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古代希腊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思想

zhfandll
2012-06-10 · TA获得超过249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126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68.8万
展开全部
古代希腊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思想代表人物赫拉克利特的理论以毕达哥拉斯的学说为基础。他借用毕达哥拉斯“和谐”的概念,认为在对立与冲突的背后有某种程度的和谐,而协调本身并不是引人注目的。他认为冲突使世界充满生气。他的主要的思想有:
永恒的活火
  “这个有秩序的宇宙(科斯摩斯)对万物都是相同的,它既不是神也不是人所创造的,它过去、现在和将来 赫拉克里特
永远是一团永恒的活火,按一定尺度燃烧,一定尺度熄灭。”   赫拉克利特主张火与万物可以相互转化,但并未说明转化是如何进行的。这体现了他哲学上晦涩难懂和神秘主义的特点。他认为火的燃烧中有一定的尺度和逻各斯的思想。   原因:火是诸元素中最精致,并且是最接近于没有形体的东西;更重要的是,火既是运动的,又是能使别的事物运动。   赫拉克利特认为万物的本原是火,说宇宙是永恒的活火,他的基本出发点是:这个有秩序的宇宙既不是神也不是人所创造的。宇宙本身是它自己的创造者,宇宙的秩序都是由它自身的逻各斯所规定的。这是赫拉克利特学说的本质,它是米利都学派的朴素唯物论思想的继承和深入的发展。
万物皆流
  赫拉克利特有一句名言“人不能两次走进同一条河流”,这句名言的意思是说,河里的水是不断流动的,你 赫拉克利特
这次踏进河,水流走了,你下次踏进河时,又流来的是新水。河水川流不息,所以你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显然,这句名言是有其特定意义的,并不是指这条河与那条河之间的区别。赫拉克利特主张“万物皆动”,“万物皆流”,这使他成为当时具有朴素辩证法思想的“流动派”的卓越代表。   赫拉克利特的这一名言,说明了客观事物是永恒地运动。变化和发展着的这样一个真理。恩格斯曾评价说:“这个原始的、朴素的但实质上正确的世界观是古希腊哲学的世界观,而且是由赫拉克利特第一次明白地表述出来的:一切都存在,同对又不存在,因为一切都在流动,都在不断地变化,不断地产生和消失。”赫拉克利特还认为,事物都是相互转化的。冷变热,热变冷,湿变干,干变湿。他还明确断言:“我们走下而又没有走下同一条河流。我们存在而又不存在。”
逻各斯说
  赫拉克利特认为万物是永远变动的,而这种变动是按照一定的尺度和规律进行的。这就是他的逻各斯学说,
是他的辩证法思想的第二个方面。   万物的运动,无论是火的燃烧和熄灭以及万物的生成和互相转化都是按照一定的逻各斯进行的;这种逻各斯主要就是一种尺度、大小、分寸,即数量上的比例关系。这种尺度当然也是一种规律,但它和通常说的一般规律还有点不同,即尺度还只是一种主要表现为数量上的一定的比例和关系,而一般规律却不仅表现在数量方面也可以表现在其他方面。从抽象的程度说,一般规律高于尺度。人的认识发展是从具体到一般的,先从具体的事物中发现比较一般的东西,然后再深入到更为一般的东西。所以,发现尺度是发现一般规律的前一步,从认识尺度再前进一步就可以认识一般规律。赫拉克利特提出的逻各斯正是处在人类认识发展的这个阶段——认识尺度、比例上。
对立统一
  原始的统一是不断地活动和变化的,永不停止。它的创造是毁灭,毁灭是创造。一种东西变成另外一种东
西,比如火变成水,火就消失在新的存在形式中。每一种东西都这样变成它的对立面,因此每一种东西都是对立性质的统一。没有什么东西的性质不变,没有什么东西具有永恒的性质。从这一意义来看,每一种东西既存在,又不存在。有这种对立,才能有世界。比如,音乐中的和谐就产生于高低音调的结合。   世界为斗争所支配。赫拉克利特说,“战争是万有之父和万有之王”。如果没有斗争和对立,世界就会消亡——停滞或者毁灭。对立和矛盾统一起来才能产生和谐。“生与死,梦与醒、少与老,是同样的东西。后者变化,就成为前者,前者便回来,则称为后者。”
与毕达哥拉斯学派的关系
  毕达哥拉斯学派认为万物的本原是数,它们的存在和变化都根据一定的数的比率关系,整个宇宙就是按一定的数的比例组成的有秩序的科斯摩斯。赫拉克利特用“逻各斯”这样一个简单的概念将毕达哥拉斯学派的思想完美地表达出来。在这点上,赫拉克利特和毕达哥拉斯学派的思想是根本一致的。我们可以说:在公元前六——五世纪期间,以毕达哥拉斯学派和赫拉克利特为代表的希腊哲学,已经比米利都学派前进了一步,即他们不满足于寻求万物的本原,而是开始要寻求隐藏在现象背后的带有规律性的东西。他们开始发现了数量上的比例关系,也就是逻各斯。这是当时哲学上的一个重大发展,也是他们对哲学发展作出的重要贡献之一。
编辑本段人物态度
宗教
  在宗教上,赫拉克利特和比他稍早的塞诺芬尼一起反对传统宗教,但赫拉克利特主要是反对传统的宗教祭神仪式,反对偶像崇拜。   赫拉克利特也承认神,但他所说的神,就是指永恒的活火,指逻各斯,指最高的智慧。因此他又是最早把宗教哲学化,将宗教的神改造成为理性的神,从而使哲学摆脱宗教走出了一大步。但因为他不可能也没有划清哲学和宗教的界限,所以到后期希腊罗马哲学时期的斯多亚学派和基督教教义哲学,又将他的逻各斯和火解释成为宗教的神,使他的哲学为宗教教义服务,即使宗教哲学化,又将哲学拉回到宗教。
战争
  赫拉克利特对人类是鄙视的,他认为,只有强力才能迫使人类为自己的利益而行动。他说:“牲畜都是被鞭子赶到牧场上去的。”   赫拉克利特信仰战争,他把战争比喻成“万物之王”。“战争是万物之王,他使一些人成为神,使一些人成为人,使一些人成为奴隶,是一些人成为自由人”。   他对荷马所说的“但愿诸神和人把斗争消灭掉”不以为然,甚至认为这种说法是错误的。他说:“如果听从了荷马的祈祷,那么,万物都会被消灭。”——(罗素《西方哲学史》)“应当知道,战争对一切都是共同的,斗争就是正义,世间万物都是通过斗争而产生和灭亡的。”在他看来,战争是世间的一切都有秩序存在,秩序,其实就是他说的逻各斯,世间的事物,因为拥有逻各斯,所以才会有序安排。   他的关于战争的言论,和近代尼采的伦理观有异曲同工之妙。
编辑本段人物轶事
朋友
  作为藐视人者,他没有朋友。他在晚年又隐居起来,只靠野菜和水维持生命,不和任何人往来。
敌人
  赫拉克利特尽管出身高贵,有机会做高官,但他却从未接受过职位。他是一个异类,当时的希腊人把他看成是一只珍稀动物:带着尊敬和惊奇的混合感情。
女人
  赫拉克利特身边没有女人,平日也完全避免和女人接触,在他的作品中也只是提到,女人始终处于和男人的斗争之中。这是很多斗争中的一个。世界就是在这样一些斗争中产生的。
自己
  赫拉克利特曾说过:“我研究了我自己。”这就是说,他的认知并不是一个自然科学家的的事业(尽管他的 泰勒斯
书称为《论自然》),而是一个把目光对准自己内心的人的事业。由于他成功地排除了其他人的外部干扰,把自己封闭起来,他才有可能潜入到灵魂的深处。那里的个性的区别已不存在,人与人越来越相似。那是一种人的本性真正存在的地方。   据说,他在隐居时,以草根和植物度日,得了水肿病。他到城里找医生,用哑谜的方式询问医生能否使阴雨天变得干燥起来。医生不懂他的意思。他跑到牛圈里,想用牛粪的热力把身体里的水吸出,结果无济于事,去世时大约60岁。
编辑本段人物贡献
  赫拉克利特被称为辩证法的奠基人之一,因为他是在古代希腊哲学家中,第一个用朴素的语言讲出了辩证法的要点的人。赫拉克利特的辩证思想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①他认为万物都是在不断运动变化中的,并提出了“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这一著名命题来说明它。   ②他看到事物的运动变化是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的,第一个提出了“逻各斯”的思想。   ③他看到事物的运动变化是和事物本身存在的矛盾对立分不开的;虽然他自己并没有明确提出“对立统一”这样的命题,但他注意到各种对立面统一的现象,并且提出了“斗争是产生万物的根源”的思想。这些观点使他成为辩证法的创始人和奠基人。   赫拉克利特是伊奥尼亚的哲学家,他继承米利都学派的传统,认为物质性的元素是万物的本原。他认为本原是永恒的活火,强调它本身就是不停歇的运动,火转化为万物,万物又转化为火。在这方面,他将米利都学派关于本原的思想向前发展了。   赫拉克利特在哲学思想上的发展,主要表现在辩证法方面。他的辩证法思想虽然还带着朴素的直观性,但在当时却是非常深刻的。首先,他提出事物不断运动变化,一切皆流的思想。将运动作为一个哲学问题来探讨,是从他开始的。比他稍后的爱利亚学派和他针锋相对地提出只有静止不动的东西才是我们可以认知的真实的东西。这样,运动和静止的关系就成为哲学中的一个重要问题而展开了。   赫拉克利特还认为事物的运动变化都是按照一定的尺度、分寸进行的,从而提出了逻各斯的思想。他相映早于他的毕达哥拉斯及其早期学派一起,从探究万物的本原深入到要探求现象背后的普遍规律。这为人类认识的发展,为希腊以至整个西方的哲学和科学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领域和深远的前途。   赫拉克利特的辩证法的核心还是他有关对立统一的思想。有关对立的问题,虽然是希腊哲学一开始在米利都学派的哲学中就已经涉及到了,毕达哥拉斯学派也已经列出对立的表来;但是,从哲学上探讨对立面之间的相互关系,却是从赫拉克利特开始的。他从自然社会和日常生活中,朴素地看到对立双方是相互依存、相互统一、相互转化、相互作用的,提出了斗争是万物之父、万物之王的思想。他无愧为辩证法的奠基人。   虽然后来的哲学家在理论上对赫拉克利特的对立统一学说没有真正的认识,但是在实践中,讨论有关对立的种种问题,却一直是希腊哲学的一个重要方面的内容。许多重要的哲学家如德谟克利特、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人,都以自己的方式提出和讨论了对立统一的关系,在某些方面达到和赫拉克利持相似的结论。   赫拉克利特又可以说是第一个提出认识论问题的哲学家。他重视感觉经验,最早提出感觉是否可靠的问题,又提出入人有共同的智慧。从这方面也可以说赫拉克利特是第一个人,他将哲学从完全讨论外部世界开始转向也研究认识以及认识的主体——人。   在宗教上,赫拉克利特和比他稍早的塞诺芬尼一起反对传统宗教,但赫拉克利特主要是反对传统的宗教祭神仪式,反对偶像崇拜。赫拉克利特也承认神,但他所说的神,就是指永恒的活火,指逻各斯,指最高的智慧。因此他又是最早把宗教哲学化,将宗教的神改造成为理性的神,从而使哲学摆脱宗教走出了一大步。但因为他不可能也没有划清哲学和宗教的界限,所以到后期希腊罗马哲学时期的斯多亚学派和基督教教义哲学,又将他的逻各斯和火解释成为宗教的神,使他的哲学为宗教教义服务,即使宗教哲学化,又将哲学拉回到宗教。
编辑本段人物著述
  赫拉克利特的文章晦涩难懂,富有隐喻。赫拉克利特写过一部总称为《论自然》的书,内容有“论万物”, 赫拉克里特著作残片
“论政治”和“论神灵”三部分。可惜这部书没有保存下来,我们现在看到的只是130多个残篇,它们是从不同时期的著作中摘录出来的。残篇的语言多形象比喻,内容是深奥的辩证法,读起来十分困难,赫拉克利特因此得到“晦涩哲人”的称号。
编辑本段后世评价
  赫拉克利特被称为辩证法的奠基人之一,因为他是在古代希腊哲学家中,第一个用朴素的语言讲出了辩证法的要点的人。   他是伊奥尼亚的哲学家,他继承米利都学派的传统,认为物质性的元素是万物的本原。他认为本原是永恒的活火,强调它本身就是不停歇的运动,火转化为万物,万物又转化为火。在这方面,他将米利都学派关于本原的思想向前发展了。   赫拉克利特在哲学思想上的发展,主要表现在辩证法方面。他的辩证法思想虽然还带着朴素的直观性,但在当时却是非常深刻的。他与早于他的毕达哥拉斯及其早期学派一起,从探究万物的本原深入到要探求现象背后的普遍规律。这为人类认识的发展,为希腊以至整个西方的哲学和科学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领域和深远的前途。   赫拉克利特从自然社会和日常生活中,朴素地看到对立双方是相互依存、相互统一、相互转化、相互作用的,提出了斗争是万物之父、万物之王的思想。列宁称他为“辩证法的奠基人之一”。   虽然后来的哲学家在理论上对赫拉克利特的对立统一学说没有真正的认识,但是在实践中,讨论有关对立的种种问题,却一直是希腊哲学的一个重要方面的内容。许多重要的哲学家如德谟克利特、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人,都以自己的方式提出和讨论了对立统一的关系,在某些方面达到和赫拉克利持相似的结论。   赫拉克利特又可以说是第一个提出认识论问题的哲学家。他重视感觉经验,最早提出感觉是否可靠的问题,又提出入人有共同的智慧。从这方面也可以说赫拉克利特是第一个人,他将哲学从完全讨论外部世界开始转向也研究认识以及认识的主体——“人”。
史学斌之户
2012-06-10 · 超过27用户采纳过TA的回答
知道答主
回答量:91
采纳率:0%
帮助的人:48.5万
展开全部
古代希腊的唯物主义也叫自发的唯物主义。产生于公元前7-----公元前6世纪的古希腊,近代资本主义形成以前的唯物主义,都属于这种形态,其代表在西方是赫拉克利特、德谟克利特。其主要特征是,其一,以自然原因去解释自然现象,把万物本原归结为某种物质形态,用某一种或某几种具有固定形态的物质来说明宇宙万物的生灭变化。比如,古希腊泰勒斯认为“水”是万物的本原,赫拉克利特认为“火”是万物的本原等等。其二,与辩证法天然的结合在一起,确信世界万物都是处于运动变化之中,但只是猜测到了辩证法,并没有“真正掌握辩证法”。其三,是依靠笼统的直观,即通过经验观察再加上想象和猜测而形成的理论,缺乏科学论证和严密的逻辑体系,具有明显的自发性和朴素性。
在欧洲,古希腊的赫拉克利特是“辩证法的奠基者之一”,亚里斯多德的思想也处处显露了辩证法的光芒;古代辩证法直观的描述了整个世界的一般变化,并开始用对立面的统一和斗争来说明变化的原因,是一种实质上正确的世界观。但它对世界的辩证图景只是提出了一个总的轮廓性的说明,这种说明是以人们的直观经验为根据的,对构成这个图景的各个细节缺乏研究,对总体轮廓的说明也缺乏科学的证明。由于人们在直观中,凭眼耳鼻舌身等感官能直接感受到的既不是微观粒子,也不是宇观天体,而是一些宏观天体。而这类物体的运动变化都是实实在在的存在于客观事物的联系发展和运动之中。所以朴素辩证法通常是同朴素的唯物主义结合在一起的。但是也有朴素辩证与唯心主义结合的情况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