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创造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 提高学生创造素质之法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当今物理教学应重视探究性学习的指导,引导学生通过科学探索活动和借助科学体验方式获取科学知识,逐步养成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科学习惯,不断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那么,在物理教学中怎样做才能提升学生的创造力呢?原理物化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即,学好物理重探寻,原理物化促创新。
一、原理物化背景
一天,美国雷声公司的电工技师帕西・斯潘塞在做雷达起振的实验时,偶然发现放在上衣口袋里的巧克力糖融化了。帕西是一个喜欢思考的人,他没有放过这件偶然的事情,他在想:“好端端的,巧克力为什么融化了呢?”但是,随后又有一次,他刚刚爬上雷达的塔台,携带的巧克力又开始熔化了。看看四周,没有炉子,只有雷达正在发出强大的电磁波,他猜想电磁波具有加热食物的功能。经过一系列实验研究,他证实了这一猜测,发现了微波能引起食物内部分子运动并产生热量的原理。于是,世界上第一只微波炉于1947年在帕西手中诞生了,他实现了无需用火就能将食物“烹”熟的创举。
从1864年英国科学家麦克斯韦发现电磁波到微波炉的发明,前后不过80余年,人们就将一种物理原理转化成为一项实用技术,使无数家庭从中受益。这种原理物化的例子不胜枚举,所以说,物理原理来源于生活,还要服务于生活,更重要的是创造生活。而物理教学的目标就是要将物理原理与创新实践结合起来,鼓励学生灵活运用物理知识和科学原理,结合日常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发明创造和技术革新,不断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
原理物化1:压强原理的应用――恒定液位墨水瓶
如图1所示,该墨水瓶中的钢笔蘸水处的墨水液位保持恒定,使钢笔蘸水或吸水时墨汁不污笔。它所利用的就是物理知识中有关压强的原理:当使用钢笔吸水使蘸水处的液位降低后(低于导气管口),空气会进入墨水瓶中,此时瓶中压强增大,将水压了出来,直到瓶内的压强与蘸水口液面处的压强相等。而此时,瓶内的压强是由进入瓶内的空气产生的压强与墨水水柱(墨水液位差)产生的压强之和,而蘸水口液面处的压强是大气压。以此循环。
二、原理物化步骤
原理物化就是从某种科学原理出发,经过创造性思维设计,将抽象原理固化到某种新产品或新方法的创意和技术方案上,因此它是一种创造性的实践活动。首先,创造者需要运用所学科学原理和知识创作一个产品或一项新技术,这是创新精神的体现;其次,创造者为了发明新产品,还需要学习和掌握许多实用制作技术,其动手能力也会得到加强;第三,创造者通过创造性思维和动手制作,成功地将科学原理转化为实物,这将大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通常,原理物化的创造模式如图2所示。
1.物理原理探究
物理原理都是由某种特定规律构建的,学习物理原理要做到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决不能只满足于对内容的死记硬背。即不但要知道物理规律的内容,还必须了解它们产生的背景,以及它们是通过对哪些物理现象的分析归纳总结出来的;同时,要重视对物理原理、规律内涵的探究,尤其要重视实验探究,实验要尽可能自己动手做,自己发现或得到的规律(即使是重复别人的)更容易理解。
2.创造课题选择
引导学生用创造的眼光在日常学习、生活和社会活动中寻找不方便、不顺手的问题或者不满意的事物,然后结合所学过的物理知识和原理,进行有目的的发明创造或革新。
原理物化2:虹吸原理的应用――永不漏水的水槽
(1)生活问题:水槽的底部都接有一个排水装置,时间一长由于部件材料的老化导致缝隙加大而渗水,给生活带来麻烦。
(2)物理原理:虹吸原理
(3)发明创造:设计一个底部无出口的水槽,然后采用虹吸的办法向外排水,如图3所示。将活塞推杆下推到底,水被压入排水管,根据虹吸原理,水槽中的水源源不断地自动向外排出直到流光。向上拉活塞推杆到原位即可重复使用。由于该水槽的底部没有出水口,因此达到了永远不漏水的目的。
3.相关资料查询
为了不侵犯他人的知识产权,有必要对自己的创造目标进行调查,即市场调研、网上查询和专利检索。如果别人已经制作了相同或相似的产品,那么你就不能再继续研制了,否则就是白费功夫,不能获得知识产权。
4.物化模型设计
根据基本的科学原理,发挥自己的直觉和创意,设计出选题对象的形态、结构、方法与实施方案,设计方案以取材简单、结构巧妙、容易实现为佳。
原理物化3:法拉第电磁感应原理的应用――免电池遥控器
(1)生活问题:家用电器普遍都用上了遥控器,造成大量电池消耗,随之而来的是环境污染问题严重,因此需发明一种不用电池的遥控器。
(2)物理原理:法拉第电磁感应原理
(3)资料查询:①经专利查询,自发电手电筒已经存在,但免电池遥控器还没有,所以该项目可以研制;②研制时可参照自发电手电筒的原理,这样做符合发明创造的技法――移植发明法。或者,直接根据电磁感应原理进行制作。
5.其他技能辅助
顺理成章指的是写文章或做事情顺着条理就能做好,发明创造亦如此。在创造过程中,所有的科学原理、方法、技巧、经验和技术都是“理”,只有武装了这些“理”,你才能在“创造”的疆场上驰骋,到达成功的彼岸。所以,除了教会学生物理知识和原理外,还要向他们渗透一些创造方法和技巧,甚至培训一些实用制作技术,如组合发明法、机械加工技术等。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化虚为实,将无形的物理原理转化为有形的发明作品。
6.发明创造成果
按照事先设计的方案,制作一个模型进行测试,看看该设计方案是不是有效。然后,不断修改、完善,直至完成作品。
原理物化4:浮力原理的应用――水龙头停水未关保护器
(1)创造课题:有时候遇到停水情况,而水龙头又忘记了关闭,当突然来水时容易造成水的外溢,既浪费水资源,又会发生水渗漏而造成其他损失。创造一个来水即可关闭水路的装置。
(2)资料查询:《水龙头停水未关报警器》已经存在,其他未见相关报道。
(3)物理原理:浮力定义――物体在流体(包括液体和气体)中,上下表面所受的压力差。许多教师在验证该原理时曾做过一个重要实验――浮力消失了,如图4所示。
器材:大小适当的玻璃漏斗一个、乒乓球一只、红水一杯。
步骤:①将乒乓球有意揿入水中,松手后乒乓球很快浮起。②用手托住漏斗,将乒乓球放入其中,以大拇指按住乒乓球,将水倒入漏斗中,松开拇指,可见乒乓球不浮起,(这时漏斗柄下口有水流出,这是因为乒乓球与漏斗间不太密合)。③用手指堵住出水口,可见漏斗柄中水面逐渐上升,当水面升至乒乓球时,乒乓球迅即上浮。
(4)物化设计与实验:受到“浮力消失了”实验的启发,有个学生发明了《水龙头停水未关保护器》,其结构原理如图5所示。
材料:主体均选用PVC管材,大小自定;浮球应选橡胶材质的空心球。
验证:①将浮球从置球口置入;②将保护器进水管与自来水管道、出水管与水龙头分别连接好;③关闭自来水进水阀门,打开水龙头,让水流光;④打开自来水进水阀门,水龙头中的确无水流出,说明浮球下沉堵住了水的出口;⑤关闭水龙头后等一会,根据浮力原理,浮球应该上浮,再开水龙头,水应该流出,但没有水出来。实验失败,为什么呢?
探索:①水未流出,说明浮球没有上浮,即浮球没有浮力。什么原因呢?②事实上,验证的第④步就已经预示了问题的所在,由于浮球与光滑的管道壁之间无缝隙,导致无水流出,造成浮球下面永远无水(即使关闭水龙头也无用),所以浮球得不到浮力,浮不起来也就不足为怪了。③将浮球与出水口之间的管道壁处理得粗糙一些,使出水口有少量水漏出。④再重复验证一次,成功。
(5)创造成果:①选择合适的材料和一定尺寸制作出成品;②该保护器有一个缺陷,即浮球绝不能完全封闭出口,必须让少量的水流出,这样也会造成小部分水的浪费。因此,还要进行后续的研究,以完善该创造成果。
综上所述,物理教学不仅仅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而是要让学生学会创新、勇于创造,不断增强自己的技能。原理物化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手段。
(责任编辑郭振玲)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一、原理物化背景
一天,美国雷声公司的电工技师帕西・斯潘塞在做雷达起振的实验时,偶然发现放在上衣口袋里的巧克力糖融化了。帕西是一个喜欢思考的人,他没有放过这件偶然的事情,他在想:“好端端的,巧克力为什么融化了呢?”但是,随后又有一次,他刚刚爬上雷达的塔台,携带的巧克力又开始熔化了。看看四周,没有炉子,只有雷达正在发出强大的电磁波,他猜想电磁波具有加热食物的功能。经过一系列实验研究,他证实了这一猜测,发现了微波能引起食物内部分子运动并产生热量的原理。于是,世界上第一只微波炉于1947年在帕西手中诞生了,他实现了无需用火就能将食物“烹”熟的创举。
从1864年英国科学家麦克斯韦发现电磁波到微波炉的发明,前后不过80余年,人们就将一种物理原理转化成为一项实用技术,使无数家庭从中受益。这种原理物化的例子不胜枚举,所以说,物理原理来源于生活,还要服务于生活,更重要的是创造生活。而物理教学的目标就是要将物理原理与创新实践结合起来,鼓励学生灵活运用物理知识和科学原理,结合日常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发明创造和技术革新,不断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
原理物化1:压强原理的应用――恒定液位墨水瓶
如图1所示,该墨水瓶中的钢笔蘸水处的墨水液位保持恒定,使钢笔蘸水或吸水时墨汁不污笔。它所利用的就是物理知识中有关压强的原理:当使用钢笔吸水使蘸水处的液位降低后(低于导气管口),空气会进入墨水瓶中,此时瓶中压强增大,将水压了出来,直到瓶内的压强与蘸水口液面处的压强相等。而此时,瓶内的压强是由进入瓶内的空气产生的压强与墨水水柱(墨水液位差)产生的压强之和,而蘸水口液面处的压强是大气压。以此循环。
二、原理物化步骤
原理物化就是从某种科学原理出发,经过创造性思维设计,将抽象原理固化到某种新产品或新方法的创意和技术方案上,因此它是一种创造性的实践活动。首先,创造者需要运用所学科学原理和知识创作一个产品或一项新技术,这是创新精神的体现;其次,创造者为了发明新产品,还需要学习和掌握许多实用制作技术,其动手能力也会得到加强;第三,创造者通过创造性思维和动手制作,成功地将科学原理转化为实物,这将大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通常,原理物化的创造模式如图2所示。
1.物理原理探究
物理原理都是由某种特定规律构建的,学习物理原理要做到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决不能只满足于对内容的死记硬背。即不但要知道物理规律的内容,还必须了解它们产生的背景,以及它们是通过对哪些物理现象的分析归纳总结出来的;同时,要重视对物理原理、规律内涵的探究,尤其要重视实验探究,实验要尽可能自己动手做,自己发现或得到的规律(即使是重复别人的)更容易理解。
2.创造课题选择
引导学生用创造的眼光在日常学习、生活和社会活动中寻找不方便、不顺手的问题或者不满意的事物,然后结合所学过的物理知识和原理,进行有目的的发明创造或革新。
原理物化2:虹吸原理的应用――永不漏水的水槽
(1)生活问题:水槽的底部都接有一个排水装置,时间一长由于部件材料的老化导致缝隙加大而渗水,给生活带来麻烦。
(2)物理原理:虹吸原理
(3)发明创造:设计一个底部无出口的水槽,然后采用虹吸的办法向外排水,如图3所示。将活塞推杆下推到底,水被压入排水管,根据虹吸原理,水槽中的水源源不断地自动向外排出直到流光。向上拉活塞推杆到原位即可重复使用。由于该水槽的底部没有出水口,因此达到了永远不漏水的目的。
3.相关资料查询
为了不侵犯他人的知识产权,有必要对自己的创造目标进行调查,即市场调研、网上查询和专利检索。如果别人已经制作了相同或相似的产品,那么你就不能再继续研制了,否则就是白费功夫,不能获得知识产权。
4.物化模型设计
根据基本的科学原理,发挥自己的直觉和创意,设计出选题对象的形态、结构、方法与实施方案,设计方案以取材简单、结构巧妙、容易实现为佳。
原理物化3:法拉第电磁感应原理的应用――免电池遥控器
(1)生活问题:家用电器普遍都用上了遥控器,造成大量电池消耗,随之而来的是环境污染问题严重,因此需发明一种不用电池的遥控器。
(2)物理原理:法拉第电磁感应原理
(3)资料查询:①经专利查询,自发电手电筒已经存在,但免电池遥控器还没有,所以该项目可以研制;②研制时可参照自发电手电筒的原理,这样做符合发明创造的技法――移植发明法。或者,直接根据电磁感应原理进行制作。
5.其他技能辅助
顺理成章指的是写文章或做事情顺着条理就能做好,发明创造亦如此。在创造过程中,所有的科学原理、方法、技巧、经验和技术都是“理”,只有武装了这些“理”,你才能在“创造”的疆场上驰骋,到达成功的彼岸。所以,除了教会学生物理知识和原理外,还要向他们渗透一些创造方法和技巧,甚至培训一些实用制作技术,如组合发明法、机械加工技术等。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化虚为实,将无形的物理原理转化为有形的发明作品。
6.发明创造成果
按照事先设计的方案,制作一个模型进行测试,看看该设计方案是不是有效。然后,不断修改、完善,直至完成作品。
原理物化4:浮力原理的应用――水龙头停水未关保护器
(1)创造课题:有时候遇到停水情况,而水龙头又忘记了关闭,当突然来水时容易造成水的外溢,既浪费水资源,又会发生水渗漏而造成其他损失。创造一个来水即可关闭水路的装置。
(2)资料查询:《水龙头停水未关报警器》已经存在,其他未见相关报道。
(3)物理原理:浮力定义――物体在流体(包括液体和气体)中,上下表面所受的压力差。许多教师在验证该原理时曾做过一个重要实验――浮力消失了,如图4所示。
器材:大小适当的玻璃漏斗一个、乒乓球一只、红水一杯。
步骤:①将乒乓球有意揿入水中,松手后乒乓球很快浮起。②用手托住漏斗,将乒乓球放入其中,以大拇指按住乒乓球,将水倒入漏斗中,松开拇指,可见乒乓球不浮起,(这时漏斗柄下口有水流出,这是因为乒乓球与漏斗间不太密合)。③用手指堵住出水口,可见漏斗柄中水面逐渐上升,当水面升至乒乓球时,乒乓球迅即上浮。
(4)物化设计与实验:受到“浮力消失了”实验的启发,有个学生发明了《水龙头停水未关保护器》,其结构原理如图5所示。
材料:主体均选用PVC管材,大小自定;浮球应选橡胶材质的空心球。
验证:①将浮球从置球口置入;②将保护器进水管与自来水管道、出水管与水龙头分别连接好;③关闭自来水进水阀门,打开水龙头,让水流光;④打开自来水进水阀门,水龙头中的确无水流出,说明浮球下沉堵住了水的出口;⑤关闭水龙头后等一会,根据浮力原理,浮球应该上浮,再开水龙头,水应该流出,但没有水出来。实验失败,为什么呢?
探索:①水未流出,说明浮球没有上浮,即浮球没有浮力。什么原因呢?②事实上,验证的第④步就已经预示了问题的所在,由于浮球与光滑的管道壁之间无缝隙,导致无水流出,造成浮球下面永远无水(即使关闭水龙头也无用),所以浮球得不到浮力,浮不起来也就不足为怪了。③将浮球与出水口之间的管道壁处理得粗糙一些,使出水口有少量水漏出。④再重复验证一次,成功。
(5)创造成果:①选择合适的材料和一定尺寸制作出成品;②该保护器有一个缺陷,即浮球绝不能完全封闭出口,必须让少量的水流出,这样也会造成小部分水的浪费。因此,还要进行后续的研究,以完善该创造成果。
综上所述,物理教学不仅仅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而是要让学生学会创新、勇于创造,不断增强自己的技能。原理物化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手段。
(责任编辑郭振玲)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