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 我来答
老张教育新思享
优质答主

2022-10-12 · 中小学教师,皖蒙城县双涧中学
个人认证用户
老张教育新思享
采纳数:93 获赞数:9507

向TA提问 私信TA
展开全部

中国古代军事思想是我们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宝贵组成部分。在灿若群星的古代军事理论家中,最为明亮的一颗当首推被誉为“百世兵家之师”、“东方兵学的鼻祖”的孙武。

孙武(约公元前545年—约公元前470年),字长卿,春秋末期齐国乐安(今山东省北部)人  。中国春秋时期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尊称兵圣或孙子(孙武子),又称“兵家至圣”。

孙子身世相当传奇。他出生在一个精通军事的世袭贵族家庭,年纪青青不经一战就写出了孙子兵法(千年一出的天才)。伍之胥七次将他推荐给吴王。吴王试之于训练宫女。孙子以兵法治军,严明刑纪,较场上斩杀两名不听从号令的吴王爱姬,虽然令吴王食不香、寝不得,但将柔弱难管的宫女训练成了可以赴汤蹈火的虎狼之师,让吴王见识了他的才干。于是吴王重用孙武为将。

公元前506(周敬王十四年),吴楚大战开始,孙武指挥吴国军队以三万之师,千里奔袭,深入大国,五战五捷,直捣楚都,几近覆亡楚国,创造了中国军事史上以少胜多的奇迹,为吴国立下卓著战功。后胜齐威晋,使吴国取代晋国成为一时霸主。

孙子晚年身世众说纷纭。一种说法是他功成身退,飘然高隐,不知所终(但愿是这样)。他的身世也成为历史上一段千古之谜。

1.萌芽成型时期(夏、商、西周)

公元前21世纪至公元前8世纪,我国先后建立了夏、商、西周3个奴隶制王朝。这是中国奴隶社会从确立、发展到鼎盛的整个历史阶段,也是我国古代军事思想的初步形成时期。商代甲骨文、商周时期的金文中就有大量关于军事活动的记载。

西周时期已出现《军志》《军政》等军事著作,虽早已失传,但这是我国古代军事思想形成 的重要标志。由于对战争客观规律认识的局限,战争受迷信的影响极大,国家经常以 占卜、观察星象等来决定战争行动,产生了以天命观为中心内容的战争指导思想;军队的治理以“礼”和“刑”为基础,“礼”主要适于上层的贵族和军官,讲究等级名分、上下有序,对下级和士兵的管理主要靠严酷的刑法。

2.成熟繁荣时期(春秋战国)

公元前8世纪初到公元前3世纪末,即春秋战国时期,它是我国从奴隶制向封建制的过渡时期。这是我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大发展的一个历史阶段,也是古代军事大发展的时期。阶级矛盾的不断深化,使战争连绵不断,战争规模扩大,战争频繁而形式多样。

许多代表新兴地主阶级的军事家和兵书著作不断涌现,从战争论、治兵论、用兵论及研究战争的方法论等方面,全面奠定了我国古代军事思想的基础,标志着我国古代军事思想已基本成熟。

现存最早、影响最大的就是春秋末期孙武所著的《孙子兵法》,它是新兴地主阶级军事理论的奠基作,它标志着封建阶级军事思想的成熟,成为后世兵书的典范。其他影响较大的兵书还有《吴子》《司马法》《孙膑兵法》《尉缭子》《六韬》等。

3.充实提高时期(秦至五代)

公元前3世纪初至公元10世纪中叶,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上升阶段。这期间主要经历了秦、汉、晋、隋、唐等几个大的王朝。其中,汉、唐两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盛世,军事思想也进一步得到了丰富和发展。秦以后进入了以铁兵器为主的时代,骑兵成为战争力量的主角,舟师水军参战也更多了,这就要求作战指挥必须加强步、骑、水军的配合作战。

从汉到隋曾多次发生如赤壁之战、测水之战等这样大规模、多兵种大集团的配合作战,在这些战争中,政治斗争与军事斗争的结合,谋略与决策的运用,以及作战指挥艺术都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战争的发展使得战略战术的运用和指挥艺术都得到高度发展,战略思想也日臻成熟,诸葛亮的《隆中对》成为当时战略决策的代表。这个时期出现了许多总结军事斗争经验的兵书,其中汉初出现的《黄石公三略》和后来的《李卫公问对》等,是传世的重要著作。

4.系统完善时期(宋至清前期)

公元960年到1840年,历经宋、元、明、清(前期)4个朝代,中国封建社会已进入后期。火器逐渐普遍使用,使战争进入了冷、热兵器并用的时代。宋朝从建国之初,就面临着民族矛盾扩大、阶级矛盾激化和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加剧的局面,当政者为了维护统治,确立了兵书在社会上的正统地位,武学开始纳入国家教育体系。

北宋中叶开始重视武事,开办武学,设立武举,发展军事教育。统治者为了教习文臣武将熟悉军事,命曾公亮等编纂《武经总要》,总结古今兵法和本朝方略,并颁布《孙子》《吴子》《司马法》《六韬》《尉缭子》《三略》和《李卫公问对》为“武经七书”,官定为武学教材。武举的设立,武学的兴办,武经的颁定,培养了大批军事人才,繁荣了军事学术。这个时期是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历经漫长的丰富和发展之后,走上体系化的时期,成为我国古代兵书数量最多的一个时期。

其主要表现是兵书数量繁多、门类齐全;兵书概括性强,自成体系。据《中国兵书总目》统计,宋、元、明、清(不含近代)兵书总共有1815种,占我国古代兵书总数的3/4以上,而且内容丰富,分门别类地概括了军事思想的各个方面,形成逻辑性较强的比较完整的体系。

《孙子兵法·谋攻篇》:“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全伍为上,破伍次之。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中国人民自古以来善战,但不好战。这种“不战而屈人之兵”,是孙子全胜思想的最高境界。也是我国历代军事家、军事思想不懈追求的最高境界。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