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是怎样想到挖掘定陵的?
郭沫若执着于挖明皇陵有两个原因,一个是永乐大典很有可能在长陵里,这是朱棣一生杰出的成绩之一,带一份陪着自己很有可能,而永乐大典在清末年间已经被毁,它倘若被发现全本,也是国宝级别的,郭沫若想要的便是它。但在后世的研究中,他或许还有另一个私心,这个私心跟他的祖上有关,有人通过一系列的考证,认为郭沫若是郭子兴的后人。
郭子兴对于明史来说是一个必提的人物,他是元末的群雄之一,也是朱元璋崛起的重要人物。一定程度上来说,没有郭子兴,便没有后来的朱元璋。但功绩太大也不是好事,郭子兴是病逝,可他的三个儿子,一个战死,另外两位皆是死于朱元璋。老朱还将郭家斩草除根,为的是想让他绝后,其实郭子兴并不止一个老婆,他的小老婆还给他生下过一个儿子。
这个儿子名叫郭老舍,他躲过一劫活了下来。郭老舍便是郭沫若的祖上,郭沫若自己也曾亲口提过。朱家斩郭家祖辈,郭家又刨了朱家的坟,所以不少人都认为郭沫若挖掘明皇陵是有私心的。不过这有待考证,毕竟郭沫若自己没有说出来,也没人知道他执着于明皇陵的真实意图。
在挖掘明定陵的时候,其实受到了不少的人的坚决的反对,理由很简单,在1955年时期,国家根本就不具备保护文化的能力和条件,而如此冒失的挖掘,虽然能够了解一部分历史的真相,但是失去的绝对会比得到的更多,最终的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这是一次“无法挽回的错误”。
明定陵挖开后,大量文物立即被氧化、破坏,各种珍贵字画、丝织品顷刻间灰飞烟灭,令人痛心不已。它成了中国考古史上的第一件悲剧,这件事令国人心痛,也一度受到嘲讽。从这以后,便留下了一个规定,那便是禁止挖掘任何的帝陵,而考古也逐渐从主动挖掘变成抢救性发掘。如此惨痛的代价,郭老却没有死心,1965年,他再次申请挖掘长陵。这件事自然没有同意,他只得到了一句十年之内不开帝王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