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场是怎么来的
电与磁的本质
一、电性
依据物质均有电性,而电性有正负之分,且“同电相斥,异电相吸”,可得此结论:
1、任何物质,均可对外释放特定的能量——否则,其无法对其它蕴含能量的物质,产生影响。
2、此特定的能量,所蕴含的能量大小,远小于释放其的物质(可认为前者较后者,低一个能量级别)——否则,在短时间内,物质便会因释放特定的能量(简称为低释),而出现明显的质量损失。
3、任何物质,所低释的能量的种类,均相同,且必为2种——使物质显正性的能量,为阳能;使物质显负性的能量,为阴能。
4、若特定物质,所释放的阳能的强度,大于阴能,则其呈正性;所释放的阳能的强度,小于阴能,则其呈负性;若两者相当,则其呈中性(即既呈正性,又呈负性)。
5、电中性,是物质最稳定的状态;任何非电中性的物质,均有向电中性衍化的趋势。且物质的电性,越偏离电中性,则越不稳定;越接近电中性,则越稳定。
综上,物质因释能时,所低释的阳能与阴能的强度存在差异,而呈现出的性质,是为电性。
二、磁性(一)
如欲明白磁的本质,须先知晓低释与运动的关联:
1、任何物质,都必须低释且运动。
2、低释和运动,是物质进行能量消减、仅有的两种方式。
3、能量的消减,可使物质更为稳定。
4、在封闭的系统中,特定物质在特定时间内,所消减的能量的强度,必为定值。
5、若特定物质经低释所消减的能量增多,则其经运动所消减的能量将减少;反之,若经运动所消减的能量增多,则经低释所消减的能量将减少。
6、对于不具备体积的物质(可视为内部的能量绝对均匀分布的具备体积的物质)而言,其在对外的各方向上,所消减的能量的强度均相同。
三、磁性(二)
特定物质由于运动,使得其内同一能心线(指过特定物质的质心,两端终于其表面的虚拟线段)上,相反的两方向上,所低释的能量强度存在差异,而呈现出的性质,是为磁性。具备磁性的物质,是为带磁体。
磁性有磁阳性与磁阴性之分。
特定物质由于运动,在特定能心线的某方向上:所低释的能量强度高于反方向,而在此能心线的此方向上呈现出的性质,是为磁阳性;所低释能量强度低于反方向,而在此能心线的此方向上呈现出的性质,是为磁阴性;所低释的能量强度等于反方向,而在此能心线的此方向上不具备磁性,是为磁中性。
四、磁性(三)
在呈磁阳性的方向上,特定物质所低释的能量强度越大于反方向,则其在此能心线的此方向上,磁阳性越强;反之,则越弱。
同理,在呈磁阴性的方向上,特定物质所低释的能量强度越小于反方向,则其在此能心线的此方向上,磁阴性越强;反之,则越弱。
特定物质的同一能心线上,相反的两方向上,所低释的能量相抵消后,而剩余的能量,是为磁能。正是磁能的存在,使得特定物质在此能心线上,具备磁性。
所以,只要特定物质的同一能心线上的两相反反向上,所低释的能量的强度,存在差异——那么,此能心线上,便存在磁能。
显然,与运动方向的夹角(0~90°)越大的能心线上,特定物质的磁能的强度越小,磁性相应越弱;反之,与运动方向的夹角(0~90°)越小的能心线上,特定物质的磁能的强度越大,磁性相应越强。
五、磁极
过特定物质质心,且与其运动方向垂直的虚拟平面,是为磁对称面。
磁对称面将特定物质一分为二,其中:与运动方向同向的部分,整体呈磁阴性,称为磁阴极;与运动方向反向的部分,整体呈磁阳性,称为磁阳极。
磁阳极与磁阴极,合称磁极。可以确定,人们习惯使用的N极与S极,分别对应着磁阳极与磁阴极。
磁极具备明显磁性的物质,是为磁体;磁极不具备明显磁性的物质,是为磁中体。
须知特定物质的磁性越弱(即越接近磁中性),越为稳定;磁性越强,越不稳定。所以,同能级的不同磁体,将出现“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的现象。
磁阳极或磁阴极总的磁性强度,便是相应磁体磁性的强度。与电性相同,磁性亦可叠加或抵消。对磁中体而言,磁极的磁性不明显,既可因运动速率低引起,亦可由内部物质的磁性相互抵消所致。
六、磁与电的转化
至此,想必各位对磁与电的转化原理,已有较为深入的认识。
未通电时,电子的运动方向并无规律可循;导线内,各电子的磁性基本相互抵消,故导线为磁中体。通电后,大量的电子沿导线定向运动,导线内移动的电子的磁性相互叠加,故导线成为磁体——此即电生磁的原理。
磁感线,实是人为虚拟出的磁性强度线。同一磁感线上,磁性的类型与强度相同——换而言之,同一磁感线上,任意两点间,并无磁能存在。
同理可知,均匀的磁场,实为磁中体——其内任意两点之间,所低释的能量强度,并不存在差异。所以,磁体在均匀的磁场中,并不会因磁性而运动。
而导线做切割磁感线的运动时,运动前后,两处的磁场强度不同,故两者之间存在磁能与磁性,从而诱发具备磁性的电子定向运动,进而产生电流——此即磁生电的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