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隘的历史上的关隘
〖秦之四塞〗函谷关、萧关、大散关、武关
〖太行关隘——太行八陉〗轵关-铁铃关、太行关(天井关,雄定关)、井陉关(土门关)、飞狐关、紫荆关(子庄关,宋称金陂关)
〖洛阳八关〗函谷关(今洛阳市西、新安县东)、大谷关(今洛阳市东南)、广成关(今洛阳市南、临汝县西)、伊阙关(今洛阳市南龙门)、轘辕关〔huán yuan guan〕,轘辕山一地,在今偃师与登封交界处,为洛阳通往许、陈的捷径要冲、旋门关(今洛阳市东、荥阳县西)、孟津关(今洛阳市东北、孟津县东北)、小平津关(今洛阳市东北、孟津县东北)等八关。
〖义阳三关〗大别山脉主要隘口,指武胜关、九里关、平靖关,位于河南省信阳市南豫鄂两省交界处。
虎牢关:古代关名。
又称武牢关、成皋关、古崤关、汜水关。
在今河南省荥阳县汜水镇。
地处东西咽喉,由岭夹峙,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
秦时因其地险而设关。
以后每逢战乱,多争此关。
蓬关(西晋豫州地界)、鲁阳关
潼关、壶关、雁门关、倒马关(鸿上关,汉称常山关)、娘子关
阳关 ,古代关名。
故址在今甘肃省敦煌县西南,因居玉门关之南而得名,与玉门关同为西汉通往西域的交通门户。
宋代以后,随着中西陆路交通的逐渐减少,关址渐废。
阳平关
阳平关建于221年。
据1931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第957页载:“阳平关在四川中江西北三十里,蜀汉后皆为重镇,明末毁于兵。”宋初《元丰九域志》载:“阳平镇属玄武六镇之一。”清代《中江县志》记载:“阳平镇,建于汉代。
为古五城、玄武北境门户,去绵州、罗江必经之地。”阳平关在历史上既是军事关隘,又是税务关卡。
古代帛氏奴、蜀王(年号泰始)程道养、清朝的兰朝鼎和李永和等历代农民起义军都曾把天台山、鸡冠山等作为屯兵练武和安营扎寨的地方。
阳平有怀归县遗址;有南宋民族英雄、爱国诗人文天祥第七代后裔自湖南入蜀后,在蜈蚣山所建的“碑林”,刻有“皇恩宠赐”的花碑及龟山上的“正气堂”遗址;有始建于明弘治五年的“天台寺”;有铁骨牡丹不下山的美丽传说;有晚清名士李福源的“溶海园”遗址;有始建于唐开元年间的“阳平大佛”……这些,无一不向人们述说阳平关的历史沧桑。
载入中国文学史册的古绵州巴歌:“豆子山,打瓦鼓。
阳平关,撒白雨。
白雨下,取龙女。
织得绢,二丈五,一半属罗江,一半属玄武。”更是把人带入远古的梦境。
清道光年间的中江诗人何盛斯(中江城北人),游览《阳平关》诗云:“沔北屯军士,流传即此间。
密云排甲仗,新月想刀环。
我渡桃花水,人歌豆子山。
蒙蒙飞白雨,顾盼一开颜。”作者期盼着总有一天,这奇特秀丽的山河会被重新开发利用,到了那个时候,万民将会笑逐颜开。
剑门关
三国时诸葛亮修建蜀道,见此地地形陡峭,两山峡谷间是天然关隘,于是就势修建了关卡以为蜀汉屏障。
诸葛亮死后,姜维在此率兵抵抗钟会十万魏军,直至蜀汉降魏。
西元965年,剑门之战,后蜀军被宋军击败。
唐代诗人李白的蜀道难一诗描述剑门关:“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剑门关关楼于20世纪80年代重修。
2005年因火灾焚毁后重修。
2008年因汶川大地震而毁坏后,在清代故址上修建现在所看到的剑门关楼。
葭萌关
葭萌关,古关名,位于四川省广元市元坝区昭化镇,关城今已荡然无存。
葭萌关原属四川昭化县,1959年并入四川广元县,1985年撤县改称广元市,属省辖市。
葭萌关一带古往今来发生过很多重大战役,最早是周慎靓王五年(公元前316年)的秦蜀之战,魏蜀时期“张飞挑灯夜战马超”之战,使葭萌关名闻遐迩。
(参见《三国演义》第六十五回)[ “一滩高一丈,光泽在天上”。
从闽江到富屯溪溯源而上,闽北光泽县地处源头最高峰,所以古人有这样的形容之说。
然而立于县境四面高山险道上的“九关十三隘”更是八闽一绝,遐迩闻名,也是山城一道令人瞩目的景观。
光泽县位于闽赣边陲,地势高峻,四面环山,是历代兵家的必争之地,自古有战城之称。
县境四周高山险道都是历代争战留下的关隘。
大口为关,小口为隘。
关隘相间,遥相呼应。
据记载,从北向南有鸭母关、马铃关、云际关、火烧关、山头关、分水关、铁牛关、杉关、王际坳关等九座山关和金家隘、蛇岭隘、台尖隘、孔坑隘、白虎隘、牛田隘、风扫隘、羊头隘、岩岭隘、杨公隘、义角隘、毛家隘、仙人隘等13座山隘,如屏障雄立在县境的四面八方,护卫着光泽大地的安宁。
这“九关十三隘”都设在地势险要、易守难攻之处。
这些关隘中,最有名的当属杉关,位于县城西面约25公里处的杉岭要道,历代都视为“天险可凭,有恃无恐”之地,古有“八闽第一关”和“瓯闽西户”之称。
杉关就山脊建有城堞、楼阁炮台,锁住这条由赣入闽的主要通道。
元末陈友谅、明朝邓茂七等农民起义将领都以此为根据地,抵抗统治者军队的进攻。
铁牛关,原在大禾山的铁牛岭,山形如牛状,山顶曾有石牛为镇。
关内外岩石嶙峋,峭削直立。
关势两山中凹成一路,旁扼险滩,且有深涧环护,如铁桶般坚固,故称铁牛关。
后迁这位于县城西北面30公里的牛岭坑上。
关上炮楼立于山顶,逼视关外,素来喻为闽赣北面通道的“咽喉之地”。
太平天国名将石达开所部当年就曾破此关,由光泽进兵而定闽中。
分水关,关口海拔1180米,在关隘中最高,木石关口。
山峦叠翠,怪石昂立,峡谷深险,涧溪密分流,山道崎岖,可谓天险,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
牛田隘,位于县境西北面,海拔925米,险地陡峭,道口扼住由此入闽的要道。
“无限风光在险峰”。
九关十三隘大都位于高山绝顶险峻风光奇异处,让人游览而赞不绝口。
如县城北面位于司前乡的云际关,名字意为“高与云齐”。
这里山巍巍,崖岌岌,林森森,路曲曲,山势峥嵘,风光秀丽,景致独处。
而且常年锁在云雾中,云烟滚滚,云浪不停环绕而过,蔚为壮观。
人在其上,飘飘欲仙。
难怪古人有诗赞道:“凌空石蹬三千丈,匝地瑶林百万花。
自有眼来方见此,直疑身已到仙家。”
位于县西北面的马铃关,屹立在两峰对峙中,下仰为“一线天”。
山高峰奇,泉清林秀,关下狮山脱群峰昂首于东,麒麟山怪立于南,象山伸鼻于西,令人忍俊不禁而赞其观。
不远处的跑马岗,风中时时传来声响酷似马 *** ,传说是当年穆桂英平剿山寇在山顶留下马铃,故关以此名,又使关外敌人闻 *** 而不敢进犯,所以增添了此关神秘的人文色彩。
千百年来,这些关隘还赋予了浓郁的人文色彩。
关门、城堞、炮楼、观望棚等,都蕴含着古人的智慧和机巧,以及一定的建筑文化。
关名的来历也各自成趣,丰富了这关隘文化的内涵。
有的因传说而名,如火烧关,山岩石成黑褐色,林木稀少,相传是北宋杨六郎“安抚南蛮”,放火烧山,林木全毁,木石俱黑,故而至今留其色,也有了这火烧关之名。
有的是因形象而名,如鸭母关,关口向西而缓,山形如母鸭伸颈呷水,所以称其名。
有的是依处所在而名,如山头关,位于寨里镇山头村的所在地。
金家隘,位于司前乡金家自然村。
历代文人墨客给这些关隘留下许多诗文,而赞其观。
如仙人隘,有人附托元代闽北著名诗人 *** 成的诗于此:“霏霏暝色满山城,隐隐岩扉带晚晴。
试问仙家何处所?数声樵唱不胜情。”
“九关十三隘”大多是以村庄为依托,民力和一切给养取之于民。
关口为内外交通必经之路,两省民众往来,商贾互通,亲戚互走,文化和生活习性极其相似。
平时往来,战时共同抵抗外侮,起到保护一方安宁的作用。
而今,这些关隘已无作用,随着时间的到迁延,大多关隘已经毁损,残缺不全,只留下遗址作为名胜古迹于此。
明万历二十二年(1594),为巩固边防,云南巡抚陈用宾在今盈江、陇川、瑞丽边境要塞设八关九隘驻兵防守。
八关分上四关和下四关。
上四关是神户关、万仞关、巨石关、铜壁关;下四关是铁壁关、虎踞关、汉龙关、天马关。
万历二十三年(1595),设蛮哈、陇巴两守备统领八关。
蛮哈守备统领上四关,陇巴守备统领下四关。
八关据险而立,易守难攻。
神户关
位于今盈江县盏西老关城,原为控制茶山、古永、威缅、迤西等要道。
据《腾越厅志》载:“台周三十丈,高三丈,楼高五丈四尺,公署一所。
古关门洞深七丈,宽一丈,高一丈三尺,左右有墙,各高九尺。”今古关遗址砖石犹存。
万仞关
位于今盈江县勐弄乡 *** 南1.5公里的山顶。
据《腾越厅志》载:“台周三十丈,高二丈八尺,楼高七丈三尺。”时关址城垣、石基尚存,台周近110米,用毛石和卵石砌成,中有宽、高约3米多的城门道遗址,仍清晰可辨,城楼台基上残留镌刻着颜体大楷书’天朝万仞关’字样匾额一块,已断裂为数节,经拼接后仍较完整。”
巨石关
位于盈江县昔马乡白岩坡,从昔马乡 *** 步行一小时即到。
其关建在山顶石岩上,居高临下,昔马坝子尽收眼底。
原为控制户岗、迤西之要道。
今遗址尚存部份城砖、瓦砾;山顶几块拔地而起的巨石上枕着一面高二丈、长十多丈的土坯墙;有镌刻着“天朝巨石关”的匾额两方,已断裂为数节,经拼接一方较完整,一方残缺不全。
铜壁关
原设在今腾冲城西南540里的布岭山顶,是控制芒哈、海黑、芒莫之要塞。
据《腾越厅志》载:“城垣台周二十丈,高二丈二尺,楼高五丈四尺,公署二所。”清初向东内移50里,内移后所辖边境未失。
新关址设在戛渎山,即今盈江县铜壁关乡雪梨寨附近。
距遗址约200米处,是明万历年间所设守备驻防公署故地,其西北侧是留守署,有遗井一口,存有石壁一方,上镌“大清乾隆三十九年右营中军”和“龙王神位”等字。
原城楼东侧道旁立有高约一米、宽半米的石碑一块,上刻“天朝”二字。
铁壁关
原设在今腾冲城西南540里的西等练山。
清道光年间将关址移到今陇川县邦外乡垒良村西部的板凳山上。
1885年中英会勘时,将西等练 山一带划入缅境。
虎踞关
设在原陇川地区的邦抗山,今缅境洋人街之西班候山,距陇川县城章凤六七十里处。
汉龙关
设在原瑞丽地区南部的芒棒山,今缅境南坎东北部的拱卯山。
1885年中英会勘至汉龙关时,在关址掘得“龙关”二字残石匾额二块,关之石门犹存。
该地后来被英国人占领。
1960年中缅划界时才与南坎一并划归缅甸。
天马关
设在原瑞丽、陇川交界三角地内的西邦欠山上。
明天启《滇志》卷五载:“天马关在西邦欠山上,台周二十六丈,高二丈三尺,楼高四丈四尺,有公署一所,控制勐广、勐密、勐曲等要路。”由瑞丽市弄岛出缅境15公里至曼允,再走一天行程,就到“哈布新蚌”(意为石头为界的地方),即为天马关关址所在地。
据说现在还有一丈多高,周长三个人才能合抱的界碑,顶部有印,还有汉字。
清乾隆四十五年(1780),乾隆下谕在铜壁关、铁壁关等关内,择沿途要地设立比关口小一个等级的隘所,分别在今腾冲、梁河、盈江、陇川境内设置九隘,由北至南分别是古永隘、滇滩隘、明光隘、大塘隘、支那隘、猛豹隘、坝竹隘、衫木笼隘、石婆坡隘。
后来又增设了茨竹隘,但时间不长。
九隘无永久性建筑,立木为栅,定员守卫。
前四隘在腾冲境内,后五隘在德宏境内。
我国现仅存盈江县境内的上四关,1987年盈江县人民 *** 在上四关各立一遗址石碑,并上报列为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