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内容
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是国家教育部对中小学生日常行为的最基本的要求,为了加强对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训练,促使他(她)们从小就树立正确的国家观,集体观,道德观,法制观,人生观,价值观等理念,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1.爱党爱国爱人民。了解党史国情,珍视国家荣誉,崇敬英雄模范。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国共产党。尊敬国旗、国徽。升降国旗脱帽、肃立,行注目礼,少先队员行队礼。会唱国歌,声音洪亮。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理解民族传统节日的含义。
2.勤奋学习。学习态度端正,有适合的学习方法,专心听讲,学会独立思考,乐于科学探索。有良好的阅读习惯,在文艺、体育、科技等方面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
3.健康身心。培养运动兴趣,养成锻炼习惯。按时作息,合理饮食,讲究卫生。读、写、坐、立、行姿势正确。乐观向上,了解自我,有学习、生活目标。善于和他人沟通合作,遇到困难和挫折积极面对。
4.勤俭自立。热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生活不攀比。自己事情自己做,学会管理个人生活,掌握基本的劳动、生活技能。
5.珍爱生命。热爱生活,懂得生命的宝贵。掌握基本的自护自救方法。未经父母或监护人同意,不在外边留宿。不接受陌生人赠予的物品。拒绝烟酒,远离毒品。
6.遵纪守法。遵守校规校纪,了解个人成长、社会生活必需的法律法规,依法规范自身行为。明辨是非,有正义感,学会运用法律方式维护自己的权益。
7.孝顺父母。体谅父母辛劳,关心父母健康,积极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听从父母的教导,主动与父母交流,礼貌回答问话。外出和回到家时主动与家人打招呼。
8.尊敬老师。见到老师行礼,主动问好。回答老师问题要起立,进入办公室要经过老师同意。接受老师的帮助和教育,正确对待老师的批评和建议,知错就改。
9.团结同学。热爱集体,关爱同学。同学之间相互尊重,互相帮助。善于发现、乐于学习同伴的长处和优点,分享彼此的成长进步。发生矛盾时多做自我批评。
10.诚实守信。真诚待人,信守诺言。不说谎,不作弊。答应别人的事努力做好,借别人的东西按期归还,拾到他人的财物及时交还。
11.举止有礼。衣着得体,行为端庄。自觉使用礼貌用语及体态语。尊重他人隐私,不妨碍他人的工作、学习和休息。尊重不同民族风俗习惯。尊重世界各地文化差异,在国际交往中真诚友好,大方自信。12.遵守规则。认识并遵守交通标志、标线和信号灯。乘坐公交车、地铁及购物时自觉排队,主动给老幼病残孕人士让座,公共场所靠右行走。观看演出或比赛时,遵守场馆要求。在图书馆阅览或博物馆参观时保持安静。
13.爱护环境。热爱大自然,保护动植物。出行尽量选择步行、骑车和公共交通工具。节约资源,水龙头随手关紧,不用灯时随手熄灭,用餐不剩饭和菜。爱护公共财物,维护环境卫生,自觉进行垃圾分类。
14.热心公益。乐于奉献,有社会责任感。关心和帮助有困难的人。主动进行实名志愿者注册,积极参加校内外公益活动和志愿服务。
15.文明上网。合理使用网络,浏览健康内容。利用网络资源提高学习与生活质量。以规范、文明语言发表网络言论,传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