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有为法皆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这是什么意思
2个回答
展开全部
意思是说世尊告诫我们凡人修法,纵使千万岁,也未必成果,为什么呢,一切有为法,世间一切有所为,或者有所不为的法,都是凡人的执着,所为或者所不为在世尊看来都是一样的,那么怎么摆脱呢,就是把这些法都视如梦幻泡影,视如朝露,闪电,一切都是瞬间,一切皆为梦幻,当然事实上凡人是无法理解的,那就先作如是观,也就是先这么看,虽然不理解,没能顿悟,但先这么看,说的简单点就是一道题目不会,先看到答案,从答案的思路倒退,也未尝不可。
此段偈语原文出自《金刚经》,《金刚经》全称《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最早的译者是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金刚经》有几个版本,但以鸠摩罗什译本最为流行。《金刚经》后由禅宗所倡导,是禅宗著名的经典。后来,由于该经长短适宜,5000多字的经文易于持诵,更重要的是持诵该经功德显著,唐以后诸朝代都有名僧大德推崇此经。
台湾著名禅宗大德耕耘导师曾说,持诵《金刚经》具有消灾、解怨、灭罪的功效。诵持《金刚经》的方法是:选择一本大字号易读的、不分段的《金刚经》(世面上留传的有两种:一种为分段的“分为三十二分的”;一种是不分段的)。最好是在每天早晨精神好时,盥洗完毕后,净心地念,一口气念它三遍,念时不要管经文的意思(直心持诵,不起分别心,不要默念),念完后把经一合,静心几分钟,看看心有何觉受?只有这样持诵《金刚经》,才有可能证得“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这是持诵《金刚经》的最高境界)的感受,证得这种境界(感受)后,才不会把虚幻的大千世界认作是真实的。因为外在的一切都是心的变现,都是不实的;同时,境又决定了心,佛教说“心本无生因境有,”这是绝对的真理。大家是否回忆看看:我们的思想是不是都是现在或去过所看到、所听到或所触及到的外在而留下来的记忆?如果没有外面的境界,我们会有这些记忆、思想、或念头吗?肯定没有。但我们一般人通常做不到这一点,包括一些修行人,因为心里虽然知道外在的不实,但还会把幻当作真。比如你今天出门跌了一跤,把脚跌破了,很痛啊!你说这是假的吗?今天你做生意亏了本,破了财,你说这是假的吗?你不可能把这些经历看成假的吧,答案是肯定的。为什么呢?如果把世界上的一切或你过去的思想行为都看成是虚假的,那佛教还怎么会劝人“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如果都是虚假的,那还要什么善恶呢?必竟你所作的善恶之业还在,你所作的善恶业是要结果的。
俗话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你肯定会说:前头你说是假的,后头你又说是真的,不是矛盾吗?非也。因为佛教所说的“世界如幻”是指:不要执着于过去的恩恩怨怨,过去了的事情就让它过去吧,要你把它放下;不要再执着(常想着)它,这才是佛教对世界真实的看法,也是《金刚经》四句偈真正的含义。但是,你说我知道了,可还是做不到、放不下呀。如果白天领导扣了我奖金,晚上回到家里,我在心中还是会愤愤不平的……所以说,历代有许多高僧大德都劝人持诵《金刚经》(或精修禅定),持诵《金刚经》到了最高境界就是“正受”,有了正受,你才能“达世如幻”,你才能放下啊!从今以后,你就不会再执着于过去的恩恩怨怨,也不会耽心未来会怎么样?因为你只活在当下,把一切都放下了,你想:这岂不是人生最幸福、最快乐的事吗?
此段偈语原文出自《金刚经》,《金刚经》全称《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最早的译者是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金刚经》有几个版本,但以鸠摩罗什译本最为流行。《金刚经》后由禅宗所倡导,是禅宗著名的经典。后来,由于该经长短适宜,5000多字的经文易于持诵,更重要的是持诵该经功德显著,唐以后诸朝代都有名僧大德推崇此经。
台湾著名禅宗大德耕耘导师曾说,持诵《金刚经》具有消灾、解怨、灭罪的功效。诵持《金刚经》的方法是:选择一本大字号易读的、不分段的《金刚经》(世面上留传的有两种:一种为分段的“分为三十二分的”;一种是不分段的)。最好是在每天早晨精神好时,盥洗完毕后,净心地念,一口气念它三遍,念时不要管经文的意思(直心持诵,不起分别心,不要默念),念完后把经一合,静心几分钟,看看心有何觉受?只有这样持诵《金刚经》,才有可能证得“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这是持诵《金刚经》的最高境界)的感受,证得这种境界(感受)后,才不会把虚幻的大千世界认作是真实的。因为外在的一切都是心的变现,都是不实的;同时,境又决定了心,佛教说“心本无生因境有,”这是绝对的真理。大家是否回忆看看:我们的思想是不是都是现在或去过所看到、所听到或所触及到的外在而留下来的记忆?如果没有外面的境界,我们会有这些记忆、思想、或念头吗?肯定没有。但我们一般人通常做不到这一点,包括一些修行人,因为心里虽然知道外在的不实,但还会把幻当作真。比如你今天出门跌了一跤,把脚跌破了,很痛啊!你说这是假的吗?今天你做生意亏了本,破了财,你说这是假的吗?你不可能把这些经历看成假的吧,答案是肯定的。为什么呢?如果把世界上的一切或你过去的思想行为都看成是虚假的,那佛教还怎么会劝人“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如果都是虚假的,那还要什么善恶呢?必竟你所作的善恶之业还在,你所作的善恶业是要结果的。
俗话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你肯定会说:前头你说是假的,后头你又说是真的,不是矛盾吗?非也。因为佛教所说的“世界如幻”是指:不要执着于过去的恩恩怨怨,过去了的事情就让它过去吧,要你把它放下;不要再执着(常想着)它,这才是佛教对世界真实的看法,也是《金刚经》四句偈真正的含义。但是,你说我知道了,可还是做不到、放不下呀。如果白天领导扣了我奖金,晚上回到家里,我在心中还是会愤愤不平的……所以说,历代有许多高僧大德都劝人持诵《金刚经》(或精修禅定),持诵《金刚经》到了最高境界就是“正受”,有了正受,你才能“达世如幻”,你才能放下啊!从今以后,你就不会再执着于过去的恩恩怨怨,也不会耽心未来会怎么样?因为你只活在当下,把一切都放下了,你想:这岂不是人生最幸福、最快乐的事吗?
展开全部
这四句偈是建立在佛觉醒后在真空境界所了解到的世界观下的。
释迦摩尼在觉醒后成佛,以佛眼看世界,看到了超越三维的世界,不同维道的三界六道生命在无明中轮回转世千万次,生生世世经历无数的痛苦,不能享受大自在。
拿人道来说每一世短短几十年人生,人因为无明就以为是生命的全部,殊不知这短短的几十年在整个灵魂的轮回中都不到千万分之一,所以在这几十年里面经营的各种事业、乃至家庭、生命的意义都如同昨天晚上做了一个梦。
可以类比出来,在几十年的人生里面,每天做的梦可以说在几十年生命里不值一提的。所以这几十年的有为法才用瞬间即逝的泡沫,如露如电来比喻是非常贴切的。
佛学是宇宙最高的法。例如当今很多科学家如朱清时、李嗣涔对佛学说的有很多的研究。可以去看一看,我也试过在一次禅定中看到上一辈子是一个卑微的丫鬟,因为犯错被杀了。这也解释了我这一辈子老是觉得自己不值得,对有权力的人莫名的敬畏。
释迦摩尼在觉醒后成佛,以佛眼看世界,看到了超越三维的世界,不同维道的三界六道生命在无明中轮回转世千万次,生生世世经历无数的痛苦,不能享受大自在。
拿人道来说每一世短短几十年人生,人因为无明就以为是生命的全部,殊不知这短短的几十年在整个灵魂的轮回中都不到千万分之一,所以在这几十年里面经营的各种事业、乃至家庭、生命的意义都如同昨天晚上做了一个梦。
可以类比出来,在几十年的人生里面,每天做的梦可以说在几十年生命里不值一提的。所以这几十年的有为法才用瞬间即逝的泡沫,如露如电来比喻是非常贴切的。
佛学是宇宙最高的法。例如当今很多科学家如朱清时、李嗣涔对佛学说的有很多的研究。可以去看一看,我也试过在一次禅定中看到上一辈子是一个卑微的丫鬟,因为犯错被杀了。这也解释了我这一辈子老是觉得自己不值得,对有权力的人莫名的敬畏。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