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r 22.马蒂斯——《舞蹈》【一幅画开启的世界】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日本】高畑勋 著
虽然压根就没法好好跳起来,但我觉得那种手牵手的圆舞特别迷人。可惜,我在小学或中学里, 是从不曾被强迫跳过文娱集体舞的那一代人。我写“强迫”,是因为很多人都这样讲。据说,大家总会不情不愿地装出手牵手的样子。每次听人这么讲,我这个没有经历过的人就会训斥道:“为什么?太可惜了!就是因为这样,幼年时期的皮肤饥渴才会转化成扭曲的东西,在之后爆发出来。”如此教育别人,其实换作我自己,恐怕也会害羞得没法好好去拉手吧。
回旋舞,但不是那种专业形式的圆舞,而是随意的民间舞。从普罗旺斯的法兰多拉舞、加泰罗尼亚的萨达纳舞,到我们日本的“笼目歌”①,世界各地的民族舞蹈都是大家热热闹闹、欢乐开怀的形式。为了能使观众深切感受到人与人之间那份休戚与共的喜悦,我曾数次将手拉手的舞蹈画进自己的作品里。战后开始实行五一劳动节时诞生的劳动歌《将世界连成花环》(作词:篠崎正,作曲:箕作秋吉),我也很喜欢那句同名歌词。我还喜欢诗人保尔·福尔②那首《回旋舞》:
亨利·马蒂斯③的绘画生涯,据他所称,是由1906年那幅《生之喜悦》开始的。这幅大作当年曾毁誉参半,掀起轩然大波,而如今似乎并不被视为他的代表作,很少收录于画集当中。不过比起画作本身,我更中意的是它的题名“生之喜悦”(La Joie de vivre),觉得这句话颇有深意。我想,马蒂斯毕其一生所追求的,岂不正是这个主题?而且《舞蹈》(1910年)这幅画,显然也是对这种喜悦的表达之一。
附:马蒂斯设计的旺斯玫瑰园教堂豆瓣相册
实际上,《生之喜悦》画面中央的远景处也有六名(多出一人)跳舞的裸女,姿态与《舞蹈》十分相似。并且,马蒂斯画过许多自己工作室的画,经常把他本人那些挂在墙上、靠在墙边的作品,作为画中画纳入背景。尤其是展现了《舞蹈》(更确切地说是《舞蹈I》)局部的作品,包括只能稍稍瞥见极少一部分的,算起来就有四幅。多年以后,他还以同样的内容和构图,创作了一幅大红色的石版画。我们因此了解到,这个主题对于马蒂斯来说是何等重要,而对于这幅画,他又是如何倾尽了全力。
关于马蒂斯的艺术,他本人有个观点十分显著:绘画应该是把椅子。并不是说他画了一大堆椅子画,这一观点体现在他着手创作《舞蹈》的一年前,1908年为举办讲座的备忘《画家笔记》之中的一节:
而这归根结底不过是画家的“梦想”。写下这番话之前的那段时期,马蒂斯的绘画以名作《开着的窗户》为首,有几幅作品可以称得上“野兽派最精彩的成果”,但未必是“均衡、纯粹、宁静的艺术”和“精神的安乐椅”。他身处美术革新的漩涡之中,试错不断,内心孕育着激烈、紧张的躁动之情。这情绪亦流露在画面里。然而,它们全都色彩丰富地表现着人间乐园的“生之喜悦”。
《舞蹈》是幅巨作,宽391厘米,高260厘米,是俄国贸易商人谢尔盖·史楚金(Sergei Shchukin)为装饰莫斯科的宅邸定制的壁画。而前一年,画家一气呵成的同尺寸试笔之作也相当有名,被命名为《舞蹈I》。于是最终的完成版,有时也被称作《舞蹈II》。或许由于《舞蹈I》收藏在纽约现代美术馆的缘故,《舞蹈II》更时常被提起。四年前(2001年)那场豪华的“MoMa 名作展”上,亨利·卢梭的《熟睡的吉普赛人》亮相日本,与此同时,我也一并欣赏到了马蒂斯的多幅作品。
因为在画展之前已有一阵子没瞧过马蒂斯的画集,面对着《舞蹈I》时,我心中有些讶异。原本应有的属于舞蹈的生命力,我却从画中体会不到。这还是那幅对我而言一直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的作品吗?我将之视为“生之喜悦”的原型,时不时都要拿来回味一番的作品,就是眼前这幅吗?难道它在我脑中的印象,已被擅自美化和夸大了吗?说不上为什么,我失望透了。这种情形之下,我也没有仔细去欣赏它。因为想看的其他画家的作品,要多少有多少。
这篇文中举例的《舞蹈》(《舞蹈II》)与纽约现代美术馆的那幅《舞蹈I》,差距就是这么大。昔日我在画集中看到并喜爱的,究竟是它们中的哪一幅,如今我也记不清楚了。至少,圣彼得堡的这幅《舞蹈II》中,充盈着我所期待的生命力,那浓烈的色彩、肉体和跃动感,都鲜明而炽烈。
然而不可思议的是,长时间端详此画后,再去看《舞蹈I》,就又能重新感受到它的好了。当然,我是就画册来说的。两者之间达成了一种互补。画面左侧的女人,反弓的身体,曲线优美;右下方的女人将倒下去,手已松开,但仍拼命想去拉住的样子,有种“破”的张力,在两幅画作当中都有体现。不过,虽是相似的构图、相似的姿态,两者给人的的印象大相径庭。《舞蹈I》因为是试作,胸有成竹的构图,呈现出清晰的趣味性。五个人在画面中占据的位置很平衡,十只手臂勾勒出一只美丽的圆环;地面的绿和天空的蓝,使前景的人物更加醒目,色彩的分配与对比……样样莫不精彩。不过,女人体态纤瘦苍白、摇摇晃晃,像是为裸体舞蹈感到害羞似的,不知哪里有种柔弱的印象。与此对比,画家通过《舞蹈II》讴歌了肉体之美。为了补足《舞蹈I》中欠缺的力量感和跃动感,对女人的姿态、身体表现、色调都竭力进行了强调。这种做法虽极为成功,却稍稍牺牲了构图的优美。
如此将两幅画比较来看就会明白,马蒂斯试图去达成的目标,是怎样一项困难的任务。去年(2004年)的“马蒂斯展”,如实地教我明白了一件事:马蒂斯的绘画,一见之下,让人丝毫感觉不到有什么辛苦费力,只会让人感叹:画得好棒!”或“好美!”。然而实际上,全都是付出了百般努力才取得的结果。其中有几幅佳作,都同时展出了它们的最终完成版,及记录了制作过程的数张照片。近来,即便是个人画展,也多会设定一个主题或概念来进行展示。对于绘画爱好者来说,真是既有趣又值得感激。
亨利·马蒂斯是第一位我将其作品在某段时间内全部看完的画家。在刚升入高中的那六个月里,战后未久的1951年,紧跟在东京、大阪之后,仓敷的大原美术馆也举办了马蒂斯的画展。我这个地方上的少年,个展之类的文化活动一次也没见识过,终于有机会不必离乡就能把全世界巨匠们的艺术成果全都领略了。这次盛事,也是大原集团文化动力的一种象征。与现代艺术真品的邂逅始于马蒂斯,这对我来说是件多么幸福的事啊!
马蒂斯的绘画美丽、易懂,有大量的素描,仅凭着一根线条就将女性的脸部流利地勾勒出来,我为那出色的技巧惊讶不已。还有他学艺时代画的那些裸露着阳具的男性裸体画,也让我感到震惊。彼时我还没有认识到素描是一种把握人体造型与线条的训练,提到裸体,一直以为就该是女性。当时,马蒂斯正着手设计法国南部小镇旺斯那座美丽的玫瑰园教堂,画展中提出了教堂的模型,同时,也展示了彩色玻璃的巨幅设计定稿、壁画的练习稿,以及马蒂斯的工作照,美好得像是个梦。看了取代画展图鉴的、美术杂志《水彩画》的临时增刊号,我才知道,1947年那幅色彩与造型大胆非凡的《红色房间里的玫瑰色裸妇》(Pink Nude,Red Interior)也曾参展。
喜欢马蒂斯的人,在全世界数量之多,应该足以令人震惊吧。当然,我自己也是其中一员。在一次又一次的画展中上,接触到他的大量真迹,也长期亲近目染于大原美术馆的藏品《画家的女儿》及普利司通美术馆(Bridgestonge Museum of Art)的诸藏品,再加上马蒂斯那种漂亮的装饰性风格,禁不住会生出购买海报和巨幅复制品的念头。某次画展上,我买了张《红色房间》(1948年)的大尺寸复制品,一直贴在我家楼梯正面的墙壁上。去年的“马蒂斯展”上,我住在能登的小女儿也买了张《波利尼西亚群岛,天空》(剪贴画,1946年)的大开版印刷品带回了家。
如今,当我思索马蒂斯绘画的魅力时,总想把那种大胆的彩色平面效果和装饰性,跟表屋宗达④或尾形光琳的装饰性及金箔纸的效果加以比较。冈本太郎⑤在20世纪50年代,好像曾说光琳的《燕子花图屏风》是“开在真空里的花”。年轻的我,一面感叹:“说得真好啊”,一面又想反驳:“金箔纸可算不上真空的。”金箔纸会对光线进行微妙的反射,时而显示出坦阔无际的平面感,时而又具有水墨画留白的空间感,让人分不清何处是天空,何处是地面,衬托着画面上和谐相融的景物,使之成为浑然的整体,展现出一种优美的装饰性和平面设计风格。而其上描画的景物,也不会变得好似抽象图形或纹样,那些风神雷神、燕子花、红白梅自不必说,就连最具抽象意味的俯瞰视角的舞乐图,也完全不失其具象的写实感。
马蒂斯的作品,也多运用大面积的色块,令人分不清墙壁和地板的界线究竟在何处。然而不管它们如何具有平面性和装饰性,如何以无与伦比的色彩感觉给我们带来是觉的愉悦,那些用线条描绘的物体或人物,也绝不失去其真实感,呈现出令人惊异的具象的造型感觉。假如画家不具备这种造型感的话,又如何能画出一笔到底的精彩素描和那般迷人的剪贴画呢?马蒂斯的绘画,达到了一种看似简单易模仿,实则绝对无法模仿的高度。
我突然想到,表屋宗达《舞乐图》的左扇上,也画了四个戴着假面的乐师,正手牵手,跳着轮舞。
2005年5月
虽然压根就没法好好跳起来,但我觉得那种手牵手的圆舞特别迷人。可惜,我在小学或中学里, 是从不曾被强迫跳过文娱集体舞的那一代人。我写“强迫”,是因为很多人都这样讲。据说,大家总会不情不愿地装出手牵手的样子。每次听人这么讲,我这个没有经历过的人就会训斥道:“为什么?太可惜了!就是因为这样,幼年时期的皮肤饥渴才会转化成扭曲的东西,在之后爆发出来。”如此教育别人,其实换作我自己,恐怕也会害羞得没法好好去拉手吧。
回旋舞,但不是那种专业形式的圆舞,而是随意的民间舞。从普罗旺斯的法兰多拉舞、加泰罗尼亚的萨达纳舞,到我们日本的“笼目歌”①,世界各地的民族舞蹈都是大家热热闹闹、欢乐开怀的形式。为了能使观众深切感受到人与人之间那份休戚与共的喜悦,我曾数次将手拉手的舞蹈画进自己的作品里。战后开始实行五一劳动节时诞生的劳动歌《将世界连成花环》(作词:篠崎正,作曲:箕作秋吉),我也很喜欢那句同名歌词。我还喜欢诗人保尔·福尔②那首《回旋舞》:
亨利·马蒂斯③的绘画生涯,据他所称,是由1906年那幅《生之喜悦》开始的。这幅大作当年曾毁誉参半,掀起轩然大波,而如今似乎并不被视为他的代表作,很少收录于画集当中。不过比起画作本身,我更中意的是它的题名“生之喜悦”(La Joie de vivre),觉得这句话颇有深意。我想,马蒂斯毕其一生所追求的,岂不正是这个主题?而且《舞蹈》(1910年)这幅画,显然也是对这种喜悦的表达之一。
附:马蒂斯设计的旺斯玫瑰园教堂豆瓣相册
实际上,《生之喜悦》画面中央的远景处也有六名(多出一人)跳舞的裸女,姿态与《舞蹈》十分相似。并且,马蒂斯画过许多自己工作室的画,经常把他本人那些挂在墙上、靠在墙边的作品,作为画中画纳入背景。尤其是展现了《舞蹈》(更确切地说是《舞蹈I》)局部的作品,包括只能稍稍瞥见极少一部分的,算起来就有四幅。多年以后,他还以同样的内容和构图,创作了一幅大红色的石版画。我们因此了解到,这个主题对于马蒂斯来说是何等重要,而对于这幅画,他又是如何倾尽了全力。
关于马蒂斯的艺术,他本人有个观点十分显著:绘画应该是把椅子。并不是说他画了一大堆椅子画,这一观点体现在他着手创作《舞蹈》的一年前,1908年为举办讲座的备忘《画家笔记》之中的一节:
而这归根结底不过是画家的“梦想”。写下这番话之前的那段时期,马蒂斯的绘画以名作《开着的窗户》为首,有几幅作品可以称得上“野兽派最精彩的成果”,但未必是“均衡、纯粹、宁静的艺术”和“精神的安乐椅”。他身处美术革新的漩涡之中,试错不断,内心孕育着激烈、紧张的躁动之情。这情绪亦流露在画面里。然而,它们全都色彩丰富地表现着人间乐园的“生之喜悦”。
《舞蹈》是幅巨作,宽391厘米,高260厘米,是俄国贸易商人谢尔盖·史楚金(Sergei Shchukin)为装饰莫斯科的宅邸定制的壁画。而前一年,画家一气呵成的同尺寸试笔之作也相当有名,被命名为《舞蹈I》。于是最终的完成版,有时也被称作《舞蹈II》。或许由于《舞蹈I》收藏在纽约现代美术馆的缘故,《舞蹈II》更时常被提起。四年前(2001年)那场豪华的“MoMa 名作展”上,亨利·卢梭的《熟睡的吉普赛人》亮相日本,与此同时,我也一并欣赏到了马蒂斯的多幅作品。
因为在画展之前已有一阵子没瞧过马蒂斯的画集,面对着《舞蹈I》时,我心中有些讶异。原本应有的属于舞蹈的生命力,我却从画中体会不到。这还是那幅对我而言一直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的作品吗?我将之视为“生之喜悦”的原型,时不时都要拿来回味一番的作品,就是眼前这幅吗?难道它在我脑中的印象,已被擅自美化和夸大了吗?说不上为什么,我失望透了。这种情形之下,我也没有仔细去欣赏它。因为想看的其他画家的作品,要多少有多少。
这篇文中举例的《舞蹈》(《舞蹈II》)与纽约现代美术馆的那幅《舞蹈I》,差距就是这么大。昔日我在画集中看到并喜爱的,究竟是它们中的哪一幅,如今我也记不清楚了。至少,圣彼得堡的这幅《舞蹈II》中,充盈着我所期待的生命力,那浓烈的色彩、肉体和跃动感,都鲜明而炽烈。
然而不可思议的是,长时间端详此画后,再去看《舞蹈I》,就又能重新感受到它的好了。当然,我是就画册来说的。两者之间达成了一种互补。画面左侧的女人,反弓的身体,曲线优美;右下方的女人将倒下去,手已松开,但仍拼命想去拉住的样子,有种“破”的张力,在两幅画作当中都有体现。不过,虽是相似的构图、相似的姿态,两者给人的的印象大相径庭。《舞蹈I》因为是试作,胸有成竹的构图,呈现出清晰的趣味性。五个人在画面中占据的位置很平衡,十只手臂勾勒出一只美丽的圆环;地面的绿和天空的蓝,使前景的人物更加醒目,色彩的分配与对比……样样莫不精彩。不过,女人体态纤瘦苍白、摇摇晃晃,像是为裸体舞蹈感到害羞似的,不知哪里有种柔弱的印象。与此对比,画家通过《舞蹈II》讴歌了肉体之美。为了补足《舞蹈I》中欠缺的力量感和跃动感,对女人的姿态、身体表现、色调都竭力进行了强调。这种做法虽极为成功,却稍稍牺牲了构图的优美。
如此将两幅画比较来看就会明白,马蒂斯试图去达成的目标,是怎样一项困难的任务。去年(2004年)的“马蒂斯展”,如实地教我明白了一件事:马蒂斯的绘画,一见之下,让人丝毫感觉不到有什么辛苦费力,只会让人感叹:画得好棒!”或“好美!”。然而实际上,全都是付出了百般努力才取得的结果。其中有几幅佳作,都同时展出了它们的最终完成版,及记录了制作过程的数张照片。近来,即便是个人画展,也多会设定一个主题或概念来进行展示。对于绘画爱好者来说,真是既有趣又值得感激。
亨利·马蒂斯是第一位我将其作品在某段时间内全部看完的画家。在刚升入高中的那六个月里,战后未久的1951年,紧跟在东京、大阪之后,仓敷的大原美术馆也举办了马蒂斯的画展。我这个地方上的少年,个展之类的文化活动一次也没见识过,终于有机会不必离乡就能把全世界巨匠们的艺术成果全都领略了。这次盛事,也是大原集团文化动力的一种象征。与现代艺术真品的邂逅始于马蒂斯,这对我来说是件多么幸福的事啊!
马蒂斯的绘画美丽、易懂,有大量的素描,仅凭着一根线条就将女性的脸部流利地勾勒出来,我为那出色的技巧惊讶不已。还有他学艺时代画的那些裸露着阳具的男性裸体画,也让我感到震惊。彼时我还没有认识到素描是一种把握人体造型与线条的训练,提到裸体,一直以为就该是女性。当时,马蒂斯正着手设计法国南部小镇旺斯那座美丽的玫瑰园教堂,画展中提出了教堂的模型,同时,也展示了彩色玻璃的巨幅设计定稿、壁画的练习稿,以及马蒂斯的工作照,美好得像是个梦。看了取代画展图鉴的、美术杂志《水彩画》的临时增刊号,我才知道,1947年那幅色彩与造型大胆非凡的《红色房间里的玫瑰色裸妇》(Pink Nude,Red Interior)也曾参展。
喜欢马蒂斯的人,在全世界数量之多,应该足以令人震惊吧。当然,我自己也是其中一员。在一次又一次的画展中上,接触到他的大量真迹,也长期亲近目染于大原美术馆的藏品《画家的女儿》及普利司通美术馆(Bridgestonge Museum of Art)的诸藏品,再加上马蒂斯那种漂亮的装饰性风格,禁不住会生出购买海报和巨幅复制品的念头。某次画展上,我买了张《红色房间》(1948年)的大尺寸复制品,一直贴在我家楼梯正面的墙壁上。去年的“马蒂斯展”上,我住在能登的小女儿也买了张《波利尼西亚群岛,天空》(剪贴画,1946年)的大开版印刷品带回了家。
如今,当我思索马蒂斯绘画的魅力时,总想把那种大胆的彩色平面效果和装饰性,跟表屋宗达④或尾形光琳的装饰性及金箔纸的效果加以比较。冈本太郎⑤在20世纪50年代,好像曾说光琳的《燕子花图屏风》是“开在真空里的花”。年轻的我,一面感叹:“说得真好啊”,一面又想反驳:“金箔纸可算不上真空的。”金箔纸会对光线进行微妙的反射,时而显示出坦阔无际的平面感,时而又具有水墨画留白的空间感,让人分不清何处是天空,何处是地面,衬托着画面上和谐相融的景物,使之成为浑然的整体,展现出一种优美的装饰性和平面设计风格。而其上描画的景物,也不会变得好似抽象图形或纹样,那些风神雷神、燕子花、红白梅自不必说,就连最具抽象意味的俯瞰视角的舞乐图,也完全不失其具象的写实感。
马蒂斯的作品,也多运用大面积的色块,令人分不清墙壁和地板的界线究竟在何处。然而不管它们如何具有平面性和装饰性,如何以无与伦比的色彩感觉给我们带来是觉的愉悦,那些用线条描绘的物体或人物,也绝不失去其真实感,呈现出令人惊异的具象的造型感觉。假如画家不具备这种造型感的话,又如何能画出一笔到底的精彩素描和那般迷人的剪贴画呢?马蒂斯的绘画,达到了一种看似简单易模仿,实则绝对无法模仿的高度。
我突然想到,表屋宗达《舞乐图》的左扇上,也画了四个戴着假面的乐师,正手牵手,跳着轮舞。
2005年5月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