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精神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当学生从小学进入初中之后,会发现新增加了很多课程。历史就是其中一门新课程,但是因为很多学校对于历史的重视度不够,所以学生想当然地把历史看作为副科,对待历史这门学科的态度不是十分积极。同时,也因为很多教师讲课照本宣科,内容枯燥乏味,也令学生对于历史的兴趣度下降。所以,我认为学习好历史的关键就在于教师对于课堂教学的掌控。
一、加强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加强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是提高历史教学有效性的重要途径。爱因斯坦认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人们学习的方向,能集中人们的注意力,激活人们的思考,会让人们更多地接触该领域的内容并积极主动地寻找答案。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成功的艺术在于使学生对你所教的东西感到有趣”。由于初中学生好奇心强,利用精彩巧妙地导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求知欲,从一上课就能吸引住学生的兴趣。
比如平时常用的影视片导入,使学生一上课就有一种很强的视觉感受,既形象又直观,还可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促使学生进行积极的思维。但导课最好是利用贴近学生生活,他们已知而且感兴趣的问题来导入教学。
二、规范有序的板书,梳理课堂知识结构
教师的板书在课堂上的作用是十分巨大的,我不赞成教师不写板书。我认为,板书是与教师的口头表达相互配合的,会使得比较复杂的知识有一个明晰的体现,会使知识更加容易理解。对于板书应该做到以下几点:条理清晰,突出重点,书写端正,编排规范。如在《战略大决战》这一课中,教师可以采用重点式的板书设计,以三大战役、渡江战役和解放南京三件历史大事作为重点,然后再细致展开教学,比如讲三大战役的时候要标清三大战役的先后顺序,并标清时间地点等重要内容,一定要注意板书的书写不要丢三落四,也不可以过于详细,还有一定要注意板书的书写要端正。
三、精心设置课堂问题,促进精彩生成
精心设置问题情境,以“置疑”开路,在平常处设问,于无疑处生疑,养成学生多思善问的好习惯,从而培养他们的求异思维,强化他们的“问题意识”,并最终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特别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经常设计一些具有启发性的练习,可以改变学生总停留在“文本知识”上的局面,培养他们超越文本,超越作者,提出新见解,作出新答案的“创造性思考”能力。教师应采用多种多样、多角度的办法,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刺激他们的求知欲,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产生愉快情绪,并随着这种情绪体验的深化,产生进一步学习的内在要求。
四、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体现学生主体地位
新课标要求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避免教师的满堂贯和一言堂。如何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鼓励引导学生合作探究是一个好的方法。还以《三国鼎立》这一课为例,教材中涉及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战争胜负的原因是教学的重点,为了让学生全面掌握历史事件的原因,可以采取合作学习探究的方式,时接下来,把学生分为若干组,让他们从不同角度去分析原因,集思广义,形成较全面的答案。通过合作学习,学生的回答会有条理性、会较全面,由于是自已动手的成果,对知识点的掌握会很牢固。这种合作活动形成模式后,他们会体验到学习的快乐,从而激发了学习的动力。
五、善加肯定,让孩子在学习历史中获得成就感觉
在教学中,教师注意抓住学生的闪光点,针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学习能力等进行激励性评价。这种激励往往要根据学生不同的个性、气质、特点、学习水平,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因境而异,做出针对性的评价。例如在每节课的复习环节,将一些简单内容设计成问题提问那些基础差的学生,这些问题他们肯定能顺利回答出来,这时教师及时表扬,让其他同学用热烈的掌声为他们喝彩,让以前听惯批评的他们觉得自己也有很多值得表扬的优点,他们感觉自己也能抬起头,挺起胸,充满了自信,慢慢消除厌学情绪,同时也就喜欢历史这门功课。对于优秀学生,教师在表扬的同时可以设计一些有一定难度的题目来提问他们,让听惯表扬的他们正视自己,知道自己还有许多不足,自己还需要努力。这种因人而异的激励方式可以让每一位同学正确地给自己定位,制定出适合自己的学习目标,并且向这个目标努力奋斗。
六、明确历史教育目标,营造良好的学习气氛
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的主导者是教师,实施者却是学生。首先,教师需要充分了解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初中历史课堂教育的灵魂,只有抓住灵魂,课堂教学才能高效。以往的教学目标只是增强学生的认知能力,新课改后,教学目标随之改变。如今教学目标是通过知识的传授,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兴趣、情感,从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明确教学目标后,教师需要营造良好的学习历史的氛围。对于历史,学生其实都有一定的兴趣,无论是课外书还是电视,都是学生了解历史的来源。对于历史的学习,教师的教授范围不应仅仅局限于书本,更要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可以组织小组讨论和个人发言,让每个学生都融入到历史教学中,提高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学生学习兴趣的养成可以促使学生自主学习,这就真正完成了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教学目标。
七、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
新课程的《纲要》明确指出:“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 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 践的功能”,其核心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历史新课程的基 本理念强调,要建立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并重的评价机制。即历史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习结果,更要关注学习过程,以及情感、态度、行为的变化。教师对学生的提问、回答、作业、交流、 操作等学习行为要进行及时评价,或指导学习主体及其同伴对学 习行为进行评价。这样课堂生活会自然形成,学生的历史学习策 略慢慢养成,历史教学就会有效。
总之,历史教学具有极强的艺术性和科学性。追求有效,是 我们教学的永恒话题,是一种理想的境界,需要我们老师熟练地 运用有效性策略,真正提高学生学习的质量。在学习后实践,在 实践后反思,在反思后改进,在改进后学习。让我们一起去追寻!
一、加强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加强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是提高历史教学有效性的重要途径。爱因斯坦认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人们学习的方向,能集中人们的注意力,激活人们的思考,会让人们更多地接触该领域的内容并积极主动地寻找答案。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成功的艺术在于使学生对你所教的东西感到有趣”。由于初中学生好奇心强,利用精彩巧妙地导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求知欲,从一上课就能吸引住学生的兴趣。
比如平时常用的影视片导入,使学生一上课就有一种很强的视觉感受,既形象又直观,还可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促使学生进行积极的思维。但导课最好是利用贴近学生生活,他们已知而且感兴趣的问题来导入教学。
二、规范有序的板书,梳理课堂知识结构
教师的板书在课堂上的作用是十分巨大的,我不赞成教师不写板书。我认为,板书是与教师的口头表达相互配合的,会使得比较复杂的知识有一个明晰的体现,会使知识更加容易理解。对于板书应该做到以下几点:条理清晰,突出重点,书写端正,编排规范。如在《战略大决战》这一课中,教师可以采用重点式的板书设计,以三大战役、渡江战役和解放南京三件历史大事作为重点,然后再细致展开教学,比如讲三大战役的时候要标清三大战役的先后顺序,并标清时间地点等重要内容,一定要注意板书的书写不要丢三落四,也不可以过于详细,还有一定要注意板书的书写要端正。
三、精心设置课堂问题,促进精彩生成
精心设置问题情境,以“置疑”开路,在平常处设问,于无疑处生疑,养成学生多思善问的好习惯,从而培养他们的求异思维,强化他们的“问题意识”,并最终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特别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经常设计一些具有启发性的练习,可以改变学生总停留在“文本知识”上的局面,培养他们超越文本,超越作者,提出新见解,作出新答案的“创造性思考”能力。教师应采用多种多样、多角度的办法,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刺激他们的求知欲,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产生愉快情绪,并随着这种情绪体验的深化,产生进一步学习的内在要求。
四、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体现学生主体地位
新课标要求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避免教师的满堂贯和一言堂。如何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鼓励引导学生合作探究是一个好的方法。还以《三国鼎立》这一课为例,教材中涉及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战争胜负的原因是教学的重点,为了让学生全面掌握历史事件的原因,可以采取合作学习探究的方式,时接下来,把学生分为若干组,让他们从不同角度去分析原因,集思广义,形成较全面的答案。通过合作学习,学生的回答会有条理性、会较全面,由于是自已动手的成果,对知识点的掌握会很牢固。这种合作活动形成模式后,他们会体验到学习的快乐,从而激发了学习的动力。
五、善加肯定,让孩子在学习历史中获得成就感觉
在教学中,教师注意抓住学生的闪光点,针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学习能力等进行激励性评价。这种激励往往要根据学生不同的个性、气质、特点、学习水平,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因境而异,做出针对性的评价。例如在每节课的复习环节,将一些简单内容设计成问题提问那些基础差的学生,这些问题他们肯定能顺利回答出来,这时教师及时表扬,让其他同学用热烈的掌声为他们喝彩,让以前听惯批评的他们觉得自己也有很多值得表扬的优点,他们感觉自己也能抬起头,挺起胸,充满了自信,慢慢消除厌学情绪,同时也就喜欢历史这门功课。对于优秀学生,教师在表扬的同时可以设计一些有一定难度的题目来提问他们,让听惯表扬的他们正视自己,知道自己还有许多不足,自己还需要努力。这种因人而异的激励方式可以让每一位同学正确地给自己定位,制定出适合自己的学习目标,并且向这个目标努力奋斗。
六、明确历史教育目标,营造良好的学习气氛
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的主导者是教师,实施者却是学生。首先,教师需要充分了解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初中历史课堂教育的灵魂,只有抓住灵魂,课堂教学才能高效。以往的教学目标只是增强学生的认知能力,新课改后,教学目标随之改变。如今教学目标是通过知识的传授,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兴趣、情感,从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明确教学目标后,教师需要营造良好的学习历史的氛围。对于历史,学生其实都有一定的兴趣,无论是课外书还是电视,都是学生了解历史的来源。对于历史的学习,教师的教授范围不应仅仅局限于书本,更要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可以组织小组讨论和个人发言,让每个学生都融入到历史教学中,提高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学生学习兴趣的养成可以促使学生自主学习,这就真正完成了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教学目标。
七、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
新课程的《纲要》明确指出:“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 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 践的功能”,其核心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历史新课程的基 本理念强调,要建立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并重的评价机制。即历史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习结果,更要关注学习过程,以及情感、态度、行为的变化。教师对学生的提问、回答、作业、交流、 操作等学习行为要进行及时评价,或指导学习主体及其同伴对学 习行为进行评价。这样课堂生活会自然形成,学生的历史学习策 略慢慢养成,历史教学就会有效。
总之,历史教学具有极强的艺术性和科学性。追求有效,是 我们教学的永恒话题,是一种理想的境界,需要我们老师熟练地 运用有效性策略,真正提高学生学习的质量。在学习后实践,在 实践后反思,在反思后改进,在改进后学习。让我们一起去追寻!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