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物的成语
东西的成语如下:
1、[东西易面]指东西方向颠倒。后比喻是非颠倒,视听淆乱。
2、[东西南朔]指居处无定之人。同“东西南北”。
3、[东西南北人]指居处无定之人。
4、[东西南北客]指居处无定之人。
5、[东西南北]指四方、到处、各地、普天下或方向;亦指到处飘泊,行踪不定。
6、[什伍东西]什伍:纵横错杂。原指南斗六星,牵牛六星,箕四星等分布得杂乱无章。后多形容事物错杂纷乱。
7、[东撙西节]指从各方面节省。
8、[东走西撞]形容无固定目标,到处乱闯。同“东奔西撞”。
9、[东走西顾]比喻顾虑多。
10、[东支西吾]指说话办事含糊敷衍。
11、[东征西怨]本指商汤向一方征伐,则另一方人民埋怨他不先来解救自己。后指帝王兴仁义之师为民除害,深受百姓拥戴。
12、[东征西讨]指四面出兵征战讨伐。
13、[东遮西掩]指左右遮掩,隐瞒真相。
14、[东张西张]形容这里那里地到处看。同“东张西望”。
15、[东张西望]张:看。形容这里那里地到处看。
16、[东张西觑]形容这里那里地到处看。同“东张西望”。
17、[东怨西怒]指任意指责别人。
18、[东游西逛]无所事事,到处闲诳。同“东游西荡”。
19、[东游西荡]无所事事,到处闲诳。
20、[东摇西摆]形容走路不稳。比喻容易动摇、不坚定。
21、[东扬西荡]指飘泊无定。
22、[东央西浼]指到处恳求请托。
23、[东央西告]指到处恳求。
24、[东掩西遮]谓左右遮掩,隐瞒真相。
物的成语:
物是人非:wù shì rén fēi
褒贬色彩
含感叹意
语法结构
转折(并列)
释义
基本
物:景物;是:相同;非:不一样。指景物依旧,而人事却不一样了。多表示对故人的怀念或对时局的感伤。
例句
回到三十年前就读的母校,大有物是人非之感。
这位华侨看到故乡熟悉的一草一木,想到岁月流逝,物是人非,他的内心不免有几分怅然。
出处
节同时异,物是人非,我劳如何!
三国·魏·曹丕·《与吴质书》
引证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宋·李清照·《武陵春》
徐义德一进厂,看到车间和仓库,感到物是人非,好不伤心。
周而复·《上海的早晨》三部十七
近义词
时过境迁
节同时异
事过境迁
反义词
一成不变
千载不变
物竞天择:wù jìng tiān zé
褒贬色彩
含警示意
语法结构
并列
释义
基本
竞:竞争;天择:自然选择。万物在生存竞争中接受自然选择。指生物为生存而相互竞争,能够适应自然者被选择留存下来,优胜劣汰。这是十九世纪英国生物学家查理·达尔文进化论学说的重要观点。
古义
原指生物深化发展的一般规律。
今义
后也用于人类社会生活,说明人类社会的发展。常与适者生存连用。
例句
物竞天择的现象广泛存在于生物进化的过程中。
引证
自物竞天择,优胜劣败之说行,种族之存亡,关系益大。
清·黄遵宪·《梅水诗传序》
物竞天择,优胜劣败,苟不自新,何以获存?
清·梁启超·《近世文明初祖倍根笛卡儿之学说》
我是说在这个问题上,千万不要忽略那著名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法则,把那弱肉强食的道理,也该透透彻彻地给孩子们灌输下去。
欧阳山·《三家巷》四十七
近义词
优胜劣败
适者生存
优胜劣汰
物华天宝:wù huá tiān bǎo
褒贬色彩
含赞叹意
语法结构
并列
释义
基本
华:精华;宝:宝物,宝贝。万物的精华,天上的宝物。
比喻
比喻物产华美,有如天降之宝。也比喻(独具地域特色的)十分珍奇宝贵之物。
例句
绍兴是华夏文明长河中历史悠久的都城之一,物华天宝,人杰地灵。
引证
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
唐·王勃·《滕王阁序》
堂堂中华上邦,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读孔孟之书,明周公之礼!
老舍·《神拳》一幕
他来到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苏州,看到的是一番破落凋零的景象。
王火·《战争和人》(二)卷五
近义词
奇珍异宝
和璧隋珠
稀世之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