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到底什么是元宇宙呀?
“元宇宙”一词, 是由美国作家尼尔·斯蒂芬森1992年在小说《雪崩》中创造的。它描绘了一个平行于现实世界的虚拟世界,每个人拥有自己的数字分身,可随时进出这个虚拟空间,与其他人和虚拟世界互动。在原书中,作者想象存在一个先验的、精神的世界,那才是真实的世界,而我们的日常生活反而是虚幻的,是这个元宇宙的投影。
注意:
元宇宙就是每个人既然是互联网的一部分,那么也就是元宇宙的一部分,这就是元宇宙一个核心的关键点,之前的任何游戏任何虚拟空间你在里面,但你不拥有这个空间的任何数据和资产,那么这个虚拟的空间就是游戏提供商的,和你半毛钱关系都没有,但是在元宇宙世界里面,你自己的数字资产就是你自己的,别人永远拿不走。
另外一个话题就是元宇宙等不等于虚拟现实呢?AR、VR等等,微博能不能代表元宇宙呢?或者说任何一家大公司能不能代表呢?答案就是不能。这些AR、VR技术再好,没有个体的人以及个体人的数字资产在里面,就不是元宇宙,只是他们自己的宇宙而已。
之所以是元宇宙,就是大家的个人都是宇宙的组成部分,离开了个人数字资产谈元宇宙就是耍流氓,所以你理解了吧?这些大公司都是元宇宙的一部分,或多或少,但他们并不代表元宇宙,那么很多人还是很蒙圈,元宇宙跟当初的互联网有什么不同呢?
元宇宙本质上是对现实世界的虚拟化、数字化过程,需要对内容生产、经济系统、用户体验以及实体世界内容等进行大量改造。但元宇宙的发展是循序渐进的,是在共享的基础设施、标准及协议的支撑下,由众多工具、平台不断融合、进化而最终成形。
随着元宇宙概念的爆火,虚拟数字人又再次成为了大众关注的焦点。在商汤科技发布的《企业级AI数字人白皮书》中,将数字人分成L1-L5五个等级,其中,L4和L5等级的数字人统称为“AI数字人”。杭州李未可科技有限公司表示,他们打造的虚拟人,正是这样的“AI数字人”。与普通CG制作的数字人不同,李未可家族,是拥有“智慧大脑”的“AI数字人”,其最终落地在AR眼镜产品中,在XR世界与用户进行个性化的交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