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将信息技术应用到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正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学科教学,是当前信息化时代必然要求。下面笔者就政治课的教学特点,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对现代信息技术在高中政治课教学的运用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推进信息技术在政治科教学的运用是新课改的必然要求
在政治课堂教学中,如果能适当运用信息技术,就能给课堂教学带来积极的意义,推动新课程的改革:
1、突破传统,适度提高课堂容量
在传统政治课堂教学中,教师用粉笔板书所占据的时间占了较大比例,课堂容量小。而
多媒体可以不受时空限制,将教学内容生动地再现于课堂,还可以导入一定量的课外知识或阅读材料,使课堂容量增加,拓展学生在单位时间所获取的知识和信息量,从而加速信息的传递,提高教学效率,尤其是在堂上练习这一环节,这一作用更加明显。
2、破解教学难点,有利于知识的获取和保持
实验心理学家赤瑞特拉实验证实:人类获取的信息83%来自视觉,11%来自听觉,这两个加起来就有94%。还有3.5%来自嗅觉,1.5%来自触觉,1%来自味觉。多媒体技术既能看得见,又能听得见,还能用手操作。多媒体技术与政治课整合,有利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把视觉、听觉、触觉和运动觉等多种感官参与进来,这样通过多种感官的刺激获取的信息量,比单一地听老师讲课强得多,有利于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例如,教学辩证否定观这一知识点时,学生对“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难理解。化解这一难点,我运用flash做动画展示小麦从种子到秧苗、开花、果实这一完整发展过程,这一过程很好地体现了辩证否定观原理。小麦从种子到秧苗再到花朵和果实,是一个自身不断否定,即秧苗否定种子、花朵否定秧苗、果实否定花朵的过程,也是一个自身不断发展的过程,即从小麦种子到小麦秧苗、从小麦秧苗到开花结果。这样,就能直观地理解辩证的否定是自身的否定,既是发展环节又是联系的环节。
赤瑞特拉的实验还证实:人们一般能记住自己阅读内容的10%,自己听到内容的20%,自己看到内容的30%,自己听到和看到内容的50%,在交流过程中自己所说内容的70%。这就是说,如果既能听到又能看到,再通过讨论、交流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知识的保持将大大优于传统教学的效果。多媒体教学可将文、图、画、音频等融于一体,让政治课堂“活”起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既激发了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也增强了记忆效果,从而使我们的课堂教学事半功倍。
3、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探究精神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由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现代信息技术为学生自主性、探究性学习政治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手段与操作平台。例如,在《政治与生活》学习人大代表的权利与义务知识点时,我利用多媒体创设了这样情景:某镇政府,为了发展房地产,要征用大批优质农田,这与国家保护耕地政策有矛盾。如果你是人大代表,谈谈就解决这一问题将如何履行职责,并说明履行职责的依据。问题情景的创设极大地调动了学生进入自主学习和探究的热情。
4、落实三维目标,提高育人效果
思想政治课的三维目标,是政治课堂教学的方向标。既要传授给学生知识,又要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更要培养学生的思想觉悟,使学生成为一个乐于奉献、忠于祖国和人民的有用人才。但政治课教学内容较枯燥,机械灌输学生毫无兴趣,难以实现教学目标。多媒体能真实地展现事例,可以让书本知识变为生动形象、声情并茂的教材,比单一的讲授更有说服力和感染力。例如学习《文化生活》加强思想道德建设这一课时,我运用多媒体向学生播放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2013年度人物》评选活动,紧紧扣住三维目标对学生进行引导,最后落实目标。
二、现代信息技术在政治课堂教学运用上的误区
多媒体教学有其优势,但追求形式,滥用多媒体,又会使政治教学走入误区。具体表现在:
1、过分追求形式,违背了多媒体教学的目的
部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追求多媒体技术的快节奏、高效率,把整堂课教学内容和板书都储存在电脑中,教学时只动动鼠标、敲敲键盘,多媒体成了“电子黑板”,教师成了“机器操作者”,原先低效的“人灌”变成高效的“机灌”,这就违背了多媒体教学教书育人的目的。
2、忽视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
现代信息技术与政治课教学的整合,不应替代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有的教师为了体现课程的整合,一堂课通过课件从头到尾,一个字都不用板书,所有的中间过程全通过课件展示给学生看,教师与学生都成了课件的观看者,而课件却成课堂的主角。这种程序的事先预设和操作的固定性,使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被弱化了,学生成为知识的被动接受者。
3、信息技术与政治学科教学的简单拼合
信息技术与政治教学的整合是有机的结合,而不是简单的拼合。但在很多的政治课堂教学中,教师只是把板书到黑板上的内容搬到了幻灯片上,把练习题搬到了屏幕上而已。而多媒体直观形象功能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信息技术在交互性、网络化方面的作用没有得到应有的发挥。
4、课堂成了现代信息技术的演示场所
在政治课堂教学中,一部分教师制作的政治课件很精致,新奇的画面、有趣的动画、奇特的声音,把课上成了现代信息技术的展示课。虽然能活跃课堂气氛,但弱化了教学内容,分散了学生学习注意力,影响了教学目标的实现。
三、现代信息技术在政治课堂教学运用的一些要求
长期的教学实践,使笔者认识到,克服现代信息技术在政治课堂教学运用上的误区,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明确信息技术在政治教学中地位与作用
在信息化时代,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设置情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索、合作交流等功能,虽然对优化教学资源、实现教学目标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它仅仅是课堂教学的一个辅助工具,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是丰富教学环境的创设工具而已。
教学活动过程的核心,是师生之间的情感互动交流过程,这个过程信息技术手段是无法取代的。在师生互动的教与学过程中,信息技术不能取代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地位。只有充分地认识到信息技术的地位与作用,我们才能客观合理地将多媒体信息技术用于课堂教学,才不会导致信息技术被滥用。
2、优化现代信息技术,注重科学性与效果性的统一
何克抗教授在《纵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提出:“信息化时代教师的主导作用应发挥在情景创设、信息资源提供、合作学习的组织和探究性学习的指导以及自主学习策略的设计等方面。”在高中政治教学中,什么时候运用多媒体技术?如何运用?教师必须根据教材内容和三维教学目标的具体要求而定,而不能滥用,做到科学性与效果性的统一。在教学中,必须结合教学内容,瞄准与学生生活经验的最佳联结点,并架起桥梁,使枯燥的政治知识因贴近生活而变得生动有趣,让学生感受生活化的教学,用政治眼光看待周围的生活,增强学生的政治意识,培养学生的政治兴趣和素养,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设计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贴近他们实际的生活素材,创设“激趣”、“引思”的教学情景,引导学生学习教材、理解教材和运用知识。例如,学习价格变动对生活的影响这一知识点时,我利用多媒体播放情景视频:黄金价格下跌,中国大妈疯狂抢购。并提出问题思考:这一视频反映了什么经济生活道理?情景的创设,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探究热情,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3、正确处理好信息技术教学与传统教学的关系,实现现代教学与传统教学优势互补。
信息技术教学手段和传统教学手段各有长处,信息技术的运用可以有效地弥补传统教学手段的不足,但传统教学手段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我们必须加以继承和发扬,决不能全盘抛弃所有的传统教学手段。因此在设计教学过程时,要把握好信息技术的使用时机,正确处理信息技术和粉笔、黑板、普通教具、语言表达之间的关系,绝不能一堂课由始到终都使用多媒体。如高三上政治复习课的时候,多媒体的大容量是有效率的,但必须注意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思考时间,否则往往会适得其反,影响效率。
4、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学会学习
现代社会是个终身学习的社会,学会自主学习已经成为人们生存所必须的能力。因此,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显得尤为重要。信息技术尤其是网络的发展为教育注入了新的生机,使学生的学习方式产生了巨大的变革。它为自主学习提供了条件与机会,还给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权。
一、推进信息技术在政治科教学的运用是新课改的必然要求
在政治课堂教学中,如果能适当运用信息技术,就能给课堂教学带来积极的意义,推动新课程的改革:
1、突破传统,适度提高课堂容量
在传统政治课堂教学中,教师用粉笔板书所占据的时间占了较大比例,课堂容量小。而
多媒体可以不受时空限制,将教学内容生动地再现于课堂,还可以导入一定量的课外知识或阅读材料,使课堂容量增加,拓展学生在单位时间所获取的知识和信息量,从而加速信息的传递,提高教学效率,尤其是在堂上练习这一环节,这一作用更加明显。
2、破解教学难点,有利于知识的获取和保持
实验心理学家赤瑞特拉实验证实:人类获取的信息83%来自视觉,11%来自听觉,这两个加起来就有94%。还有3.5%来自嗅觉,1.5%来自触觉,1%来自味觉。多媒体技术既能看得见,又能听得见,还能用手操作。多媒体技术与政治课整合,有利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把视觉、听觉、触觉和运动觉等多种感官参与进来,这样通过多种感官的刺激获取的信息量,比单一地听老师讲课强得多,有利于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例如,教学辩证否定观这一知识点时,学生对“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难理解。化解这一难点,我运用flash做动画展示小麦从种子到秧苗、开花、果实这一完整发展过程,这一过程很好地体现了辩证否定观原理。小麦从种子到秧苗再到花朵和果实,是一个自身不断否定,即秧苗否定种子、花朵否定秧苗、果实否定花朵的过程,也是一个自身不断发展的过程,即从小麦种子到小麦秧苗、从小麦秧苗到开花结果。这样,就能直观地理解辩证的否定是自身的否定,既是发展环节又是联系的环节。
赤瑞特拉的实验还证实:人们一般能记住自己阅读内容的10%,自己听到内容的20%,自己看到内容的30%,自己听到和看到内容的50%,在交流过程中自己所说内容的70%。这就是说,如果既能听到又能看到,再通过讨论、交流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知识的保持将大大优于传统教学的效果。多媒体教学可将文、图、画、音频等融于一体,让政治课堂“活”起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既激发了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也增强了记忆效果,从而使我们的课堂教学事半功倍。
3、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探究精神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由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现代信息技术为学生自主性、探究性学习政治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手段与操作平台。例如,在《政治与生活》学习人大代表的权利与义务知识点时,我利用多媒体创设了这样情景:某镇政府,为了发展房地产,要征用大批优质农田,这与国家保护耕地政策有矛盾。如果你是人大代表,谈谈就解决这一问题将如何履行职责,并说明履行职责的依据。问题情景的创设极大地调动了学生进入自主学习和探究的热情。
4、落实三维目标,提高育人效果
思想政治课的三维目标,是政治课堂教学的方向标。既要传授给学生知识,又要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更要培养学生的思想觉悟,使学生成为一个乐于奉献、忠于祖国和人民的有用人才。但政治课教学内容较枯燥,机械灌输学生毫无兴趣,难以实现教学目标。多媒体能真实地展现事例,可以让书本知识变为生动形象、声情并茂的教材,比单一的讲授更有说服力和感染力。例如学习《文化生活》加强思想道德建设这一课时,我运用多媒体向学生播放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2013年度人物》评选活动,紧紧扣住三维目标对学生进行引导,最后落实目标。
二、现代信息技术在政治课堂教学运用上的误区
多媒体教学有其优势,但追求形式,滥用多媒体,又会使政治教学走入误区。具体表现在:
1、过分追求形式,违背了多媒体教学的目的
部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追求多媒体技术的快节奏、高效率,把整堂课教学内容和板书都储存在电脑中,教学时只动动鼠标、敲敲键盘,多媒体成了“电子黑板”,教师成了“机器操作者”,原先低效的“人灌”变成高效的“机灌”,这就违背了多媒体教学教书育人的目的。
2、忽视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
现代信息技术与政治课教学的整合,不应替代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有的教师为了体现课程的整合,一堂课通过课件从头到尾,一个字都不用板书,所有的中间过程全通过课件展示给学生看,教师与学生都成了课件的观看者,而课件却成课堂的主角。这种程序的事先预设和操作的固定性,使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被弱化了,学生成为知识的被动接受者。
3、信息技术与政治学科教学的简单拼合
信息技术与政治教学的整合是有机的结合,而不是简单的拼合。但在很多的政治课堂教学中,教师只是把板书到黑板上的内容搬到了幻灯片上,把练习题搬到了屏幕上而已。而多媒体直观形象功能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信息技术在交互性、网络化方面的作用没有得到应有的发挥。
4、课堂成了现代信息技术的演示场所
在政治课堂教学中,一部分教师制作的政治课件很精致,新奇的画面、有趣的动画、奇特的声音,把课上成了现代信息技术的展示课。虽然能活跃课堂气氛,但弱化了教学内容,分散了学生学习注意力,影响了教学目标的实现。
三、现代信息技术在政治课堂教学运用的一些要求
长期的教学实践,使笔者认识到,克服现代信息技术在政治课堂教学运用上的误区,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明确信息技术在政治教学中地位与作用
在信息化时代,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设置情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索、合作交流等功能,虽然对优化教学资源、实现教学目标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它仅仅是课堂教学的一个辅助工具,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是丰富教学环境的创设工具而已。
教学活动过程的核心,是师生之间的情感互动交流过程,这个过程信息技术手段是无法取代的。在师生互动的教与学过程中,信息技术不能取代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地位。只有充分地认识到信息技术的地位与作用,我们才能客观合理地将多媒体信息技术用于课堂教学,才不会导致信息技术被滥用。
2、优化现代信息技术,注重科学性与效果性的统一
何克抗教授在《纵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提出:“信息化时代教师的主导作用应发挥在情景创设、信息资源提供、合作学习的组织和探究性学习的指导以及自主学习策略的设计等方面。”在高中政治教学中,什么时候运用多媒体技术?如何运用?教师必须根据教材内容和三维教学目标的具体要求而定,而不能滥用,做到科学性与效果性的统一。在教学中,必须结合教学内容,瞄准与学生生活经验的最佳联结点,并架起桥梁,使枯燥的政治知识因贴近生活而变得生动有趣,让学生感受生活化的教学,用政治眼光看待周围的生活,增强学生的政治意识,培养学生的政治兴趣和素养,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设计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贴近他们实际的生活素材,创设“激趣”、“引思”的教学情景,引导学生学习教材、理解教材和运用知识。例如,学习价格变动对生活的影响这一知识点时,我利用多媒体播放情景视频:黄金价格下跌,中国大妈疯狂抢购。并提出问题思考:这一视频反映了什么经济生活道理?情景的创设,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探究热情,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3、正确处理好信息技术教学与传统教学的关系,实现现代教学与传统教学优势互补。
信息技术教学手段和传统教学手段各有长处,信息技术的运用可以有效地弥补传统教学手段的不足,但传统教学手段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我们必须加以继承和发扬,决不能全盘抛弃所有的传统教学手段。因此在设计教学过程时,要把握好信息技术的使用时机,正确处理信息技术和粉笔、黑板、普通教具、语言表达之间的关系,绝不能一堂课由始到终都使用多媒体。如高三上政治复习课的时候,多媒体的大容量是有效率的,但必须注意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思考时间,否则往往会适得其反,影响效率。
4、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学会学习
现代社会是个终身学习的社会,学会自主学习已经成为人们生存所必须的能力。因此,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显得尤为重要。信息技术尤其是网络的发展为教育注入了新的生机,使学生的学习方式产生了巨大的变革。它为自主学习提供了条件与机会,还给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权。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