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读50本书,我怎么做到的?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去年我读了50多本书,各种类型的书籍,育儿,养生,按摩,饮食,心理,医学,佛学,传记,投资,等等,有以下一些经验与你分享。
怎么做到一年读50本书呢?首先,得爱读书。兴趣就是先决条件,在不爱读书的人眼里,书就如一堆破烂,读它有什么用,还不如当废旧卖了还能买个面包吃。
其次,你得肯花时间读书,读书是件奢侈的事,它要花费你宝贵的时间。这两年读书被我排在第一位,去年看电影的部数屈指可数,手机里没有安装抖音快手之类的视频软件,也不刷朋友圈,几乎不逛淘宝,很少闲聊。而是把书当做伙伴,把时间当作朋友。
我每天平均看书时间半个多小时,一年大约200小时左右,平均一本书4个小时,算起来速度并不块。有些书是泛读的,一个多小时就可以读完,有些是精读,十几个小时才读完。我本来计划是一天看书一小时,一年365小时,那么读一百本书没问题。可实际上是,平均每天看书半个多小时而已,生活中太多琐碎的事,让我没法用更多的时间看书。
每天挤出半个小时阅读,很难吗?也许吧,因为当你觉得读书无用,对读书不感兴趣,每天看五分钟都成问题。因为生活中有太多比读书更有趣,更能即时满足你五感官的事。刷短视频,火锅撸串,聊聊天,听听流行音乐,刷刷朋友圈,时间一晃就过去一两小时了。
有调查显示,我国人平均一年阅读量是2本书,若你一年阅读超过这数量,就是击败了50%全国的人。读书很难吗?需要什么技巧?分享我这两年阅读了一百多本书的经验给你。
拿到一本书,你是如何阅读的?从头到尾一个字一个段落的看一遍?曾经的我就是这样,读书时从头看到尾,生怕错过了什么,也不敢提前翻看到最后。
后来我为了提高阅读效率,寻找到适合自己的阅读方法,买了一些技巧性书籍阅读。首先花一个多小时阅读了《书都不会读还想成功?》,这本通俗易懂的讲故事顺带讲方法的有趣的书。也是从阅读这本书后有了一年阅读一百本书的计划,之前的我一年也就读一两本书。
后来又阅读同类型书籍,《王者速度法》和《高效能阅读法》,这两本书对提高我的阅读能力有很大的作用。磨刀不误砍柴工,在读书之前学会如何读书,我认为是很有必要的。也正是因为我学会了阅读技巧,读书速度变快,三四个小时读一本书并不是难事。
我是怎么读书的呢?总结有以下几点:
1.做标记。 当阅读到喜欢的句段,就会划出来,然后贴个标签,写上备注,方便以后再重新翻看。以前我特别爱书,不肯在书上写一个字,生怕书被我给弄坏了,结果就是,书读完了,书还像是新的,我也没从书中得到什么。
自从学会高效阅读法,我不再让书没有我看过的痕迹,而是每一本书都留下了我阅读过的痕迹。当我想起一本书里曾让我印象深刻的句子时,我就去翻标签,一下子就能够找到。只要花十几分钟的时间,就可以把一本书大致重读一遍,因为只需要看有标签的地方。那是对我有用的信息。
2.思维导图。 我用的是“幕布”这个软件的思维导图。我曾经用过这个读了几本书,就是阅读过程中把每一章节标题,总结和重点记录下来。好处是当你再想复习的时候,看一看思维导图就可以了。坏处就是,看书的时候不能够全程专注,需要分心去做导图。也可以读完后按照标签做思维导图。我觉得太耗费时间,我还不如直接翻看标签。我不喜欢,所以弃之。但我认为初读书时可以试试,或许适合你。
3.收集类比,金句。 这是我最近才开始做的,感觉有点迟,之前读了一百本书,有很多喜欢的段落句子,通过收集整理可以在写文章的时候用上。这也是在我写作一年多两年够才意识到的。我刚开始读书的时候没有开始写作,所以不懂得收集的重要作用。而且也没找到收集的好地方。机缘巧合,遇到一个战友,他推荐给我Flomo这个软件,真的很不错。可以分类归档。
3.写读后感。 这是一个加深阅读的方法。阅读书籍之后,把感想总结写出来,可以加深阅读的质量,也可供日后回看自己的收获。哪怕只有一两百字,也是好的开始。
4.费曼学习法。 简单来说就是一个以教为学的方法。当你阅读一本书之后,通过给他人讲述书中的内容或者有趣的故事。在讲述过程中不记得的部分过后再翻看,然后再说给他人听,如此反复,一本书就变成了自己大脑里的东西。这方法很不错,但是我用的少,我更多的是通过写读后感。今后多用用,不仅能够加深阅读印象,还能够锻炼表达和沟通能力。
去年年初我立的目标是100本,之所以想要阅读大量书籍,是对知识的渴求,就像许多人想要尝遍天下美食的欲望。只不过食物是物质粮食,书籍是精神粮食。
阅读大量书籍的好处是,每本书就像一个个点,同一种类型的书组成一个面,不同类型的书籍汇聚成立体,这样内在的知识框架体系也就能基本构建好,树立清晰明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
不好之处是,大脑消化吸收不了那么多的精神粮食,好多书籍看过大多都忘了,只留下看过的痕迹,没能很好的转化为生活所用。
若书读得再多,最后书依旧是书,你依旧是你,读之前,读之后,没有什么不同。见识、气质、心胸没有一点改变,如水过鸭背,没受到一点浸润,书读再多也无用。大学时候的我就是如此,直到我开启心智,才真正懂得读书。而心智的开启,也正是源于开始认真读书。
我并不觉得一年读50本是件值得炫耀的事,相反,因为太过于沉迷于读书,而忘记了为什么读书,只为读而读,其实是件浪费时间,消耗生命的事。
曾看到陆游在《老学庵笔记》里记:从舅唐仲俊,年八十五六,极康宁。自言少时因读《千字文》有所悟,为“心动神疲”四字也,平生遇事未尝动心,故老而不衰。
所以,要是你一年只读一本书,却能够在这本书里找到一两句适合自己践行的道理,践行一辈子,那也是满满的收获,这本书也是值回几千倍书钱了。
读书的目的是为什么?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吸取经验,提升智慧,但学以致用才是最重要的。“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所以今年的阅读,我不再追求阅读数量,我会认真阅读真正对我有用的好书,然后运用于生活中,达到知行合一。
读书不在于读得有多少,在于真正把书中黄金屋开采出来,转化成你生活中珍贵的精神粮食,以及增加可以购买物质粮食的金钱。
—END—
怎么做到一年读50本书呢?首先,得爱读书。兴趣就是先决条件,在不爱读书的人眼里,书就如一堆破烂,读它有什么用,还不如当废旧卖了还能买个面包吃。
其次,你得肯花时间读书,读书是件奢侈的事,它要花费你宝贵的时间。这两年读书被我排在第一位,去年看电影的部数屈指可数,手机里没有安装抖音快手之类的视频软件,也不刷朋友圈,几乎不逛淘宝,很少闲聊。而是把书当做伙伴,把时间当作朋友。
我每天平均看书时间半个多小时,一年大约200小时左右,平均一本书4个小时,算起来速度并不块。有些书是泛读的,一个多小时就可以读完,有些是精读,十几个小时才读完。我本来计划是一天看书一小时,一年365小时,那么读一百本书没问题。可实际上是,平均每天看书半个多小时而已,生活中太多琐碎的事,让我没法用更多的时间看书。
每天挤出半个小时阅读,很难吗?也许吧,因为当你觉得读书无用,对读书不感兴趣,每天看五分钟都成问题。因为生活中有太多比读书更有趣,更能即时满足你五感官的事。刷短视频,火锅撸串,聊聊天,听听流行音乐,刷刷朋友圈,时间一晃就过去一两小时了。
有调查显示,我国人平均一年阅读量是2本书,若你一年阅读超过这数量,就是击败了50%全国的人。读书很难吗?需要什么技巧?分享我这两年阅读了一百多本书的经验给你。
拿到一本书,你是如何阅读的?从头到尾一个字一个段落的看一遍?曾经的我就是这样,读书时从头看到尾,生怕错过了什么,也不敢提前翻看到最后。
后来我为了提高阅读效率,寻找到适合自己的阅读方法,买了一些技巧性书籍阅读。首先花一个多小时阅读了《书都不会读还想成功?》,这本通俗易懂的讲故事顺带讲方法的有趣的书。也是从阅读这本书后有了一年阅读一百本书的计划,之前的我一年也就读一两本书。
后来又阅读同类型书籍,《王者速度法》和《高效能阅读法》,这两本书对提高我的阅读能力有很大的作用。磨刀不误砍柴工,在读书之前学会如何读书,我认为是很有必要的。也正是因为我学会了阅读技巧,读书速度变快,三四个小时读一本书并不是难事。
我是怎么读书的呢?总结有以下几点:
1.做标记。 当阅读到喜欢的句段,就会划出来,然后贴个标签,写上备注,方便以后再重新翻看。以前我特别爱书,不肯在书上写一个字,生怕书被我给弄坏了,结果就是,书读完了,书还像是新的,我也没从书中得到什么。
自从学会高效阅读法,我不再让书没有我看过的痕迹,而是每一本书都留下了我阅读过的痕迹。当我想起一本书里曾让我印象深刻的句子时,我就去翻标签,一下子就能够找到。只要花十几分钟的时间,就可以把一本书大致重读一遍,因为只需要看有标签的地方。那是对我有用的信息。
2.思维导图。 我用的是“幕布”这个软件的思维导图。我曾经用过这个读了几本书,就是阅读过程中把每一章节标题,总结和重点记录下来。好处是当你再想复习的时候,看一看思维导图就可以了。坏处就是,看书的时候不能够全程专注,需要分心去做导图。也可以读完后按照标签做思维导图。我觉得太耗费时间,我还不如直接翻看标签。我不喜欢,所以弃之。但我认为初读书时可以试试,或许适合你。
3.收集类比,金句。 这是我最近才开始做的,感觉有点迟,之前读了一百本书,有很多喜欢的段落句子,通过收集整理可以在写文章的时候用上。这也是在我写作一年多两年够才意识到的。我刚开始读书的时候没有开始写作,所以不懂得收集的重要作用。而且也没找到收集的好地方。机缘巧合,遇到一个战友,他推荐给我Flomo这个软件,真的很不错。可以分类归档。
3.写读后感。 这是一个加深阅读的方法。阅读书籍之后,把感想总结写出来,可以加深阅读的质量,也可供日后回看自己的收获。哪怕只有一两百字,也是好的开始。
4.费曼学习法。 简单来说就是一个以教为学的方法。当你阅读一本书之后,通过给他人讲述书中的内容或者有趣的故事。在讲述过程中不记得的部分过后再翻看,然后再说给他人听,如此反复,一本书就变成了自己大脑里的东西。这方法很不错,但是我用的少,我更多的是通过写读后感。今后多用用,不仅能够加深阅读印象,还能够锻炼表达和沟通能力。
去年年初我立的目标是100本,之所以想要阅读大量书籍,是对知识的渴求,就像许多人想要尝遍天下美食的欲望。只不过食物是物质粮食,书籍是精神粮食。
阅读大量书籍的好处是,每本书就像一个个点,同一种类型的书组成一个面,不同类型的书籍汇聚成立体,这样内在的知识框架体系也就能基本构建好,树立清晰明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
不好之处是,大脑消化吸收不了那么多的精神粮食,好多书籍看过大多都忘了,只留下看过的痕迹,没能很好的转化为生活所用。
若书读得再多,最后书依旧是书,你依旧是你,读之前,读之后,没有什么不同。见识、气质、心胸没有一点改变,如水过鸭背,没受到一点浸润,书读再多也无用。大学时候的我就是如此,直到我开启心智,才真正懂得读书。而心智的开启,也正是源于开始认真读书。
我并不觉得一年读50本是件值得炫耀的事,相反,因为太过于沉迷于读书,而忘记了为什么读书,只为读而读,其实是件浪费时间,消耗生命的事。
曾看到陆游在《老学庵笔记》里记:从舅唐仲俊,年八十五六,极康宁。自言少时因读《千字文》有所悟,为“心动神疲”四字也,平生遇事未尝动心,故老而不衰。
所以,要是你一年只读一本书,却能够在这本书里找到一两句适合自己践行的道理,践行一辈子,那也是满满的收获,这本书也是值回几千倍书钱了。
读书的目的是为什么?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吸取经验,提升智慧,但学以致用才是最重要的。“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所以今年的阅读,我不再追求阅读数量,我会认真阅读真正对我有用的好书,然后运用于生活中,达到知行合一。
读书不在于读得有多少,在于真正把书中黄金屋开采出来,转化成你生活中珍贵的精神粮食,以及增加可以购买物质粮食的金钱。
—END—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11111
2024-11-15 广告
2024-11-15 广告
作业指导书是一种专门编写的指导性文件,用于完成某一项或同一类型的工作。它是根据设计图纸、制造厂说明书、相关的验评标准、编写人员现场所积累的施工经验以及成熟实用的施工工艺所编写的。定义和作用作业指导书是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组成部分,主要用于阐明...
点击进入详情页
本回答由11111提供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