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文学流派有哪些?
展开全部
台阁体:明前期。杨士奇、杨溥、杨荣。成员主要以身居高位的台阁大臣,作品以粉饰太平、歌功颂德为主,极度无聊。
茶陵派:明前期。李东阳。以杜甫诗风来匡正台阁体的无聊诗风,但其本身也是台阁体的余波。可视作台阁体与前七子之间的过渡风格。
前七子:明中期。李梦阳、何景明、康海、边贡、王廷相、王九思,徐桢卿。主张文统,反对宋代以来的文学和理学。口号是"文必秦汉,诗必盛唐",表面上是复古,但实际上是反对道统文学,不能简单地以复古的保守主义来评价他们。缺点是创作上成绩不够,与其文学主张不相衬。
后七子:明中期。李攀龙、王世贞、谢臻、宗臣、梁有誉、徐中行、吴国纶。基本主张与前七子相似,但内部风格并不统一。领袖李攀龙以文坛领袖自封,目中无人,作诗多取前人诗句稍加改动。成就最高者为王世贞。
公安派:明中后期。袁宏道、袁中道、袁宗道。反对复古模仿,亦反对道统。主张以性情为诗文,清新自然的风格。但公安派的追随者因为文才不足,往往使作品流于粗糙、直白。
竟陵派:明后期。钟惺、谭元春。用古人的词采来匡正公安派末流的粗糙与直白。但他们捡人牙慧,幽深孤峭,反而帮了公安派的倒忙。
清初之遗民诗与入仕诗以是作家政治身份为标准划分的团体,在风格和追求上并没有真正的统一点。这里跳过。
神韵说:清前期。王士祯。主张发挥诗歌的娱乐抒情作用,拒绝政治等现实因素的干扰。
格调说:清中期。沈德潜。主张用唐诗的格调来表现封建正统诗教观。
肌理说:清中期。翁方纲。学宋诗之以学问为诗的风格。但学的是宋诗晦涩的一面,搬弄典故。有古董店之讥。
性灵说:清中期。袁枚、郑板桥、赵翼。与公安派这主张基本相通,认为除性灵外无诗。
茶陵派:明前期。李东阳。以杜甫诗风来匡正台阁体的无聊诗风,但其本身也是台阁体的余波。可视作台阁体与前七子之间的过渡风格。
前七子:明中期。李梦阳、何景明、康海、边贡、王廷相、王九思,徐桢卿。主张文统,反对宋代以来的文学和理学。口号是"文必秦汉,诗必盛唐",表面上是复古,但实际上是反对道统文学,不能简单地以复古的保守主义来评价他们。缺点是创作上成绩不够,与其文学主张不相衬。
后七子:明中期。李攀龙、王世贞、谢臻、宗臣、梁有誉、徐中行、吴国纶。基本主张与前七子相似,但内部风格并不统一。领袖李攀龙以文坛领袖自封,目中无人,作诗多取前人诗句稍加改动。成就最高者为王世贞。
公安派:明中后期。袁宏道、袁中道、袁宗道。反对复古模仿,亦反对道统。主张以性情为诗文,清新自然的风格。但公安派的追随者因为文才不足,往往使作品流于粗糙、直白。
竟陵派:明后期。钟惺、谭元春。用古人的词采来匡正公安派末流的粗糙与直白。但他们捡人牙慧,幽深孤峭,反而帮了公安派的倒忙。
清初之遗民诗与入仕诗以是作家政治身份为标准划分的团体,在风格和追求上并没有真正的统一点。这里跳过。
神韵说:清前期。王士祯。主张发挥诗歌的娱乐抒情作用,拒绝政治等现实因素的干扰。
格调说:清中期。沈德潜。主张用唐诗的格调来表现封建正统诗教观。
肌理说:清中期。翁方纲。学宋诗之以学问为诗的风格。但学的是宋诗晦涩的一面,搬弄典故。有古董店之讥。
性灵说:清中期。袁枚、郑板桥、赵翼。与公安派这主张基本相通,认为除性灵外无诗。
2012-06-07
展开全部
除了诗之外,补充还有
散文:
明代的前后七子、清代的性灵派是诗文兼顾,基本主张与诗歌相似。这里不再重复。
唐宋派、桐城派。阳湖派
散文:
明代的前后七子、清代的性灵派是诗文兼顾,基本主张与诗歌相似。这里不再重复。
唐宋派、桐城派。阳湖派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