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快与慢》读书笔记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如果说最近哪一本书看完后,让我对自己感官开始产生怀疑,那就是《思考快与慢》了。这本书是著名的心理学家丹尼尔·卡尼曼的作品,然而他获得的却是诺贝尔经济学奖,这真是让人惊讶。果然是“不想当飞行员的厨师,不是好医生”么?先得吐槽一下书的翻译,我买的是中信出版社的作品,特意找了个好评还不算太少的版本,结果仍然翻译得让人抓耳挠腮,让我几次锤着胸口质问自己怎么还不能一目十行地读英文原版。好在书的内容充实,不拿上纸笔、尺子、相机跟着作者的思维跑,都会觉得是一种遗憾。
还是说说为什么这本书让我产生这样的自我怀疑吧,那就是这整本书,大部分时间都在告诉我“你太傻了”,很多我们以为自己足够理性思考的回答,都是脑瓜子一热跑出来的非理性回答,有些可能和事实有一定偏差,更严重点的,可能完全与事实相反。
举个例子,有没有感觉到近年来地震越来越频繁了?我的答案是,没错,因为如今微信、微博上隔三差五就是哪里哪里发生地震,而在记忆中,在我读小学时,几乎就没有见到关于地震的播报。但是事实再一次打脸,通过查阅地震局的统计资料,会发现地球震动的频次并没有在这几年迅速提升,只是如今互联网高速发展,让信息的传播速度越来越快。当我们周遭反复收到关于“地震”的新闻时,就错误地将新闻多和地震多关联在了一起。这又被称为可得性偏好——当一件事更容易出现在我们眼前时,我们就认为这件事更容易发生。同样的偏差还经常出现在娱乐新闻中,那句有名的”贵圈真乱“也是典型的可得性偏好。
这只是书中内容的冰山一角,书中还有各种各样的案例来证明我们的大脑并不如我们想象的那样理性思考。所以,看完这本书便产生自我怀疑,真不是夸大其词。
全书总共36章,如果完全按照章节来记读书笔记,那和抄书也没差别了,所以我按照自己的思考,归纳了一下书中的几处关键点,或称之为“趣味点”来对全书进行总结。
如今左右脑分工的说法,都有不少学者存疑。而作为心理学家的丹尼尔·卡尼曼,还是将大脑分成了两个区域,分别是系统1和系统2。这种分法和生物上的左右脑分工又有本质上的区别,左右脑分工是生理分工,而系统1与系统2的分工界限在生理上则是看不见的,这是一种虚拟的运转方式的分工。其中,系统1代表着大脑无意识的、快速的、不怎么费脑的运行模式。而系统2则代表着较慢的、理性的、需要消耗大量脑资源的运转模式。我们看到火焰会想到别被烧伤,这是系统1在运转,而看到火焰后,要仔细说出内焰、外焰的区别和其温度的不同,就属于系统2范畴了。作者认为,我们的大脑更倾向于自我保护,所以会尽量少运转需要消耗大量资源的系统2,只有当系统1遇到麻烦时才会跑来启动系统2。而更多时候,即使问题需要使用系统2才能解决,系统1也有可能为了让大脑多偷懒一会儿,而自作主张把问题给解决掉。于是,就有了接下来一系列的大脑“偷懒神器”。
上面已经提到过一个偷懒神器,就是可得性偏好,接下来的典型性偏好,也是个省事利器。说的是人们会关注一些典型特征,而忽略事物的本质规律。比如说一个年轻女性驾驶豪华跑车在路上行驶,请尝试下对这个女性的身份进行猜想:猜想1,她是一名普通员工;猜想2,她的爸爸是当地著名公司的CEO,而她在她爸的公司中当个小员工体验基层工作。从概率学上来讲,猜想1已经全部包含猜想2的内容,甚至比猜想2多了更多可能,所以选择猜想1正确的概率要大很多。可是,大部分人却更愿意选择猜想2,因为更加丰富生动的细节,而且这些细节和我们平时生活中喜闻乐见的八卦消息更加类似,导致大部分人都忽视了实际概率,而做出错误判断。其实这个问题稍微用系统2思考一下,便能得出正确答案,但是系统2偷懒,系统1又似乎找到了“正确答案”,于是错误判断就这样产生了。
这个效应平时听得还挺多的。成语中的“爱屋及乌”可以称得上典型案例——因为喜欢某样东西,便将这种喜欢向周围弥漫、扩散。汉语博大精深,在表达同样一件事情时,不同的用词就有情感上的微妙差异。比如果断与鲁莽,自信与自付,活跃与打闹,坚持不懈与固执己见……而选择这些词语时,我们就已经或多或少带上了光环效应。在书的最后几章,作者抛出了一个问题:“你的婚姻幸福吗?”,根据调查,刚结婚1-2年的夫妇给予的婚姻幸福度评分最高,而未结婚和结婚多年的夫妇,婚姻幸福度都在普通水平。或许在回答这个问题时,人的系统1先用光环效应回答了这个问题,新婚夫妇面对彼此,都是眼中留着爱意,这种喜爱的情感,自然会蔓延到周围的一切事物中,这时对方的优点是优点,连缺点也变成了优点。所以谈到婚姻幸福时,自然得出了高评分。而当时间慢下来,系统2逐渐参与到日常的二人生活中,光环效应才开始渐渐褪去,于是,那句婚姻中的经典语录就出现了——“结婚前你可不是这样的”。人在结婚前后真的变化有那么大吗?我看不尽然,一些恋爱期的小动作,就足以暴露很多性格特征,只是沉浸在恋爱喜悦中的人,哪有那么多力气调动系统2来思考除恋爱以外的事情呢?
这个效应非常有意思,指的是评估一件未知事物时,喜欢先估计一个参考值,然后在这个参考值的基础上进行调整。这个听上去似乎没什么问题,通过经验先评估一个大概范围,这不是非常科学的预估方法吗?非也,问题在于,你在评估参考值时,会受到许多外部影响,导致评估的参考值误差极大。比如酒店用餐这件事,在没有开展“反腐倡廉”大运动前,很多高档酒店都会接待政要人物,三公消费极高,所以一顿饭吃下来,至少两三千以上。而颁布三公消费禁令后,高档酒店的生意瞬间少了很多政要顾客,为了支撑酒店经营,便大幅度降价菜品。可是很多高档酒店菜单价格下调后,依然吸引不了普通市民的就餐。原因就是普通市民在看到酒店的高档装修时,已经自然而然地评估出一个高价的参考值,连走进去看一眼菜单的想法都没有,又何来平价消费呢?于是,一些大海报被立在了星级酒店门口,还有一些急了眼的酒店经理,干脆把部分低价菜品印在了酒店玻璃窗上,以此来打破市民们心中的锚定效应。
很多管理者认为,批评比表扬更有用,但事实上,员工的表现会呈现出一种回归平均值的现象,即一段时间的良好表现后,往往会带来一段时间的较差表现。这就出现了一个神奇现象,表现好的员工收到表扬后表现变差,而表现差的受到批评反而容易表现良好。于是管理者的系统1运转一下,便得出结论:“表扬无效,批评有用。”然而,这一切不过是回归现象起作用而已,即使什么都不做也是同样结果。这就和道家的“无为而治”不谋而合。如果领导们都明白这个道理,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当然,这是句玩笑话。
读这本书的时候,我就在思考,为什么心理学家拿下了诺贝尔经济学奖。我想到的答案是,因为丹尼尔将人的大脑剖析成系统1、系统2这样一快一慢的两个系统,揭露了人的快速思维模式多么容易受到外界影响。而有心的商人们,便从这一心理现象里嗅到了商业气息,研究如何利用人的快思考,引导有利于买家的交易产生。比如打折比直接换商品价格牌更有效、高档的门店装修能让人更容易接受高价的菜单、卖商品时先说商品的优点再说缺点等,这都是将快思考灵活应用的案例。而常常作为买家的我们,在读了这本书后,也需要时刻给自己提个醒,判断问题时,不要过于依赖自己的第一直觉,应该尝试调动系统2,慢慢思考。
恍然间,发现此读书笔记的内容和作者谈到的记忆自我非常类似。书中的开头结尾、高潮都被大脑轻松记下来了,而耗时最多的其他阅读内容,仅有些浅显记忆。尽管全书的例子数不胜数,可若是让我快速地凭记忆说出书中任意10个例子,我还是需要思考良久。对此,我甚至想到了一个有关系统1、系统2的实验方案:找同样两批看过《思考,快与慢》的读者,让第一批读者回答这样两个问题,分别是“举出书中任意3个例子”和“你觉得自己认真读了此书吗?”,而第二批读者需要回答的则是“举出书中任意10个例子”和“你觉得自己认真读了此书吗?”。虽然这个测试并未开展,但仅仅想一下这样的实验方案,也让人觉得趣味无穷。实验的结果,这两批读者会因为前一个问题而影响到下一个问题的回答吗?系统1是否会再次带领大多数人走向偏差?
为何人是社群动物,我认为一定程度上也是因为在快慢思考影响下生物进化的结果。那些过于偏离社群的人类,因为独自奋斗、独自决策,就很容易受到系统1的引导,产生很多错误判断。而身居社群中的人类,由于身边有许多旁观者,这些旁观者往往更容易采用系统2来对他人的行为进行评判,从而产生“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效果,帮助对方纠正系统1的判断。但是群体也有很多弊端,比如“乌合之众”问题。但是我仍然认为集体讨论决策还是很有意义的,它可以启发很多参与者的慢思考,减少快思考带来的偏差。
还是说说为什么这本书让我产生这样的自我怀疑吧,那就是这整本书,大部分时间都在告诉我“你太傻了”,很多我们以为自己足够理性思考的回答,都是脑瓜子一热跑出来的非理性回答,有些可能和事实有一定偏差,更严重点的,可能完全与事实相反。
举个例子,有没有感觉到近年来地震越来越频繁了?我的答案是,没错,因为如今微信、微博上隔三差五就是哪里哪里发生地震,而在记忆中,在我读小学时,几乎就没有见到关于地震的播报。但是事实再一次打脸,通过查阅地震局的统计资料,会发现地球震动的频次并没有在这几年迅速提升,只是如今互联网高速发展,让信息的传播速度越来越快。当我们周遭反复收到关于“地震”的新闻时,就错误地将新闻多和地震多关联在了一起。这又被称为可得性偏好——当一件事更容易出现在我们眼前时,我们就认为这件事更容易发生。同样的偏差还经常出现在娱乐新闻中,那句有名的”贵圈真乱“也是典型的可得性偏好。
这只是书中内容的冰山一角,书中还有各种各样的案例来证明我们的大脑并不如我们想象的那样理性思考。所以,看完这本书便产生自我怀疑,真不是夸大其词。
全书总共36章,如果完全按照章节来记读书笔记,那和抄书也没差别了,所以我按照自己的思考,归纳了一下书中的几处关键点,或称之为“趣味点”来对全书进行总结。
如今左右脑分工的说法,都有不少学者存疑。而作为心理学家的丹尼尔·卡尼曼,还是将大脑分成了两个区域,分别是系统1和系统2。这种分法和生物上的左右脑分工又有本质上的区别,左右脑分工是生理分工,而系统1与系统2的分工界限在生理上则是看不见的,这是一种虚拟的运转方式的分工。其中,系统1代表着大脑无意识的、快速的、不怎么费脑的运行模式。而系统2则代表着较慢的、理性的、需要消耗大量脑资源的运转模式。我们看到火焰会想到别被烧伤,这是系统1在运转,而看到火焰后,要仔细说出内焰、外焰的区别和其温度的不同,就属于系统2范畴了。作者认为,我们的大脑更倾向于自我保护,所以会尽量少运转需要消耗大量资源的系统2,只有当系统1遇到麻烦时才会跑来启动系统2。而更多时候,即使问题需要使用系统2才能解决,系统1也有可能为了让大脑多偷懒一会儿,而自作主张把问题给解决掉。于是,就有了接下来一系列的大脑“偷懒神器”。
上面已经提到过一个偷懒神器,就是可得性偏好,接下来的典型性偏好,也是个省事利器。说的是人们会关注一些典型特征,而忽略事物的本质规律。比如说一个年轻女性驾驶豪华跑车在路上行驶,请尝试下对这个女性的身份进行猜想:猜想1,她是一名普通员工;猜想2,她的爸爸是当地著名公司的CEO,而她在她爸的公司中当个小员工体验基层工作。从概率学上来讲,猜想1已经全部包含猜想2的内容,甚至比猜想2多了更多可能,所以选择猜想1正确的概率要大很多。可是,大部分人却更愿意选择猜想2,因为更加丰富生动的细节,而且这些细节和我们平时生活中喜闻乐见的八卦消息更加类似,导致大部分人都忽视了实际概率,而做出错误判断。其实这个问题稍微用系统2思考一下,便能得出正确答案,但是系统2偷懒,系统1又似乎找到了“正确答案”,于是错误判断就这样产生了。
这个效应平时听得还挺多的。成语中的“爱屋及乌”可以称得上典型案例——因为喜欢某样东西,便将这种喜欢向周围弥漫、扩散。汉语博大精深,在表达同样一件事情时,不同的用词就有情感上的微妙差异。比如果断与鲁莽,自信与自付,活跃与打闹,坚持不懈与固执己见……而选择这些词语时,我们就已经或多或少带上了光环效应。在书的最后几章,作者抛出了一个问题:“你的婚姻幸福吗?”,根据调查,刚结婚1-2年的夫妇给予的婚姻幸福度评分最高,而未结婚和结婚多年的夫妇,婚姻幸福度都在普通水平。或许在回答这个问题时,人的系统1先用光环效应回答了这个问题,新婚夫妇面对彼此,都是眼中留着爱意,这种喜爱的情感,自然会蔓延到周围的一切事物中,这时对方的优点是优点,连缺点也变成了优点。所以谈到婚姻幸福时,自然得出了高评分。而当时间慢下来,系统2逐渐参与到日常的二人生活中,光环效应才开始渐渐褪去,于是,那句婚姻中的经典语录就出现了——“结婚前你可不是这样的”。人在结婚前后真的变化有那么大吗?我看不尽然,一些恋爱期的小动作,就足以暴露很多性格特征,只是沉浸在恋爱喜悦中的人,哪有那么多力气调动系统2来思考除恋爱以外的事情呢?
这个效应非常有意思,指的是评估一件未知事物时,喜欢先估计一个参考值,然后在这个参考值的基础上进行调整。这个听上去似乎没什么问题,通过经验先评估一个大概范围,这不是非常科学的预估方法吗?非也,问题在于,你在评估参考值时,会受到许多外部影响,导致评估的参考值误差极大。比如酒店用餐这件事,在没有开展“反腐倡廉”大运动前,很多高档酒店都会接待政要人物,三公消费极高,所以一顿饭吃下来,至少两三千以上。而颁布三公消费禁令后,高档酒店的生意瞬间少了很多政要顾客,为了支撑酒店经营,便大幅度降价菜品。可是很多高档酒店菜单价格下调后,依然吸引不了普通市民的就餐。原因就是普通市民在看到酒店的高档装修时,已经自然而然地评估出一个高价的参考值,连走进去看一眼菜单的想法都没有,又何来平价消费呢?于是,一些大海报被立在了星级酒店门口,还有一些急了眼的酒店经理,干脆把部分低价菜品印在了酒店玻璃窗上,以此来打破市民们心中的锚定效应。
很多管理者认为,批评比表扬更有用,但事实上,员工的表现会呈现出一种回归平均值的现象,即一段时间的良好表现后,往往会带来一段时间的较差表现。这就出现了一个神奇现象,表现好的员工收到表扬后表现变差,而表现差的受到批评反而容易表现良好。于是管理者的系统1运转一下,便得出结论:“表扬无效,批评有用。”然而,这一切不过是回归现象起作用而已,即使什么都不做也是同样结果。这就和道家的“无为而治”不谋而合。如果领导们都明白这个道理,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当然,这是句玩笑话。
读这本书的时候,我就在思考,为什么心理学家拿下了诺贝尔经济学奖。我想到的答案是,因为丹尼尔将人的大脑剖析成系统1、系统2这样一快一慢的两个系统,揭露了人的快速思维模式多么容易受到外界影响。而有心的商人们,便从这一心理现象里嗅到了商业气息,研究如何利用人的快思考,引导有利于买家的交易产生。比如打折比直接换商品价格牌更有效、高档的门店装修能让人更容易接受高价的菜单、卖商品时先说商品的优点再说缺点等,这都是将快思考灵活应用的案例。而常常作为买家的我们,在读了这本书后,也需要时刻给自己提个醒,判断问题时,不要过于依赖自己的第一直觉,应该尝试调动系统2,慢慢思考。
恍然间,发现此读书笔记的内容和作者谈到的记忆自我非常类似。书中的开头结尾、高潮都被大脑轻松记下来了,而耗时最多的其他阅读内容,仅有些浅显记忆。尽管全书的例子数不胜数,可若是让我快速地凭记忆说出书中任意10个例子,我还是需要思考良久。对此,我甚至想到了一个有关系统1、系统2的实验方案:找同样两批看过《思考,快与慢》的读者,让第一批读者回答这样两个问题,分别是“举出书中任意3个例子”和“你觉得自己认真读了此书吗?”,而第二批读者需要回答的则是“举出书中任意10个例子”和“你觉得自己认真读了此书吗?”。虽然这个测试并未开展,但仅仅想一下这样的实验方案,也让人觉得趣味无穷。实验的结果,这两批读者会因为前一个问题而影响到下一个问题的回答吗?系统1是否会再次带领大多数人走向偏差?
为何人是社群动物,我认为一定程度上也是因为在快慢思考影响下生物进化的结果。那些过于偏离社群的人类,因为独自奋斗、独自决策,就很容易受到系统1的引导,产生很多错误判断。而身居社群中的人类,由于身边有许多旁观者,这些旁观者往往更容易采用系统2来对他人的行为进行评判,从而产生“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效果,帮助对方纠正系统1的判断。但是群体也有很多弊端,比如“乌合之众”问题。但是我仍然认为集体讨论决策还是很有意义的,它可以启发很多参与者的慢思考,减少快思考带来的偏差。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