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力是如何产生的?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两粒原子,即使相隔十万亿亿亿光年的距离,它们之间也是存在引力的!这是宇宙的恒定规律!那麼,为什麼两粒原子之间有引力?探讨这个问题前,我们不妨先设问一下,为什麼两个原子之间只有引力却没有斥力?另外,什麼物质之间无论距离多远都只有斥力而没有引力?这两个问题几乎难倒了所有生活在三维世界的智力动物!我们在地球上几乎绝对找不到这种无论离多远之间都有斥力的物质!对这种问题,人类(包括霍金)也只能设想 猜想和联想 !
于是,我更加大胆地猜想了:在银河系内,都没有和我们可见物质之间只有斥力而没有引力的物质!甚至在银河系外由千亿万星系组成的宇宙都没有这些物质,这是因为,我们的可见宇宙,都是引力作主导的宇宙!那麼,以斥力为主导的另一个宇宙究竟在哪里呢?
回想起来了,当年宇宙从一个奇点"·"爆炸产生宇宙前的保持一个奇点的瞬间,那是一个一维世界,它的内部就是以斥力为主导的一维世界,在这奇点内只有斥力而没有引力!所以它才拥有如此之大的能量,因为一维世界没有时间轴,所以奇点一爆,爆炸的物质扩散速度是无限的,所以几乎半秒不到,宇宙就形成如此浩渺的巨大!于是关键来了,当宇宙变成三维后,一切物质之间突然有了引力了…
于是,我得出结论,一维空间里,物质之间是充满斥力的!三维空间里,物质之间是充满引力的!引力和斥力是相对立且互相因为维度不同而互相转换,都是神秘的自然宇宙所自然赋予的!你不要都不行 ,
引力是什么,人类思考这个问题长达2000多年了。要讲明白这个宏大的命题,我们先从一个传统的争论入手,以便同学们热热身。
牛顿和爱因斯坦的引力之争
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后,从名字大家应该可以理解到,引力不用管如何产生,因为它“万有”!上帝只需要在最初一刻推动一下天钟,宇宙星辰就在牛顿的宇宙中恒久不变的运动了。简单的说,大家普遍认为引力无处不在,而且传播是不需要时间的。
爱因斯坦不信这个邪,“只有真空光速不变才是唯一的绝对!其他一切都可以改变!”在广义相对论的宇宙中,空间被掰弯,时间被拖慢,引力自然也不例外。按“相对论”的高逼格引力被重新表述:质量发生变化,导致时空结构改变,时空结构的变化将以“波”的形式传播。
简单的说:引力以光速传播。这就是引力波的概念。
初判高下:宇宙双星系统实验
按照牛顿的经典物理:两颗质量不变的星星,相互绕着旋转,轨道半径是不会有任何变化的。
但按照相对论引力波的理解,两颗旋转的星星,忽远忽近,使得引力忽大忽小,并以光速对外传播,这种“引力辐射”使双星的能量不断降低,进而导致双星运行轨道变短。
这就好办啦,宇宙早就为我们准备了一个完美的“引力实验室”——脉冲双星。
1974年阿雷西博射电望远镜发现了一对脉冲双星,编号PSR1913+16,按照引力波的预言,这对脉冲双星因为引力辐射损失能量,应该会导致公转周期每年减少百万分之75秒,并在3亿年后合并。
天文学家持续进行了多年的观测,最终,根据脉冲变化规律计算得:公转周期每年减少百万分之76 2秒,半长轴每年缩短3.5米,与相对论预言极其吻合!
这是首次对广义相对论最精确、最全面的检验!第一回合,爱因斯坦获胜。
引力波直接测量原理
脉冲双星虽然提供了有力的间接证据,但毕竟不是直接测量。大家一合计,不如来一次面对面测试吧。
引力波探测的原理异常简单。前后放两块板,如果引力是瞬间传播的,那么这两块板会同时感受到引力,同时产生轻微的位移,两者间距不会有变化。如果引力是光速传播的,那么前面的板先感受到引力,先产生位移,此时后面的板尚未感受到引力,所以两块板的间距就会发生变化。
简而言之:如果好端端的两块板,突然平白无故的移动了一下,我们就认为探测到了引力波。
爱因斯坦的胜利:LIGO
道理不复杂,做起来可一点不简单!引力波引起的移动,可能只有千分之一质子大小的距离。我们要测量到这种尺度的位移,才能有本事揭开引力波之谜,不说了,上硬菜——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LIGO)!
先把一束激光分成2束,按相互垂直的方向发射出去,在各自顶端放一个反射镜。每个管道长4km,激光来回反射50次,最后两束激光形成干涉条纹。当引力波经过时,两个反射镜会先后受到干扰,先后产生位移,间距也就变了一下,干涉条纹就会发生变化。
为了信号的可信度,特别在远处再造一个一模一样的装置,两台LIGO相距3000km。这样可以避免任何地球本身的振动,对测量产生影响。而来自十几亿光年之外的引力波,哪怕是相距3000万km,引力场也是非常均匀的,两台LIGO的测量波形将完美吻合。
美国总共花费5.6亿美元,耗时16年,终于得到了如下的成果:
这个引力波来自十几亿光年之外的两个黑洞相撞,两颗黑洞的初始质量分别为14.2颗太阳和7.5颗太阳,合并成了一颗20.8倍太阳质量的黑洞,亏损的0.9颗太阳质量以引力波的形式释放到宇宙空间。如此巨大的能量,让我们目睹了0.25秒的琴弦扰动。
胜利属于爱因斯坦的宇宙。
引力到底是什么?
引力,仿佛亘古不变,不可屏蔽,不会转向,执着的以恒定光速向外传播,和其他三种基本力完全不同。
引力也是目前为止我们这种三维空间生物超越时空的唯一希望。例如,面对黑洞,时空物理规律都被破坏,唯独引力一如既往向外传播,连黑洞都被它无视。
可惜,原理机制仍旧是瞎。但好歹爱因斯坦为我们指明了方向。
结语
我们好像知道了很多,其实我们或许根本一无所知。能够触摸到宇宙最深奥秘的边缘,人类必须全力以赴。
我是猫先生,感谢阅读。
施郁
(复旦大学物理学系教授)
引力又叫万有引力,也就是说,所有物质之间都有引力。可以用两句话总结:“物质告诉时空如何弯曲,弯曲的时空告诉物质如何运动。” 这是广义相对论的精髓,基于等效原理,即引力和加速的等效。一个例子是,自由下落的人感受不到引力。
所以,所谓一个物体受到引力,是因为它所处的时空的弯曲使得它的运动偏离平直时空的情形。而这个弯曲,又是因为其中的物质。 所以可以说,引力的产生,是因为时空中的物质的存在。
因为质量与能量的等效关系,任何能量就导致与其他具有能量的物质之间的引力。
微观粒子之间的引力可以忽略不计,但是质量巨大的天体乃至整个宇宙是由引力主宰的。
时空弯曲的极端例子是黑洞。黑洞的时空弯曲如此之大,连光都不能逃逸。
在量子场论中,相互作用由媒介子传播,它们是相应的场的量子。如果引力能够在量子场论范畴内讨论,那么引力也可以看成由引力子的交换产生,正如电磁力由光子的交换产生。 引力子是没有质量的,因为引力传播的速度是光速。 但是这个方法中,理论不能被重整化。 更加受欢迎的理论是量子引力,包括弦理论和圈量子引力。 前者试图将引力与其他相互作用统一起来。但是量子引力效应只有在普朗克尺度才会表现出。这也只是理论构想。
于是,我更加大胆地猜想了:在银河系内,都没有和我们可见物质之间只有斥力而没有引力的物质!甚至在银河系外由千亿万星系组成的宇宙都没有这些物质,这是因为,我们的可见宇宙,都是引力作主导的宇宙!那麼,以斥力为主导的另一个宇宙究竟在哪里呢?
回想起来了,当年宇宙从一个奇点"·"爆炸产生宇宙前的保持一个奇点的瞬间,那是一个一维世界,它的内部就是以斥力为主导的一维世界,在这奇点内只有斥力而没有引力!所以它才拥有如此之大的能量,因为一维世界没有时间轴,所以奇点一爆,爆炸的物质扩散速度是无限的,所以几乎半秒不到,宇宙就形成如此浩渺的巨大!于是关键来了,当宇宙变成三维后,一切物质之间突然有了引力了…
于是,我得出结论,一维空间里,物质之间是充满斥力的!三维空间里,物质之间是充满引力的!引力和斥力是相对立且互相因为维度不同而互相转换,都是神秘的自然宇宙所自然赋予的!你不要都不行 ,
引力是什么,人类思考这个问题长达2000多年了。要讲明白这个宏大的命题,我们先从一个传统的争论入手,以便同学们热热身。
牛顿和爱因斯坦的引力之争
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后,从名字大家应该可以理解到,引力不用管如何产生,因为它“万有”!上帝只需要在最初一刻推动一下天钟,宇宙星辰就在牛顿的宇宙中恒久不变的运动了。简单的说,大家普遍认为引力无处不在,而且传播是不需要时间的。
爱因斯坦不信这个邪,“只有真空光速不变才是唯一的绝对!其他一切都可以改变!”在广义相对论的宇宙中,空间被掰弯,时间被拖慢,引力自然也不例外。按“相对论”的高逼格引力被重新表述:质量发生变化,导致时空结构改变,时空结构的变化将以“波”的形式传播。
简单的说:引力以光速传播。这就是引力波的概念。
初判高下:宇宙双星系统实验
按照牛顿的经典物理:两颗质量不变的星星,相互绕着旋转,轨道半径是不会有任何变化的。
但按照相对论引力波的理解,两颗旋转的星星,忽远忽近,使得引力忽大忽小,并以光速对外传播,这种“引力辐射”使双星的能量不断降低,进而导致双星运行轨道变短。
这就好办啦,宇宙早就为我们准备了一个完美的“引力实验室”——脉冲双星。
1974年阿雷西博射电望远镜发现了一对脉冲双星,编号PSR1913+16,按照引力波的预言,这对脉冲双星因为引力辐射损失能量,应该会导致公转周期每年减少百万分之75秒,并在3亿年后合并。
天文学家持续进行了多年的观测,最终,根据脉冲变化规律计算得:公转周期每年减少百万分之76 2秒,半长轴每年缩短3.5米,与相对论预言极其吻合!
这是首次对广义相对论最精确、最全面的检验!第一回合,爱因斯坦获胜。
引力波直接测量原理
脉冲双星虽然提供了有力的间接证据,但毕竟不是直接测量。大家一合计,不如来一次面对面测试吧。
引力波探测的原理异常简单。前后放两块板,如果引力是瞬间传播的,那么这两块板会同时感受到引力,同时产生轻微的位移,两者间距不会有变化。如果引力是光速传播的,那么前面的板先感受到引力,先产生位移,此时后面的板尚未感受到引力,所以两块板的间距就会发生变化。
简而言之:如果好端端的两块板,突然平白无故的移动了一下,我们就认为探测到了引力波。
爱因斯坦的胜利:LIGO
道理不复杂,做起来可一点不简单!引力波引起的移动,可能只有千分之一质子大小的距离。我们要测量到这种尺度的位移,才能有本事揭开引力波之谜,不说了,上硬菜——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LIGO)!
先把一束激光分成2束,按相互垂直的方向发射出去,在各自顶端放一个反射镜。每个管道长4km,激光来回反射50次,最后两束激光形成干涉条纹。当引力波经过时,两个反射镜会先后受到干扰,先后产生位移,间距也就变了一下,干涉条纹就会发生变化。
为了信号的可信度,特别在远处再造一个一模一样的装置,两台LIGO相距3000km。这样可以避免任何地球本身的振动,对测量产生影响。而来自十几亿光年之外的引力波,哪怕是相距3000万km,引力场也是非常均匀的,两台LIGO的测量波形将完美吻合。
美国总共花费5.6亿美元,耗时16年,终于得到了如下的成果:
这个引力波来自十几亿光年之外的两个黑洞相撞,两颗黑洞的初始质量分别为14.2颗太阳和7.5颗太阳,合并成了一颗20.8倍太阳质量的黑洞,亏损的0.9颗太阳质量以引力波的形式释放到宇宙空间。如此巨大的能量,让我们目睹了0.25秒的琴弦扰动。
胜利属于爱因斯坦的宇宙。
引力到底是什么?
引力,仿佛亘古不变,不可屏蔽,不会转向,执着的以恒定光速向外传播,和其他三种基本力完全不同。
引力也是目前为止我们这种三维空间生物超越时空的唯一希望。例如,面对黑洞,时空物理规律都被破坏,唯独引力一如既往向外传播,连黑洞都被它无视。
可惜,原理机制仍旧是瞎。但好歹爱因斯坦为我们指明了方向。
结语
我们好像知道了很多,其实我们或许根本一无所知。能够触摸到宇宙最深奥秘的边缘,人类必须全力以赴。
我是猫先生,感谢阅读。
施郁
(复旦大学物理学系教授)
引力又叫万有引力,也就是说,所有物质之间都有引力。可以用两句话总结:“物质告诉时空如何弯曲,弯曲的时空告诉物质如何运动。” 这是广义相对论的精髓,基于等效原理,即引力和加速的等效。一个例子是,自由下落的人感受不到引力。
所以,所谓一个物体受到引力,是因为它所处的时空的弯曲使得它的运动偏离平直时空的情形。而这个弯曲,又是因为其中的物质。 所以可以说,引力的产生,是因为时空中的物质的存在。
因为质量与能量的等效关系,任何能量就导致与其他具有能量的物质之间的引力。
微观粒子之间的引力可以忽略不计,但是质量巨大的天体乃至整个宇宙是由引力主宰的。
时空弯曲的极端例子是黑洞。黑洞的时空弯曲如此之大,连光都不能逃逸。
在量子场论中,相互作用由媒介子传播,它们是相应的场的量子。如果引力能够在量子场论范畴内讨论,那么引力也可以看成由引力子的交换产生,正如电磁力由光子的交换产生。 引力子是没有质量的,因为引力传播的速度是光速。 但是这个方法中,理论不能被重整化。 更加受欢迎的理论是量子引力,包括弦理论和圈量子引力。 前者试图将引力与其他相互作用统一起来。但是量子引力效应只有在普朗克尺度才会表现出。这也只是理论构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