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情乡愁
展开全部
都说乡愁是一艘古老的船,它有鼓起的帆,划水的桨,掌舵的人,它承载悠久的历史,淡淡的忧伤, 在回忆的海洋中钓起了串串的凝固时光。于是,余光中《乡愁》选用了“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四个生活中常见的物象,撬动了无数人的乡情乡愁,还有费翔《故乡的云》“归来吧,浪迹天涯的游子……”几十年依然经典动听,令人如痴如醉。
其实,我也不知什么是乡愁?我生长于汕头市,祖籍是澄海区董坑,我对董坑的印象很模糊,只知道它是澄海地僻经济落后、最古老的乡村,家族史比较复杂,是剪不断、理还乱的几代人沧桑岁月。
爷爷孔祥贤(又名:孔炳焕)原是董坑乡的佃农,生活所迫漂洋过海到国外求生,在越南白手起家、艰苦创业。他心地善良,在越南异国他乡赤子之心依然,1935年捐钱建一所潮人“义安学校”;1943年闻潮汕饥荒饿死不少人立即发三船大米到汕头救济,后再发二船大米到汕头,但受越南海关禁行,他立马想方设法将米煮成饭晒成饭干,上面饭干下面混合大米变通运到汕头救济;1949年欣闻祖国解放,他满腔热血变卖了在越南三十多年经营的产业,举家回迁祖国并在汕头市区及董坑置业生活。但不久,土改运动开始,他被错划成“华侨地主”,国外带来的财产也全被没收,1951年他带着无限遗憾离开了人间。
1955年经查实家庭成份改为“华侨职员”,但所有财产、拍卖房款已被农民兄弟分掉无法归还。
家庭的变故,使父亲孔令耀从富二代变成潦倒书生,生活所迫只能做点小生意,后来他参军转业在国企工作。1983年欣闻落实侨房政策,他开始执笔向侨联、市侨办等相关单位反映情况。目前,乡里的祖屋已归还,但汕头市区房产博爱骑楼尚未归还。2018年他也依依不舍离开了人间,回祖屋居住就是他一生的梦想,那里有他童年的回忆。
我的家,就是一部祖先海外创业、叶落归根、眷恋故乡、慈善回报社会的历史,也是红头船、船票、侨批、海峡……海外赤子的写照,这就是华侨的乡愁,他们像大海一样遍及天涯海角,有潮水的地方就有潮人,三江出海,一纸还乡(侨批),就是家乡的牵挂,乡愁的源头。
故乡对我来说太神秘了,令人向往。1999年我经常去澄海办事,不少人问:“你是哪里人?”我总会脱口而出:“董坑”。陈卓光局长惊讶地开着玩笑:“山里飞出了一只金凤凰。”当得知我未解故乡芳颜,他就带我去认祖归宗。那天早上,天下着濛濛细雨,他开车邀陈副局长一起陪我回“董坑”看看,车子沿着324国道到溪南转入一条深长的小道,到目的地雨也停了。乡书记带领几位干部迎接了我们,还安排一位同姓的乡亲带我去看看祖屋然后一起午餐。当我见“孔厝巷”便倍感亲切,祖屋现在主人孔令伟热情向我讲述老屋的故事……一种回家的感觉油然而生,“曾经以为我的家,是一张张的票根,撕开后展开旅程又是另外一个陌生……”期间谈及汕头房屋尚未落实侨房政策的原因:“查无实据证明房屋是否由原籍农会通过汕头市城乡联络处和市房地产交易所所拍卖”。
或许当年乡里土改评成份时退租退押有纪录,但几十年的岁月一晃过去,已经历了多少人事变迁,要在尘封的历史中找证据“难于上青天”。
我问那些老人:“还记得孔祥贤爷爷在饥荒年发船运送大米来救济吗?”他们回答肯定:“记得!”爷爷身在异国他乡艰苦奋斗,尊师重教、救死扶伤、落叶归根的爱国情怀、乡情乡愁有谁知?“零落成泥碾作尘,唯有香如故。”他的义举历史会铭记的。尽管董坑目前已成为草莓生产基地使乡亲的生活水平有所提高,但在澄海还是落后的乡,要发展必须修通往潮州的路,临别书记热情地送给我们一布袋故乡的木仔水果。此次回乡,我读懂了故乡,体验到乡愁,传承了情怀。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机缘巧合,我又先后结识陈健、孔德荣、许志丹等几位来自董坑的朋友,“亲不亲故乡人”,于是,难免会问他们多久回故乡一趟?他们每当回乡看到熟悉的环境和笑脸就倍感亲切,这种乡情拉近了我们的距离,家乡事也成了关注的话题,交谈中我知道了什么时候改选了乡书记,什么时候乡里采石场成“澄海网红小九寨沟”,还有……
“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在网络发达的今天,一搜索便知董坑地灵人杰、旅游资源丰富:林伯岐爱国侨领、林崇发革命烈士是董坑人;有资福古寺、金沙古庙,无缘桥、初八“蚝烙节”;果林场:桃、李、橄榄、木仔、荔枝、龙眼、菠萝、杨梅、杨桃、青皮梨等应有尽有,四季飘香,还有铁皮石斛种植基地,草莓种植基地及“草莓文化旅游节”。 虽然我多年没去乡里看看,但还时不时打听董坑的近况,期待董坑能科技兴农、旅游兴村,尽快脱贫致富,村貌越来越美!
汕头是著名的侨乡,现有遍布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500多万海外华侨华人,国家目前高度重视华侨,全国唯一一个兼具“侨”和“文化”内涵的国家级发展平台华侨试验区也于2014年在汕头市成立,以多项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新实践,努力构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要门户和面向全球华侨华人聚力发展的创新平台。
骑楼承载着“侨”记忆,寄托着游子的思乡情感,也是旧汕头埠繁华的见证。博爱骑楼见证汕头孔氏尊师重教、救死扶伤、落叶归根的爱国情怀!如今繁华落尽,满目苍凉,但她是一个穿越时空的世界,一段历史的见证。小公园骑楼经政府修缮已焕然一新,并已成为网红打卡地,东海岸新城承接未来的汕头,与座落汕头老市区骑楼建筑构成穿越时空的格局,三座跨海大桥,牵手了这座海在城之中的海滨城市,这就是历史的汕头,今天的汕头,未来的汕头。
期待汕头全力做好“侨”字文章,能使博爱骑楼重焕光彩与小公园骑楼相映成彰;急归侨所急,排忧解难,期望汕头的祖屋早日得到落实,因为那是我心中的家。
其实,我也不知什么是乡愁?我生长于汕头市,祖籍是澄海区董坑,我对董坑的印象很模糊,只知道它是澄海地僻经济落后、最古老的乡村,家族史比较复杂,是剪不断、理还乱的几代人沧桑岁月。
爷爷孔祥贤(又名:孔炳焕)原是董坑乡的佃农,生活所迫漂洋过海到国外求生,在越南白手起家、艰苦创业。他心地善良,在越南异国他乡赤子之心依然,1935年捐钱建一所潮人“义安学校”;1943年闻潮汕饥荒饿死不少人立即发三船大米到汕头救济,后再发二船大米到汕头,但受越南海关禁行,他立马想方设法将米煮成饭晒成饭干,上面饭干下面混合大米变通运到汕头救济;1949年欣闻祖国解放,他满腔热血变卖了在越南三十多年经营的产业,举家回迁祖国并在汕头市区及董坑置业生活。但不久,土改运动开始,他被错划成“华侨地主”,国外带来的财产也全被没收,1951年他带着无限遗憾离开了人间。
1955年经查实家庭成份改为“华侨职员”,但所有财产、拍卖房款已被农民兄弟分掉无法归还。
家庭的变故,使父亲孔令耀从富二代变成潦倒书生,生活所迫只能做点小生意,后来他参军转业在国企工作。1983年欣闻落实侨房政策,他开始执笔向侨联、市侨办等相关单位反映情况。目前,乡里的祖屋已归还,但汕头市区房产博爱骑楼尚未归还。2018年他也依依不舍离开了人间,回祖屋居住就是他一生的梦想,那里有他童年的回忆。
我的家,就是一部祖先海外创业、叶落归根、眷恋故乡、慈善回报社会的历史,也是红头船、船票、侨批、海峡……海外赤子的写照,这就是华侨的乡愁,他们像大海一样遍及天涯海角,有潮水的地方就有潮人,三江出海,一纸还乡(侨批),就是家乡的牵挂,乡愁的源头。
故乡对我来说太神秘了,令人向往。1999年我经常去澄海办事,不少人问:“你是哪里人?”我总会脱口而出:“董坑”。陈卓光局长惊讶地开着玩笑:“山里飞出了一只金凤凰。”当得知我未解故乡芳颜,他就带我去认祖归宗。那天早上,天下着濛濛细雨,他开车邀陈副局长一起陪我回“董坑”看看,车子沿着324国道到溪南转入一条深长的小道,到目的地雨也停了。乡书记带领几位干部迎接了我们,还安排一位同姓的乡亲带我去看看祖屋然后一起午餐。当我见“孔厝巷”便倍感亲切,祖屋现在主人孔令伟热情向我讲述老屋的故事……一种回家的感觉油然而生,“曾经以为我的家,是一张张的票根,撕开后展开旅程又是另外一个陌生……”期间谈及汕头房屋尚未落实侨房政策的原因:“查无实据证明房屋是否由原籍农会通过汕头市城乡联络处和市房地产交易所所拍卖”。
或许当年乡里土改评成份时退租退押有纪录,但几十年的岁月一晃过去,已经历了多少人事变迁,要在尘封的历史中找证据“难于上青天”。
我问那些老人:“还记得孔祥贤爷爷在饥荒年发船运送大米来救济吗?”他们回答肯定:“记得!”爷爷身在异国他乡艰苦奋斗,尊师重教、救死扶伤、落叶归根的爱国情怀、乡情乡愁有谁知?“零落成泥碾作尘,唯有香如故。”他的义举历史会铭记的。尽管董坑目前已成为草莓生产基地使乡亲的生活水平有所提高,但在澄海还是落后的乡,要发展必须修通往潮州的路,临别书记热情地送给我们一布袋故乡的木仔水果。此次回乡,我读懂了故乡,体验到乡愁,传承了情怀。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机缘巧合,我又先后结识陈健、孔德荣、许志丹等几位来自董坑的朋友,“亲不亲故乡人”,于是,难免会问他们多久回故乡一趟?他们每当回乡看到熟悉的环境和笑脸就倍感亲切,这种乡情拉近了我们的距离,家乡事也成了关注的话题,交谈中我知道了什么时候改选了乡书记,什么时候乡里采石场成“澄海网红小九寨沟”,还有……
“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在网络发达的今天,一搜索便知董坑地灵人杰、旅游资源丰富:林伯岐爱国侨领、林崇发革命烈士是董坑人;有资福古寺、金沙古庙,无缘桥、初八“蚝烙节”;果林场:桃、李、橄榄、木仔、荔枝、龙眼、菠萝、杨梅、杨桃、青皮梨等应有尽有,四季飘香,还有铁皮石斛种植基地,草莓种植基地及“草莓文化旅游节”。 虽然我多年没去乡里看看,但还时不时打听董坑的近况,期待董坑能科技兴农、旅游兴村,尽快脱贫致富,村貌越来越美!
汕头是著名的侨乡,现有遍布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500多万海外华侨华人,国家目前高度重视华侨,全国唯一一个兼具“侨”和“文化”内涵的国家级发展平台华侨试验区也于2014年在汕头市成立,以多项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新实践,努力构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要门户和面向全球华侨华人聚力发展的创新平台。
骑楼承载着“侨”记忆,寄托着游子的思乡情感,也是旧汕头埠繁华的见证。博爱骑楼见证汕头孔氏尊师重教、救死扶伤、落叶归根的爱国情怀!如今繁华落尽,满目苍凉,但她是一个穿越时空的世界,一段历史的见证。小公园骑楼经政府修缮已焕然一新,并已成为网红打卡地,东海岸新城承接未来的汕头,与座落汕头老市区骑楼建筑构成穿越时空的格局,三座跨海大桥,牵手了这座海在城之中的海滨城市,这就是历史的汕头,今天的汕头,未来的汕头。
期待汕头全力做好“侨”字文章,能使博爱骑楼重焕光彩与小公园骑楼相映成彰;急归侨所急,排忧解难,期望汕头的祖屋早日得到落实,因为那是我心中的家。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