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残疾名人励志故事
中外残疾名人励志故事大全
这个世界,有很多身体残疾的人在努力生活,创造常人难有的辉煌,下面,我为大家精选了中外残疾名人励志故事大全,欢迎大家阅读欣赏。
中外残疾名人励志故事一:
那天在“体育新闻”里,我又看到了曲乐恒。
在过去的几年里,我们从报纸和电视上,已经习惯了他泪流满面、满腹委屈的表情,以及与他臃肿的上身形成强烈对比的瘦弱下肢。每每看见他,我的心就一阵难受。
犹记得那年他在“超霸杯”的决赛里,惊鸿一瞥般地连进三球;犹记得新千年到来之际,他还在绿茵场上野马般地奔跑——那张清秀的脸庞,绝不是现在这样的浑圆、老成、饱经风霜。随即就是漫长的噩梦。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夺去了他的下肢活动能力,两条结实的腿,变得只有10岁孩童般的粗细。紧接着,一场与昔日挚友张玉宁之间的索赔官司,风风雨雨,历经四年,逼得曲乐恒在法庭上软弱地哭诉:“如果不判,我就请求安乐死。”
那一刻,我深感悲哀:灾难,可以萎缩人的大腿,也可以萎缩人的意志。也许从今以后,他赢得的只有“同情”这两个字,却再也赢不了任何比赛。
虽然曲乐恒最终得到了200多万的赔偿,可是,我在他的眼睛里找不到一丝喜悦。友谊输了,青春输了,光荣和梦想也输了,对于下半生属于轮椅的曲乐恒,只能日复一日地过着疼痛的生活。有什么,可以抚慰这种忧伤?
但是,事情发展出乎意外。
再次见到曲乐恒,是在“鲁豫有约”。临到节目结束,他弹了一曲《梦中的婚礼》,双手熟练地在琴键上跳跃奔跑,依旧气韵动人,那一幕让主持人泪光闪烁。虽然运动员的故事已经落幕,幸好还有音乐,聊以自慰。
然而,让所有人始料未及的是,曲乐恒接着成了一位剑客!2005年7月3日,曲乐恒在南京夺得了全国首届轮椅击剑赛B级男花个人赛铜牌,尽管他参加轮椅击剑训练仅两月余。采访中,曲乐恒露出了久违的.幸福笑容,捋着剑锋说:“这是我的宝剑,它带给我全新的生活!”
更耐人寻味的是,曲乐恒在每支剑把上都贴着一个“乐”字,以此为标:“过去踢球时,从不这样,都直接写号码,我在辽宁队是7号,衣服上都标着‘7’呢。现在我们没有号码,我就挑了‘乐’字,表明一种态度,也象征着某种希望。”曲乐恒痛哭过,绝望过,最终,他把“乐”字刻在了心里,舞动长剑,与命运搏击——此刻他的微笑,如此动人。
之前,我听过很多格言警句——譬如不论结果,战胜自己就够了——但我总是觉得,竞技体育的赛场,还是那块璀璨的金牌最珍贵。直到那天晚上,看着曲乐恒剑把上的“乐”字,我忽然明白:人的内心就是最大的战场,我们时时刻刻都在与自己赛跑,赢了自己的缺陷不足,也就能赢得真正的幸福快乐。那枚象征新生的击剑赛铜牌,是曲乐恒人生的无价之宝。
这个世界,有很多身体残疾的人在努力生活,创造常人难有的辉煌:孙岩是中国第一位盲人钢琴家,在国内外城市演出达百余场,为人赞叹;下肢瘫痪的史铁生,用一支笔开创《我与地坛》的世界,其思维之宽广,让人神往;这一次,是一个退役的足球运动员,勇敢转战其他战场,带着那个“乐”字,用双手延续梦想……
史铁生说:“人的命就像这琴弦,拉紧了才能弹好,弹好了就够了。”
上帝用身体的部分残疾,拉紧了某些人命运的琴弦,也许,就是让他们奏出更美丽惊世的旋律。起初,他们都会对此诅咒埋怨,一路磕磕碰碰走来,只有少部分人渐渐明白,失去了什么,也不能失去自己内心的希望和勇气,那才是真正掌管自己命运的“上帝之手”。
中外残疾名人励志故事二:
5岁的时候,张海迪因患脊髓血管瘤造成高位截瘫,但她身残志坚,勤奋学习,热心助人,被誉为" 当代保尔"。 在残酷的命运挑战面前,张海迪没有沮丧和沉沦,她以顽强的毅力和恒心与疾病做斗争,经受了严峻的考验,对人生充满了信心。她虽然没有机会走进校门,却发奋学习,学完了小学、中学全部课程,自学了大学英语、日语、德语和世界语,并攻读了大学和硕士研究生的课程。1983年3月7日,共青团中央在北京举行命名表彰大会,授予被誉为"80年代新雷锋"的张海迪同志"优秀共青团员"称号。1983年张海迪开始从事文学创作,先后翻译了《海边诊所》、《小米勒旅行记》和《丽贝卡在新学校》,创作了《向天空敞开的窗口》、《生命的追问》、《轮椅上的梦》等一百多万字的作品。现为山东省作家协会文学创作室一级作家。1993年张海迪通过考试和论文答辩,获吉林大学哲学硕士学位。1994年参加远南运动会。1997年入选日本NHK"世界五大杰出残疾人"。1998年起担任中国肢残人协会主席。2000年获得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中外残疾名人励志故事三:
贝多芬是世界著名的音乐家,也是命运最糟的一个。童年,贝多芬是在泪水浸泡中长大的。家庭贫困,父母失和,造成贝 多芬性格上严肃、孤僻、倔强和独立,在他心中蕴藏着强烈而深沉的感情。他从12岁开始作曲,14岁参加乐团演出并领取工资 补贴家用。到了17岁,母亲病逝,家中只剩下两个弟弟,一个妹妹和已经堕落的父亲。不久,贝多芬得了伤寒和天花,几乎丧命。贝多芬简直成了苦难的象征,他的不幸是一个孩子难以承受的。 尽管如此,贝多芬还是挺过来了。他对音乐酷爱到离不开的程度。在他的作品中,有着他生活的影子,既充满高尚的思想 ,又流露对人间美好事物的追求、向往。对美丽的大自然他有抒发不尽的情怀。 说贝多芬命运不好,不光指他童年悲惨,实际上他最大的不幸,莫过于28岁那年的耳聋。先是耳朵日夜作响,继而听觉日益衰弱。他去野外散步,再也听不见农夫的笛声了。从此,他孤独地过着聋人的生活,全部精力都用于和聋疾苦战。 贝多芬活在世上,能理解他的人太少了,而唯一能给他安慰的只有音乐。他作曲时,常把一根细木棍咬在嘴里,借以感受钢琴的振动,他用自己无法听到的声音,倾诉着自己对大自然的挚爱,对真理的追求,对未来的憧憬。他著名的《命运交响曲》就是在完全失去听觉的状态中创作的,是贝多芬最杰出的一部作品,它的主题是反映人类和命运搏斗,最终战胜命运。这也是他自己人生的写照。 这是第一乐章中连续出现的沉重而有力的音符。贝多芬说:“命运就是这样敲门的。”他坚信“音乐可以使人类的精神爆发出火花”。“顽强地战斗,通过斗争去取得胜利 。”这种思想贯穿了贝多芬作品的始终。
1827年3月26日,一个雷雨交加的夜晚,音乐巨人与世长辞,那时他才57岁。贝多芬一生是悲惨的,世界不曾给他欢乐, 他却为人类创造了欢乐。贝多芬身体是虚弱的,但他是真正的强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