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哪些著名人物与丝绸之路有关
展开全部
一、陆上与丝绸之路有关的人物:
1、汉武帝刘彻,公元前156年7月14日至公元前87年3月29日,社会经济上,开辟丝绸之路,在轮台、渠犁屯田等创举,并置使者校尉,建立年号、颁布太初历、兴太学,影响极为深远。
2、张骞,前164年至前114年,字子文,通了汉朝通往西域的南北道路,即赫赫有名的丝绸之路,汉武帝以军功封博望侯。
3、玄奘,602至664年,唐朝著名的三藏法师,俗姓陈,名袆,世称唐三藏。
二、海上与丝绸之路有关的人物:
1、明成祖,1360年5月2日至1424年8月12日,即明成祖,多次派郑和下西洋,加强了中外友好往来,加强对南海的经营。
2、郑和,1371至1433年,明朝太监。1405到1433年,郑和七下西洋,完成了人类历史上伟大的壮举。
3、鉴真,688至763年,日文又称鉴真,中国唐朝僧人,曾六次东渡,鉴真东渡的主要目的是弘扬佛法,传律授戒。
展开全部
一、陆上与丝绸之路有关的人物:
1、汉武帝刘彻,公元前156年7月14日至公元前87年3月29日,社会经济上,开辟丝绸之路,在轮台、渠犁屯田等创举,并置使者校尉,建立年号、颁布太初历、兴太学,影响极为深远。
2、张骞,前164年至前114年,字子文,通了汉朝通往西域的南北道路,即赫赫有名的丝绸之路,汉武帝以军功封博望侯。
3、玄奘,602至664年,唐朝著名的三藏法师,俗姓陈,名袆,世称唐三藏。
二、海上与丝绸之路有关的人物:
1、明成祖,1360年5月2日至1424年8月12日,即明成祖,多次派郑和下西洋,加强了中外友好往来,加强对南海的经营。
2、郑和,1371至1433年,明朝太监。1405到1433年,郑和七下西洋,完成了人类历史上伟大的壮举。
3、鉴真,688至763年,日文又称鉴真,中国唐朝僧人,曾六次东渡,鉴真东渡的主要目的是弘扬佛法,传律授戒。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1.张骞(约公元前164~前114年),汉族,字子文,汉中郡城固(今陕西省城固县)人,中国汉代卓越的探险家、旅行家与外交家,对丝绸之路的开拓有重大的贡献。因张骞在西域有威信, 后来汉所遣使者多称博望侯以取信于诸国。
张骞对开辟从中国通往西域的丝绸之路有卓越贡献,至今举世称道。西域诸国当时无史籍记载,张骞所报道,备载于《史记》、《汉书》中,是研究中亚史所根据的原始资料,具有重要价值。开拓汉朝通往西域的南北道路,并从西域诸国引进了汗血马、葡萄、苜蓿、石榴、胡桃、胡麻等等。
2.班超(32年—102年),字仲升。汉族,扶风郡平陵县(今陕西咸阳东北)人。东汉时期著名军事家、外交家。史学家班彪的幼子,其长兄班固、妹妹班昭也是著名史学家。班超为人有大志,不修细节,但内心孝敬恭谨,审察事理。他口齿辩给,博览群书。不甘于为官府抄写文书,投笔从戎,随窦固出击北匈奴,又奉命出使西域,在三十一年的时间里,平定了西域五十多个国家,为西域回归、促进民族融合,做出了巨大贡献。永元十二年(100年),因年迈请求回国。永元十四年(102年)八月,抵达洛阳,被拜为长水校尉。同年九月,班超因病去世,享年七十一岁。死后葬于洛阳邙山之上。
张骞对开辟从中国通往西域的丝绸之路有卓越贡献,至今举世称道。西域诸国当时无史籍记载,张骞所报道,备载于《史记》、《汉书》中,是研究中亚史所根据的原始资料,具有重要价值。开拓汉朝通往西域的南北道路,并从西域诸国引进了汗血马、葡萄、苜蓿、石榴、胡桃、胡麻等等。
2.班超(32年—102年),字仲升。汉族,扶风郡平陵县(今陕西咸阳东北)人。东汉时期著名军事家、外交家。史学家班彪的幼子,其长兄班固、妹妹班昭也是著名史学家。班超为人有大志,不修细节,但内心孝敬恭谨,审察事理。他口齿辩给,博览群书。不甘于为官府抄写文书,投笔从戎,随窦固出击北匈奴,又奉命出使西域,在三十一年的时间里,平定了西域五十多个国家,为西域回归、促进民族融合,做出了巨大贡献。永元十二年(100年),因年迈请求回国。永元十四年(102年)八月,抵达洛阳,被拜为长水校尉。同年九月,班超因病去世,享年七十一岁。死后葬于洛阳邙山之上。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一、陆上与丝绸之路有关的人物:
1、汉武帝刘彻,公元前156年7月14日至公元前87年3月29日,社会经济上,开辟丝绸之路,在轮台、渠犁屯田等创举,并置使者校尉,建立年号、颁布太初历、兴太学,影响极为深远。
2、张骞,前164年至前114年,字子文,通了汉朝通往西域的南北道路,即赫赫有名的丝绸之路,汉武帝以军功封博望侯。
3、玄奘,602至664年,唐朝著名的三藏法师,俗姓陈,名袆,世称唐三藏。
二、海上与丝绸之路有关的人物:
1、明成祖,1360年5月2日至1424年8月12日,即明成祖,多次派郑和下西洋,加强了中外友好往来,加强对南海的经营。
2、郑和,1371至1433年,明朝太监。1405到1433年,郑和七下西洋,完成了人类历史上伟大的壮举。
3、鉴真,688至763年,日文又称鉴真,中国唐朝僧人,曾六次东渡,鉴真东渡的主要目的是弘扬佛法,传律授戒。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