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为什么要废除繁体字?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废除繁体字原因:
语言文字是信息载体,汉字简化从始皇时代就颇成趋势了,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采用了"书同文"的政策,灭六国文字而采用秦"小篆",后又经过汉唐行草、宋元俗字,到近代上千年整个趋势都在不断简化。
清末民初,经过统计的全国识字率不到5%,而实际上中国当时识字率不到1%。因此,新文化运动的发起,就是开始研究简化汉字,如何让汉字更容易记忆、更容易书写、更容易学习。为了提高国民的识字率,已经开始简化汉字。汉字的几次弃繁用简,都是为了配合扫盲运动的开展,更是为了培养出大量的知识群体来实现国家的工业化。
繁体字简化
繁体字简化为简体字的原则是:“述而不作”、“约定俗成,稳步前进”,也就是说尽量采用已经在民间长期流行的简体字,只作收集整理和必要的修改,遵照“约定俗成、稳步前进”的原则进行简化。
一是精简字数,废除同音同义不同形的异体字。1955年,我国公布了《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废除了1055个异体字。二是减少笔画。1964年,我国文化部、教育部公布了《简化字总表》,共有简化字2238个,把平均每字16到19画的繁体字简化成平均每字8到11画的简化字。
以上内容参考自百度百科-繁体字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