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耳为什么只活了23岁?
1935年7月17日,他在途经日本时,随友人去神奈川县藤泽市鹄沼海滨游泳,不幸溺水身亡,年仅23岁。就在聂耳去世的一个多月前,电影《风云儿女》在上海金城大剧院公映,该片的主题歌《义勇军进行曲》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这便是国歌最初的诞生背景。
聂耳身亡后,其在日生前好友张天虚赴现场收领遗体,在日本火化后带回中国,暂时寄存在上海,并通知聂耳的家人前来,由聂耳的哥哥聂叙伦将骨灰带回昆明,1938年安葬于昆明西山。1980年5月昆明市将聂耳墓迁于西山太华寺与龙门之间,新墓形似一架弹拨乐器。
聂耳的成就
1935年初,聂耳创作了著名的《义勇军进行曲》。《义勇军进行曲》是聂耳为上海电通公司拍摄的故事片《风云儿女》所作的主题曲。聂耳一生共创作乐曲37首,其中反映工人阶级生活和斗争的歌曲占有较大比重。
除《义勇军进行曲》外,聂耳的代表作品还有《毕业歌》,《前进歌》,《大路歌》,《开路先锋》,《码头工人歌》,《新女性》,《飞花歌》,《塞外村女》,《铁蹄下的歌女》,《告别南洋》《梅娘曲》,《卖报歌》,歌剧《扬子江暴风雨》及民族器乐曲《翠湖春晓》,《山国情侣》,《金蛇狂舞》等。
聂耳只活了23岁是因为聂耳在日本神奈川县藤泽市鹄沼海滨游泳时,不幸溺水身亡。云南玉溪人,生于昆明,原名聂守信,字子义(亦作紫艺),中国音乐家,曾用笔名有黑天使、噪森、浣玉、王达平等。
他的音乐创作具有鲜明的时代感、严肃的思想性、高昂的民族精神和卓越的艺术创造性,为中国无产阶级革命音乐的发展指出了方向,树立了中国音乐创作的榜样。
聂耳早期经历
1912年2月14日(农历辛亥年腊月廿七),聂耳出生于云南省昆明市甬道街73号。
1916年7月17日,聂耳的父亲病故,家庭经济立即陷入困境。后依靠他母亲的努力,通过了医生鉴定的考试,获得正式挂牌给人治病的资格,同时仍兼成春堂制药、卖药的经营,勉强负起全家的经济重担。
1919年,聂耳进入昆明县立师范附属小学,学习非常刻苦努力,成绩经常名列前茅。初小结业后,因生活艰难,无法按学校的规定缴纳童子军服装费,被迫转学。
1922年春,进入昆明私立求实小学高小部学习,由于他的成绩优秀,得到减免学杂费的待遇。他从小就明显表露出对音乐的爱好,先后向其家人及邻居邱木匠学习民族乐器(竹笛、二胡、三弦、月琴等)的吹奏并对当地民间音乐(如滇戏、花灯、洞经调等)开始接触。
热情投入求实小学的课余音乐活动,曾被选为该校学生自治会会长、学生音乐团的指挥等,并曾荣获该校第一号学生奖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