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车故事
展开全部
清明时节,陪父母亲回家祭祖,老父亲已然偏瘫多年,不适应长途乘车的幸苦,我们就乘坐动车回乡,这是老父亲第一次坐动车,四个小时的动车他居然全程没有瞌睡,一直盯着窗外看呼啸而过的风景,念叨着,真快,真快,动车经过上饶的时候,精神显得很兴奋,指着远处的城市说,这地方我来过,那地方我批过几节车皮。我们在鹰潭下的动车,转乘私家车,上下车很方便,车站还有年轻的工作人员帮忙引导专用通道、开电梯,父亲每每对他们都点头感谢。
家乡是赣东北一座小城,皖赣铁路纵贯南北,南下到鹰潭连接到浙赣线、闽赣线,早些年人流物流颇为颇为繁盛,同时作为优质稻米重要的产区,建有一座规模不小的国家储备粮库,修了一条专线铁路直通库区。高铁时代来临时,县城阴差阳错的居然未被规划入网,从地图上看去,县城上下左右东南西别都有高铁经过,中间唯独空着一片四四方方的高铁真空区,加之粮食市场开放,往日里热闹的库区铁路线也废弃了。陈旧火车站往来的只是北方一个陶瓷古城与省城的客运火车了。
八十年代中期,父亲作为县粮食局员工,分到了一套公家划拨的住房,将我们从乐安河畔的外婆家搬到县城粮库园区里。库区很大,里面有一个不小的鱼塘、一片能让人迷路的竹林,还有一排猪圈,更多的则是一栋栋高大雄伟的粮库和厂房,一条铁轨从我们家门口出发,一路穿过库房和竹林,在远方斜斜的插入铁路主干线,再从远方长出一道灰墙沿着铁轨回到铁轨的起点,每当墙外蒸汽火车嘟嘟的经过,喷涌的蒸汽翻滚着,越过灰墙涌入如仙境般的竹林。
起先父亲还担心年少的我不习惯这般的嘈杂,我却每天乐此不疲的抱着小狗爬上灰墙,数着一辆辆经过火车,沐浴着滚滚而来的白色蒸汽大声欢叫,偶尔能看到火车装载的稀罕东西,比如满载着坦克和大炮的军列呼啸而过时,我会兴奋的涨红着脸,大叫到,快看啊,那是坦克,坦克啊,喏喏喏,那是大炮,大炮哇,声音清脆又尖利,每每都能惊到押车的战士。
与火车的第一次亲密接触,不久就来临了,我们家的亲戚大都分布在铁路沿线的各个小县城里,节假日总要去走访的。第一次走入火车站,一辆蒸汽机车就正缓缓入站,黝黑硕大的蒸汽头吱吱喷着白雾,红底白边的车轮在连杆的带动下缓缓而动,车轮上面有个跟煤炭一般黑的司机正一脸坏笑的看着我,第一次面对这粗犷豪迈的机械巨兽,我觉得如此的亲切,如同央求的好久的玩具就在我们面前,不禁加快脚步向车头扑了过去,我就要摸到它了,我就要摸到它了,突然,一声晴天霹雳般的呼啸声在我耳边炸起,嘟嘟嘟~~~~,紧接着一团滚烫湿热白雾将我一口吞噬,我一屁股坐到地,我瞬间丧失一切感官,有的只是云里雾里,山呼海啸,火海冰山。。。。。。良久白雾忽地伸出一只带着红袖的手臂,一把拉住我的衣服,将我扯起,紧接着一声爆呵:讷是莫宁个崽?!(方言:这是谁的儿子)不要命啊,直接就往火车头扑哇!
从此以后,面对任何大型机械物体,我本能的保持10米左右的距离,哪怕它是停的、废弃的,我都感觉得它瞬间能活过来,然后向我喷发着怒气与吼叫。
此后,我每年不定期的坐上蒸汽车,往北走,第一站、第二站,然后再回来,时间都不长,一两个小时就到站了,车厢里我很好奇的听着周边的大人聊着天,说着往南、往北的的站名,南边是什么站,南边的南边又是什么?北边是什么站、北边的北边又是什么站。
九十年代,阿姐高考落榜,在父亲的安排下,在粮食局所属一家食品加工厂上班,不久工厂倒闭了,又去了粮食局所属的招待所做服务员,也没做长久,母亲很是担心,一边托人找工作,一边安排阿姐的相亲,每次相亲阿姐都带着我,每次阿姐都不高兴,于是母女俩就开始一茬又一茬的吵架,阿姐越越来越不高兴。有一天,我下了晚自习,发现阿姐在房间里哭,一遍哭还一遍写着什么,阿姐虽然对我很好,但脾气跟母亲一样不好,我也不敢询问,就在一边看我的小人书,晚间就睡下了,第二天一早姐姐不见了,母亲则发了疯一样的寻找她,后俩在桌子上发现了一封信,至今我都不知道信里说什么,只知道母亲大人读着读着就哭了出来,说,这个要死的妹呢波走滴(方言:这要死的女儿跑掉了),私奔啊,去厦门找一个才见过一面的打工崽去了。哇,阿姐居然夜奔!
年底,我第一次见到我姐夫,模样我很喜欢,长的像新闻联播里的播音员“康辉”,当时他正面对父亲大人的沉默的审问,父亲大人一言不发,目视前方,烟一根接一根的抽,姐夫心虚的坐在一遍,蜷缩着身体,欲言又止的样子,烟一根接一根的递。
很多年后,父亲大人才告诉我,姐夫当时一穷二白,初中毕业,刚退伍做什么销售员,没手艺没学历,怎么让人放心把女儿交给他,后来还是让大哥的老丈人,一个国营机械厂的老工程师带了学了几年徒,吃了好多年的苦,也学了一身的本事,现如今她们俩在厦门混的风生水起,阿姐掌管着上百人工厂的财政、行政大权,“康辉”则开着价值百万的宝马满世界的请人喝酒讨活干、向人讨要工程款,父亲母亲到厦门更多的是跟他们住在一起,母亲大人则莫名其妙的成了他们公司的董事长,那种只负责签字的董事长。
他们的婚事是在家里办的,一切从简,家里收拾出几间房,让各地的亲戚住,那时正放寒假,而我向所有住学校宿舍的同学借被子、褥子。他们成婚那天,来的亲戚很多,男生一个大通炕,女生一个大通炕,外面下着大雪,我则挤在几个长辈中间,晚上我没睡好,出了一身大汗,生生把边上的叔叔舅舅汗湿冻醒了。为啥我没睡好,因为我一直在想,姐夫跟姐姐为什么睡觉前都在拼命刷牙?哈哈哈。
很多年以后,阿姐跟我聊起那天她夜奔的事情仍心有余悸,那天她只凭着姐夫的一封信,连方向都没搞清楚就上了火车,在鹰潭转车的时候,遇到爬窗户打劫的,她窝在座位吓得瑟瑟发抖,车窗外有人拿大石头砸车窗,碎玻璃砸她一脸,硬是没有划伤。
记忆中,从八十年代到零八年南方罕见极端冰雪天气难忘的春节,可能是中国铁路运输最繁忙也最混乱的年代,四川、西南方向大量务工人员搭乘铁路奔赴南方、江浙,都要在我们这里倒车,建设于六七十年代的铁路系统需要承载十亿级的人流,没有体验过这段时间的春运的人是无法理解我们面对动车的感动。
一九九七年,香港回归,也是那年我考入杭城的一所大学,从而开启了我的五年的酸楚春运生涯,九月学校开学,父亲大人送我去学校,我们需要在贵溪倒车,一进车站门口,就看到几个衣衫不整的壮汉,拥挤在车站口,每个路过的人无论男女老幼都要体验他们人为制造拥挤,他们上下其手几乎掏便每个人所有外置的口袋、摸遍他们认为可能藏有值钱物品的部位,明目张胆,哪怕被当事人发觉,也要直蹬着对方说,你没长眼啊,没看到挤么。被摸者也是敢怒不敢言,只有当铁路工作人员路过的时候才稍显收敛。我们也是跟着一个警察钻进了候车大厅。找了座位坐了下来,爷俩儿开始唏嘘刚刚的侥幸,我们对面坐着俩大胖子,人高马大、统统白衣黑裤黑鞋,甚是干净,关键俩还长的一摸一样,憨态可掬的看着我们,我也就很好奇的看了看他们,就听他们在说:
“你看那对估计是父子”
“嗯,不对,那是一对爷孙”
“估计是去读书的”
“嗯,不对,应该是去打工的”
临到检票上车,俩胖子过检票口排在后面,左怼一下右推一下就挤到了队伍前头,正好在我们后面,也不知道怎么就招惹到了他们,骂骂咧咧两句就动上手了,推了我一把,再推了我父亲一把,我还算站的稳当,父亲就直接坐了地上,然后我们带的包袱就直接被这对活宝仍出去三四米远,仍下一句,乡巴佬,下次不要让我在贵溪看到你们后扬长而去。
一九九八年春节后我从家返校,算是真真正正体验了一次春运,我跟同学在县城的车站上的车,是那种货车临时改装的加班车,站台是看不到头的人群,车停稳后,货车门直接拉开一个巨大的口子,人群蜂拥而入,大包、小包、长扁担、短凳子在身边不断穿梭,不一会将货柜车厢塞的满满当当,车厢内中弥漫着各式各样的酸爽味道。车外是西伯利亚飘来的寒潮带来的冻雨,车内是汗流浃背的各色精壮的男女。我穿着那种10斤重棉花的标准军大衣,大家像看宝贝似的的盯着我,有俩大哥用家乡话调侃我,你看这个毒气(方言:傻瓜)居然能穿的住军大衣,哈哈哈哈。
因为我们这俩临时改装车是加班车,从县城到贵溪短短五十公里,整整走了四个多小时,有车交汇车就停避让它车,是个车站就要停,然后又塞入更多的人,没车没站的时候,它也停,不为了什么,它就是喜欢停,下午四点出发的,到了晚上八点才到的贵溪。一下车穿过火车站前广场,就发现漫山遍野的人群,有站的、有坐的、有躺的,有抽烟的有喝酒的,有就着馒头喝泡面的,更多的是茫然四顾的。候车大厅前门不知道被谁封死了,透过玻璃门看到大厅的里面的人群密度比外面高的多,可以用铺垫这个词来形容,有人告诉我这是滞留了三天的乘客。
我们焦虑得等待,等到十一点多,依旧是没有任何办法进站,我想估计进了站也进不了站台。同学的说可以给钱找人带进站,我们找到一个带红袖箍的工作人员,央求了半天,一人塞给他十块钱,这人告诉我们不能带我们进站,但可以带我们穿地道到站台上去,然后我们就跟着对方走出广场,在一个漆黑的地道里钻了五分钟,接着又歪歪扭扭的穿过几座建筑,居然发现绕到车站的对面的站台,而停运的货车正好遮蔽了站台工作人员的视线,带路的让我们就在这里等着,只要看到杭城方向的车,就上去,上不去就爬窗户,就走了。
等了大概一个小时,期间不断有车快速通过,丝毫没有停下来的意思,终于来了一趟贵州到杭州的快客缓缓减速,在车辆通过我的时候,我留心每个车窗,发现所有窗户都紧闭着,能看到里面看都是密密麻麻的人群,我的心都绝望了。车停后我们从当前车厢开始往前寻找机会,几乎跑了六节车厢都没有看到任何打开的车窗,更别说打开的车门了。
“怎么办?”
“钻车底,到车厢的另一边,那边不是站台,或许有人开车窗”
“嗯,那我们得快一点,万一车开了就要死人了”
年轻人总是无知无畏,要是现在,打死我都不敢钻车底啊,关键你还不清楚这车什么时候开,我们还真钻了,一钻过去,终于发现有个窗户是开着的,有俩人正在车窗这边抽烟透气。年轻总是体力好,同学说我顶你上去,你爬,然后再拉我上去,我呼的一下,先将行李扔上了窗台,那车窗的人吓了一跳,看清了是我们后慌忙将行李给我扔了回来,转手就要关窗户,我先将手伸进去,死死拉住车窗的边沿不让他关窗,一边大叫:
”叔叔,叔叔!求你别关窗,我们是去杭州的读书的学生,我们已经错过好多车了,请你让我上去了,我们就俩人,求你了!求你了!”
不知道是我抓的紧,他无法关门,还是他真动了恻隐之心,还真的让我爬上去了,上去后,我马上转身一手接过同学递来的包袱,扔到一边,然后再拉过对方的手将其拽上了车,我们终于上车了,年轻真好!
在谢过留窗的大叔后,我们定下心,转身往车厢内望去,我的天,如果说车站的人群是铺垫的话,车厢内的人群就可以用层叠来形容了,人群前胸贴后背贴在一起,就如同秋收时田野里的稻子一样随着火车摇摇拜拜,行李架上或躺或坐的几个年轻的小伙子,厕所门打开,伸出好几个脑袋来大口呼吸着,我也不知道踩着谁的脚,也不知道谁踩了我的脚。
行李,我们的行李呢?我扔进来了的俩,我的,我同学的,都被我扔进来了啊,都在脚下呢,有个乘客发现我的惊慌,不以为然的说到,行李到处都是,都在脚踩着,等下车再找吧。
好戏来了,好戏来了,快看快看,我顺着人群的声音看去,看到在这种人体亲密度超过想象的世界里,居然推来了一辆小卖车,对,我没有看错,就是那种标准的车厢小卖车,
“香烟啤酒可乐,花生瓜子八宝粥,脚挪一下啦,你不会转过去啊,什么素质!”
“香烟啤酒可乐,花生瓜子八宝粥, 谁的包挪一下啊,哎呀,你要死啊,挤什么挤么”
“香烟啤酒可乐,花生瓜子八宝粥, 哎呀,谁真么没素质啊,呃呃呃呃,竟然有大便”
于是在小卖车经过的路途中,人体以各种反解剖学的状态扭曲着,各种反物理学姿势平衡着,小卖车居然很快的消失在车厢的尽头。
车过诸暨,开始有下车的人,那是一张张解脱的幸福的脸,车过金华,我找到了一个位置坐了下来,车厢终于开始空了起来,西伯利亚的寒流终于显示出它的威力,凄冷凄冷的,凌晨4点了,卷起我的军大衣,往桌上一趴就晕了过去,到了杭州,总算找回了自己的行李,它跟我一样除了一身污渍以外啥事都没有。
最后一次关于火车的深刻记忆是轻松惬意的,二零零五年,因公事厦门去往西安,从没由从陆路去过长江以北的南方人来说,西北有一种独特的吸引力。
车过南昌后,我立刻兴奋起来,爬在车窗上,几乎目不转睛的盯着窗外。黄石?黄石,黄石公园,这跟咱没关系,那是美国的地界。华容?华容,关老爷华容道义释曹操。
武汉?武汉:武汉有三镇,武昌、汉口还有个汉阳造。一条大江呼的涌入眼前,波光粼粼的河水映衬出如火的晚霞,沿着江水往前眺望,晚霞中蜿蜒着一段山脊,形如伏蛇,头临大江,尾插闹市,山之巅耸立着那琉璃黄的黄鹤楼。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经过武汉后地势瞬间变的平坦,就是一望无际的大平原。孝感?孝感:董永的故乡,孝感还有麻糖呢,郑州?郑州:中原之行哪里去,郑州亚细亚。过洛阳了,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白玉谁家郎,回车渡天津。看花东陌上,惊动洛阳人。到三门峡了,三门峡有个水电站。潼关?潼关:先入关者为王上, 后进咸阳扶保在朝纲。
一望无际的大平原上,忽然冒出一块巨石,两块、三块,无数的巨石随着火车的飞速前行层层叠叠起来,越叠越多越叠越高,直到叠成一堵雄伟的高山,高到我小心翼翼地探出头去也无法看清山的全貌,火车在山脚飞驰了十几分钟,又如它忽然的出现一样,高山又急速的下坠,像调皮的孩子拿走一块块积木一样,直到最后一块巨石直至消失在车尾。华山!这就是华山,华山,自古华山一条路!东邪西毒南帝北丐,郭大侠、杨大哥,我到华山了,论剑呼?
车到渭南,便满眼都是金黄的麦子了。车到西安,心里默念着,秦始皇啊,杨玉环,我来也!一路上除了晚间实在看不到风景之外,我一路识别地图和地名,一路念叨我记忆中古诗、典故、歌词和传说,脑海中翻找一个城市又一个城市的印象,两千公里,四十四个小时,我穿越了大半个中国。
到了西安后除了下车第一顿吃的是不知味道的米饭,其后一个月内全是面食,白色的面条,绿色的面条,红色的面条,褐色的面条,黑色的面条,三尺宽的面条、两米长的面条,羊肉的、牛肉的、土豆的、绿豆的、荞麦的、菠菜的……我统统吃了遍,一个月胖了十斤。
后来就开始了动车经历了,再难有难忘的火车记忆了,动车给人快速感,更给人一种紧迫感,除了一路看手机一路睡觉之外,倒是很难有盯着窗外的冲动了。
清明之后返回厦门,特想重新一下火车旅途,一早来到了火车站,已不见绿皮火车和蒸汽火车,短途也是空调快客,五十公里的路程,也是一小时内到达,车厢内依旧是泛黄的车皮,机械结合处依旧吱吱哑哑响着,朝霞洒在车厢里,泛起暖色的光芒,车厢内却不是我想象的冷冷清清,短途的客人依然很多,操持着陌生却能听懂的方言以及南昌语系普通话,乘务员依旧如十年前般的成熟且丰满,脸上却少了那种盛气凌人的戾气,而是一种淡漠的平淡,小卖车依旧推着,依旧喊着“香烟啤酒可乐,花生瓜子八宝粥”,乘客要么是老人,要么是孩童,老人谈论着到鹰潭转车,去往湖南去看望多年不见的老姐姐,孩童在车厢内奔跑着,撞了这个个行李,碰了那个的包裹,一边的奶奶则一边织着毛衣一边轻声呼唤,到站了,邻座的一位老人塞给我几个橘子说,小伙子,帮我搬一下行李吧,太重了,我扛不动啦。
在我第一天坐上远途的火车那刻起,就有记录下我在火车上的种种经历想法,不想真正开始动手写的时候已是二十年以后。。。
家乡是赣东北一座小城,皖赣铁路纵贯南北,南下到鹰潭连接到浙赣线、闽赣线,早些年人流物流颇为颇为繁盛,同时作为优质稻米重要的产区,建有一座规模不小的国家储备粮库,修了一条专线铁路直通库区。高铁时代来临时,县城阴差阳错的居然未被规划入网,从地图上看去,县城上下左右东南西别都有高铁经过,中间唯独空着一片四四方方的高铁真空区,加之粮食市场开放,往日里热闹的库区铁路线也废弃了。陈旧火车站往来的只是北方一个陶瓷古城与省城的客运火车了。
八十年代中期,父亲作为县粮食局员工,分到了一套公家划拨的住房,将我们从乐安河畔的外婆家搬到县城粮库园区里。库区很大,里面有一个不小的鱼塘、一片能让人迷路的竹林,还有一排猪圈,更多的则是一栋栋高大雄伟的粮库和厂房,一条铁轨从我们家门口出发,一路穿过库房和竹林,在远方斜斜的插入铁路主干线,再从远方长出一道灰墙沿着铁轨回到铁轨的起点,每当墙外蒸汽火车嘟嘟的经过,喷涌的蒸汽翻滚着,越过灰墙涌入如仙境般的竹林。
起先父亲还担心年少的我不习惯这般的嘈杂,我却每天乐此不疲的抱着小狗爬上灰墙,数着一辆辆经过火车,沐浴着滚滚而来的白色蒸汽大声欢叫,偶尔能看到火车装载的稀罕东西,比如满载着坦克和大炮的军列呼啸而过时,我会兴奋的涨红着脸,大叫到,快看啊,那是坦克,坦克啊,喏喏喏,那是大炮,大炮哇,声音清脆又尖利,每每都能惊到押车的战士。
与火车的第一次亲密接触,不久就来临了,我们家的亲戚大都分布在铁路沿线的各个小县城里,节假日总要去走访的。第一次走入火车站,一辆蒸汽机车就正缓缓入站,黝黑硕大的蒸汽头吱吱喷着白雾,红底白边的车轮在连杆的带动下缓缓而动,车轮上面有个跟煤炭一般黑的司机正一脸坏笑的看着我,第一次面对这粗犷豪迈的机械巨兽,我觉得如此的亲切,如同央求的好久的玩具就在我们面前,不禁加快脚步向车头扑了过去,我就要摸到它了,我就要摸到它了,突然,一声晴天霹雳般的呼啸声在我耳边炸起,嘟嘟嘟~~~~,紧接着一团滚烫湿热白雾将我一口吞噬,我一屁股坐到地,我瞬间丧失一切感官,有的只是云里雾里,山呼海啸,火海冰山。。。。。。良久白雾忽地伸出一只带着红袖的手臂,一把拉住我的衣服,将我扯起,紧接着一声爆呵:讷是莫宁个崽?!(方言:这是谁的儿子)不要命啊,直接就往火车头扑哇!
从此以后,面对任何大型机械物体,我本能的保持10米左右的距离,哪怕它是停的、废弃的,我都感觉得它瞬间能活过来,然后向我喷发着怒气与吼叫。
此后,我每年不定期的坐上蒸汽车,往北走,第一站、第二站,然后再回来,时间都不长,一两个小时就到站了,车厢里我很好奇的听着周边的大人聊着天,说着往南、往北的的站名,南边是什么站,南边的南边又是什么?北边是什么站、北边的北边又是什么站。
九十年代,阿姐高考落榜,在父亲的安排下,在粮食局所属一家食品加工厂上班,不久工厂倒闭了,又去了粮食局所属的招待所做服务员,也没做长久,母亲很是担心,一边托人找工作,一边安排阿姐的相亲,每次相亲阿姐都带着我,每次阿姐都不高兴,于是母女俩就开始一茬又一茬的吵架,阿姐越越来越不高兴。有一天,我下了晚自习,发现阿姐在房间里哭,一遍哭还一遍写着什么,阿姐虽然对我很好,但脾气跟母亲一样不好,我也不敢询问,就在一边看我的小人书,晚间就睡下了,第二天一早姐姐不见了,母亲则发了疯一样的寻找她,后俩在桌子上发现了一封信,至今我都不知道信里说什么,只知道母亲大人读着读着就哭了出来,说,这个要死的妹呢波走滴(方言:这要死的女儿跑掉了),私奔啊,去厦门找一个才见过一面的打工崽去了。哇,阿姐居然夜奔!
年底,我第一次见到我姐夫,模样我很喜欢,长的像新闻联播里的播音员“康辉”,当时他正面对父亲大人的沉默的审问,父亲大人一言不发,目视前方,烟一根接一根的抽,姐夫心虚的坐在一遍,蜷缩着身体,欲言又止的样子,烟一根接一根的递。
很多年后,父亲大人才告诉我,姐夫当时一穷二白,初中毕业,刚退伍做什么销售员,没手艺没学历,怎么让人放心把女儿交给他,后来还是让大哥的老丈人,一个国营机械厂的老工程师带了学了几年徒,吃了好多年的苦,也学了一身的本事,现如今她们俩在厦门混的风生水起,阿姐掌管着上百人工厂的财政、行政大权,“康辉”则开着价值百万的宝马满世界的请人喝酒讨活干、向人讨要工程款,父亲母亲到厦门更多的是跟他们住在一起,母亲大人则莫名其妙的成了他们公司的董事长,那种只负责签字的董事长。
他们的婚事是在家里办的,一切从简,家里收拾出几间房,让各地的亲戚住,那时正放寒假,而我向所有住学校宿舍的同学借被子、褥子。他们成婚那天,来的亲戚很多,男生一个大通炕,女生一个大通炕,外面下着大雪,我则挤在几个长辈中间,晚上我没睡好,出了一身大汗,生生把边上的叔叔舅舅汗湿冻醒了。为啥我没睡好,因为我一直在想,姐夫跟姐姐为什么睡觉前都在拼命刷牙?哈哈哈。
很多年以后,阿姐跟我聊起那天她夜奔的事情仍心有余悸,那天她只凭着姐夫的一封信,连方向都没搞清楚就上了火车,在鹰潭转车的时候,遇到爬窗户打劫的,她窝在座位吓得瑟瑟发抖,车窗外有人拿大石头砸车窗,碎玻璃砸她一脸,硬是没有划伤。
记忆中,从八十年代到零八年南方罕见极端冰雪天气难忘的春节,可能是中国铁路运输最繁忙也最混乱的年代,四川、西南方向大量务工人员搭乘铁路奔赴南方、江浙,都要在我们这里倒车,建设于六七十年代的铁路系统需要承载十亿级的人流,没有体验过这段时间的春运的人是无法理解我们面对动车的感动。
一九九七年,香港回归,也是那年我考入杭城的一所大学,从而开启了我的五年的酸楚春运生涯,九月学校开学,父亲大人送我去学校,我们需要在贵溪倒车,一进车站门口,就看到几个衣衫不整的壮汉,拥挤在车站口,每个路过的人无论男女老幼都要体验他们人为制造拥挤,他们上下其手几乎掏便每个人所有外置的口袋、摸遍他们认为可能藏有值钱物品的部位,明目张胆,哪怕被当事人发觉,也要直蹬着对方说,你没长眼啊,没看到挤么。被摸者也是敢怒不敢言,只有当铁路工作人员路过的时候才稍显收敛。我们也是跟着一个警察钻进了候车大厅。找了座位坐了下来,爷俩儿开始唏嘘刚刚的侥幸,我们对面坐着俩大胖子,人高马大、统统白衣黑裤黑鞋,甚是干净,关键俩还长的一摸一样,憨态可掬的看着我们,我也就很好奇的看了看他们,就听他们在说:
“你看那对估计是父子”
“嗯,不对,那是一对爷孙”
“估计是去读书的”
“嗯,不对,应该是去打工的”
临到检票上车,俩胖子过检票口排在后面,左怼一下右推一下就挤到了队伍前头,正好在我们后面,也不知道怎么就招惹到了他们,骂骂咧咧两句就动上手了,推了我一把,再推了我父亲一把,我还算站的稳当,父亲就直接坐了地上,然后我们带的包袱就直接被这对活宝仍出去三四米远,仍下一句,乡巴佬,下次不要让我在贵溪看到你们后扬长而去。
一九九八年春节后我从家返校,算是真真正正体验了一次春运,我跟同学在县城的车站上的车,是那种货车临时改装的加班车,站台是看不到头的人群,车停稳后,货车门直接拉开一个巨大的口子,人群蜂拥而入,大包、小包、长扁担、短凳子在身边不断穿梭,不一会将货柜车厢塞的满满当当,车厢内中弥漫着各式各样的酸爽味道。车外是西伯利亚飘来的寒潮带来的冻雨,车内是汗流浃背的各色精壮的男女。我穿着那种10斤重棉花的标准军大衣,大家像看宝贝似的的盯着我,有俩大哥用家乡话调侃我,你看这个毒气(方言:傻瓜)居然能穿的住军大衣,哈哈哈哈。
因为我们这俩临时改装车是加班车,从县城到贵溪短短五十公里,整整走了四个多小时,有车交汇车就停避让它车,是个车站就要停,然后又塞入更多的人,没车没站的时候,它也停,不为了什么,它就是喜欢停,下午四点出发的,到了晚上八点才到的贵溪。一下车穿过火车站前广场,就发现漫山遍野的人群,有站的、有坐的、有躺的,有抽烟的有喝酒的,有就着馒头喝泡面的,更多的是茫然四顾的。候车大厅前门不知道被谁封死了,透过玻璃门看到大厅的里面的人群密度比外面高的多,可以用铺垫这个词来形容,有人告诉我这是滞留了三天的乘客。
我们焦虑得等待,等到十一点多,依旧是没有任何办法进站,我想估计进了站也进不了站台。同学的说可以给钱找人带进站,我们找到一个带红袖箍的工作人员,央求了半天,一人塞给他十块钱,这人告诉我们不能带我们进站,但可以带我们穿地道到站台上去,然后我们就跟着对方走出广场,在一个漆黑的地道里钻了五分钟,接着又歪歪扭扭的穿过几座建筑,居然发现绕到车站的对面的站台,而停运的货车正好遮蔽了站台工作人员的视线,带路的让我们就在这里等着,只要看到杭城方向的车,就上去,上不去就爬窗户,就走了。
等了大概一个小时,期间不断有车快速通过,丝毫没有停下来的意思,终于来了一趟贵州到杭州的快客缓缓减速,在车辆通过我的时候,我留心每个车窗,发现所有窗户都紧闭着,能看到里面看都是密密麻麻的人群,我的心都绝望了。车停后我们从当前车厢开始往前寻找机会,几乎跑了六节车厢都没有看到任何打开的车窗,更别说打开的车门了。
“怎么办?”
“钻车底,到车厢的另一边,那边不是站台,或许有人开车窗”
“嗯,那我们得快一点,万一车开了就要死人了”
年轻人总是无知无畏,要是现在,打死我都不敢钻车底啊,关键你还不清楚这车什么时候开,我们还真钻了,一钻过去,终于发现有个窗户是开着的,有俩人正在车窗这边抽烟透气。年轻总是体力好,同学说我顶你上去,你爬,然后再拉我上去,我呼的一下,先将行李扔上了窗台,那车窗的人吓了一跳,看清了是我们后慌忙将行李给我扔了回来,转手就要关窗户,我先将手伸进去,死死拉住车窗的边沿不让他关窗,一边大叫:
”叔叔,叔叔!求你别关窗,我们是去杭州的读书的学生,我们已经错过好多车了,请你让我上去了,我们就俩人,求你了!求你了!”
不知道是我抓的紧,他无法关门,还是他真动了恻隐之心,还真的让我爬上去了,上去后,我马上转身一手接过同学递来的包袱,扔到一边,然后再拉过对方的手将其拽上了车,我们终于上车了,年轻真好!
在谢过留窗的大叔后,我们定下心,转身往车厢内望去,我的天,如果说车站的人群是铺垫的话,车厢内的人群就可以用层叠来形容了,人群前胸贴后背贴在一起,就如同秋收时田野里的稻子一样随着火车摇摇拜拜,行李架上或躺或坐的几个年轻的小伙子,厕所门打开,伸出好几个脑袋来大口呼吸着,我也不知道踩着谁的脚,也不知道谁踩了我的脚。
行李,我们的行李呢?我扔进来了的俩,我的,我同学的,都被我扔进来了啊,都在脚下呢,有个乘客发现我的惊慌,不以为然的说到,行李到处都是,都在脚踩着,等下车再找吧。
好戏来了,好戏来了,快看快看,我顺着人群的声音看去,看到在这种人体亲密度超过想象的世界里,居然推来了一辆小卖车,对,我没有看错,就是那种标准的车厢小卖车,
“香烟啤酒可乐,花生瓜子八宝粥,脚挪一下啦,你不会转过去啊,什么素质!”
“香烟啤酒可乐,花生瓜子八宝粥, 谁的包挪一下啊,哎呀,你要死啊,挤什么挤么”
“香烟啤酒可乐,花生瓜子八宝粥, 哎呀,谁真么没素质啊,呃呃呃呃,竟然有大便”
于是在小卖车经过的路途中,人体以各种反解剖学的状态扭曲着,各种反物理学姿势平衡着,小卖车居然很快的消失在车厢的尽头。
车过诸暨,开始有下车的人,那是一张张解脱的幸福的脸,车过金华,我找到了一个位置坐了下来,车厢终于开始空了起来,西伯利亚的寒流终于显示出它的威力,凄冷凄冷的,凌晨4点了,卷起我的军大衣,往桌上一趴就晕了过去,到了杭州,总算找回了自己的行李,它跟我一样除了一身污渍以外啥事都没有。
最后一次关于火车的深刻记忆是轻松惬意的,二零零五年,因公事厦门去往西安,从没由从陆路去过长江以北的南方人来说,西北有一种独特的吸引力。
车过南昌后,我立刻兴奋起来,爬在车窗上,几乎目不转睛的盯着窗外。黄石?黄石,黄石公园,这跟咱没关系,那是美国的地界。华容?华容,关老爷华容道义释曹操。
武汉?武汉:武汉有三镇,武昌、汉口还有个汉阳造。一条大江呼的涌入眼前,波光粼粼的河水映衬出如火的晚霞,沿着江水往前眺望,晚霞中蜿蜒着一段山脊,形如伏蛇,头临大江,尾插闹市,山之巅耸立着那琉璃黄的黄鹤楼。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经过武汉后地势瞬间变的平坦,就是一望无际的大平原。孝感?孝感:董永的故乡,孝感还有麻糖呢,郑州?郑州:中原之行哪里去,郑州亚细亚。过洛阳了,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白玉谁家郎,回车渡天津。看花东陌上,惊动洛阳人。到三门峡了,三门峡有个水电站。潼关?潼关:先入关者为王上, 后进咸阳扶保在朝纲。
一望无际的大平原上,忽然冒出一块巨石,两块、三块,无数的巨石随着火车的飞速前行层层叠叠起来,越叠越多越叠越高,直到叠成一堵雄伟的高山,高到我小心翼翼地探出头去也无法看清山的全貌,火车在山脚飞驰了十几分钟,又如它忽然的出现一样,高山又急速的下坠,像调皮的孩子拿走一块块积木一样,直到最后一块巨石直至消失在车尾。华山!这就是华山,华山,自古华山一条路!东邪西毒南帝北丐,郭大侠、杨大哥,我到华山了,论剑呼?
车到渭南,便满眼都是金黄的麦子了。车到西安,心里默念着,秦始皇啊,杨玉环,我来也!一路上除了晚间实在看不到风景之外,我一路识别地图和地名,一路念叨我记忆中古诗、典故、歌词和传说,脑海中翻找一个城市又一个城市的印象,两千公里,四十四个小时,我穿越了大半个中国。
到了西安后除了下车第一顿吃的是不知味道的米饭,其后一个月内全是面食,白色的面条,绿色的面条,红色的面条,褐色的面条,黑色的面条,三尺宽的面条、两米长的面条,羊肉的、牛肉的、土豆的、绿豆的、荞麦的、菠菜的……我统统吃了遍,一个月胖了十斤。
后来就开始了动车经历了,再难有难忘的火车记忆了,动车给人快速感,更给人一种紧迫感,除了一路看手机一路睡觉之外,倒是很难有盯着窗外的冲动了。
清明之后返回厦门,特想重新一下火车旅途,一早来到了火车站,已不见绿皮火车和蒸汽火车,短途也是空调快客,五十公里的路程,也是一小时内到达,车厢内依旧是泛黄的车皮,机械结合处依旧吱吱哑哑响着,朝霞洒在车厢里,泛起暖色的光芒,车厢内却不是我想象的冷冷清清,短途的客人依然很多,操持着陌生却能听懂的方言以及南昌语系普通话,乘务员依旧如十年前般的成熟且丰满,脸上却少了那种盛气凌人的戾气,而是一种淡漠的平淡,小卖车依旧推着,依旧喊着“香烟啤酒可乐,花生瓜子八宝粥”,乘客要么是老人,要么是孩童,老人谈论着到鹰潭转车,去往湖南去看望多年不见的老姐姐,孩童在车厢内奔跑着,撞了这个个行李,碰了那个的包裹,一边的奶奶则一边织着毛衣一边轻声呼唤,到站了,邻座的一位老人塞给我几个橘子说,小伙子,帮我搬一下行李吧,太重了,我扛不动啦。
在我第一天坐上远途的火车那刻起,就有记录下我在火车上的种种经历想法,不想真正开始动手写的时候已是二十年以后。。。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