能就会遭受到很多人的批判和排斥。

家长的担忧有其核心的焦虑点『 担心孩子无法顺利融入团体,除了学习受到限制外,还可能会遭受他人异样的眼光和批评

然而,自闭症是发生于儿童早期的一种广泛性发育障碍,影响感知、情感、语言、思维和动作与行为等多方面的。 自闭症跟感冒拉肚子那样的病症不一样的,不是打针吃药挂挂盐水,几天后就能恢复健康的。

自闭症康复『急不来』,而且也无人能断言多久能一定完全好。

就像医生不能断言一个疾病好坏的时间,而只能根据过往的临床经验和实验数据,告诉你一个病程和建议一样“最近吃清淡一点,辣的油的重口味的不要碰,吃了药,明天会先止泻,记得多喝点水,多休息,差不多三天后你的肠胃炎就会好一些,如果到时肚子还痛再来看吧!”

由于每个人身体状况不同,所处环境不同,每个人所需经历的病程也会有差异,所以再专业的医生最后也都会给出一个但书『如果到时还痛再来看吧!』 同样的,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发展会因人而异,也会随着有效的环境刺激多寡而有很大的表现差异。

所以请谅解您所遇到的康复老师无法明确回答您这个问题,但如果您遇到的康复老师能静下心来跟您分享孩子接下来的发展目标进程,那么真的恭喜你。姑且不论老师功夫底子如何,至少是跟到了一位有方向的老师。


有次,有位家长带着一位六岁的孩子来咨询干预课程。分享干预建议之前,我先测评了孩子的各项发展状况,提及目前孩子各项能力的发展年龄,妈妈忽然很焦虑地问着“你说他现在认知才三岁半,那还差了两年半,他明年要上小学,一年的时间追得上两年半的差距吗?”

看到这里,是不是如同前篇说的,有时家长带孩子前往某处作咨询,知道了孩子发展的现况,换得的却是更多的焦虑。如果我任由家长就这样去担忧着这时间的差距,家长肯定会更为担心,甚至会感觉希望特别渺茫。

有很多家长会卡在只看孩子现在实际的【生理年龄】,他出生六年,所以六岁,就应该要有六岁的能力。于是,时时会把孩子跟同龄的孩子相比,然而这样对孩子或对家长其实都是很大的压力和挫折。

在此,我想提醒家长,发展是有特定的顺序。好比树木开枝散叶,有了稳固的基础才有向上成长的底气。 我们揭开孩子目前在各方面的【发展年龄】,目的不在于引发家长更多的焦虑,而是希望带着家长可以在对的起始点,带着孩子往前出发。

如果知道了认知三岁半,首先我们要放下成见,不再继续拿着六岁大的能力来评断孩子,不再无意间地在他面前数落着他都比不上同龄孩子。

无论孩子现在处于哪个阶段,我们最该做的事情就是正视孩子的现况,这样才能从现有的基石上为孩子积累更有意义的进步。

认知三岁半,那么我们下个目标就是追赶四岁的能力,来到四岁后,我们就追赶四岁半该有的能力。有意识地密集加强下一个阶段的能力,这样的练习会更贴近孩子现有的能力,孩子可以从中获得更多成就感,学习的效果也会更好,所积累的能力也是更为稳固的。

有家长跟我反应过,自己并非专业人员,不懂得什么发展进程,这样该怎么办呢?我鼓励家长带着孩子接受测评能力时,能保有学习的心态,少问『什么时候才会恢复正常?』, 多问『那接下来我们该练什么』,这样所得到的答案会更有意义,带着孩子练习时也会感觉比较踏实。

再说了,这世界上没有所谓的正常,任何的【正常】都是比较之下的产物。自闭症孩子跟普通孩子比较起来,是比较特别的,但不代表普通孩子就比较正常。就像爱因斯坦也有许多跟别人不一样的地方,但他也有很多过人的成就。

如果试着正视孩子的特点,忽视不适切的行为,有效地用对的方式和期待,强化孩子更好的行为表现。这段成长路上,让我们陪着孩子一起成长吧!


我是阿特老师,

一位来自台湾的儿童职能治疗师,

在此跟您分享儿童康复新观点。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