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俊的主要研究成果
主要研究成果之一: 《高含水油田剩余油描述技术与预测方法》
经过多年的攻关,已逐步探索出一套适合不同储层地质特点的提高油田采收率行之有效的方法。该技术在胜利油田、辽河油田、华北油田推广应用后,增油降水效果明显,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胜坨油田胜一区利用项目研究成果,自2003年12月对注聚扩大区分井区调整注聚浓度,进一步优化注聚方案;对含水反弹井改层促使二次见效等措施,大大提高了扩大区注聚效果。针对注聚先导区转后续水驱含水上升快、产能递减快的开发特点,在潜力井区开展补孔改层、堵水调剂等措施,有效地控制了区块含水上升速度。统计到2004年8月底,该油田累计增产原油10.8万吨,创造经济效益6480万元。胜坨油田二区和三区的主力区块通过精细油藏描述研究,不但掌握了剩余油的空间分布特征,提高了油田的开发效率,而且还形成了剩余油描述和挖潜的一系列综合配套技术。该研究成果在油田开发调整中得到了较好应用,通过在潜力井区布新井,完善基础井网;细分韵律层,精细挖潜;大面积开展区块整体堵水调剖等措施,大大提高了油田注水开发效果。自2001年8月应用该研究成果以来,截止到2004年6月,胜坨油田二区和三区的沙二段直接增产原油50.5万吨,创造经济效益3.03亿元。
研究成果经华北油田的实际应用,通过在剩余油富集区进行注采井网调整,改变平面液流方向等措施,见到明显经济效益,共增产原油2.6万吨,直接经济效益达2100万元。
研究成果在辽河油田得到广泛应用,收效显著。牛12断块是辽河油田茨榆坨采油厂的一个主力断块,针对油田开发暴露出的矛盾,通过加强剩余油精细描述和下步挖潜对策研究工作,采取有效措施,累计增油超过3.5万吨,增气2000万方,创经济效益1200万元。然后又对牛—青地区砂岩油藏的剩余油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采用油藏描述新技术和静动态结合分析方法,对复杂小断块油藏的地质特征和水淹规律及剩余油分布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指定出有效的调整措施,通过现场实施调整对策,有效控制了含水上升,明显改善了开发效果,两年内共增油4.2万吨,增气1500万方,直接经济效益2500万元。还在海外河砂岩油藏的剩余油分布的研究上取得突破性进展,搞清了剩余油分布规律,从而有效地指导了注采开发调整。通过调整治理和进一步完善井网和注采开发系统,增加注水井数,改变液流方向和补钻调整井等措施,截止到2000年8月,共增油11.9万吨,气600万方,直接经济效益8600万元。
2004年11月15日,山东省科技厅组织赵鹏大、刘宝珺、冯士筰、秦蕴珊四位院士和多位高校教授、油田总地质师组成的专家组对项目规划、项目研究报告、用户使用证明等材料进行鉴定后认为:该成果紧密结合油田生产实践,针对我国不同类型油藏性质差异大,油水关系复杂的特点,遵循驱油机理研究与现场试验结合、室内物理模拟与油藏数值模拟相结合、单项方法与优化配套技术相结合,油田地质、油藏工程与采油工艺技术相结合,油藏描述、油藏工程与油藏数值模拟技术相结合,剩余油宏观、微观的定性描述与剩余油饱和度定量描述相结合,认识油层和改善油层密切结合的原则,提出了我国油田高含水期改善开发效果的理论和方法,为老油田调整挖潜和三次采油后进一步提高原油采收率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
该项研究在高含水油田增产降水、提高石油采收率方面具有明显的效果,解决了油田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得到了油田的大力推广应用。取得了以下突破和创新:
(1)综合应用了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技术,系统研究了剩余油的形成机理、剩余油的微观和宏观分布特征以及多种实用的定量确定剩余油饱和度的技术,提出了一套综合研究高含水油藏剩余油行之有效的技术方法。
(2)定量描述了油藏三次采油后各地质小层剩余油和聚合物的平面分布,为高含水油藏调整挖潜提高采收率指明了方向,为四次采油充分利用残余聚合物提供了依据,丰富和完善了油藏描述理论。
(3)在对油藏数值模拟软件进行二次开发的基础上,将不同聚合物、不同配注方案划分为“组”,在同一模拟器上对不同“组”的聚合物特征进行描述,达到了对比评价注聚效果的目的,攻克了一个油藏同时注入两种聚合物产品、多个配注方案的油藏数值模拟技术。
(4)该项研究紧密结合油田生产实践,
为制定高含水油田开发调整方案提供了科学依据,通过胜利油田、辽河油田、华北油田以及其它油田的广泛推广应用,在增油降水、提高原油采收率方面获到了巨大的经济效益,这对我国高含水油田开采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认为该项研究成果具有开创性,不仅开拓了一套高效开发高含水油藏行之有效的方法,完善了油藏描述理论,并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明显的社会效益。
主要研究成果之二: 《盆地中央气藏形成的地质条件及成藏模式》
(1)该项研究指出了我国国内油气工业发展的主要战略接替领域,对于推进我国21世纪油气勘探开发将发挥重要作用。盆地中央气藏的新概念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是什么地方存在整装大气田,怎么去寻找整装大气田。按照盆地中央气藏的地质理论和评价方法,这些盆地富含非常丰富的油气资源,在油气勘探中的重要战略地位是不会改变的。盆地中央气藏的新概念为实施油气再创业战略提供了资源保证。
(2)通过该项目的研究,改变了传统的勘探现状,从而使天然气的勘探开发进入了新的阶段,必须重新认识那些勘探程度很高的地区,重新评价已经被废弃的区带和层序。根据盆地中央气藏的新概念,油气勘探由浅层向深层发展,由构造或背斜控制转向岩性或向斜油气藏,提出了在盆地中央和构造下倾部位去钻探去寻找油气富集区,一定会产生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目前盆地中央气藏的概念正在油气勘探开发中发挥直接的作用,不仅为油气的风险勘探提供了理论依据,而且也在精细勘探中发挥了直接的作用,大大拓宽了油气勘探领域。
(3)该项目对盆地中央气藏的评价是建立在新的成藏理论之上,不仅对鄂尔多斯、四川和塔里木盆地天然气勘探有重要意义,对中国其它盆地的类似气藏的分布规律乃至世界各盆地气藏的分布规律评价具有深远意义。利用新的成藏理论对鄂尔多斯、四川及塔里木盆地的盆地中央气藏分布规律进行评价,一方面可以明确勘探目标,同时又指出了有利地区,这对于提高天然气的勘探成功率是十分重要的。在盆地中央气藏分布有利区及较有利区内开展围绕已知气田的源岩与储层精细描述,进一步扩大了天然气的有效勘探面积和储量。
(4)该项研究对中国含油气盆地的盆地中央气藏分布有利区进行了成功预测。在该项目预测的四川盆地盆地中央气富集最有利的邛崃地区和新场地区,已成功地钻获工业气藏,证实了该地区广阔的盆地中央气远景。本项目对鄂尔多斯盆地盆地中央气藏的有利分布区进行了成功预测,目前发现的气藏均分布于盆地中央气有利分布区内,可见盆地中央气藏的新概念对于提高天然气的勘探成功率是十分重要的,根据盆地中央气藏理论,对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山西组和下石盒子组进行了重新试气和钻探,收效显著。
(5)该项研究利用新的盆地中央气藏成藏理论对塔里木盆地英吉苏凹陷的侏罗系气藏进行了研究,提出英南2气藏有着与盆地中央气藏相似的地质条件,可构成一个大的间接型盆地中央气藏,其他类似地区也具备形成大型间接盆地中央气藏的地质背景,尽管其后期改造明显。这一认识对塔里木油田英吉苏地区的天然气勘探工作起到了重大的推进作用。
山东省科技厅组织的鉴定委员会一致认为,该项研究成果具有开创性,不仅提出了盆地中央气藏形成机理的新理论,而且对中国多个含油气盆地的盆地中央气藏进行了预测,这将在开拓发现大中型气田的勘探领域、提高勘探效果和增储上产方面具有重大意义。
主要研究成果之三: 《东营凹陷斜坡带油气成藏条件与精细勘探》
《东营凹陷斜坡带油气成藏条件与精细勘探》课题针对东营断陷湖盆斜坡带的地质特征,运用岩性、电性、地震资料,结合古气候、古环境的研究和各种相标志对沉积相进行了综合表征,并通过对湖盆斜坡带砂体储层的多源沉积动力学体系结构的分析,建立了三角洲、粗粒三角洲、滩坝、重力流水道、近岸水下扇和滑塌浊积扇等各种储集砂体的发育模式。阐明了斜坡带沉积相、成岩相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并应用流体历史分析技术划分了油气成藏时间,提出了沉积-成岩-成藏一体化模式和油气运聚演化与预测技术。针对斜坡带油气成藏条件和相控成藏规律,结合三维地震资料,首次提出一套精细解释、储层识别、储层反演等沉积约束勘探技术系列、环洼控砂的滩坝砂体模式和环洼探边勘探预测模式,三角洲旋回复合输导成藏模式和勘探技术,以及粗粒三角洲的近源高势能深洼控砂模式及其勘探技术,这些勘探模式有利地指导了斜坡带油气精细勘探,也被实践所证实。
本项研究提出一系列适合斜坡带油气藏勘探的成果技术,进一步补充和完善了隐蔽油气藏的勘探理论和技术。这些研究成果的应用,使得东营凹陷油气勘探取得巨大进展,相继发现和落实了一批有利区块。截止到2005年11月,新增控制储量8795万吨,直接增产原油195.58万吨,新增产值达30亿元以上,在增储上产方面获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目前该项研究成果仍在继续应用中。
山东省科技厅组织的鉴定委员会一致认为:研究成果不仅提出了斜坡带油气富集成藏的新理论,而且在油藏精细勘探技术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
主要研究成果之四: 《地质录井油气快速检测技术与仪器研制》
“地质录井油气快速检测技术与仪器研制”是对国家863子课题“地质录井油气快速检测技术与评价方法”、国家863子课题“地质录井烃源岩成熟度评价技术与方法研究”和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等一系列重大研究成果的集成和创新。
该项研究是在钻井、测井、地化、荧光、气测、热解等研究的基础上,以物理、化学、计算机等各种先进方法为手段,从录井资料的采集、处理、解释总体上,建立各种类型油气水层的评价方法和模式,研究井口油气的赋存状态,建立相应的快速检测技术及识别方法,研制出适合油田现场录井的快速色谱仪,以此提高油气层的识别精度,最终达到充分发现油气层和评价油气层的目的。主要技术创新点有:
(1)提出了油气层快速检测技术及识别方法,对赋存于地层中的油气被钻开后随钻井液返至地面的特性进行了深入研究。认为含油气的岩层被钻头破碎后,所含油气分散到井筒中,井壁附近地层中的油气也有一部分向井筒扩散。按照携带油气的载体和油气赋存状态的不同,井口油气可以分为六个部分:(岩屑、岩心、井壁取心)实物中的吸附油、实物中的吸附气、钻井液中的游离气、钻井液中的溶解气、钻井液中的吸附气和钻井液中的油。每一部分油气都有相对应的检测技术。
(2)通过对各项录井资料的综合研究,得出了不同类型油气水层的评价方法和模式,为随钻过程中实时评价油气层提供了有效方法,采用单项解释、专家知识和数学方法等多种方法对油气层进行评价,提出了复杂油气层综合解释评价技术。
(3)针对薄油气层,自主研制了快速色谱仪,使得快速色谱气测方法成为可能。分析速度常规色谱快,这就意味着快速色谱气测仪能够分辨更薄的油气层。
(4)对油气的分类进行系统分析和研究,在众多的检测方法中认为快速色谱在分析速度方面优于普通气测录井。如果每一项技术都对它所检测对象的全部(而不是样品)进行测量,则岩石热解(荧光、热解色谱)、罐顶气轻烃、气测(快速色谱)、全脱气分析、薄层棒状色谱测得的油气丰度之和约等于地下油气的真实含量。各项技术测得的油气丰度和组份分布特征之间都存在消长关系。
该成果在地质录井技术研究和油藏勘探方面有所创新,特别是油气快速检测技术方面、录井仪器研制方面形成了配套技术系列,为隐蔽油气藏的勘探提供了快速、有效、针对性很强的勘探手段,提高了勘探效益,所提出的复杂油气层综合解释评价技术,突破了传统随钻过程中实时评价油气层的方法,实现了油气层精细解释和定量化评价。该项研究成果可以进一步大力推广和应用,具体措施如下:
(1)针对实际生产难题,加大攻关研究力度,改进和提高地化、荧光图像等录井单项新技术及其应用方法,努力在岩石可钻性研究、压力系统预测、储集层物性及流体精细评价技术方面取得新突破。
(2)现今油气勘探开发目标已向深层方向拓展,其特殊的油藏地质特征将进一步增加录井的施工难度,应开展复杂地层压力预测技术、特殊钻井工艺下的大斜度定向井、水平井、空气钻井、欠平衡钻井、PDC钻头钻井等录井技术研究,解决困扰录井行业的技术难题,适应油田勘探开发的需要。
(3)课题组所研制的针对薄油气层快速色谱仪在国内外无生产此类仪器的厂家,这一成果的研制成功,使仪器实现了国产化,使石油开发过程中的决策更具有现场化和科学性。此仪器在油气勘探开发钻井的录井过程中推广应用效果反应良好,提高了地质录井工作质量。
通过本项目的研究,提高了地下地层油气的检测精度,完善了录井资料的处理解释方法,研制了适合隐蔽油气藏勘探的录井仪器。项目研究成果已在胜利油田应用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勘探快速及时发现油气藏提供了有力保障,从国内外来看,大量地区等待勘探开发,因而该项目推广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山东省科技厅组织的鉴定委员会一致认为:该项研究成果提出了地质录井油气快速检测技术,开发了新型气测录井仪,在油气勘探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主要研究成果之五: 《砂砾岩油藏精细勘探技术与勘探实践》
“砂砾岩油藏精细勘探技术与勘探实践”研究工作历时多年,取得了以下主要成果和新的认识:
(1)在地层对比的基础上,运用录井、测井、地震资料,结合沉积构造、粒度、古生物、电性等特征,并通过对湖盆陡坡带砂体储层的多源沉积动力学体系结构的分析,进行沉积相分析,划分沉积微相,提出了济阳坳陷等地区的辫状三角洲、重力流水道、滑塌浊积扇、近岸水下扇、水进型扇三角洲和深水碎屑碳酸盐岩沉积等新沉积模式。
(2)通过对沉积体系综合描述,从油藏成藏的各种地质条件入手,研究成藏地质要素,对济阳坳陷等地区的各类沉积相和砂体分布进行有效预测。在其宏观控制下,开展高精度构造研究、古地貌恢复和沉积沉降研究、古地貌和构造演化史模拟、约束高精度层序地层学研究、沉积约束储层预测和描述,最终将勘探研究和实践的结果反馈到沉积体系研究成果,达到充分认识油气成藏的地质基础和条件,准确预测油藏分布,提出钻探目标和最佳井位。
(3)针对不同类型砂砾岩油藏及沉积体系约束油藏分布规律,提出了浊积水道砂砾岩体描述技术、浊积扇砂砾岩体描述技术、舌状浊积砂砾岩体描述技术、扇三角洲砂砾岩体描述技术等高效实用的配套技术系列。同时结合三维地震资料,提出了重力流水道古沟控砂模式和古浊积水道追踪勘探技术;滑塌浊积扇的沟谷控砂模式和浊积岩性油藏滚动勘探开发技术;近岸水下扇和扇三角洲的近岸深洼控砂模式及其砂砾岩扇体精细勘探技术,包括砂砾岩体地震识别预测技术、砂砾岩体地震描述技术、砂砾岩体测井识别及描述技术。
(4)本项研究成果提出一系列适合砂砾岩油藏精细勘探的配套技术系列,进一步补充和完善了油气藏的勘探理论和技术。该项目自开展以来,取得了一系列新认识和新突破,勘探发现了多个新油藏,新增控制地质储量13109万吨,累计生产原油240.2万吨,创直接经济效益15.4亿元,产生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山东省科技厅组织的鉴定委员会一致认为:该项研究成果具有开创性,提出了砂砾岩油藏精细勘探新技术,并在实际勘探中取得重大突破。
通讯地址: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前湾港路579号山东科技大学地质学院
邮政编码:266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