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啥意思?

 我来答
蹉秀云夔赋
2019-06-25 · TA获得超过3.7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1.4万
采纳率:26%
帮助的人:686万
展开全部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诫子书》
【意思】:不追求名利,生活简单朴素,才能显示出自己的志趣;不追求热闹,心境安宁清静,才能达到远大目标。
此联反映的是诸葛亮对人生的哲理思考,认为一个人须恬淡寡欲方可有明确的志向,须寂寞清静才能达到深远的境界。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宾若谷苟缎
2019-06-07 · TA获得超过3.7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1.4万
采纳率:34%
帮助的人:621万
展开全部
意思:不清心寡欲就不能使自己的志向明确坚定,不安定清静就不能实现远大理想而长期刻苦学习。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出自诸葛亮54岁时写给他8岁儿子诸葛瞻的《诫子书》。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求远悦0dA
2019-02-11
知道答主
回答量:2
采纳率:0%
帮助的人:1535
展开全部
释义:不把眼前的名利看得轻淡就不会有明确的志向,不能平静地学习就不能实现远大的目标。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析利叶僧茶
2019-12-09 · TA获得超过3.7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1.4万
采纳率:28%
帮助的人:636万
展开全部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出自诸葛亮54岁时写给他8岁儿子诸葛瞻的《诫子书》。这既是诸葛亮一生经历的总结,更是对他儿子的要求。在这里诸葛亮用的是“双重否定”的句式,以强烈而委婉的语气表现了他对儿子的教诲与无限的期望。用现代话来说:“不把眼前的名利看得轻淡就不会有明确的志向,不能平静安详全神贯注地学习就不能实现远大的目标”。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东郭贤初甲
2019-11-16 · TA获得超过3.7万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1.3万
采纳率:31%
帮助的人:801万
展开全部
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
苏白
少年读到诸葛孔明“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总觉得虚伪,对于鲁迅评价三国“状诸葛机智而近妖。”一句颇为赞赏。年近30,品味此句,忽而觉得是至理良言。
之所以从前觉得诸葛虚伪,是以为他在走终南捷径,假装归隐,所谓“卧龙”,实则包含抱负和野心,比如他时常以管仲、乐毅自比。
如此一个有才能的人,如何甘心在襄阳隆中种地?是因为时机未到,未逢明主。所谓时势造人,在不适合的时候,做事情不顺利,在不适合自己的环境里,做什么都要失败。所以唯有淡泊,淡泊是一种潇洒和洒脱,是一种看清了的欲走还留,是微微地笑。在艰难的乱世里,谁能说老于林老泉下不是一种理想的人生,诸如陶潜的不为三斗米折腰的洒脱,去种菊南山下,难道一味的是消极的?
宁静是和谐,宁静是找到自己的过程。真正的明白自己是什么,找到自己的快乐所在,这样的状态是安静的自足的也是自在的。是几于道和真人的。也是找到了自己的佛。
唯有淡泊和舍弃,才能得到和超脱。唯有宁静和沉默,才能明白道理和自己。等到自我修炼成熟和时机成熟了,就是另外的样子了。所谓大隐隐于世,小隐隐于野。
大隐有自我,就无所谓自我人间,所以明志。不会被别人左右,只会以自己的志向和魅力、机智去折服影响别人,实现目标。唯有宁静过后,才能走入喧嚣,去面对杂音和干扰,这个时候的态度是济世的,是改变苍生的,是积极地面对世界,求解,是以坚实和坚韧的自我去影响世界。
中国文人的情怀多是外儒内道的,对立统一的。只有多一点淡泊才能明白些自己,只有多一些宁静才能知道远方。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