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3天津文言文
1. 天津市2013年高考必背语文背诵篇目
目录
1.《论语》十则
2.《鱼我所欲也》——孟子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
4.《曹刿gui论战》——《左传》
5.《邹忌讽齐王纳谏》
6.《出师表》——诸葛亮
7.《桃花源记》——陶渊明
8.《三峡》——郦道元
9.《马说》——韩愈
10.《陋室铭》——刘禹锡
11.《小石潭记》——柳宗元
12.《岳阳楼记》——范仲淹
13.《醉翁亭记》——欧阳修
14.《爱莲说》——周敦颐
15.《记承天寺夜游》——苏轼
16.《送东阳马生序》(节选)——宋濂
17.《关雎》——《诗经·周南》
18.《蒹葭》——《诗经·秦风》
19.《观沧海》——曹操
20.《饮酒》——陶渊明
21.《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22.《次北固山下》——王湾
23.《使至塞上》——王维
24.《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
25.《行路难》——李白
26.《望岳》——杜甫
27.《春望》——杜甫
28.《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
29.《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
30.《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
3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
32.《观刈yi麦》——白居易
33.《钱塘湖春行》——白居易
34.《雁门太守行》——李贺
35.《赤壁》——杜牧
36.《泊秦淮》——杜牧
37.《夜雨寄北》——李商隐
38.《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李商隐
39.《相见欢》——李煜yu
40.《渔家傲》——范仲淹
41.《浣溪沙》——晏殊
42.《登飞来峰》——王安石
43.《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
44.《水调歌头》——苏轼
45.《游山西村》——陆游
46.《破阵子》——辛弃疾
47.《过零丁洋》——文天祥
48.《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49.《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
50.《已亥杂诗》——龚自珍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建议背诵的篇目十四篇
51.《劝学》——《荀xun子》
52.《逍遥游》——《庄子》
53.《师说》——韩愈
54.《阿房宫赋》——杜牧
55.《赤壁赋》——苏轼
56.《氓》——《诗经·卫风》
57.《离骚》(节选)——屈原
58.《蜀道难》——李白
59.《登高》——杜甫
60.《琵琶行(并序)》——白居易
61.《锦瑟》——李商隐
62.《虞美人》——李煜
63.《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
64.《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
2. 天津市2013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的答案是什么
2013年天津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试卷语 文第Ⅰ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1小题,共30分。
1-3小题,每题2分;4-11小题,每题3分)1.下面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污秽(huì) 干涸( gù) 惟妙惟肖(xiào ) 。B.丑陋(lòu) 绯红(fēi) 深恶痛疾(wù) 。
C.酝酿(niàng) 朔方(shuò) 锐不可当(dǎng) 。D.匿名(nì) 称职(chèng) 恪尽职守(kè) 。
2.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1)只要我们还拥有生命,就得对生命负责,让生命 出光彩。
(2)传统书信 了太多的文化内涵,一封信,就是一份沉甸甸的敬意。(3)我们经历了灾难的创痛,更在灾难中铸就了不屈的精神, 了无尽的力量。
A.散发 承载 凝结 B.焕发 承载 凝聚C.焕发 承担 凝结 D.散发 承担 凝聚3.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作为一种新媒介,微博为公众提供了一个广阔的交流平台。
B.通过为期三个月的市容环境整治,使老城区的面貌焕然一新。C.市卫生监督部门要求各餐饮单位切实提高食品安全管理。
D.能否杜绝“到此一游”这种不文明现象,关键是提升公民的文明素养。4.下面句中的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梦”的实现,需要每个炎黄子孙的共同努力与大义担当。B.有位哲人说过:“这个世界上,最重要的就是阳光、空气、水和笑容。
C.给成功者一个微笑,那是赞赏:给失败者一个微笑,那是鼓励。D.挫折与磨难面前,你是做畏缩逃避的懦夫?还是做奋起搏击的勇士。
5.下面情境中,小林表达得体的一项是【情境】小林晚上要参加少年宫组织的一项活动,放学后打电话告诉妈妈准备晚饭。A.你马上给我准备晚饭,我六点半要去参加少年宫的活动。
1/10B.妈妈,你必须早一点准备晚饭,我六点半要去参加活动,别耽误我的事。C.妈妈,你能早一点准备晚饭吗?我六点半要去参加少年宫的活动。
D.快点给我做饭,我六点半要去参加少年宫的活动。6.下面对诗句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这两句诗运用新颖奇特的比喻,描绘出眼前梨花满树、生机盎然的春天景象。
B.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过零丁洋》) 这两句诗慷慨激昂,表面了诗人舍生取义的决心,体现了崇高的民族气节。
C.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竟折腰。 ( *** 《沁园春·雪》)这两句承上启下,前一句对上片的写景作出总评,后一句引出对历代英雄的评论。
D.而现在/乡愁是一弯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余光中《乡愁》) 作者借助“海峡“这一物象,来表现两岸相隔的断肠真情,从而将个人的故乡之思上升到家国之思。阅读《苏州园林》的节选文字,回答7-8段。
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
落叶树与常绿树相间,花时不同的多种花树相间,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因为依据中国画的审美观点看,这是不足取的。
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开花的时候满眼的珠光宝气,使游览者感到无限的繁华和欢悦,可是没法说出来。
7.下面对选文说明的主要内容,概括正确的一项是A.苏州园林花草树木的修剪讲究对称。B.苏州园林花草树木的栽种注重季节变化。
C.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着眼在画意。D.游览者在苏州园林感到欢欣和喜悦。
8.下面对选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选文按照先概括后具体的逻辑顺序进行说明,调理清晰。
B.选文以古老的藤萝为例,说明苏州园林树木的修剪着眼在画意。C.文中加点的“这“指”“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
D.文中“盘曲嶙峋”“珠光宝气”等描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平实、准确的特点。阅读《邹忌讽齐王纳谏》的节选文字,回答9-11题。
2/10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吾孰(shú)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
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9.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朝服衣冠 服:衣服 .B.明日徐公来 明日:第二天 ..C.窥镜而自视 窥镜:照镜子 ..D.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私:偏爱 .10.下面选文中的句子是省略句的一项是A.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B. 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C. 徐公不若君之美也D. 皆以美于徐公11.下面对选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选文先介绍邹忌是一个美男子,为下文写与徐公比美做铺垫。B.妻、妾、客的问答从不。
3. (2013年 天津)初二 下学期 语文《醉翁亭记》、《小石潭记》、《岳阳
环滁(chú)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láng yá)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fú)日出而林霏(fēi)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yǔ lǚ )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sù),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gōng)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yì),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huáng)竹,闻水声,如鸣佩(pèi)环,心乐(yue)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liè)。全石以为底,近岸,卷(quán)石底以出,为坻(chí),为屿(yǔ),为嵁(kān),为岩。青树翠蔓(màn),蒙络(luò)摇缀(zhuì),参(cēn)差(cī)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yǐ)然不动,俶(chù)尔远逝,往来翕(xī)忽。似与游者相乐(lè)。 潭西南而望,斗(dǒu)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cī)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qiǎo)怆(chuàng)幽邃(suì)。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gōng)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庆历四年春,滕(téng)子京谪(zhé)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zhǔ)予(yǔ)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fú)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shāng)(shāng),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fú)淫(yín)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yào),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qiáng)倾楫(jí)摧。薄(bó)暮冥冥(míng),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jī),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qīng)。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zhǐ) 汀(tīng)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xié)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jiē)夫(fū)!予(yú)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chǔ)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yé)?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yī)!微斯人,吾谁与归? 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没有!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