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死亡?
生老病死,本是生命的自然过程。树立正确的生死观,就是要认识到生与死是一切生命产生、存在和消亡的自然过程,不同的人生观,对生与死就会有不同的价值评价,从而形成不同的生死观。
生活,直面死亡,认真过好生命的最后阶段,不仅活得更好,也活得更长,甚至创造了生命的奇迹。李开复向死而生,而战胜绝症。星云大师身患糖尿病 50 多年,已享九十高龄,仍然健硕。
达观面对生死,不仅能消除对死亡的恐惧,而且更有利于身心健康,延长寿命,提升生命质量和尊严。
一个人的生命无论长短都是有期限的,尽管经过运动、保养和治疗等,可以延长寿命,但每个人都总有一死,这是不能违背的自然规律,因为任何人也不会长生不老。
扩展资料:
生死观是指人们对生与死的根本看法和态度。人生观的一种具体表现和重要组成部分。生与死是一切生命产生、存在和消亡的自然过程。但作为社会化了的人,则有一个如何对待生死的问题。不同的人生观,对生与死就会有不同的价值评价,从而形成不同的生死观。
在中国古代,杨朱提出“贵己”、“重生”,主张以保全个人的生命为人生理想,认为死亡是“吾生”价值的丧失。
庄子视“悦生而恶死”为人生的一大桎梏。认为要获得人生“自由”,就必须超脱死生之变。提出“以死生为—条”,否定生与死的界限,甚至把死亡作为人生自由、幸福的最终实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生死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